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安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因為朱棡的事情,確實是讓小朱三天沒有上朝,但是那些個事情也不是全部。

對於朱允煐來說,他也確確實實需要好好的辦事,接下來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處理。朱棡過世,這自然不是小事情,不過該做好的事情,顯然也是需要做好。

皇帝忙一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對朱允煐這樣勤政的皇帝來說,有著處理不完的政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更何況這段時間對於朱允煐來說也確實是比較忙碌,大概就是需要做的事情確實比較多,很多他比較在意的改革還沒有完全展開呢,這自然也就意味著他需要更加的忙碌。

這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朱允煐自認為做好了這些事情也就足夠了,很多的事情也確實沒有那麼容易就解決掉。

作為一個好皇帝,朱允煐知道時不我待,他知道時間的緊迫性,自然也就意味著他需要在這個時候做出更多的事情,是他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再次開朝,朝堂上自然也是在議論著朱棡的諡號。

可以說老朱過世的幾個兒子當中,除了朱標的諡號是美諡之外,基本上都是惡諡。

這可是評價一個人的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評價,這基本上就是等同於蓋棺定論。不要說是現在的明朝了,在其他的朝代也都是非常在乎這些個諡號的。

朱樉是‘愍’,朱檀是‘荒’,而朱梓乾脆點的就是沒有諡號。包括老朱的第九子朱杞、第二十六子朱楠,這都是沒有長大的孩子,自然也就不需要研究諡號了。

對於朱棡,不少朝臣還是有些不滿意的,覺得這個親王數次以奔馬縛人、車裂,說是‘暴’、‘厲’都不為過。

只不過諡號、廟號之類的,有些時候也是需要看當權者有沒有足夠的權利、手腕夠不夠強硬。

比如說朱棣,本來就是‘太宗’這個廟號,結果嘉靖皇帝時期,硬生生的給改成了‘成祖’。這一下好了,朱棣是絞盡腦汁的想要‘名正言順’,結果他的後代一下子又將他篡位的事情給拿到檯面上來了。估計地下的朱棣知道了,也是要氣的跳腳。

朱允煐坐在龍椅上,聽著底下的朝臣們在議論,他暫時是不太滿意的。

現在基本上都是‘厲’、‘暴’之類的,這簡直就是不給面子啊。其實在宋朝的時候也有規矩,比如說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這也是‘死者為大’,所以也就稍微的給點面子。

但是在明朝看起來就不需要在意這些了,老朱此前可是給他兒子‘惡諡’。

茹瑺也是一直在觀察朱允煐的表情,覺得惡諡不太好,不合天子的意願。那就中諡,‘懷’、‘殤’之類的就算了,不符合朱棡的身份。

眼看著一些事情還在繼續,朱允煐開口了,“朕之三叔,太上皇之三子、先皇之弟。恭敬孝悌不說,朕昔年督建北平,三叔一直全力配合。調來衛所、工匠不說,晉王三衛悉數調入九邊拱衛邊關,只留數百衛士。遍觀史書,能夠做到這些的可不多。”

朱允煐這麼說也就是有些誇張了,底下的一些文臣也是少不了的要腹誹起來了。

只是他們這個時候也都明白,絕對不能唱反調。因為朱棡或許是在封地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是立場無比端正的,對於朱允煐這個皇帝也是足夠尊重的。

或許對於皇帝來說,有些事情不需要那麼在意,他們在意的是一些個站隊的正確。

朱允煐繼續說道,“朕昔年巡狩漠北,二叔、三叔馳援。朕也知曉,朕不通帶兵,二叔、三叔俱有領兵經驗。他二人處處維護朕的威儀,幫著朕拾遺補缺。這般孝順長輩、尊崇兄長、關愛晚輩之舉,朕覺得‘恭’不為過。”

朱允煐話音剛落,基本上都是一片附和的聲音。哪怕有極個別的似乎有點頭鐵,只是這樣的一些聲音還沒有發出來,基本上就是被附和聲徹徹底底的湮沒下去。

現如今的天子大權在握,而且手頭上的權勢無雙,不要說這個時候只是給了親王一個看似有些過譽的美諡,就算是皇帝要做其他的一些事情,估計不少人也都是沒有反抗的餘力。

對於朱棡,現在也就是上諡‘恭’,晉恭王是也!

