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議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允煐在帶孩子的時候,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是無比繁忙的。

要考慮科舉的事情,要做好春耕的準備,絕對不能懈怠了銀行的推廣等等事情。也別忘了攤丁入畝的事情,現在也是正式開始了。

皇帝會很忙,底下的文武百官也不可能閒著,除非是一些官混子, 要不然就不要想著輕鬆。

在練瓊瓊的寢宮休息了一晚,朱允煐再次上朝了,還是繼續討論著一些朝政。

只是在回到了武英殿後,朱允煐接到了宋忠的密報。這可不是關於夏原吉的一些調查報告,而是錦衣衛在朝鮮那邊得到的一些訊息。

李成桂第四子李芳幹為了除掉弟弟李芳遠發動了政變,結果自然是勢力更強的李芳遠獲得勝利。這也是李芳遠第二次在‘奪嫡之戰’當中大獲全勝了, 這也是他第二次以兩次王子之亂的方式,剷除異己, 也將李成桂軟禁了。

“這個李芳遠,說起來和李世民有點像。”朱允煐忍不住樂了起來,說道,“幫著李成桂建立了朝鮮王朝,才幹比起哥哥弟弟要更加出色。現在呢,殺兄弟、流放兄弟,然後將父親給近乎軟禁、奪權,馬上估計就是要篡位了。”

這些個事情,還真的是比較有意思的,朱允煐也覺得這件事情不能大意。

對於李芳遠這樣的人,作為皇帝肯定是看不上的,朱允煐也覺得這是必須要重視的。

所以也不得不說老朱一開始制定的規矩就很好,可不能讓大明朝也出現這樣的奪嫡之戰。說起來的話, 如果不是朱允煐現在繼位,如果是朱允炆那家夥登基,現在一些皇叔要麼是被逼著自焚, 要麼就是被囚禁。

當然四叔也不會在東瀛開國了,而是已經起兵靖難了。

看向宋忠, 朱允煐說道,“讓禮部、鴻臚寺知曉這件事情吧。”

皇帝可以先知道這些事情,但是之後朝臣們也應該知道這件事情了。畢竟朝鮮,是大明不承認的藩國。

說到底就是李成桂此前發動威化島回軍,掌握高麗政權。他自立為王,改國號為朝鮮。哪怕他清除了原高麗禑王的勢力,想要向大明稱臣,但是大明一直都沒有認可。

其實這個李成桂還是有些能耐的,他透過招撫、武力征服朝鮮半島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達到長白山山脈主峰東麓的圖們江。

說不定以後的南韓、北韓對於‘白頭山’念念不忘,就是因為現在的李成桂。實際上也正是因為這樣,長白山在朝鮮那邊就是‘白頭山’。不只是女真的聖山,也是朝鮮的聖山。

宋忠等人自然也知道該做些什麼了,錦衣衛現在可不只是監督百官。實際上錦衣衛也不是一直都是在監督百官,哪怕是洪武朝時期,錦衣衛最權勢鼎盛的時候,他們也沒少探查周邊各國的情報。

而現在,錦衣衛的工作重點, 不說側重在大明境外的情報收集等等,不過確確實實也在持續的加大力度了。

這也是朱允煐所期待的一件事情, 他真的不希望一直都是在‘內鬥’,他還是比較希望能夠對外擴張的。

朱允煐很清楚,假如有一天他駕崩了,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太宗’。畢竟大明朝唯一的‘祖’,也只能是老朱這個‘太祖’。

作為老朱的接班人,朱允煐希望自己能夠對得起‘太宗’這個廟號。當然要是他不成器,或者是以後小小朱不給力,也很有可能‘太宗’這個名正言順的廟號也撈不到。

忙完一天的工作,朱允煐唱著小曲朝著乾清宮走去,“皇爺爺,李芳遠那家夥又鬧了起來,給他四哥流放了。”

老朱愣了一下,隨即說道,“又是朝鮮那頭的?那混賬玩意兒,這是第幾次在鬧事了?!這兄弟鬩於牆,就不可能落得好。”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所以說咱皇爺爺還是深謀遠慮,咱大明立嫡立長,倒是可以少很多的麻煩。”

“說起這個事,咱就想要說你。”老朱沒好氣的說道,“雖說咱是立嫡立長,只是如今咱大明的這些個宗室不是在應天府就是在北平府,這叫個什麼事?”

