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眼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卓敬會不會重新得到朱允煐的信任,這可能是不少人在討論的事情了。朝廷上的一些重要的位置,那可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也緊張著呢。

如果卓敬回到朝廷中樞,那不出意外的話就是六部尚書級別的,或者就是鴻臚寺、都察院這樣的五寺首官了。這樣的一些個重要的位置,很多人都是眼巴巴的望著呢。

朱允煐可不在乎那些事情,對於底下一些人的議論,他確實不是很在乎,一切盡在掌控當中。

老朱對於朝堂上的事情,也算得上是心裡有數的,還算是比較得意和開心的。

“皇爺爺,孫兒如今的威望肯定是沒辦法和你比。”小朱愜意的喝了一口小酒,說道,“這是一個好事,孫兒覺得這麼些年,咱也算是做成了一些事情。”

老朱也是笑著開口,點頭說道,“是這個理,本來你就有些威望。你一出生,就是咱大明的太孫,你這些年也做了不少事情。就是咱不能自滿,還要繼續做下去。你以後,還得心狠一些才好!”

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皇爺爺,咱的威望,可不能只是靠殺人。都說朝廷上下都怕你,咱是知道這個理,知道你前些年殺了不少人。只是咱皇爺爺的威望,可不只是那些個事情。咱大明朝的建立、國泰民安,才是皇爺爺真正的威望。”

老朱指了指朱允煐,笑著說道,“你這混小子,打小就知道哄著咱!咱這皇位傳給你是不虛,有你這個好孫子,咱心裡也樂呵。”

“咱可不是為了皇位才哄著皇爺爺,咱說的是心裡話。”朱允煐笑著開口,這是真心話,“在咱心裡,皇爺爺一直都是大英雄,秦皇漢武都不如皇爺爺。那上古聖君咱不知道是什麼樣,但是皇爺爺的功績,咱是心裡有數的。”

老朱看著朱允煐,笑著說道,“咱也是這般覺得,咱是有著好些個功績!”

“孫兒以後不見得能比得上皇爺爺,只是咱也沒打算就服軟。”朱允煐笑著開口,無比認真的對老朱說道,“咱皇爺爺這般聖明,孫兒可不能給皇爺爺丟臉。皇爺爺打天下、治天下,咱也要做好這些事情,到時候都要說咱大明出聖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朱越發開心了,對朱允煐說道,“咱就知道咱的孫兒好,咱孫兒有雄心!”

“咱接下來就是要將銀行的事情落實了。”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前段時間咱又是鬧國庫又是搞內帑的,就是要搞這些個事情。銀行,還是要搞的。只有國富民強,咱大明才好長治久安,咱才好跟著皇爺爺一起成聖君。”

老朱不在乎虛名,只是說道,“聖君不聖君,咱還真不在乎。就咱做的一些事情,估計那些文官是不大會說咱的好話。只要咱大明的江山穩固,這就比啥都強!”

朱允煐想了想,好像也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大明朝需要的是聖君,而不是什麼自欺欺人的聖君。大明的江山穩固,那就是最重要的,不一定就是要靠一些人的吹捧。

對於朱允煐的雄心壯志,老朱還算得上是很滿意的,他相信他的孫兒肯定是可以做到這些事情。

“市舶司這邊,咱想著的就是一個商渠。”朱允煐笑著開口,“咱鬧的這麼厲害,可不是為了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咱就是想著要給這些個人一些好看。咱做的決定,可不是那麼好改的。”

老朱一點都不意外,他的孫兒是什麼樣的性格,老朱自然是再清楚不過的事情了。

他的寶貝孫兒謀劃許久的一些事情,也確確實實是有著那麼一些個前期的籌備和計劃了,這個時候順勢推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這個銀行,算得上是他孫兒接下來幾年要做的一個關鍵了,這也算得上是‘新政’了。畢竟朱允煐登基後,基本上是沒有太多的政策的改變,基本上都是老朱時期的蕭規曹隨了。

心情不錯的朱允煐繼續說道,“孫兒可不只是要弄銀行,荊湘的開發業是要開始了。咱這些年想了許久,咱這段時間也和勳貴說了衛所調整之事,咱這就是要做好了。”

老朱笑眯眯的點頭,他對於朱允煐的這些計劃,自然也都是知道的。

有些就算覺得可能是在瞎折騰,但是老朱也不會去反對什麼,現在也根本沒有必要提出反對的意見。

說到底就是現在坐在龍椅上的是小朱,小朱也應該去放開手腳去搞一些事情,這也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更何況老朱也清楚,他的寶貝孫兒雖然看似是在折騰,只是有些政策也算不上是變動太大,或者說有些改革就算是失敗了,也不至於是讓大明朝傷筋動骨的。

