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 接班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朱允煐的鬱悶,老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甚至頗有點得意、幸災樂禍的感覺。

要說文人,老朱這一點是深有感觸的。當年他打天下的時候,一度是被文人看不起的。最初的班底,也就是李善長這一個還算得上是讀書人。

在大明開國後,其實老朱也是一度擔心文臣不夠。除了一些讀書人心裡還惦記著元朝之外, 也是因為經歷了蒙元後,對於華夏大地的文風多少還是有些影響的。

看看老朱的開國班底就知道,看看大明初期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就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還真的可以說是‘英雄不問出處’,很多的重臣也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

即使是很多的文官,也不一定就是傳統的‘晉身渠道’,不一定就是科舉出身。

只是就算是這樣, 洪武朝時期,還是算得上英才輩出。朱允煐現在重用的文武百官, 基本上也都是洪武朝時期的。不管是在洪武朝時期已經位高權重還是嶄露頭角, 基本上都是洪武朝出身。

朱允煐長嘆一口氣,對老朱說道,“北方現在還行,好歹也是稍微民心思附了。”

對於朱允煐的樂觀,老朱其實不算是特別的認同。

雖然在北伐後,老朱總算是將遠離漢人統治的北方重新納入華夏正統的統治,只是數百年異族的統治,哪怕是一系列的漢化、重新實行漢人文化,但是北邊現在還真的不一定就是民心思附。

不管是將蒙古人遷居,或者是規定只能穿戴漢人服飾,甚至包括北榜招攬北方士子的人心。甚至包括遷都北平,這些其實都是為了更好的統治、收歸民心。

只是說起來時間太短了一些,大明朝開國叄十二年。丟失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同時被收回, 只是四百年和叄十二年,這裡頭已經不是一代人、兩代人了,這甚至是十代人!

朱允煐看著老朱,繼續說道, “皇爺爺, 高麗那邊也是這幾天就要有動靜了。咱想著,還是你去朝堂上。”

老朱微微蹙眉,對朱允煐說道,“英兒,你已經登基稱帝叄年了,現在朝野上下也盡在你掌控之中。要咱說,咱就不去朝上。要不然那底下的人該怎麼編排你就難說了,還以為咱一直拘著你。”

老朱之所以這樣擔心,主要是老朱也知道自己的威望實在是太大了,會對小朱造成不小的影響。

哪怕他現在是太上皇,可是朝野上下懼服洪武皇帝的,遠超對英示皇帝的服氣。

再者就是作為太上皇,老朱都是對於權力沒有特別大的留戀,只要自家孫兒治理好江山就行。可是朝中上下,說不得有人就有其他的心思,覺得太上皇其實一直都沒有完全交接權力。

尤其是一旦出現什麼大事,老朱這個太上皇就要出現在朝堂上。這一看就容易讓人浮想聯翩,會覺得洪武皇帝依然是大明朝真正的實權掌控者,英示皇帝還不算‘親政’。

“皇爺爺, 你可就莫要多想了。”朱允煐笑了起來, 不以為意,“咱大明是什麼樣,朝臣能不清楚?”

朱允煐要說什麼,老朱好像也是能夠猜到。他其實也是這般認為,但是擔心外人看不懂這些啊。

“咱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咱就批閱奏章,很多奏章都是咱批閱了再送給皇爺爺過目。”朱允煐不無得意,對老朱說道,“不知道的,還以為咱架空了皇爺爺,咱早就可以稱帝了。”

給老朱倒好茶,朱允煐繼續說道,“旁人,就算是咱自個,以後一些事情也難說,咱不一定能像皇爺爺這般捨得放權。”

老朱也不在意,只是說道,“你們出息,咱自然捨得。咱覺得以後你和垠兒,咱也不擔心。年齡合適了就讓他去觀政,你要是忙的來就自個兒理政,找些小事給他練練手就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皇帝要不要像他這樣放權,老朱實際上還真的不是特別在意。他也明白坐在龍椅上,一般人還真的不捨得放權,哪怕是給自個兒兒子,也不一定是捨得的。

只要大明的儲君地位穩固就好,只要大明江山傳承有序就行,稍微歷練一下皇儲也就足夠了。

像他這樣鍛鍊太子、皇太孫的,老朱也知道這確實是比較反常的,歷朝歷代幾乎也是找不到這樣的事情。

“那咱就去朝上。”老朱也迅速作出決斷,對朱允煐說道,“咱過去了,你也好扯著虎皮當大旗。咱不說話,咱就看看到底是哪些個人不老實。”

