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永不加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別看錦衣衛這些年看似是低調了不少,他們的權柄也小了不少,可是實際上錦衣衛給大明文武百官留下來的心理陰影很大。包括豪紳士族,聽到了錦衣衛也是要瑟瑟發抖的。

英示皇帝現在刻意提起錦衣衛和東廠這樣的天子鷹犬,明顯就是敲山震虎。

其實誰都知道,繳稅這樣的事情,一般來說是不需要衛所出動的。真的要是出動衛所,不出意外就是早就有了民變。或者說這些衛所, 就是為那些世家大族準備的。

利用收稅的事情狠狠的壓制一下貪腐之風,這是朱允煐的一個計劃。對於貪官汙吏,正常人能夠容忍的限度都會很低。

也別說什麼貪官的能臣比起無能的清官更好,那只是極少數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貪官在任,多是利益勾連,對於整個的官場風氣或者民生治理都會帶來極其不好的影響。

看著底下表情各異的文武百官,朱允煐也沒有繼續多說什麼,有些事情大家明白了就好。

朱允煐可沒有忘記正事,整頓吏治、肅貪,這是摟草打兔子的事情,這不是這一次召來重臣的根本原因,朱允煐可沒有忘記自己還是想著要改革稅制的事情,不可能被打岔糊弄過去。

嘆了口氣,朱允煐憂心忡忡說道,“兩稅法,沿襲數百年,歷朝也多有完善。只是如今看來, 兩稅法之不足, 諸位愛卿想來也多是有數。”

其實兩稅法的不足之處,很多人都很清楚。雖然這兩稅法推出的時候, 本意是好的,也確實是有著很多的積極之處。

但是兩稅法,也多有貨幣計徵為折納實物。或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貪得無厭的封建官吏又在兩稅定額之外巧立名目敲詐勒索。而且許多官吏為了得到升官提位,在正稅之外橫徵暴斂。沉重的苛捐雜稅,使勞苦人民陷入了生不如死的悲慘境地。

最主要的是兩稅法後,土地兼併的問題會越發嚴厲,富人勒逼貧民賣地而不移稅,產去稅存,到後來無法交納,只有逃亡,土地集中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農民淪為佃戶、莊客者更多。

或者是錢重物輕的現象,農民要賤賣絹帛、穀物或其他產品以交納稅錢,增加了負擔。

其中也存在長期不調整戶籍等級,會造成不能貫徹貧富分等負擔的原則等等問題。

畢竟在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下,時常進行戶籍調查等等,這會是極其麻煩的一件事情。

鬱新站了出來,連忙說道, “陛下,兩稅之法雖有不足,然吏治清明、朝廷公允,國庫賦稅盡能入庫。”

“是這個理。”朱允煐點頭,只是還是強調,“愛卿持穩,朕是知曉的。只是愛卿也莫要忽視了長遠之計,國朝如今地多人少,百姓也皆有土地。然國朝立國三十餘載,不少富戶土地越來越多,也有農戶淪為佃戶,愛卿也莫要忘了。”

這也是朱允煐現在擔心的地方,擔心大明朝‘盛極而衰’。

現在的大明朝國內是政治穩定的,而且一直以來也算得上是在持續不斷的休養生息。這一切,也都使得民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很多的百姓的生存環境也開始好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這樣的時候,土地兼併等等現象也開始凸顯。哪怕不至於看起來特別嚴峻,或者是土地兼併還不至於成為大明朝的隱患,不過也不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朱允煐有著這樣的擔心,因為他是大明朝的皇帝,他目光長遠想著的是江山傳承。

可是現在在武英殿的一些個文武百官,他們所謂的持穩,只是不希望看到朝廷的格局變化。

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只是希望看到自己任上的幾年、幾十年足夠的安穩富貴就好。至於說大明朝傳承的問題,他們未必就是特別的在意,也想不到那麼久遠的事情。

鬱新吶吶不敢言,因為朱允煐說的那些事情,他自然也是心裡有數,誰讓他是戶部尚書呢!

看到這些文武百官也不再開口,朱允煐繼續說道,“縱覽古今,土地兼併總是難以解決。朕也知曉儒家多有期許,覺得那井田之制堪稱完美。只是諸位愛卿也想想,若是井田如此完美,歷朝歷代為何不去推行?”

