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該有的景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允煐並沒有太多的緊張,他一手好牌,所以目前的局面自然也就不會對他有太多的影響。

大明朝現在的財政是比較健康的,國庫裡有足夠的黃金、白銀,自然也就意味著朱允煐想要放開了紙鈔兌換白銀沒有什麼壓力。更何況在此之前,朱允煐也在糾正著老朱時期的一些隱患。

比如說回收舊鈔、統計發行紙鈔數目等等,也就意味著大明朝現在的紙鈔不存在什麼貶值之類的事情。一些野心家想要在這個時候搞些小動作,那就是自取其辱的。

既然是這樣,朱允煐自然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他實際上現在還是想要看看情況呢。

水要是不渾濁的話,那就看不出來有些人在瞎蹦躂。

水至清則無魚,這個道理朱允煐越發明白,他現在也不會那麼嫉惡如仇,他知道平衡。可是他也知道渾水摸魚,有些人總是會自作聰明,想著在混亂的局面下爭取更大的利益。

既然是這樣,那就好好的看一看吧,看看哪些人想要搞事情,看看到底是誰和皇帝過不去。或者在事關自身利益的時候,說不定有些人就要選擇明哲保身,或者是改換門庭。

這都沒什麼問題,朱允煐還是很期待著能夠在這個時候更加的看清楚一些局勢。朝堂上下的一些勢力分佈等等,就應該透過這樣的一些事情來更加清楚的掌握。

對朱允煐來說,他確確實實一直都是希望徹徹底底的掌控朝堂,對很多的事情都是希望看清楚。

老朱在這個時候就更加的淡定了,對於自家寶貝孫子的能耐,老朱是再清楚不過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他當然也就顯得十分的放心,沒必要去參與其中了。

對老朱來說,這段時間還是享受天倫之樂更加重要。帶著重孫玩鬧,教育重孫,這是老朱覺得生活的重頭戲。更何況這段時間,他那些個曾經分封在外的兒子們也都回來了。

哪怕老朱看似是對這些兒子們不算特別的重視,不過既然現在都已經這般歲數了,而且兒子們都在身邊,也就叫過來耳提面命。

對於老朱來說,這才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情。至於朝堂上的一些事情,在老朱看來根本就不需要他出面的。

茹瑺的心情不錯,看著朱允煐說道,“陛下,看來我大明富戶比想象中的要多一些。”

“還真是這個道理。”嚴震直也站出來,開玩笑說道,“臣本就是富戶出身,因而得太上皇賞識。本以為嚴氏為烏程富戶,天下少有的富戶。現如今再看看,實在是貽笑大方。”

朱允煐也笑了,指著嚴震直說道,“嚴卿,莫要自貶。汝家大戶,要不太上皇也不會令你為糧長。只是這富歸富,未必有能耐站在中樞,遑論為尚書。”

嚴震直也驕傲起來了,他算得上是顯貴了。本來也就是家境富裕所以才成為糧長的,但是現如今得到兩代帝王賞識,這說明了他的能力。

朱允煐繼續說道,“富戶也好,平民也罷,俱是朝廷子民。富者,莫要為富不仁就好,若是能幫助孤寡貧弱,那是再好不過。貧者也莫要自憐自艾,朝廷會幫扶不假,只是更要自強。”

這一下在武英殿的六部尚書等人齊齊稱讚,他們的皇帝就是這麼的高屋建瓴,就是這般的有見識。

這也使得朱允煐習以為常了,誰讓他現在是皇帝呢,所以他在這裡說大道理,那都是至理名言的。

甚至朱允煐不需要懷疑那麼多,這些大臣離開皇宮後,說不定會立刻幫著皇帝散播一些言論。說不定一些人,也會將皇帝此前的言論當做治家的理念等等。

習慣了這些就好,朱允煐早就習慣了他隨口一句話就被很多人重視了。更何況他說的一些大道理、雞湯,很多人會對此深信不疑,這也會成為朱允煐英明神武、心懷天下的一個佐證。

朱允煐這個時候繼續說道,“咱對富戶並無其他心思,能夠聚集些許財富,這也是好事。若非祖輩勤勞、若非子孫守業,也難有些許財富。”

看著文武大臣看過來,朱允煐繼續說道,“若是富了,那也是好事。只要勤懇做事就要,只要莫要做些有違法紀之事,富戶就富戶。朝廷不會予以打壓,更是要鼓勵。”

