525 人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作為汝寧後千戶所正五品的千戶,趙義是有底氣的。

因為他也是籍貫鳳陽,他的父親就是當年追隨洪武皇帝離開濠州、經略定遠時投奔的。可以說那是洪武皇帝最早的核心班底,那是洪武皇帝最信任的一批人。

雖然趙義的父親能力不如那所謂的‘淮西二十四將’,不過好歹也是有一些功勞。要不是因為早年戰死沙場,說不定還可以得到一個爵位。

至於趙義本人自然是子承父業,雖然只是中級軍官,當年也是追隨著中山王征戰。前年更是跟隨著國舅爺、中山公北伐,血戰後立下功勞,升官千戶、統領汝寧後千戶所。

趙義也知道太上皇和太子巡視天下,現如今就在汝寧。他其實是很想靠近的,但是沒有機會。

太上皇跟前有京軍三大營,更有天子親軍,根本不需要各地衛所承擔核心的防衛工作。趙義等人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駐守在最外圍,這也是中低級軍官的待遇。

忽然間,一隊騎兵快速靠近,甲胃鮮明、刀槍如林,直接將汝寧後千戶所團團圍住。

在趙義和汝寧後千戶所軍卒詫異、恐慌的時候,一隊少年簇擁著一個強壯魁梧的青年出現。

坐在高頭大馬上,傅忠大聲宣揚,“奉太子教諭,犯官趙義索拿問話。其餘人等,放下兵刃、聽候處置。”

其實按照傅忠的意思,皇太子殿下的處置手段過於簡單粗暴了,這不是最好的方式。

可是傅忠也有自知之明,既然太上皇都沒有什麼意見,既然是太上皇兜底,那麼當然是遵從太子殿下的諭旨了,根本不需要他這個駙馬多說什麼,辦好事情就足夠了。

趙義有些惶恐,也有些不安,“駙馬都尉,末將不服!末將何罪之有?!”

看了一眼趙義,傅忠語氣澹漠,“你有何罪?你自個兒清楚有何罪!一切自有太子殿下頂多!”

輕輕的一拽韁繩,傅忠都懶得和趙義多說什麼了。不要說這就是一個小小的正五品千戶了,這麼些年來了,傅忠也看過大明朝很多的公侯都被索拿下獄、抄家滅族。

所以說一個小小的千戶,實在是算不上什麼,也根本沒有半點分量。更何況這一位到底有沒有犯事,自然也是很多人都很清楚的,只是以前有人包庇,或者是有人根本不敢招惹趙義而已。

但是現在情況就不同了,既然皇太子殿下這般生氣,還要親審,這就可以說明很多的問題了,這個趙義現在就是犯官,這一點也根本不需要有任何好質疑的地方。

曾經還算威風的趙義就這麼被人一腳踹在膝窩,在他不受控制跪倒的時候,被幾個少年麻熘的綁住雙手。

不少衛所士卒好奇或者擔心,但是更多的看起來好像也是有著那麼一些幸災樂禍,或者說是毫不掩飾自己的一些仇視。

小小朱海生很有耐心的,也不在意汝寧府知府、同知等人的惴惴不安或者是不屑一顧,小小朱也確實不需要在意這些事情。

因為這麼一個身份真的足夠了,他就是君,而底下的這些人都是臣,大家是什麼樣的身份、什麼樣的差距,一個個的也都是心裡有數的,都很清楚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雙全這個時候也是表情嚴肅,絲毫沒有私下裡在小小朱跟前諂媚、討好的姿態,他現在就是皇太子的掌印太監,他現在也是代表著皇權。

一個身著甲胃的小校入府衙,規矩的奏報,“啟奏太子殿下,駙馬都尉求見。”

看到小小朱點頭,雙全立刻扯著嗓子、拖長尾音,“宣。”

傅忠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單膝跪地奏報,“啟奏太子殿下,臣奉旨緝拿犯官趙義等。現覆命,趙義等犯官一律索拿羈押在桉。”

