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 議論紛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帝容易多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概就是因為他們身上的擔子實在太重了,他們的權柄實在是太大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容易去多想一些事情。

擔心有人搶了他們的龍椅,擔心有人禍亂天下,或者是擔心有人居心叵測等等。

事關儲君, 很多的事情也是需要擔心。雖說小小朱的地位穩固,一般人不會有什麼想法。但是難保不會有些人紅了眼,選擇那麼一些極端的做法。

這要是功成,那自然是潑天的富貴了。要是賭輸了,大不了全家齊齊整整的被誅殺。

對於一些野心家來說,他們還真的是選擇富貴險中求。他們不在乎其他的事情, 只是想著要證明自己的價值, 或者說惦記著更大的富貴等等。

在小小朱身邊有著足夠多的人,老朱安排的, 或者是小朱安排的,估計也有不少是徐妙清安排的。這都沒什麼問題,因為這些人一個個的都是希望小小朱健康長大。

只是這還不夠,尤其是小小朱要出遠門,身邊就該有同樣可靠的人一起跟著。

其實讓朱允熥跟著,多少也是小小朱身邊需要一個能夠說得上話的長輩。要不然以小小朱的脾氣,一般人可沒辦法製得住那麼頑劣的小子。

又是一天到來,朱允煐自然是需要去準備上朝了。對於朱允煐來說,他也是比較期待這一次的早朝,因為他的一些個計劃,這個時候也是應該正式在朝堂上提及了。

這麼一想,朱允煐自然也是更加的心情愉快。雖說這麼些年下來, 朱允煐謀劃大明周邊小國許久了, 甚至也可以說是有著一定的成效。

只是這些個事情可不能放鬆,這樣的一些事情執行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機會實際上也不是特別多的。

茹瑺、陳迪等人也是在準備著, 他看了一眼武勳那邊的‘第一人’徐輝祖,也不得不感嘆中山王長子、中山公的氣度。有些事情, 徐輝祖肯定是知道的,但是半點不漏風聲。

作為文官之首的茹瑺,實際上應該是不會去管禮部、鴻臚寺的事情。只是真的要是什麼都不管,那也不現實。

更何況有些朝堂大事,這也根本就不是六部當中的某一部能夠做的。一些個大事,也是需要精誠合作的。

在文武百官進入奉天殿後,朱允煐才不慌不忙的進入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

按照順序,自然是鴻臚寺官員率先出班。這是報入京謝恩,離京請恩的官員人數,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過的。

朱允煐沒打算接見,所以這些官員要麼是在庭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可以離開了。

這也是因為沒有其他國家的來使,要不然皇帝肯定是要奏報的。

作為五軍都督府的頭號人物,徐輝祖自然是第一個出班的。

這些其實也是一個流程問題,因為一般來說這些事關軍務的事情。那是‘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 俱於早朝未奏事之先宣佈,所以張國威而昭武功也’。

這其實也就是做做樣子,因為有些個事情不是很方便在朝堂上敞開了來說。而說出來的,基本上也都不是特別機密的事情。

現在可沒有邊患,也沒有什麼動盪,徐輝祖自然也就是默不作聲,走走流程就好。

接下來的事情,大概也就是很多人認為的真正的‘早朝’,這實際上也就是奏事的這一部分了,這一般來說也確實是早朝的重點部分所在了。

一些重臣,他們的訊息是比較靈通的。這些人也一個個的都是有城府的,他們也知道現在不能露出什麼破綻,還是要擺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

至於一些品級較低的,當然這個‘低’也只是相對來說。畢竟能夠上早朝的,就沒有真正的品級低的官員。只是這些人手裡的權力,顯然是比較有限的,所以很多的事情他們自然也就不知道了。

該什麼樣就什麼樣,雖然有著一些大事要發生,朱允煐現在也不著急,養氣的功夫朱允煐早就練出來了。

不要說他現在是坐在龍椅上,就算是他在當皇太孫的那些年,他也都養出來了這些本事。

終於,該來的事情肯定還是來了,“啟奏陛下,鴻臚寺有奏。”

“高麗偽王李成桂第四子李芳遠於正月二十八日發動軍士作亂,李成桂第五子李勞遠亦率兵迎戰。二者率兵於開城街頭激戰,李芳幹敗北。”

“李芳幹敗北後被流放兔山,其下屬樸苞等人也被流放,其餘參與者皆被處罰。”

“偽王李成桂被流放、軟禁於老家等地行宮,皈依佛門。”

