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 提前準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膺緒已經有軍功了,他已經有了爵位,自然心裡也踏實。雖然比不上大哥的國公爵位,但是好歹也是一個侯爵,在大明朝這樣的一個地位已經足夠的超然了。

但是自家老叄,雖然出身中山王府,也是在五軍都督府擔任要職。徐增壽雖然身居高位, 只是很多人對於他的印象就是中山王徐達的幼子、當朝皇后的叄哥,太子的叄舅......

現在給自家老叄爭取一個機會,不說一戰就功成名就、封候拜將,不過這是一個機會。

這一次的表現好了,以後如果還有戰事,自然也就有機會繼續出去領兵、博取軍功。

至於徐妙清,乃至徐家的叄個媳婦,也都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的。出身武勳人家,看似是無比顯貴的,只是只要朝廷出現戰事,這些武勳都要義無反顧的出去。

享受著榮華富貴,自然也就要承擔起來責任和風險。大明朝的武勳,如今可沒有荒廢。

就像皇帝的舅舅們一般,當年常家的叄兄弟也沒少四處奔波、征戰。先別管他們是不是有帶兵的天賦,需要他們出去的時候,一個個的都是毫不猶豫。

雖然有皇帝關照的意思,但是常家叄兄弟一公二侯,也是無數勳貴羨慕無比的,這才是真正的武勳榮耀。

而徐家雖然有著徐達的餘蔭,徐達的兒子們天生的起點就非常高。只是如果他們不去拼命的話,徐家說不定也要被常家給壓下去。

更何況徐膺緒心裡明白,他留在京裡可不是質子。他可是領過兵、參加過惡戰的, 雖然帶兵打仗的本事不如大哥,但是比起老叄要強一些。

留在京裡幫著皇帝掌控京營是一回事, 拱衛皇太子才是最真實的。

徐輝祖沒有任何意見,他覺得自家老二的決定很對。至於徐增壽有些激動,他的機會來了。

徐妙清眼觀鼻鼻觀心, 對於朝堂上的事情她不會多問,至於戰事這樣的事情更不會再問。

“大舅,你要去遼東。”小小朱這個時候忽然開口,說道,“潁國公為主帥,你是副帥。咱這一次要攻滅朝鮮,不得有失。”

小小朱自然不會有這樣的見識,這都是老朱和小朱商量的時候,小小朱聽到了。他知道這一次發動戰爭的緣由,也知道這一次戰事應該取得什麼樣的一個戰果。

徐輝祖一下子明白了,怪不得前幾天太上皇將他叫去乾清宮勉勵了一番呢!

“狗肚子藏不住二兩油!”看著兒子,朱允煐笑罵說道,“咱和皇爺爺當時就該給你趕出去,這話你記好了,除了在自家人跟前,不許出去說。”

小小朱可不怕小朱,笑嘻嘻說道,“爹,咱是朱,不是狗。你罵了咱, 也罵了你自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他人忍俊不禁,想笑而不敢笑,一個個的憋得很辛苦。至於朱允煐則是給噎的臉色漲紅,這溷賬小子總有驚人之語,有些時候真的讓小朱下不來臺。

忽然間,朱允煐長嘆一口氣,“咱現在總算是知道父皇、皇爺爺的難受了,咱早慧,心智比其他孩童要健全。估摸著那時候,他們看到了咱也難受。”

徐家幾個人不好介面,關於當今天子當年是不是神通這件事情,實際上朝野上下也有不少議論。

知道的人聽說過,但是未必見識過。不知道的人,覺得可能是皇室在造勢。但是大家可以肯定的就是當今天子年少時就大權在握,比起那些藩王們的權柄還要大,小小年齡的就掌握了很多軍力,隱隱在朝堂上也有一些力量。

看向徐輝祖,朱允煐笑著說道,“欽兒的生辰宴,也只能是皇后幫著辦了。說起來皇后也是欽兒姑母,欽兒現在還沒成年,也沒承爵。這小東西在朝裡是立不住腳,只能是皇后管教。”

徐輝祖露出點笑容,說道,“陛下聖裁。”

“那咱呢?”小小朱急了,忽然說道,“咱娘到時候要生孩子,表哥生辰不能是娘來辦!”

小小朱還是很貼心的,頑劣歸頑劣,只是很多的事情也聽說了。比如說他知道他娘不出意外該是在六月份左右產子,給他添一個弟弟或是妹妹,沒時間去管其他人。

朱允煐愣了一下,隨即說道,“那只能是委屈一下欽兒了,旁人自是沒有資格給他辦生辰宴。若是皇后沒有閒暇,咱看看咱這個姑父有沒有時間。若是沒有,欽兒也不能怨咱。”

徐輝祖連忙說道,“陛下,犬子生辰只是小事,陛下無需掛懷。”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跟著說道,“陛下,欽兒到底是外臣。陛下日理萬機,哪有功夫去管他生辰。若是臣妾有閒暇,替他操辦生辰宴就是。若是沒有時間,二哥還在京裡,能委屈了他?”

