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 因果報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朝的大軍在北邊集結,已經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了,很多人想著要建功立業,這也是這些武將們證明自身價值的地方,這也算得上是他們的宿命。

在這些人準備作戰的時候,其實很多人也都是在持續不斷的忙碌著。

比如說天津衛這邊,持續不斷的接收各地運來的輜重、糧草, 也需要及時的將這些糧草等等運往威海衛,運往釜山等等地方。一旦朝廷的大軍攻克高麗濱海城市,很多的物資更要運過去。

大明顯然是要將高麗納入版圖了,不只是打下來教訓一番就夠。

那些地方其實相對來說是比較好‘治理’的,說到底是同樣接收儒家文化薰陶。哪怕有些地方不太相同,或者是百十年被蒙元影響。但是不管怎麼說,有一定的基礎在。

真心要說起來, 高麗這些地方比同樣是有著儒家文化根基的東瀛更好治理。畢竟在東瀛那邊,哪怕幕府一直在持續不斷的戰鬥, 天皇的權柄早就被架空,甚至還一度出現兩三個天皇。

但是人家那天皇的世系傳承沒斷過,東瀛的子民自然也就有著深刻的觀念。

像中原、高麗那邊,很多人都覺得王朝更替很正常。只不過高麗那邊看重出身什麼的,雖然也有一些叛亂等等,但是普遍來說還是統治階層的內部鬥爭。

中原這邊動不動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活不下去了底層人民揭竿而起很正常。

甚至不需要什麼動盪,只是有些野心家挑撥,說不定就可以掀起一場動盪。

陰謀家太多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作為一個皇帝來說,對於陰謀家肯定不喜歡。哪怕有些時候看似有才的陰謀家,也會被皇帝深深的排斥,不一定就是所謂的‘有才’就足夠。

比如說姚廣孝,要說裝神弄鬼是有的, 要說有才也是真的。

但是那又如何,他想要證明自己的屠龍術, 朱允煐根本不屑一顧, 他不需要造反。也別說什麼埋沒了人才,有些才能用不到,那就只能束之高閣了。

對於姚廣孝這樣的人,朱允煐是可以不在乎的,因為他不需要造反,也不需要這樣的一些人來輔左。他需要的是能夠幫助治理好天下的人,需要的是能夠讓大明更加富強的能臣。

夏原吉就是一個不錯的人選,這個‘銀行行長’讓朱允煐很滿意。

夏原吉再次入宮,對朱允煐說道,“陛下,銀行下州府之事,臣以為當延緩。”

朱允煐微微皺眉,有些不太高興,“哦?愛卿有何想法,可與朕說說。”

作為戶部尚書鬱新最欣賞的後起之秀,夏原吉也知道皇帝的一個特點。比如說一旦皇帝自稱‘朕’,這就說明皇帝認真了,甚至可以說相當的不高興了。

夏原吉還是繼續說道,“陛下,雖說現在銀行在兩京展開, 市舶司三地也進展順利。只是如今銀行也已暴露很多不足,臣以為當整治,方能推行天下。銀行之事牽連太大,不可冒險。”

朱允煐認可這一點,主要就是銀行這件事情確實太重要了,不說事關天下錢銀吧。只是一個不小心,很有可能讓大明的財政有些動盪,這也是朱允煐承擔不起的一件事情。

所以穩妥一點,這沒有任何的壞處,只不過朱允煐也不希望一直都是過於穩健耽誤了推行。

“陛下,雖說銀行現在有各地都可兌換只能。只是造假之事,也已出現。”夏原吉表情嚴肅,說道,“臣以為,銀行需整治。”

造假這個事情,還真的是朱允煐一直都擔心的一件事情。哪怕現在大明的寶鈔、銀行,也都是在重視防偽,可是‘聰明人’實在是太多了,可不只是說古董造假自古都有,各行各業其實也都是有著那麼一些造假的事情了。

朱允煐微微點頭,說道,“雖說大明發行寶鈔,也有防偽,現如今還不夠?”