井田制,確實是很多讀書人期待的盛世景象。至於說均田制,這是從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制度,也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只是很快就被兩稅法取代。

說到底就是土地兼併,這也成為了很多王朝階級矛盾激化的原因,尤其是王朝中後期。

朱允煐這時候也繼續說道,“諸多政策,也多是按人頭分。依朕之見,人頭稅最終也是土地兼併,避無可避。朕之新策,國朝徵稅不按人頭稅來。”

看著一些群臣不理解的樣子,朱允煐表情肅穆,說道,“太上皇聖恩,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一瞬間,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聽錯了,覺得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這是集體犯糊塗,這才想出來了這麼些個不靠譜的事情,這簡直是見不得大明好啊,這是要讓剛剛強盛起來的大明朝走向衰亡啊!

看著群臣驚慌的樣子,朱允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的這一招,似乎是動搖了王朝的根基,只是這也是一個有著足夠多操作空間的‘空話’,當然這也不一定就是一句空話而已。

說到底,這就是為了攤丁入畝而準備的,所謂的‘永不加賦’之類的,如果是按照攤丁入畝來,根本就不衝突。

更何況就算是定了將丁銀稅額固定、不再增收,可是如果真的出現一些情況,還是可以‘巧立名目’的。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實際上是為實行攤丁入地奠定基礎,這也是封建社會中徭役向賦稅轉化的重要標誌。

其實這也是為了把全國丁銀總額基本固定,從中央到地方不得隨意增加,使廣大農民負擔相對穩定,逃亡人口也可減少,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朕有意攤丁入畝。”朱允煐表情很是嚴肅,說道,“朕看史書,田野小民俱系與有身家之人耕種。豐年則有身家之人所得者多,而窮民所得之分甚少;一遇凶年,自身並無田地產業,強壯者流離四方,老弱者即死於溝壑。”

圖窮匕見,朱允煐也不再雲山霧繞,直接說道,“朕決議將丁銀攤入田賦徵收,放鬆對戶籍黃冊掌控,農民或匠人也可遷徙。各地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

可以說一瞬間,文武百官在面面相覷後,也是感覺到無與倫比的震驚。

實際上也不是說沒有人想過攤丁入畝,只是這樣的制度在很多人看來,也不會成為主流,朝廷也不一定就會推行。

就算是兩稅法的時候,當初唐朝推行也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因為那些富家大戶的利益受到了影響。而朱允煐現在攤丁入畝,簡直是直接讓那些富家大戶傷筋動骨啊。

再想兼併土地,那就要上繳更多的賦稅。想著將稅收轉嫁給無田的平民,這也將成為不可能的事情。

這麼一來的話,確確實實動搖了很多人的利益,基本上也都是一些土地多的人利益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些人賴以生存、富貴的根本,被動搖的不輕!

如果沒有足夠魄力和威望的皇帝,想要攤丁入畝,肯定會遭遇到極大的阻力。很多人都會清楚攤丁入畝帶來的‘壞處’,雖然不至於奪去他們全部的財富,但是這確實可以限制他們的財富增長,會讓他們減少剝削壓榨平民的機會。

重臣們這個時候都有些接受不了,有些人覺得這樣的政策,對於大明朝的財政、民生更好。而有些人覺得這麼一折騰,大明朝此前設定的一些政策,也是需要改變了。

當然也有人覺得這麼一來,不管是自家的,或者是親朋好友們的,總之是他們的利益要受到不小的損失。這也讓他們表情不太好看,皇帝這是要‘搶錢’啊!

朱允煐也不在意這些文武百官的心思和想法,他有足夠的底氣。

“這件事情,朕先和你們說一聲。”朱允煐笑著開口,但是語氣不容置疑,“回去後擬個條陳,五日後交於朕。攤丁入畝的利與弊,皆可論。”

說完這些,朱允煐自然也就是讓這些重臣們離開了,讓他們回去再好好的思考思考。

王承恩露出諂媚的笑容,說道,“皇爺,太上皇可沒說永不加賦。”

朱允煐笑罵說道,“咱還以為你那耳朵就是擺設,原來也是記得事。”

王承恩只是一個勁的在笑,他當然知道自己的本分,很多的時候也就是裝聾作啞等等。但是真的要說不記得事,那是不可能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坐穩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

朱允煐想了想,說道,“要是雙全來了,記得告訴咱。估摸著,皇爺爺一會兒就要來叫咱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