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子孝孫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個張溫是誰啊,這可是當年隨洪武皇帝渡江的功臣,是屢有戰功的宿將。

雖說不是大明剛剛開國就被冊封侯爵,但是好歹也是在洪武十二年論功封會寧侯、祿二千石。真心算起來的話,這也是不折不扣的開國公侯,而且品級也不算低。

甚至這個張溫封侯的時候,是大明朝開國後第二次論功行賞時的翹楚之一。洪武十二年封了十一位侯爵, 不少人也都是跟隨著藍玉南征北戰因功封侯的。

只是這一位會寧侯,乍一看似乎是梁國公藍玉帳下大將,好像也是常系一員。只是他也有些牆頭草,在各大山頭之間觀望。看似是如魚得水,也確實因為能力的原因比較受重視。

不過這樣的牆頭草,可能會因此得到不少的機會,但是倒黴起來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作保。

皇帝要敲打一些勳貴,自然也需要有些由頭。一些治家不嚴、橫行不法的勳貴,可能就要成為出頭鳥了, 說不定就要淪為被皇帝整治的物件了。

開國皇帝殺開國功臣,好像是慣例,不殺都不行。雖然名將們為新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但往往下場都不怎麼好,大多是鳥盡弓藏的下場。

殺功臣,這確實是一個不好的名聲,讓人覺得刻薄寡恩、過河拆橋。

只是有些時候也沒有辦法,武勳很有可能就成為了破壞法制的最大群體,危害甚至比宗室還大。

兩個出身低微的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殺功臣名聲最大的兩位皇帝。

朱允煐不會心慈手軟,坐在他的這個位置,基本上也就不存在什麼心慈手軟。對武勳,他自然是會給與優待。只是這些人如果影響到大明王朝的發展,朱允煐也會毫不客氣。

練子寧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那就什麼都不要說了。比如說現在看著手裡的詔書,會寧侯逾制,這樣的事情不能不在意,這樣的事情也必須要彈劾、要拿在朝堂上論事。

至於說皇帝到底會如何處置會寧侯,那顯然也就是練子寧顧不上的一件事情了,也輪不到他去關心。

處置會寧侯張溫,這是一個契機,只是因為朱允煐覺得張溫是一個不錯的靶子,這個靶子比較有代表性。

這也是朱允煐覺得不好的苗頭,此前就有吏治方面的問題。老朱的嚴苛峻法都沒辦法完全阻止貪汙腐敗,朱允煐登基以來吏治再有貪腐的風氣,這讓朱允煐很是惱火。

隨著朱允煐想要施行攤丁入畝,這也使得一些勳貴也有了其他的想法,這些人當中也有不少人成為了朱允煐推行攤丁入畝的主要阻力之一。

能夠帶兵打仗的,現在基本上都派出去了。留在京裡的,要麼是可靠的,要麼就是榮養或者實在是紈絝沒能耐的。

現在來收拾這些人,朱允煐也覺得沒有什麼壓力,更何況老朱不在,想要去‘求情’,那些‘老臣’都沒處去求。

徐妙清自然不知道朝堂上的事情, 她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養胎。能夠再為皇帝誕下子嗣,這就是對於徐妙清來說最重要的任務, 其他的事情暫時也不需要她操心。

甚至為了讓徐妙清安心養胎,皇貴妃練瓊瓊在朱允煐和徐妙清的旨意下,也開始承擔起來皇宮裡的一些事務了。

“陛下,今日舳艫侯夫人入宮,陳述其孫紈絝、跋扈。”練瓊瓊公事公辦,對朱允煐說道,“舳艫侯夫人欲請旨,令其孫入武苑。”

舳艫侯朱壽,這也是朱允煐的老班底了,這也是最早‘投奔’朱允煐的武勳,也曾經和航海侯張赫成為朱允煐經略釜山、東瀛的兩大關鍵人物。開闢海運航道,督促海上運輸事務,這兩位起到了關鍵作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可惜張赫病死,雖說被追封為恩國公,但是沒能等到朱允煐登基。他的子嗣當中,長子張榮加官水軍右衛指揮使,只不過資質平庸,不過好歹也支撐著門楣不倒。

而朱壽也沒能熬到朱允煐登基,最可惜的是他的子嗣紈絝不堪。其子現在雖說也是加官水軍右衛指揮使,只是完全就是一個虛職,沒有任何實職。這兒子不成器,孫子估計也不成器。

這也使得不少人在看笑話,覺得不管是張赫還是朱壽,他們的子嗣只要稍微出息一點,憑藉著他們父輩的功勞,肯定可以大用。

但是呢,這眼看著一手好牌就要打的稀爛了,曾經的那些香火情說不定也就因為不成器的子孫而消失了。

抱著朱如意,朱允煐笑著問道,“哦?舳艫侯夫人這都入宮求見了,看來她那孫兒實在是頑劣到了極致。”

