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商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下朝了,不代表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朱允煐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做。勤政的皇帝,顯然也就不能想著要去偷懶之類的事情,他必須要更加的勤政,將各自的事情做好,這也就是朱允煐現在應該要做的事情。

不只是朱允煐要將一些事情做好了,不少文武百官也是需要將一些事情做好。

雖然現在是五軍都督府,不是看起來更加位高權重的大都督府。雖然現在的五軍都督府看似含金量下降了不少,但是不管怎麼說,五軍都督府還是有著足夠多的的實力。

在武英殿,朱允煐喝了口茶,等待著一些個重臣到來商議一些事情。

徐輝祖等人來了,他們要和朱允煐商量的事情可不少。對於衛所的一些改制、調整,這可是重頭戲,接下來的很多的事情都是朝廷未來幾年的戰略性的佈置和安排。

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王大伴,給諸位愛卿賜座。”

徐輝祖等人自然是謝恩,別看是彼此都熟悉了。只不過有些個事情,不是說熟悉就足夠的。皇帝可以賜座也可以不賜座,但是每一次賜座,那都是一種恩賞。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對於徐輝祖等人來說,朱允煐這個皇帝別看是一副寬厚的樣子,只是這些人也都很清楚,朱允煐要是嚴厲起來,那還真的不比老朱這個洪武皇帝差,都是嚴苛無比的性子。

朱允煐看到大家都落座了,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這一次衛所改動,大家夥也都應該心裡有數。雖然變動要大,動作不小,只不過這也是該以穩妥為主。”

徐輝祖等人自然也都是明白,別看這一次的衛所改動、調整,似乎是配合朱允煐的大開發,但是有些事情也確實是不能只看表面而已。

藍玉這個時候也說道,“陛下,臣等也有商討,此次調動,多半是一些屯田軍戶的變動。”

這也是朱允煐比較滿意的一個回覆,說到底也確實是應該有著那麼一些個穩妥為主。就算是調整衛所,也不應該影響大明朝的那些個邊防,不能影響大明朝境內的一系列軍事力量。

朱允煐看了看,問道,“咱大明近些年也有不少軍戶逃戶,這些事情朕也知曉。此次若是將軍戶遷往荒僻之所,估摸著會有更多的軍戶逃戶。”

軍戶逃戶這樣的事情,現階段也確實是有的,這樣的事情朱允煐多多少少也都是心裡有數,大家都知道這樣的事情沒辦法避免。

畢竟老朱可是不折不扣的嚴苛性子,對於那些個戶籍的限制,也是有著無比嚴格的要求,很多人自然也都是有些承受不住,是想著要有那麼一些改變的。

徐輝祖開口,對朱允煐說道,“荊湘之地雖有荒僻,想來軍戶也是可以承受。”

這麼說也沒有什麼問題,荊湘這樣的地方雖然現在還沒有達到湖廣熟天下足的狀態,但是基礎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這也是經過了幾百年、上千年的一些個發展。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包括三國時期等等,這都是在開發了。所以現在將湖廣徹底的開發出來,也是不需要擔心那麼多了,基礎可以說所相當不錯的。

朱允煐淡淡點頭,說道,“先調三個屯田衛所,接下來朝廷也是要向荊湘開始遷民。開墾出更多農田,朝廷方好在那邊進一步的開發。”

三個屯田的軍戶,這實際上也不是太大的問題,當然這也就是第一批遷移過去的軍戶,接下來還有更多的軍戶、百姓都是要遷移過去的。

藍玉看了看朱允煐的臉色,隨即說道,“陛下,只是調往遼東之地,怕是不少人有些怨懟。”

遼東這樣的地方確確實實所重地,只不過這些個地方是真正的苦寒之地,百姓不願意過去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棒打狍子瓢舀魚,這似乎是一個魚米之鄉。可是現實情況呢,就是如今在那邊生活的人,基本上是所謂的一些蠻族、野人,生存環境可謂是極度的惡劣。

