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武勳的心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帝看起來對於兩稅法不太滿意,這個訊息現在也算得上是甚囂塵上了。

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看出來一些端倪的事情了,主要就是很多的事情已經出現了極其明顯的訊號了,這個時候要是再看不懂,那也就沒必要留在朝堂了。

此前皇帝在朝堂上表達了對於兩稅法的擔憂,但是那個時候也可以理解成皇帝對於吏治的一些不滿。最近這幾年貪官汙吏再次多起來,官場的風氣不太好,這也是很多人可以看出來的。

可是皇帝詔侍講學士到了乾清宮,連太上皇和皇太子也認真聽著關於稅制的事情,這就可以說明很多的事情了。

皇帝可能是對稅制有什麼想法了,皇帝可能是要去調整一下稅制了,這也是現在很多人在私下議論和猜測的事情。

這自然也讓一些人激動,雖然兩稅法在唐朝就已經出現,這一種制度也算得上是比較成熟了,很多人也確實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稅制。

只是也有人看出來了其中的一些不足,有些人也確實是想要治理好天下、實現抱負。如果能夠制定出來更好的稅制,青史留名不說,說不定也可以成為朝廷重臣。

既然有人激動且期待,摩拳擦掌的在想著要搞出來一些大動作。自然也就有人會覺得擔心,成熟的制度拿來就用就好,沒必要去改變什麼,那樣可能只會引起天下動盪,那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各種各樣的想法很多,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朱允煐一點都不意外。

“老二,這一次咱不好出頭了。”常茂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的說道,“這些個事情,還是得你出頭。”

常升則是笑了起來,一點都不在意,“咱不在意這些,你到底是頂門槓子,咱開平王府的名聲還是要的。這事咱去辦,咱不怕這些。”

還是需要稍微的注意一下風評的,雖然這看起來也是脫褲子放屁。只不過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不好直接光著膀子衝出去,稍微的遮遮掩掩一番,到時候也好有一個交代。

“人手是足了,本來是不打算帶著中山王那邊的,徐家那幾個也聽到了風聲。”常茂得意的笑了起來,說道,“徐家老二、老四跑到咱跟前,舅舅、舅舅的喊得熱鬧,咱也就心軟了。”

有些個事情實際上是不太好大張旗鼓的,也不是說只要是武勳集團就可以參與到一些行動當中。但是有些事情,也瞞不住頂尖的武勳。

常森則笑了起來,說道,“那幾個看到咱都是躲著走,生怕咱逼著他們讓他們喊舅舅。這一次跑過來,估計是和咱家一個樣,老大裝死,底下兩個一個勁的上躥下跳。”

常茂一瞪眼,對於這個不成器的幼弟實在是無語。就算有些事情是事實,也不好這麼直白的說出來啊。

不過常茂也知道,常森說的那些也是事實。他這個開平公就是在裝死,雖然很多人也都知道有些事情就是他常茂組織起來的,但是在這個時候要退居幕後。

而徐家那邊呢,其實大家也都明白,要不是徐輝祖點頭,徐膺緒和徐增壽肯定是不會跳出來的。中山王府的家教等等,是比起開平王府要嚴格很多。

現在徐膺緒和徐增壽主動跳出來,自然也就是徐輝祖授意的。到不一定就是要和武勳集團同進退,主要是不管常茂還是徐輝祖都很清楚,他們的身份特殊,他們也是大明朝武勳集團最大兩個山頭的旗幟。

平時的時候,兩個人也就是面子上打個招呼而已,也就是最簡單的人情往來而已,平時是幾乎完全不走動的,畢竟也是需要避嫌的。

而這一次中山王府這麼積極,要麼是皇帝授意,要麼就是皇后點撥,要不然徐輝祖那麼謹慎、四平八穩的人是不會做這些事情。

“遼國公和恩國公那邊,咱準備將人叫過來。”常茂開口,認真說道,“這兩家現在別看是沒了頂樑柱,子孫也不成器。但是也是一早跟著陛下的,咱得幫一把。”

遼國公自然就是舳艫侯朱壽死後追封的,恩國公就是航海侯航海侯的死後追封。這兩位是最早‘投靠’朱允煐的軍方實權人物,幫著當時的皇太孫朱允煐籌建、擴大市舶司,幫著朱允煐下南洋、出東瀛。

雖然他們現在不在了,他們的子嗣也確實不成器,只能承襲了侯爵的爵位。但是在有些事情上,還是需要考慮到他們父輩曾經的功勞。

想起來了什麼,常森擠眉弄眼的說道,“郢國公那邊也帶來了一些人,都說是信國公的人。這一個個的,都是閒不住了。”