朱允煐的話讓一些人皺眉,因為朱允煐的這個態度,算得上是比較‘特立獨行’了。

因為在一些人的理念當中,朝廷就應該是鼓勵農耕,對於經商這類事情不要說鼓勵了,不去兇狠的打壓那就算得上是仁慈不已了。

只是有些人在這個時候也是覺得比較開心的,皇帝這樣的表態可以讓他們可以放開手腳了。畢竟商賈這樣的事情,在這個年代很多人看來就是不折不扣的‘小道’。

既然現在皇帝都點頭了,雖說沒有特別去鼓勵。但是皇帝沒有打壓的態度,就足以讓一些人期待起來了。不只是武勳們現在想著更加富庶的生活,一些文臣也都是有著一定的家底。

既然皇帝預設了,他們也就可以將一些事情稍微的放在檯面上來了。

先富帶動後富,這樣的事情朱允煐覺得確實沒有什麼問題。更何況現在的大明朝看起來實力相當強盛了,不過說到底大明朝的根基太短,從開國到現在也才剛剛三十二年。

經歷了元末的亂世,哪怕有著老朱的勵精圖治,可是根底太差的大明,想要迎來一個真正的盛世,還是稍微的缺少一點基礎。

這自然也就意味著朱允煐需要解放更多的勞動力,需要進一步的釋放商業的活力。將經濟盤活,這在朱允煐看來很重要的。尤其是以前的封建王朝,基本上對於商業經濟不算特別重視。

其實兩宋,甚至是唐朝都是有很多的可取之處,市場經濟一團死水可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情。

看著嚴震直,朱允煐說道,“工部那邊也需要注意一些,學院當中當有研究。咱大明軍械、火器,當精益求精。咱也知曉有些技術,也可考慮民生。”

嚴震直立刻明白,工部學院是如何受到皇帝的重視,不要說嚴震直這個工部尚書知道,朝堂上很多人也都知道這件事情。

而工部學院聚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不說,現如今還有一些術學大家,搞起來那麼一些所謂的‘理科’。所謂的奇巧淫技等等不再是受鄙視了,大明朝更是要培育更多的能工巧匠,以及那麼一些個專門描繪美好前景的人。

那些人就會天方夜譚,說著一些個看起來很難做到的事情。只是現如今呢,朝廷居然是給予一定的獎勵,甚至還要組織一些人去攻克一些難關等等。

這些事情在一些人看來都是難以理解的,可是實際上朱允煐就是這麼做的。他現在就是在重視著科學發展,不只是想著要集中工匠解決生產力,也要開始培養科學精神。

這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畢竟在華夏這片土地,以前對於理科打壓是比較多的。

實際上以前的中國生產力、科學水平一直都是領先世界,包括現在的大明也是這般。但是對於理科不夠重視,一些教育也不夠系統,這就是朱允煐不太滿意的,這也是他現在在扭轉的。

“軍械、民生,也當齊頭並進。”朱允煐看著嚴震直,語重心長說道,“此前學院製出織布機,咱很開心。邊軍需要棉衣、棉被禦寒,只是產量到底不夠。咱年幼時曾有宏遠,希望咱大明子民衣食無憂。咱,可是在皇祖母跟前保證過的。”

這一下不少人更加覺得必須要重視這件事情了,馬皇後雖然過世二十餘年,但是她的遺澤可沒有被人忘記。太上皇對馬皇後的感情有目共睹,今上對馬皇後的孺慕之情很多人也都是知曉的。

既然是這樣,所以這件事情也就需要更加的重視,可不能再這個時候掉鏈子。

重視軍工,這也是應該的。雖然四周看起來科學水平跟不上大明,只是持續保持著領先、碾壓式的領先優勢,這樣才可以使得大明朝保持著強盛。

更何況在這樣的冷兵器時代,有些時候領先優勢不是碾壓式的,會很容易出現翻車的示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除了軍事實力的強盛,朱允煐現在也希望有條不紊的開始一些政策的改善。引導著一些技術流入民間,這樣也可以進一步的解放生產力,這樣才能夠使得大明朝更加富裕。

藏富於民,可不只是說有錢就行,生產力水平跟不上的話,那麼一切也就是白談。

做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雖然對於大明四周虎視眈眈,就算沒有打算納入版圖,朱允煐也是希望透過各種手段可以掌控起來。

這自然也就意味著大明朝不可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他們還需要繼續厲兵秣馬。只是在保證軍事實力強盛的時候,也不能忘記民生,朱允煐可不希望鬧出來一個‘窮兵黷武’的名聲。

漢武帝的前車之鑑,朱允煐也是很清楚的,這些也都是前車之鑑。打服四周沒問題,但是在打服四周的同時,也要保證大明朝的民生,這才是一個盛世王朝該有的景象。

436 該有的景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