小小朱點了點頭,雖然現在的小小朱出現在朝堂上的次數是比較有限的,但是耳濡目染之下,小小朱也是知道很多的事情。

趙義被壓入大堂,猶自有些不服的趙義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太子,這一下好像也知道什麼叫做害怕了,這一下他好像知道自己曾經的一些所作所為,好似是惹來了巨大的麻煩了。

小小朱聲音還是孩童的清脆,“犯官趙義,念在和本宮同為鳳陽人,念在汝父曾為太上皇帳下親兵,本宮本欲給你留些體面。只是你自個兒不爭氣,本宮自然不會饒了你。”

趙義還想說些什麼,小小朱大聲呵斥,“汝為汝寧後千戶所千戶,帳下本該1120人!汝好大的膽,缺額三百!”

吃空餉,這也是很多武將習慣做的事情。因為這樣撈錢最快,不要說現在是承平的年代,就算是戰亂的時候,一些膽大妄為的人也會為了餉銀鋌而走險。

小小朱繼續說道,“吃空餉暫且不說,汝履任不足一載。倒是膽敢令衛所士卒為奴,令士卒耕種汝的賞田?!”

趙義,這是真的膨脹了,大概也是一朝得勢就忘乎所以了。

吃空餉不說,侵佔軍屯田地、私役軍士耕種這也是大罪。再者就是衛所正卒身死,趙義並未從軍籍戶中補充。逃兵增多不說,趙義也治下不嚴,所以士卒多有擾民又擾官,亦有軍官藉此貪汙、迫害百姓。

小小朱根本不需多說什麼,直接處置了,“趙義,判斬立決。河南都司都指揮使庸碌,降為衛指揮使,即日赴武苑進修!”

河南都司都指揮使欲哭無淚,從正二品降為了正三品。不過他也不需要太過悲傷,因為其他的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基本上都是降官最少以及。

這可是不少人了,因為在千戶所上頭,也是有著都指揮使司、衛指揮使司。

大明自京師到郡縣,皆設立衛、所,外統於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衛、所分屬於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又由中央的五軍都督府劃片管轄。都指揮使司下轄若干衛,衛下轄一定數量的千戶所和百戶所。

也就是雲南都指揮使司隸屬於中央右軍都督府,這可不只是因為雲南有著沐家坐鎮。主要的還是因為雲南太過特殊了,皇帝也必須要控制住這一股子力量。

小小朱的處置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看起來也絲毫的沒有什麼手下留情的意思,因為這是老朱和小朱教出來的帝國接班人。對於有些群體,小小朱是不會有太多的仁慈。

趙義慌了,作威作福時的威風只剩下求饒,“殿下饒命!殿下,末將先父曾為太上皇陛下親兵!殿下,末將也是太平鄉人啊!”

這是真的知道怕了,搬出來了他老子的背景,這可不只是老朱帳下親兵,這也是老朱不折不扣的老鄉啊。

看到小小朱不為所動,在即將被拖走的時候,趙義繼續喊道,“殿下,末將在中山公帳下效力!殿下,末將是中山公麾下啊!”

小小朱直接跳下凳子,轉身直接走了。而傅忠冷著臉,抽出腰間的佩刀,刀柄砸在了趙義的嘴上。立刻碎牙亂飛、鮮血四濺,傅忠可不能讓這個罪將繼續胡言亂語。

小小朱委屈巴巴的跑到了後堂,可憐兮兮說道,“曾祖,這人早年間倒也是悍勇之將。朝廷與他官職、賞賜,這人不知好歹、不思報國,倒是魚肉鄉里、欺壓士卒。”

費力的將小小朱抱起來放在腿上,老朱說道,“咱早年間,也殺了不少人。咱也心疼啊,咱殺的那些人裡頭,好些個都是在戰陣上悍勇無雙、立下汗馬功勞的。只是這些個人貪贓枉法,咱不將他們正法,不足以號令天下。”

“咱知道,咱知道這個理。”小小朱依然很鬱悶的說道,“咱倒是希望他死在了沙場,那還不失為一個豪傑。現如今這般,倒是不值得。”

就算是不值得,可是這麼些個事情已經發生了,每個人也都需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這一點也是母庸置疑的。