夏原吉認真說道,“陛下,寶鈔防偽,現如今夠了。”

雖然也有寶鈔的假幣,只是造假這件事情也不容易,成本也比較高。大明朝銀行、戶部的人,對於防偽也是有著一些心得和手段。

只是寶鈔,說到底是紙鈔,認出來這些假幣就好。沒收、懲罰、打擊,就夠了。

而銀行那邊的造假,主要就是因為現在不存在什麼聯網之類的事情。所以有些人拿著匯票、存摺,這都是假東西了,這些東西造假相對來說容易一些了。

夏原吉也不在意皇帝是不是不高興,繼續說道,“陛下,銀行內部,也已出現貪腐。”

朱允煐嘆了口氣,這件事情他知道遲早會出現。畢竟銀行這邊管著錢銀,內部貪腐的事情很正常。人為財死,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掌握了權力就會想著為自己汲取更多的利益。

也不管這些利益是如何來的,他們甚至也不在意這樣是不是有什麼風險。只要能獲得足夠的好處,他們可以冒任何的風險,也可以不在乎很多的事情。

銀行內部的貪腐,這件事情顯然也就是需要重視的,這也給朱允煐提了一個醒。

雖說現在看起來也做了一些監控,做了不少的監督政策,只是朱允煐還是高估了人心。

夏原吉繼續說道,“陛下,如今也有銀行內部與不法商賈勾結。多估抵押貨物銀錢,賤賣抵押貨物之事,也時有發生。”

這就好理解了,高估抵押物的價值,這基本上也就可以說騙貸了。而故意將一些抵押物賤賣,銀行甚至收不回當初貸出去的銀錢,有些人就可以輕鬆的賺到一大筆了。

這些看起來是最簡單最粗暴的了,但是真的可以這麼做,因為那些人‘有關係’,那些人有手段。

朱允煐笑了笑,隨即沒好氣說道,“看來這些個事情,還真是有意思了。朕在清理吏治,嚴懲勳貴不法。現在朕一力主導的銀行,倒是更勝一籌了!”

夏原吉立刻跪下,有些誠惶誠恐了,“臣有罪。”

朱允煐沒好氣說道,“你倒是有罪,只是這個事情咱也不打算多說了。做好該做的事,理好條陳、做好章法,朕不希望再有下一次了。”

其實夏原吉也是有那麼一些冤枉,簡單的來說雖然以前也有錢莊之類的,只是沒有朝廷銀行的規模大。注意內部的貪腐等等,朝廷自然也是想到了這些事情,也有一些準備。

但是顯而易見,很多的事情雖然有些準備,只是現如今看起來還不太夠。

所以現如今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要繼續努力的做好一些事情了,只有在規章制度定好了,才可以避免這樣的一些事情再次出現。或者是這樣的事情只要做好了,可以儘可能的避免再次大面積的出現這樣的一些事情了。

夏原吉也沒有多說什麼,其實他建議推遲銀行在各地鋪設,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人手不足。

哪怕朝廷這邊也是在大力培養,或者是從民間的一些錢莊吸納一些人,只是看起來還是遠遠不夠。沒有足夠的人手,這可不是什麼小事,這些事情有足夠的專業性。

所以寧願再等一等,也不能再這個時候強行鋪設銀行,這就是夏原吉的想法。

雖然計劃被推遲,只是朱允煐也沒有遷怒於人,夏原吉到底也是在為朝廷辦事,還是比較可靠地。這人也確實有些能力,值得朱允煐進一步的培養、重用。

至於說再次賞賜夏原吉,朱允煐也沒有這麼做。哪怕夏原吉看起來做了點事情,但是誰讓現在的夏原吉還沒特別大的功勞呢。要是賞賜變得廉價了,那也就失去了很多的意義。

朱允煐不小氣,但是這個皇帝實際上也不是特別的大方。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這就是朱允煐的一些想法。除了極少數人之外,朱允煐一直都是這樣的御下之道,這看起來還是有著那麼一些道理的。

夏原吉這邊的彙報結束了,常茂就來到了武英殿,“陛下,會寧侯侵佔民田之事,基本是查清楚了。張溫縱容,罪行多是其子所為。雖無殺人,只是有十多戶百姓失其田,淪為佃戶。也有三戶人家,賣子賣女。”

朱允煐目光一寒,說道,“會寧侯世子,棄市。”

本來如果只是侵佔民田,懲罰後削去爵位、流放,這是朱允煐原本的策略。只是現如今看來,那些人的罪惡想來是更加嚴重了,這首犯、要犯,自然是要重罰了。

會寧侯世子都要棄市,那麼一些惡奴或者勾結的小吏等等,那些人的下場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殺了一個侯爵世子,這是平息民怨,這更是殺雞儆猴,讓那些勳貴、文武百官看看。

英示皇帝看起來不如洪武皇帝嚴苛,看起來也確實不是很願意大肆誅殺。不過千萬不要高估了英示皇帝,他要是殺起人來,絕對不會有什麼心慈手軟的。

常茂領命,隨即說道,“陛下,會寧侯到底是有功於朝,雖教子不嚴......”

“褫奪爵位,首惡誅殺,其餘全家流放嶺南。”朱允煐毫不客氣,說道,“侵佔民田時不顧別人家破人亡,那就去嶺南,嚐嚐這作惡的滋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