就算是到了清朝,所謂的盛京也就是以後的瀋陽,在很多人嚴厲都是苦寒之地。這還只是陪都,還是努爾哈赤遷都後的決定。至於滿清更早的都城所在遼陽,實際上也所足夠苦寒的。

傳說中的寧古塔,那可所不折不扣的野蠻的地方,傳說中很多清朝的重犯都是被發配到那些地方。

現在基本上還是以漁獵為主的原始生活狀態,就算哪裡所清朝發跡的地方,幾乎不是人間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惡獸吃掉,甚至被餓昏了的當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來的不多。

朱允煐平靜點頭,對藍玉說道,“朝廷以後肯定是要對高麗用兵的,遼東之地必須要守住。再者就是韃子雖被驅逐往漠北,只是朝廷也須防備那些韃子捲土重來。”

藍玉立刻信心滿滿的說道,“故瀋陽侯納哈出鎮守遼東,其子察罕如今鎮守此地。遼東之地俱在朝廷掌控之中,努爾幹都司設定,朝廷對於遼東控制更是牢固。”

這麼說也沒有什麼問題,畢竟大明朝現如今確確實實是在不斷加強對於這些苦寒之地的控制。

雖然看起來是相當不錯了,只不過朱允煐對此還是有些不大滿意的,因為這一切真的是沒辦法滿足他的一些個要求,他需要的就是能夠在大明朝有著更多、更加強勢的控制。

有著足夠的掌控權,有著絕對的控制欲,這也算得上是朱允煐的一個性格,他確確實實不是很喜歡有些事情脫離自己掌控的感覺。

“話雖如此,只是咱大明朝雖是在那邊駐軍,不過遠遠不夠。”朱允煐笑著開口,只是提醒著說道,“如今的遼東苦寒,冬季漫長不說。若不是朝廷從外地運送棉布、棉被,駐軍能不能過冬也很難說了。”

這也是朱允煐的一個心裡話,主要就是現在的遼東實在是基礎太差了,那裡的生活環境也確實過於惡劣了。

就算朱允煐此前也是在忙著倡議多種棉花,不過很多的時候,一些環境的限制也是不折不扣的。

比如說遼東的一些地方確確實實不是最適合種植棉花的,這也是需要朝廷不斷的朝著遼東、九邊運輸棉布等等,邊軍過冬確確實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如今的遼東確實是過於惡劣了,就算是軍戶過去,這些人生活在此地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藍玉滿不在乎,提出了一個很不錯的建議,“陛下,國朝此前屢次大敗蒙元,俘虜無數。雖也分散安置不少韃子,只是將這些人遷往遼東,這也是一個法子。”

徐輝祖立刻皺眉,反駁著說道,“梁國公此言不妥,國朝分散安置那些韃子,就是擔心這些韃子聚眾鬧事。若是將這些人安置在一起,說不定這些人就要謀奪軍械、造反。”

李景隆這個時候也立刻開口說道,“臣附議,韃子集中安置,怕是要坐大。一旦有叛逆之人,這些人就要盤踞遼東之地。”

藍玉就更加不在乎了,信心滿滿的說道,“這事不難,只要這些人敢鬧事,咱就敢殺!咱大明可以將韃子趕回漠北,還擔心這些個不成氣候的小角色?!”

藍玉就是這麼的霸氣,他就是這麼的自信,或許很多的大明朝將士也都是有著這樣的一些個自信和底氣。

雖然元末亂世有著不少的割據勢力,有著不少的義軍。只不過現實情況呢,就算當初的元朝就算是開始腐朽,殘暴的統治確實是讓人感覺到有那麼一些個民不聊生、百姓無法歸心。

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明朝能夠鼎定天下,自然也就意味著大明朝兵強馬壯。朝廷一次次的將蒙元擊潰,自然也就讓大明的將士有底氣看不上那些個韃子,對於北邊的遊牧民族有著足夠的心理上的優勢了。