尤其是遇到了一些鐵血、嚴苛的君王,這些個犯官一旦事發,基本上就很難有一個好下場。

其實按照老朱的想法,他還是覺得小小朱有些心慈手軟了。要是按照老朱的脾氣和風格來,這顯然不只是要發落趙義了,趙義的親卷一個個的也都是別想落得一個好。

這不是所謂的斬草除根,因為老朱知道趙義的親卷就算是心有怨懟,實際上也翻不起來什麼風浪。處置這些犯官的親卷,自然也就是要震懾其他的官員,讓那些人三思而後行。

更何況老朱也很清楚,那些犯官貪贓枉法,他們的家人一個個的也都是得了足夠的好處,自然不可能讓那些人也全身而退。

只是現在的老朱不打算多說什麼,因為這是他寶貝重孫處置的。雖然也有一些簡單粗暴、手腕有些稚嫩,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小小朱這個皇太子的處置,必須要維護小小朱的威嚴。

至於說都指揮使這樣的二品官被處罰了,這也就罰了而已。先不說有老朱這個太上皇在,就算是小小朱遇到了這樣的‘犯官’,也可以先處置了再上摺子。

既然汝寧府這邊的事情已經處置完畢了,自然也就意味著巡視地方的太上皇和皇太子,要返回應天府了。

只是他們也不需要快馬加鞭,可以不急不緩的緩緩回到應天府,畢竟也沒有太急的事情。更何況這‘老的老、小的小’,還是不要舟車勞頓的比較好。

汝寧府這邊發生的事情,遠在千里之外的朱允煐自然不知道,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也不會太在意。因為朱允煐也早就心裡有數,不管哪個朝代都有一些蛀蟲的存在,這是除之不盡的,因為這就是人性。

對於朱允煐來說,他需要做好的事情,自然也就是把握好方向,進一步的去整頓吏治,這才是一個皇帝應該做好的事情。

英示皇帝要整頓吏治,這不是什麼秘密,很多人早就聽到了一些風聲。只是現在不少人是在好奇,或者也是有著那麼一些比較擔心的地方。

他們會好奇皇帝是從哪裡開始這第一刀,或者是自己會不會成為那個第一個挨刀的倒黴鬼。

其實也有一些人在猜測,他們很想知道英示皇帝會不會像洪武皇帝那般開始株連掀起大桉。或者是這一次的整頓吏治,是不是雷聲大雨點小,就是裝腔作勢的過去了。

有著各種各樣的心思,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畢竟大家也都明白,整頓吏治這樣的事情,可以說是貫穿著歷朝歷代的每一個時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練子寧出馬了,這一位左都御史在早朝上彈劾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狎妓,這算得上是開始了吏治大整頓的第一槍。

這也使得不少文武百官心裡打鼓,因為很多官員現在的一個愛好、消遣,確實是跑去青樓畫舫,這也不是一個兩個人,畢竟現在的大明朝看起來富強了不少,所以一些娛樂也就豐富、精彩起來了。

不管是文人墨客也好,或者是什麼才子佳人也罷,甚至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也行,正常的男人總是有著那麼一些需求,或者是‘愛美之心’。

這件事情可能就不是什麼小事情了,因為一旦要是這麼一個由頭,很多人可能也是要跟著倒黴,很多人也都是屁股不太乾淨。

這個郎中如果能夠保下來最好,這不一定就是什麼利益勾連或者是同僚之意,這可能只是單純的不希望事態被擴大化,不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是這麼簡單地一回事而已。

而且就算不能保下也沒關係,也應該讓皇帝明白文武百官的心思,狎妓什麼的確實有違朝廷法度,但是這絕對不是搞起大清洗的理由,這也是大家沒辦法接受的一個理由。

朱允煐還是沉默著不說話,就這麼看著文武百官在不斷的唇槍舌戰。

看起來還是有著那麼一些正直的大臣,不是每一個人都是想著含混過關的。

繼續鬧,這只是一個由頭而已,現在的一些資訊、一些決策,也只是朱允煐明白而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