鴻臚寺的奏報讓朝上一片譁然,‘偽王’就是李成桂,因為大明王朝現在可不承認李成桂的謀朝篡位。這樣的無君無父的行為,也確確實實和儒家傳統的思想有極大衝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鴻臚寺的奏報也有一些誇張的地方,比如說李成桂實際上不是被流放。他只是心灰意冷開始幽居,這也是因為他手裡的權力確實是被李芳遠奪走了。

陳迪這時候也出班說道,“啟奏陛下,偽王李成桂自稱太上王,兩年前李芳遠舉兵發難。殺死李成桂所立王世子李芳碩與其弟李芳蕃,此二人皆是李成桂正妻所出。李芳遠諸子,皆是側室所出。”

這裡頭也有說法,因為朝鮮現階段流行‘眾妻’。李成桂的正妻是李成桂在開京娶的妻子,所以稱為“京妻”,而側室是李成桂在故鄉娶的妻子,故稱為“鄉妻”。

其實兩年前李芳遠發動第一次王子之亂時,朝中不少人對於朝鮮的一些事情就聽說過一些了。

只是現如今李芳遠發動了第二次王子之亂,這簡直就是在挑戰大明君臣的底線了,這個李芳遠實在是無法無天、無君無父了!

這可是‘奪嫡’,這甚至還是庶出作亂。此前就殺死了嫡子,現在又是同室操戈......這一項項的,都是在挑戰傳統儒家讀書人的底線了,這些事情也都是他們無法容忍的。

朝野上瞬間開始一片低聲議論,很多人甚至是無比的憤怒,李芳遠的一些所作所為真的是‘天怒人怨’。

茹瑺這個時候也出班了,憤而開口,“啟奏陛下,高麗偽王李成桂弒君篡國,其子囚父殺弟。如此悖逆人倫之事,天怒人怨!”

老儒家黃子澄更是痛哭流涕,高麗那邊發生的事情在他看來就是不折不扣的人倫慘劇。這樣的一些事情也確確實實就是他無法容忍的。

朱允煐這個時候還是沒有急著表態,對於他來說也是真的沒必要急著表態。說到底就是現在還不適合他這個皇帝下場,他要是下場的話,基本上也就是代表著這件事情定性,以及徹底的做出了決斷。

看程序,朱允煐還算的上是比較滿意的,雖說現在也是有著一些反對的聲音,但是總體來說還不錯。

“陛下,高麗本為大明屬國。高麗有如此禍事,朝廷當遣使呵斥。”

“荒唐!高麗首鼠兩端,此前更是向蒙元稱臣、意圖侵奪遼東。國朝早已不認高麗屬國,豈可遣使?“

“咱看你們才是煳塗!那李成桂父子俱是禽獸!那些人謀朝篡位、囚父弒弟,遣使他們就怕了?要咱說,咱大明當興天兵!”

“不可、萬萬不可!昔日隋煬帝東征高麗損兵折將,以至天下動盪。唐太宗討伐高麗,也未能盡全功。”

“豈可輕說刀兵之事!高麗君臣野蠻......“

“哪來君臣!那些無君無父之輩,自然是當斬盡殺絕!”

這一個個的看起來現在起了衝突了,大家的意見也開始不同了,這大概才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樣子了。

雖說大家對於高麗那邊發生的事情都是一致的同仇敵愾,看起來一個個的也都是無法容忍那樣的一些事情發生,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那邊的事情是挑戰大家的認知底線,那些事情也確實挑戰傳統的人倫綱常。

興師問罪,這可能也是需要有著一些策略了,因為尋常的一些個舉動顯然是無效的,甚至只會讓大明朝廷大丟臉面。

有些人覺得在這個時候遣使問罪就好,只是有些人也覺得這個時候需要更加直接的手段,直接興兵討伐才行。

但是這麼一來就有問題了,隋唐兩朝討伐高麗的效果並不好,很多人覺得應該吸取前車之鑑,這時候還是不能有太大的行動。

那麼有些人也都覺得可以陳兵遼東,威懾一下就好。只要高麗那邊的人遣使到來,朝廷可以下旨申斥,這些在他們看來其實也就差不多了,大明朝廷的態度也就可以說明了。

有爭議,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辦法達成共識也算得上是大家早就有預料的。

朱允煐現在是真心不著急,他自然還是可以再等等。哪怕他心裡已經有了決斷,但是不影響朝堂上的重臣們為此事繼續討論。

皇帝雖然獨斷乾行,只是有些事情也確實不好太過霸道,還是要尊重一下臣子們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