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家國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允煐的生辰自然是不折不扣的大事,只是朱允煐也覺得自己現在還年輕,沒打算大操大辦。

至於接下來的一些事情,也是不折不扣的大事了,也是很多人關注的。畢竟這也是事關自身的利益,所謂的皇子、皇弟或者親王世子,那都不算是正式身份,還是得有王爵才好。

朱允煐這個時候也很忙, 看著制好的冕服,鍍金銀冊、銀印,朱允煐也滿意的笑了笑。

老朱的‘祖訓錄’,老朱改了不少,朱允煐也改了不少。

皇太子,那是金寶金冊, 至於親王那也只能是鍍金銀冊、銀印。至於郡王什麼的,那就是銀冊、銀印了。至於各種世子,那肯定就是沒有冊、沒有印了,畢竟不是正式身份。

老朱和小朱來到了奉先殿,這也是冊封親王的儀式,需要先告訴老祖宗。

對於那些個皇叔、皇弟或者王弟的興奮和期待,朱允煐很是淡定。他只是按部就班的起床、洗漱,然後不慌不忙的朝著奉天殿走去。

小小朱再次早起了,他現在興致勃勃呢,這小家夥再次擔當重任。

一身朝服的小小朱站在隊伍的最前頭,等在奉天殿的東門外。而他的那些個爺爺輩、叔叔輩的,也都是乖乖的等在小小朱的身後。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說小小朱現在在和他的‘二叔’熱聊,聊著象房裡的大笨象。

雙全小步走來,輕聲說道, “殿下, 該升殿了。”

“升殿了?”小小朱很奇怪,問道, “咱沒聽到鳴鞭。”

朱允炆其實很想吐槽,剛剛其實鳴鞭了,只是皇太子和吳王在學著大象叫,也就沒聽到。至於那些原本嚴肅、守禮的御史更是集體失明以及失聰,他們或許敢偶爾刺一刺吳王,但是他們根本不敢惹皇太子。

不一定是皇太子多麼有威嚴,單純的就算是他們忠於職守找到了皇太子失禮的地方。就算皇帝認可了他們的彈劾等等,估摸著轉瞬間太上皇就要氣勢洶洶的殺到。殺頭有可能,更有可能的是被貶,以及舉家被發配。

雙全這個時候能說什麼,只是趕緊說道,“殿下,剛剛鳴鞭了,皇爺要升殿了。”

這一下小小朱明白了,朱允熥自知可能又惹了小麻煩,趕緊幫著小小朱整理一下冕服。而小小朱一轉身,艱難的爬過奉天殿高、寬的門檻,而他身後的親王們、宗室們趕緊跟上。

小小朱由奉天殿東門入,在雙全的引導下直接到了御前,站在旁邊。

其他的文武百官這時候也列隊完畢,老朱和小朱這才出現。

又是小小朱唱禮、贊拜,這儀式結束後,王承恩託著大大的托盤跪在小小朱跟前。

雖然幾乎不認識太多字,只是小小朱也不怯場,主要就是因為他在老朱的教導下,早就會背聖旨上的旨意了。不過這時候,顯然也是不能讓小小朱出面,還要等等。

朱允煐出面了,面無表情拿起聖旨。

朱允煐的三個皇叔分別為唐王、郢王和伊王,基本上不是什麼重號親王,算不上尊貴。

別看有著一個‘唐王’,只是這個群號也算不上什麼,第一次見於史冊還是隋朝有人早飯自立為唐王。而去李淵當時也是擁立楊廣的孫子代王楊侑為天子,隨即被封為唐王。

而朱允煐的兩個弟弟,分別為魯王和衡王,不算好也不算差的封號。至於堂弟們,基本上都是承襲王爵了,必須要為他們特意設立王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爺爺,咱兩個走吧。”在冊封結束,朱允煐笑了起來,“咱兩個在這,他們也鬧不開。”

老朱笑眯眯的點頭,在冊封王爵後,宗室這邊還有自己的慶賀。皇帝在這邊的話,確實不太方便。更何況按照禮儀,這看似是冊封了親王爵,但是儀式還沒有結束呢。

在老朱和小朱離開後,宗室之間還需要見禮,也包括在王承恩和雙全的陪伴下,小小朱帶著新封的親王去謁太廟。

這裡頭,自然也包括百官進表箋賀皇帝、皇后。而去內外命婦此刻也是需要去朝賀,尤其是那些有了新封親王的王妃,要去皇后面前謝恩的。

“還是咱這清淨,這幾日亂糟糟的。”老朱回到乾清宮,立刻抱怨,“咱現在經不起吵鬧,亂糟糟的也就是垠兒喜歡,咱是怕了這些場合。”

朱允煐幸災樂禍,對老朱說道,“明日還要謝恩,要不咱省點事,咱就在乾清宮?”