老朱之所以這麼說,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為了培養接班人,很多的皇帝習慣將其他的子嗣給趕出權力中心,這樣就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避免出現奪嫡這樣的局面出現。

朱允煐則笑了起來,對老朱說道,“雖說咱的皇叔現在都是在應天府,咱的皇弟也是在這邊。只是說起來,這些個宗室在眼皮子底下,也不怕鬧出來什麼事情。”

將宗室給趕出權力中心,這看起來確實是可以徹底的斷掉他們的一些不該有的想法。不過真的要說起來,宗室在權力中心也沒問題,反正這些宗室也不可能真的接觸到權柄、朝政。

將宗室給放出去,他們也可以在地方慢慢的建立自己的勢力。只要不讓一些人接觸權柄,那基本上也就可以比較踏實了。

老朱看向朱允煐,笑著說道,“你來找咱說這個事,怕是想要時機成熟了就先動兵吧?”

“那邊到底是漢四郡,咱是收回故土。”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咱以後還想當太宗,總得做點事情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朱指了指朱允煐,笑罵說道,“欺負咱讀的書少?雖說那邊有漢四郡,但是咱記得釜山那邊是馬韓、辰韓、弁韓的地方?”

漢四郡,也不是完全佔據著朝鮮半島。不過當時的三韓,也確確實實是被趕到了極其靠近東瀛的地方。朝鮮半島大部分的地方,都是被漢四郡給佔了。

“那邊給打下來了,以後能省去很多麻煩。”朱允煐不再開玩笑,嚴肅說道,“咱還是惦記著銀山,釜山衛孤懸在外頭,這也不叫個事情。再者就是現在四叔踏實,但是難保他的子嗣就安居本分。”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老朱自然也有那麼點想法,他不覺得朱允煐就是想的太多了。

石見銀礦,這是大明朝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掉的,這到底是大明朝白銀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現在朱棣在東瀛的地盤比較穩固,實力也是在不斷的壯大。現在的朱棣,也確實不敢和大明朝針鋒相對,基本上是不敢對石見銀礦打什麼主意。

可是難保有一天朱棣的子孫不會起什麼心思,說到底就是石見銀礦的金銀實在太多了。說是金山銀山都不為過,眼皮子底下有著這麼多好東西,想不心動都難。

而大明朝對石見銀礦的控制呢,自然是石見銀礦駐守的衛所。釜山衛看似是遙望石見銀礦,但是這到底也是隔著海的。更何況釜山衛,本身也是孤懸海外,說不定李芳遠他們什麼時候就想著要和大明朝扳扳手腕呢。

石見銀礦的衛所一旦廢糜,大明朝的財源地就要受到影響。釜山衛一旦被攻破,大明朝想要對石見銀礦增兵就要變難。

雖然兩地地位特殊,也不會只是單純的安置一個衛所。可是說到底,有著很多不確定性。

“咱可是說好的了,朝鮮那頭打下來了,你皇叔或者皇弟,得給他們留些地方。”老朱開口,說道,“要咱說,留出來些道也就成了。”

朱允煐也明白老朱的意思,說起來就是打下來朝鮮半島的話,肯定是要分封出去的。但是不是完全的封出去,釜山衛這樣的戰略要地,也應該和遼東聯絡在一起。

要不然的話,釜山衛的尷尬、石見銀礦的窘迫,依然會在。

“這個孫兒自然是知道。”朱允煐笑了起來,對老朱說道,“皇爺爺,真要是說起來,你覺得是傅友德過去比較好,還是咱讓藍玉過去?”

老朱仔細想了想,說道,“藍玉還是要去挾制西北,你以後遲早是要在那邊動兵的。這一次就讓馮城和常茂留守應天府,傅友德帶著徐輝祖出去。”

常茂和馮城留在應天府,自然是幫著朱允煐掌握京營。哪怕現在大明朝看起來是不需要擔心有人擁兵自重,只是皇帝就容易多心,兵權又很敏感。

讓常茂和馮城留在應天府,他們雖然才華有限,但是絕對的忠心可靠。

徐輝祖跟著傅友德很好理解,一個是擔心傅友德的年齡,另一個就是讓徐輝祖再次跟著學學,學習統率大軍。誰讓大明朝現在已經安穩了,戰事比較少,大兵團的戰鬥有限,徐輝祖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歷練才好。

朱允煐忍不住笑起來,對老朱說道,“正好,咱工部學院那邊的新武器,也好拿出去練練。”

老朱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繼續說道,“正好遼東也有咱不少兵,此前給蒙元趕走,遼東之地這些年一直都有兵。說起來朝鮮那些人也不可小看,以前也是在蒙元手底下效力。這些年,也吸納了不少蒙元餘孽、女真野人。”

獅子搏兔,也需要用盡全力。

老朱對於大明朝的軍力充滿信心,可是他絕對不希望看到朱允煐盲目自信。朝鮮那地方,還真的不是很好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