既然是這樣,老朱自然也就更加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提出來一些個反對的意見了。

不失手幾次、不遇到些挫折,也就不會有什麼成長。不跌倒幾次,也就不知道疼。

就算是老朱自己,當皇帝的時候也有一些個政策執行不太順暢的時候。他雄心勃勃的一些規劃,也確實是遭遇到那麼一些過挫折的事情,老朱自然也就更加的心裡有數了。

至於說遇到了挫折之後,老朱也不需要擔心他的孫兒一蹶不振,他相信他的孫兒肯定是越挫越勇的,他的孫兒肯定可以在失敗當中吸取教訓,然後繼續努力的治理大明的天下。

“皇爺爺,孫兒其實也想過一些個事情,只是現在心裡也是有些沒底。”朱允煐看著老朱,認真說道,“咱不管是開發荊湘,還是說以後想要搗鼓遼東、經略西域、南洋,這都需要人力。”

老朱點了點頭,對朱允煐說道,“咱也知曉,咱也就是怕這些個事情。咱大明這些年倒是戶籍漲了不少,只是還有些不夠。”

“可不只是不夠的事情,主要還是有些地方確實是過於惡劣了。”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咱若是強行遷民去一些地方,估計多少也是有些民怨的。”

老朱立刻沉默起來,他知道朱允煐這麼說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他也知道朱允煐說的一些事情就是現實。

現在這個年代,很多人都是故土難離。再者就是一些荒僻的地方,確實是很多人都不願意過去的,想要在那些地方生存,也是有些難度的。

強行遷民過去問題不大,主要是現在大明朝看起來足夠的強勢。只是這樣一來,也確實會有不少的民怨。真的要是有些人瞎鬧,說不定就要給朱允煐描繪成隋煬帝楊廣了。

楊廣當初修建大運河,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可是對於當時的隋朝,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勞民傷財、民怨沸騰了。

老朱也沉默起來,說道,“要不,你就稍微的收斂一點,一下子鬧出來太大的事,怕是底下人有些受不了。”

“可是孫兒要是不做這些事情,垠兒以後繼位了,咱也不知道他有沒有魄力繼續堅持。”朱允煐實話實說,說著自己的擔心,“有些事情,也就是皇爺爺、咱爹這般,得頂著壓力做好才成。”

聽到小朱這麼說,老朱也是點了點頭,皇帝扛不住壓力朝令夕改的事情,這也是很有可能有的,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常見的一個事情。

朱允煐繼續說道,“咱現在頂著壓力做些事情,讓那些個看著荒僻的地方有些樣子,以後的子孫也就知道不能捨棄那些個地方了。”

說到這裡,老朱自然也就是更加的嚴肅了,他知道小朱這麼說也是很正常,小朱這樣擔心也是很常見的事情。

前人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後世的子孫說不定看著絕對不怎麼樣,說捨棄就捨棄了。要是遇到了個不肖子孫,說不定還要覺得國朝不該經略一些地方,這就主動放棄一些地方。

比如說歷史上明朝捨棄了開平三衛,這是老朱為防禦蒙元南下打造的防禦體系,這是大明朝對九邊控制的關鍵一環。結果朱棣篡位後,調整北邊衛所,將包括開平衛內遷,不再長期派兵駐守開平城。

而朱棣的子孫奪嫡後,諸衛內徒趨勢呈現相傾。好聖孫呢,朱瞻基進一步內遷,自此,開平、興和舊城徹底成為邊外之地,棄之不用,後逐漸成為北元蒙古部落的駐牧之地。這也使得歷史上的宣府,直接成為了北平之外的最直接屏障,開始依賴長城。

除了被幾乎主動放棄的開平三衛之外,其實安南等地,原本大明朝也是有著不俗的控制力。結果呢,這也是被幹淨利落的給放棄了。

原因就是覺得不划算,覺得在那些地方投入資金、人力,那是對大明朝的負擔,沒必要在這些事情上做更多的事情。

這就有意思了,前人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想著為後世子孫留下足夠大的產業。結果呢,那些個敗家子根本就看不上,覺得治理那些地方太費力氣了。

這個事情,簡直就沒處說理了,這樣的不肖子孫簡直就是將先人的心血揮霍一空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