李景隆這個時候繼續開口,對朱允煐說道,“陛下,梁國公的計策怕是不妥。咱大明的戰馬,也多是需要那些韃子培育。若是將韃子盡數遷往遼東,國朝戰馬怕是要少很多。”

將俘虜的韃子分開安置,確實是有一些擔心這些韃子聚眾鬧事的原因,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情。

只不過在同化、削弱這些韃子的時候,大明朝多少也是希望發揮出來這些韃子的一些個優勢,比如說養馬之類的,他們的價值、能力還是值得朝廷信任的。

畢竟現如今的大草原,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被大明朝掌控著。而關於戰馬的培育,這一點也都是大家非常期待的一個事情,這也是大明朝絕對不敢馬虎的一件事情。

別看現在大明朝的將士對於那些遊牧民族有著足夠的心理優勢,可是真的要說大家對騎兵就不再重視,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畢竟在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真正的戰略性的兵種,強大的騎兵可以讓不少人感覺到足夠的底氣,這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王朝應該有的決定性的底牌所在。

朱允煐淡淡的點頭,李景隆說的那些事情,也確實是比較在理的,對於騎兵部隊的建設,大明朝現如今也是不敢有任何的馬虎,這就是事實。有足夠的難度是真的,只是沒有足夠強大的軍隊,一個王朝就不算真正的強大。

不信的話就去問問宋朝了,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實際上都是一樣。他們很富,可是一次次的淪為異族蹂躪的物件。

在沒有機槍之前,遊牧民族始終都是農耕文明的一個巨大的威脅。哪怕是朱允煐現在是在忙著發展火器,火器的威力也確實是在不斷的增強,可是朱允煐也知道有些事情真的是不能懈怠。

藍玉自然是有些不高興的,主要就是因為他自認為想出來了非常不錯的建議,可是這也一次次的被同僚們給反對了。

更加要命、讓藍玉有些沒辦法下臺階的,大概就是因為不管是李景隆還是徐輝祖,在他的眼裡都是晚輩,這都是藍玉有那麼一些‘看不上的’。

要是被徐達、李文忠懟,藍玉大概也就是認了。他就算是有些猖狂、就算是有些跋扈,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在有些人面前確確實實是沒有什麼底氣的,但是在其他人面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朱允煐想了想,對藍玉說道,“梁國公此前說的那些事情也是真的,到底是一個正事。只是咱也覺得,梁國公的計策到底不是什麼謀國之策,還是不要再提了。”

雖然更加的鬱悶了,但是藍玉在這個時候也只能是乖乖的點頭認了,他在朱允煐的跟前也確實是不敢有什麼好狂妄的,他心裡還是比較怵朱允煐的。

別看朱允煐算起來也是藍玉‘孫子輩’的,可是天然的身份上的差距,讓藍玉多少也是有著那麼一些對朱允煐的畏懼。

更何況拋開朱允煐是藍玉外甥女長子的原因,更多的還是朱允煐小時候就是早慧,而且頗為有手段的,這一切自然也就讓藍玉面對朱允煐的時候,更加的有著那麼一些小小的畏懼了。

暫時的熄火吧,藍玉覺得還是帶兵打仗,這樣的事情對於他來說更加的得心應手。至於說一些謀劃之類的事情,看起來也不是他擅長的,他也不想因為這樣的一些個事情就去煩惱起來。

朱允煐笑著看向李景隆,問道,“表兄,你可有什麼建議?遼東缺人,這一點想來表兄也都是很清楚,這也是國朝現在最棘手的一個事情。”

李景隆沉默片刻,才說道,“陛下,國朝開國以來,戶籍在不斷增長。想來再有幾十年,國朝就不再缺人了。”

這個說法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時間什麼的,看起來也是最好不過的一個說法了,也所最好不過的一個政策了,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呢,朱允煐等不起啊,大明朝現在缺的是時間,或者說朱允煐缺時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