朱允煐還算滿意,看得出來自己對於朝堂的一些掌控,要說小小的驕傲還是有一些的。但是這也就是小小的滿意,畢竟對於朱棡的諡號,在不少人看來也算不上太大的事情。

畢竟這不是爭論皇帝的諡號、廟號,這也不是影響朝堂的一些政策的事情。恭就恭好了,畢竟朱允煐說的也是在理,朱棡雖然有暴虐的一面,但是在皇帝看來,朱棡確實是比較本分的。

下朝後的朱允煐將茹瑺叫到了武英殿,要一起聊一聊一些事情。

“茹卿,汝之次女也該到了婚嫁之齡。”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茹瑺說道,“汝之長女,咱也沒有指婚,那時咱也沒想著好人家。只是這次女,朕得指婚。”

茹瑺笑著開口說道,“陛下隆恩,這是她的福氣。”

茹瑺的長女,確實不是朱允煐指婚的。其實真的要說起來,勳貴一大堆,就算是朱允煐的那些個皇叔當中,也是有合適的年齡,只不過朱允煐沒有指婚。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茹瑺的身份特殊,許多人也都知道茹瑺是朱允煐的心腹重臣。想要聯姻的多著呢,當然也有一些人心裡比較擔心、忌諱,不敢和茹瑺結為親家。

“咱的四弟,允熞,也是到了婚嫁的年齡了。”朱允煐笑著開口,沒有多隱瞞,“你也是知曉,雖然咱待呂氏的幾個子嗣不是特別親近,但到底是咱的皇弟。允熞這個衡王倒還好,比較本分,也算是知書達理的,配得上你家閨女。”

茹瑺立刻拱手回道,“此事全憑陛下做主。”

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這也是親上加親了,當初皇爺爺也是加恩,讓茹鑑尚駙馬,是咱的十一姑父。說起來這個茹鑑,咱就要說說你了。咱讓人調來了卷宗,他那考評也是上佳。”

茹瑺的長子茹鑑迎娶老朱的第十一女南康公主,現在茹瑺的次女要嫁給皇帝的四弟,這也算得上是不小的恩寵了。茹瑺,絕對是簡在帝心,當初的太孫伴讀‘位極人臣’。

茹瑺立刻說道,“回陛下,臣子本已列入宗室,已是大明外戚。全憑陛下信賴,臣子才能步入朝堂。臣也是知曉,他中人之姿、做事全憑恭謹。還望陛下開恩,若是他位居高位必然會鑄成大錯,切不可因臣之故驟然拔至高位。”

朱允煐樂了,對茹瑺說道,“茹卿,你是說咱識人不明?”

茹瑺一下子緊張起來,連忙跪下,“臣不敢!”

“不敢就好。”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茹瑺說道,“朕不拘一格降人才,有才、有德,這便是用人之道。出身這自然重要,沒有個好出身,也很難入了朕的眼睛,想要往上爬也難。這茹鑑,朕覺得還算踏實、做事也穩妥,可以當得大用。”

朱允煐看著茹瑺,繼續說道,“北平府之重要性你也知曉,如今遷都之事還在繼續。茹鑑身份也合適,調去北平府任知府,你看如何?”

茹瑺立刻跪下,要說心裡不激動那肯定是假的。

他的長子確實是駙馬,身份也算得上是比較清貴的,只不過這麼些年下來,茹瑺因為自己的原因,也不好將他的孩子提拔到太高的位置。而現在有機會讓他的兒子成為正四品的知府,這絕對是一個不小的進步了。

更何況那是未來首都的知府,雖然在那個位置很容易出漏子,也會有不小的壓力。但是出彩的機會也多,說不定還是有機會更進一步的,這可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機會。

朱允煐繼續說道,“你啊,這麼些年來還是過於謹慎了。你是咱的吏部尚書,咱也知道你忠君謙恭。只是茹鑑有了政績,該升的也要升,莫要攔著。”

朱允煐繼續說道,“你那次子,朕想著給他調去鹽課提舉司,先去從七品的副提舉歷練歷練。孩子大了也確實該做些事情,你也不好一直都給他看著。咱給你留個幼子在跟前,你看如何?”