朱允煐笑著點頭,更是認可這一點了,“咱其實也是這個心思,這般大事咱也知道朝上勢必不會一個心意。只是有些個人,咱也是怕看不透,得讓皇爺爺去幫著掌掌眼。”

既然朱允煐都這麼說了,老朱自然是更加不會反對了,他覺得自個兒現在也就是能夠做這些事情了。他現在也沒有那個精力去理政,只是幫著孫兒看看人,這一點老朱還是很有信心的。

就在這爺孫兩個閒聊,說著一些朝上事情的時候,一個胖乎乎的圓腦袋扒著門框,探頭探腦的在門外偷窺。

這要是其他人敢這樣,那肯定是不得了的大事。其實也不大可能發生,不說侍女、太監了,那些個侍衛也不會允許。

只是這個如果是當朝皇太子,那麼一切就可以理解了。誰要是敢驅趕關心朝政的皇太子,那才是太上皇和皇帝認為的大逆不道,那才是會被嚴懲的物件。

“咱垠兒好像又胖了。”朱允煐看到了小小朱,有些擔心的說道,“咱不胖,他娘也不胖,都是皇爺爺給養的,這胖墩墩的了。”

老朱笑了起來,也十分的得意。小小朱現在胖墩墩的,老朱自然是功不可沒了。好吃的好喝的都給小小朱,這要是再瘦了,那才讓老朱無法接受。寶貝重孫胖墩墩的,老朱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可愛。

“爹,咱可不胖!”小小朱衝進了殿裡,糾正說道,“咱就是臉大,肉全都長在臉上和屁股上,肚子上也有點肉,咱真不胖。”

小小朱這麼說,大概也是有道理的。臉上還有點嬰兒肥,再加上有些國字臉,這就顯得臉比較大,似乎也是有些容易胖的趨勢。

至於說小小朱的體重偏旁,主要也是因為這孩子身子骨結束。這小子不是虛胖,小身板也是肉很結實,這要是稱起來的話估計分量也是稍微的要重一點。

老朱就沒辦法忍,抱起來小小朱說道,“你爹就是在瞎說,咱垠兒可不胖。你爹小時候更胖,都快走不動道了!”

這絕對是冤枉了,老朱這是為了哄重孫都在顛倒黑白了。對於自己的體重、身材,朱允煐還是比較在意的。說到底就是‘怕死’,一直都是在忙著鍛鍊身體,他可不虛。

“咱和你爹說了,明個咱去上朝。”老朱親了一下小小朱,隨即說道,“要不你也跟著咱一起去朝上,咱們一塊去上朝。”

小小朱立刻搖頭,還是很有主見的,“咱不去,咱明個還要去學堂。咱先去學堂,然後再去校場,咱明個還要練習騎射,沒時間上朝。”

不管是老朱還是小朱,雖然他們很寵小小朱,甚至偏溺愛了。

只是有些原則性的東西,他們也都是明白的。小小朱可以頑劣一點,只是有些東西必須要重視。

小小朱可以不需要才華斐然,反正老朱和小朱也不需要一個滿腹經綸的皇儲。只要小小朱識字明理,基本上也就差不多足夠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小小朱該讀書的時候還是要讀書。對於小小朱的教育問題,老朱和小朱一直沒敢懈怠,這也是他們最重視、最在意的地方。

不去上朝也就不去上朝吧,反正小小朱現在就算是出現在朝堂上,也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有著重孫的老朱也就不需要孫兒了,小朱也沒打算繼續留在這裡。徐妙清現在也有身孕,不是特別方便,但是朱允煐不需要擔心自己沒地方可以去。

叄宮六院七十二妃,這肯定不至於,但是朱允煐的妃嬪現在也不算少。很多人也都是眼巴巴的,都是在等待著皇帝去臨幸。

出自義惠侯劉繼祖家的劉氏,老朱乾孃汪大娘的孫女,也都是進了宮。這也是老朱為朱允煐找的妃嬪,這也算是老朱另類的報恩的方式。

雖說這兩位妃嬪的姿色一般,只是她們的出身特殊,老朱家的子嗣還是知道感恩的。所以不管是小朱還是徐妙清,對於這兩位也都是比較尊重的。

只是有些可惜的地方就是這兩位到底也不是大家閨秀,有那麼點暴發戶,這也是她們雖然出身不俗,只是現如今也依然不太受寵的原因。

“爸爸!”朱如意跑了過來,很開心的樣子,“咱想你。”

朱允煐心情很好,說道,“去叫你弟弟過來,就在姨娘這裡用膳。”

粉嘟嘟的朱如意轉身就跑,去接她的弟弟過來了。至於皇兄就算了,皇兄肯定又在乾清宮,朱如意都知道這個道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