郢國公,自然也就是朱允煐的小妹夫馮誠了。他帶來的人就是他叔叔馮勝的心腹,這一位也可以說是不遜色於李文忠的軍方大佬之一,是真的有才華。

常森立刻笑了起來,說道,“估摸著是想要把咱小侄兒給弄去馮家當國公爺,這可是想瞎了心。”

馮勝的功勞很大,但是他也被老朱猜忌。最主要的是馮勝‘無後’,大女兒是常茂的嫡妻,小女兒則是嫁給了嫁給周王朱橚。

常茂立刻黑著臉,他早年一直生不出來孩子,一直想著從常森、常升那裡抱一個過來,到時候也好承襲爵位。可是在這幾年,一直生不了孩子的常茂不斷當爹,妻妾一個個的都是在給他生孩子,這也算是‘老樹開花’了。

“舅舅那邊得了些好處,那些個武勳都起了心思。”常茂也笑了起來,說道,“要是陛下真的答應了,咱也就允了。老二到時候去馮家,咱大兒子是國公爺,小兒子也是國公爺。”

本來端茶過來的馮氏聽到了訊息,臉上的笑意是藏不住的。

早年一直沒辦法生孩子,她不知道是多麼的抬不起來頭。她也知道,因為藍玉從蜀王那邊抱回來外孫成為了孫子,所以她的父親原本是想要將所有資源給馮誠的。

但是這些年拼了命的表現,比如說打東瀛什麼的,可不就是為了聖恩嘛。為的,可不就是有人可以承襲爵位、延續香火嘛!

本來是想著從周王那邊抱一個回去,但是這些年沒動靜。可是現在要是從常家抱一個回去,馮氏肯定是樂意的,她的兒子都要出息了,她在孃家也可以硬氣起來。

常茂看了看馮氏,說道,“回頭你去岳丈那邊一趟,和岳丈說說。陛下那裡咱去求情,只是咱要說好,老二抱過去是行,但是咱得養到十歲才給過繼。”

從蜀王那邊抱回來一個,常茂是很驕傲的,因為可以看到舅舅有了香火。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兒子要被抱走姓馮,常茂就高興不起來了。

“大嫂,明個再去外甥女那邊,實在不成拽著允熥。”常升出著主意,說道,“允熥最是好說話,讓他去求陛下準成。”

早年朱允熥開府的時候,不只是常家的三個舅舅在照顧。外祖母常藍氏無微不至的在照顧,大舅母馮氏也是在照顧,所以朱允熥對於這個大舅母還是很尊重、親近的,幾乎是當成半個娘在看待。

馮氏笑著說道,“那好,咱記得爹那裡還有點好東西,都給搬去允熥那。允熥和曦兒、玥兒過去,這事準成。”

常茂冷哼一聲,兒子都要不姓常了,想想都心塞!

只是心塞歸心塞,一想到自己本來可能要‘平庸’的二兒子成為世襲罔替的國公,這也值得開心。至於說朱允熥那邊,根本不需要擔心。就算不送禮都可以,真以為朱允熥當了吳王就和舅舅們不親近了?

至於說皇帝那邊更加不需要擔心了,馮勝本身就是對朝廷有大功的。雖然早些年馮勝和周王私下走動引起太上皇猜忌和不滿,但是這麼些年過去了,有些事情也就過去了。

只要能夠為皇帝辦好事情,那麼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一些事情了。

對於常茂來說是這樣,對於其他的武勳來說也是這樣。他們只需要幫著皇帝辦好事情,和皇帝同進退,那麼少不了的自然是一些榮華富貴了,少不了的就是子孫也跟著顯赫。

不只是常茂知道這個道理,其他的一些武勳也知道這個道理。只是就算同樣都是武勳,皇帝會不會信任,皇帝會不會重用,那就是兩回事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努力的爭取表現自己,這也是一個無比重要的事情了。就算父祖有再大的功勞,兒孫要是不成器的話,那些香火情也是會漸漸消散的。顯赫的武勳,說不定也就只能靠邊站了。

武勳,看起來是可以世襲罔替的,是可以與國同休。只是武勳要是不成器,也只能是慢慢的也就是一個空頭銜而已,所以該努力、該表現的時候,也是需要表現。

現在皇帝再次給與了武勳一些展示的機會,自然也就需要努力的把握住這些機會了。

更何況還有很多現實的好處呢,在遼東那片土地上,有著大片大片屬於武勳的土地。只要開墾出來,自然就是巨大的進項。

至於說殺人、擄掠土人,完美沒有心理障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