茹瑺自然沒有反對的意見,連忙說道,“全賴陛下做主!”

朱允煐笑了起來,對茹瑺說道,“既然你這般說,那咱也就幫你做主了。咱記得以前去你府上的時候就說了想要看到汝的子嗣成才、成為朝廷棟樑。你的子嗣好好歷練,也好成太子棟樑。到那時,也是一段佳話。”

茹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確實他比朱允煐大了十六歲,這樣的年齡差在這個年代都差了一倍了。茹瑺的長子,實際上和朱允煐的年齡相差不大,就是比朱允煐小兩歲。

茹瑺覺得他可以成朱允煐的心腹,但是他的兒子能不能成為幾朝元老,那就難說了。

和茹瑺實際上也就是簡單的討論了一些事情,一些人事上的安排,實際上也不算太認真。或者說一些位置的安排,看起來是比較重要的位置,只不過放眼大明的天下,也不見得太過重要。

有些事情朱允煐確定了,這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對茹瑺,朱允煐還算是比較給面子的。好歹也是自己的伴讀,再者就是現在作為吏部尚書、文官之首。

給茹瑺一些體面,朱允煐覺得沒有任何的問題,他也應該這麼做。

在茹瑺離開武英殿後,朱允煐繼續叫來一些文武百官。他可不只是批摺子那麼簡單,很多的事情也確確實實需要有著一些討論、商議,將更多的事情掌握的清楚一些比較好。

心情不錯的朱允煐處理完一天公務,隨口問道,“太上皇那邊怎麼樣?”

王承恩立刻回答道,“皇爺,太上皇今日安好。上午太子殿下下了學堂就和太上皇去了演武場,太上皇和太子殿下跑了好幾圈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來,也頗為尷尬,“咱皇爺爺的身體就是好,這般歲數還能跑一跑。咱太子也厲害,小孩子不知道累,跑一跑也比較好。”

“殿下下午騎了馬,太上皇還令宮中侍衛在演武場對練。”王承恩趕緊說道,“說是騎兵對陣,奴婢也看不懂。就是聽底下人說好看,打的厲害。”

朱允煐指了指王承恩,也有些恨鐵不成鋼,“你這東西也是不爭氣,咱讓你掌東廠。你自己說說看,東廠的那些事情,你多做了些啥?”

“奴婢伺候好了皇爺才是本分。”王承恩諂媚的笑了起來,連忙說道,“東廠的事情奴婢也盯著呢,蔣瓛掌著東廠事務,奴婢盯著他就好。”

蔣瓛這個倒黴蛋,本來應該是錦衣衛指揮使的,可惜的是朱標早逝,這個朱標手底下的錦衣衛指揮使也就沒了用武之地,還是宋忠更合適。畢竟現在小朱坐在龍椅上,當然需要自己的心腹掌控錦衣衛這樣的特殊機構了。

“還算有些小聰明。”朱允煐笑了起來,對王承恩說道,“去德妃那邊吧,咱過去看看。”

德妃也就是王氏了,這也算得上是母憑子貴了。至於朱允煐的二兒子,現在也沒有立刻起名字,主要就是朱允煐雖然有著幾個備選,但是老朱的意思是再等等。

實際上老朱的心思,朱允煐也是比較清楚的。現在這樣的醫學條件,有些孩子很難長大,這也就是很多的長輩面對新生的孩子不敢多疼愛。

不過該過去看看的時候還是需要去看看,朱允煐也確實覺得自己應該去看看王氏了,去看看他的第二個兒子。

對於朱允煐的到來,王氏顯然是比較激動的。在生完皇子之後,她一直在坐月子,基本上是看不到朱允煐的。而且她也知道,皇帝過來看看子嗣的次數,也少得可憐。

而現在,也算得上是苦盡甘來了。雖然不敢和皇后爭寵,但是生了皇子後,可以和皇貴妃爭一爭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