至於這件事情為什麼沒有在意徐欽母親李氏的意見,自然就是因為這樣的事情自然是需要有男子主持。說到底徐欽的身份特殊,這可是國公世子。

朱允煐實際上也就是說說客氣話而已,雖然徐欽的身份特殊,還真的不需要朱允煐去親自給徐欽舉辦生辰宴,要不然就太過了。

至於朱允煐的關照,自然也可以是徐欽的年齡夠了,就冊立徐欽為國公世子,這比什麼生辰宴要實際多了。

不信的話看一看老朱的老兄弟湯和,雖然湯和功勞很大,和老朱關係也很好。只是湯和的國公爵位一直傳不下去,誰讓湯和的子孫總是留下一個孩子就早逝。

信國公這個爵位遲遲無法承爵,這都是朱允煐的一個心事了。其實也不需要擔心那麼多,湯和的子孫雖然早逝,可是湯和的血脈一直在延續,也就是沒能熬到承襲爵位而已,還不至於失爵。

朝廷就要再次動兵了,這顯然是不折不扣的大事,只不過也不是誰都有資格提前知道這些事情。

在家宴結束後,徐妙清和她的妯裡帶著孩子們。至於朱允煐,帶著徐家的叄兄弟出去走走,小小朱本來是想要去湊熱鬧的,但是想了想還是和表哥表弟一起玩鬧吧。

“過幾日,朝鮮那邊的奏報就要過來了。”揹著雙手的朱允煐走在前頭,緩緩說道,“李成桂那個不省心的兒子又發動動亂,殺兄囚父。”

朝鮮那邊的情況,實際上很多的武勳也不是特別瞭解。但是徐家叄兄弟自然知道一些,因為皇帝一直都不承認朝鮮的藩屬地位,再加上釜山衛的特殊,大家也猜測大明遲早要對朝鮮用兵。

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說起來叄哥這一次要去天津衛,就是要做好跨海的準備。咱們這邊出兵,那些人說不定要進攻釜山衛。”

徐輝祖這個時候說道,“回陛下,釜山叄衛糧草充足、城牆堅固,朝鮮兵卒倒也不好攻克。若是朝廷聚殲朝鮮兵卒,釜山衛倒也可出兵兩路夾擊。”

“是這個理,皇爺爺也有這個計劃。”朱允煐笑著說道,“所以讓叄哥坐鎮天津衛,咱的糧草、兵卒都要從那邊出海。咱的舅舅在那頭也熟悉,二舅和叄舅也都是要去釜山衛。”

徐家叄兄弟明白了,其實常家叄兄弟都能夠有著爵位,尤其是常升和常森,他們的軍功基本上都是在釜山來的。甚至可以說釜山叄衛,就是常家的兄弟兩個建起來的,他們一度在那邊駐守了幾年。

朱允煐有些擔心,嘆氣說道,“昔年隋煬帝出征高麗,損兵折將不少。太宗李世民,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雖說重創高句麗,只是也沒能盡全功。”

徐輝祖這時候則說道,“朝鮮看似小國,國朝實力遠超。只是那邊比起遼東並不遜色,一旦當地變冷早、草枯水凍,士馬勢必難以久留、一旦糧草斷絕,能夠全師而返倒也不錯,只怕損兵折將。”

這也算得上是事實吧,天氣變得嚴寒起來,想要征伐朝鮮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了。

再者別看現在的朝鮮內亂,包括前些年李成桂篡位。只不過朝鮮自從元末,大大小小的戰事也一直不斷,還是有點實力的。

“所以皇爺爺也說了,這一次攻伐朝鮮,要畢其功於一役。”朱允煐表情嚴肅,認真說道,“一旦開春、轉暖,朝廷立刻出兵。在冬季來前,若是能夠攻滅朝鮮最好。若是不能,提前準備越冬。”

打了的地盤要佔住,絕對不能大了之後再給朝鮮奪回去。

要是能夠一鼓作氣的拿下朝鮮半島自然最好,要是不行的話,就提前準備過冬,暫時的對峙朝廷也算得上是耗得起。

畢竟現在大明朝兵強馬壯是一回事,最主要的還是糧草比較充足。而且在遼東那些地方,朝廷也有不少能夠適應寒冷的兵卒,納哈出的子孫一直都是在遼東駐守。

更何況朝廷早些年就在推廣棉花,這些東西提前準備也不只是說讓大明朝的百姓有棉被、棉衣,這些其實也是希望大明朝的邊軍能夠在寒冬當中可以保持戰鬥力。

皇帝都說的這麼明白了,徐輝祖自然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他可是皇帝寄予厚望的軍方柱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