雖說皇后也有資格管教那些沒有成年的外臣,只是這樣的事情也就是理論上來說。皇后基本上是不會去管那些人的,就算是宗室子弟皇后一般來說也不會去管。

逼的朱壽的夫人入宮求見,請求皇后去管教子孫,這也是說明朱壽的夫人實在是沒辦法了。她丈夫的一世威名,說不定也就要葬送在這不肖子孫的手裡了。

至於說求到朱允煐跟前,先不說朱壽的夫人有沒有這個資格了。單純的就是真的要是到了朱允煐這裡,這件事情就半點沒有轉圜的餘地,說不定到時候就不是管教了,很有可能是奪爵,乃至抄家滅族了。

“陛下,舳艫侯世子性格乖戾,對府上下人非打即罵。”練瓊瓊這個時候繼續回稟,“舳艫侯承襲爵位後,不敬母親、不友孝悌。”

朱允煐大概是明白了,朱壽死後,他的兒子承襲爵位。但是這個承襲爵位的,並不是朱壽髮妻的兒子,也就是說承襲爵位的不是嫡子,嫡子早逝。

現在朱壽的髮妻入宮求見,估計也是被逼的很慘,這才想著求見皇后。

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他到底是咱的心腹,如今家宅不寧,朱壽怕是也難得安寧。罷了,皇后明日下懿旨吧,令其夫人入宮訓斥。”

稍微給朱壽一點面子,只是朱允煐也只能是稍微的給點面子而已。朱壽是他的心腹不假,只是不代表朱壽的那些功勞,就可以讓他的子嗣橫行不法。

就算朱允煐不會奪爵滅族,但是舳艫侯這個爵位的傳承會不會改變,那就難說了。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說道,“陛下,臣妾還是不想見。舳艫侯夫人是如何德行,臣妾倒是聽過一些。小門小戶出來的,驟得富貴最是跋扈。聽聞其,更欲將先舳艫侯嫡孫女許配商賈。”

朱允煐一下子惱火起來了,只是這樣的事情也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這大概也就是人性吧。

朱壽的嫡子早逝,這也就讓庶出的二子得了爵位。這二子上位了就跋扈起來,不敬朱壽髮妻,苛待亡兄妻女,大概也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大明的侯爺了吧。

不要高估了一些人的底線,也不要高估了一些人的智商,一朝得勢便忘乎所以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連皇後都聽聞了這些,想來那蠢夫愚婦所做之事實在齷齪。”朱允煐沒好氣說道,“這麼說來,咱倒是做的不好。朱壽去了,咱連他的妻小都照顧不周。”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陛下也無需多想,臣妾早年間在王府,後院之事最是齷齪。公侯府邸最是不缺鬧事,家宅不寧的事情也見多了、聽多了。”

對此徐妙清也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別看徐達謹慎恭敬,他的續絃可不怎麼樣。這還是徐妙清的生母,但是她生母是什麼性格、作風,徐妙清自然也是看在眼裡的,能夠嫁給朱允煐,那也是好在她沒有學成她母親的樣子。

許多開國勳貴功成名就、富貴無雙後,很多人也都是暴發戶起來了,家裡人也有不少妻不賢、子不孝的。或者是那些個公侯半生廝殺,然後就開始享樂起來,府裡一大堆妻妾也很正常。

這裡頭也不會缺少小門小戶的,或者是商賈之女,武勳之間的聯姻還算正常。這要是被青樓的狐媚子迷住了,說不準也會以姬妾的身份給帶回府......

真要是這麼一些個情況,府裡要是不得安寧也是正常的事情。農戶家的孩子還要爭搶家產,勳貴之家看重的不只是錢銀,還有世襲罔替的爵位。

或許承襲了爵位的朱壽子嗣不孝,只是朱壽的夫人也未必是什麼省油的燈,說不準也就是想要利用皇權控制住舳艫侯侯府。

“那你們就別管這事了,咱來做就是。”朱允煐做出決斷,說道,“這一個個的都不省心,還是咱如意兒最是乖巧。”

朱如意胖胖的小臉上滿是驕傲,小丫頭眨巴著大眼睛說道,“爸爸,女兒最是乖巧懂事,女兒最是聽話。就是咱想要穿新衣裳......”

“小人精!”朱允煐立刻樂了起來,抱著朱如意說道,“你娘倒是勤儉的性子,怎麼就生了你這麼個喜歡華衣彩服的閨女?咱小時候,也不像你這般,你皇兄......”

徐妙清立刻低著頭在笑,她的那個寶貝兒子最是喜歡穿新衣服,而且還特別喜歡穿著五隻爪子的龍袍,沒少攛掇著從他曾祖那裡得了些賞賜。

看起來,子女未必都是像爹孃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