老朱瞪了一眼朱允煐,說道,“禮不可廢!”

明天親王們來謝恩,自然是一處處的去,老朱這邊要謝恩,皇帝那邊也要謝恩。小小朱的話到時候也是要候著,等著他那些爺爺輩、叔叔輩的去謝恩。

朱允煐是真的心情好,對老朱說道,“二叔、三叔幾個庶子,也不安分了。這幾日纏著五叔,想著要討個差事了。”

老朱認真起來了,說道,“你二叔、三叔的庶子,也是有身份的。你可得想好,宗室要是掌權,說不準也是要亂起來。”

“咱也不許他們掌兵,要不然咱當初也不會一門心思去撤了藩地。”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朝堂上的中樞之職,宗室這邊也不要多想。都是些清貴的,也都是一些個人走茶涼的職司。”

老朱笑著指了指小朱,自然也明白小小朱的心思。給宗室‘工作’不假,但是宗室的工作不會特別敏感,想要掌握實權也難。最主要的,那些職務基本上是不存在是‘家傳’的。

“說起來垠兒,和咱一個德行。”朱允煐有些好笑,說著趣事,“咱小時候不掩飾對權柄的慾望,咱垠兒也是樂在其中。皇爺爺也是看到了,他這幾日比咱們還要熱心。”

“回來了也不得閒,拽著咱要和咱演練。”老朱樂呵呵的,說道,“這小東西,也是越發曉得他身份尊貴了。”

這是絕對的實話,小小朱還真的是很清楚他的身份特殊。在冊封親王這件事情上,小小朱表現的比老朱和小朱還要熱情、積極。

對於朱允煐來說,冊封親王什麼的,只是作為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他可不只是大明子民的君父,也是老朱家的‘大家長’。治理天下、照拂子民,這當然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只是對於朱家的子弟,朱允煐也需要在意,這也是他的家族成員。

只是朱允煐很清楚,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眼看著就要年底了。對於朱允煐來說,這就是要開始徹底忙碌的時刻,因為這個時候基本上也是意味著秋收結束了。

對於賦稅等等問題,朱允煐一直都是非常在意的。這不只是單純的國家財政的問題,主要還是朱允煐對於兩稅法的不滿,他現在想著的就是要改變著大明朝的稅制。

“皇爺爺,雖然想著的是攤丁入畝、地丁合一。”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認真說道,“咱看了史書,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是人頭稅,只是丁稅。這可不好,有不少沒有土地、或是那些個地少的百姓,他們的負擔很大。”

老朱微微點頭,其實對於大明朝的稅收,老朱也很清楚。

“確實是這個理,如今也多有一些事情讓咱惱火。”老朱開口,說道,“丁銀本是朝廷徵賦,只是咱也知道一些地方官多是將丁銀與裡甲、均徭等四差銀徵用,並沒上繳不說,還多是落入了他們的私囊,這讓咱惱火了。”

朱允煐點頭,說道,“咱也是這般想的,咱以後只是盯著地,不是盯著人。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咱這麼一來,貧寒百姓負擔小了。就是那些個官紳怕是不樂意看到,他們的地多。”

看著老朱,朱允煐繼續說道,“如今咱們皇室權柄重,咱們可以推行此政。咱們開國之初就定下了規矩,以後也不怕有人敢改的太厲害。最主要的是咱推行,一些人就算是要鬧,也不敢鬧得太大。咱以後的子孫,也不敢說就有這般強權的。”

之所以這麼說,單純的就是攤丁入畝剷除了多少官員的搖錢樹。對地主老財和貪官來說,他們將少了很多斂財的機會了,這顯然也是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老朱看著朱允煐,只是問道,“你這般一來,咱的黃冊可就白瞎了。”

老朱還是看得出來很多的問題,因為一旦攤丁入畝,那些無地少地的農民擺脫了丁役負擔,不再被強制束縛在土地上。而且由於徵稅的物件是土地,朝廷勢必會放鬆對戶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動的勞動力。

而老朱對於戶籍制度的嚴苛,那也是要求極嚴的,他基本上是不允許尋常百姓四處走動。大明朝的百姓想要自由遷徙,基本上也是天方夜譚的。

朱允煐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的一些個政策,看起來最是會和老朱這個開國皇帝制定的政策起一些衝突,這大概也是讓人感覺到哭笑不得的一個事情了。

只是哪怕有著一些衝突,該改變的,肯定還是需要去改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