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 責任和義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午門外,朱允熥看起來是比較尷尬的,他現在是後知後覺的才搞清楚一點狀況而已。

比如說小小朱雖然看起來是在皇城門外撒歡,周圍看起來也是有著一些人來人往的行人。但是顯而易見,周圍都是一些個可靠的人。看起來是任由小小朱撒歡,但是老朱在旁邊看著呢。

老朱看了一眼朱允熥,隨即戰戰兢兢的朱濟燁、朱濟熿,這兩個孫兒實際上老朱本身就不是特別的重視。當然朱濟熿因行為不端,包括周王朱橚言行輕佻的次子朱有爋,這都是老朱不太喜歡的孫兒。

雖然老朱不喜歡這些孫兒,但是不代表老朱的這些個孫兒就是不害怕老朱。

在奉天殿,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走了過來,“皇爺,太上皇令吳王殿下帶著晉王府二子、三子,並永平侯府嗣孫去往奉先殿。”

朱允煐笑著抬起頭,說道,“去傳旨,讓他們都跪著。宗人令晉王如今不在應天府,左宗正吳王有差事在身。宗正、宗人俱不在應天府,令肅王並吳王、徐王審理此案。”

宗人府,以前可都是高配的,第一任宗人令就是老朱的次子秦王朱樉。朱樉不在了,現在名義上的宗人令是朱棡。也就是說除了皇帝、太子之外,宗室這邊現在最大的就是老朱的第三子朱棡了,他是有權處置宗室子弟。

再者就是宗人府這邊,由於很多的親王還在外頭,所以基本上是由在應天府宗室子弟輩分最高的,並朱允煐欽點的宗室子弟出面審查、處理一些案件。

老朱帶著蹦蹦跳跳的小小朱回到了乾清宮,對於一些事情是不以為意的。

而朱允煐對於一些事情也是不以為意,宗室子弟當中有著一些個還算靠譜的,自然也是有著那麼一些個不太靠譜的,很多的宗室比較殘暴或者不法,很正常。

不只是朱濟熿不靠譜,還有很多不靠譜的宗室子弟。不要說也就是一些宗室子弟了,他們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橫行不法的還有那些個宗室子弟、世族豪紳。就算是一些個平民子弟,也有一些個不靠譜的角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頂多也就是宗室地位特殊,包括宗室權利比較大,所以看起來作惡的時候更加兇殘。

這樣的事情朱允煐也不需要特別在意,主要就是因為他很清楚,這樣的事情不只是在明朝會出現。在其他的朝代也會這樣,這樣的事情也可以說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繼續處理著公務就好,有些個事情也確實不需要朱允煐大驚小怪的。

朱允熥的心情不錯,他只是表情嚴肅的站在前頭。肅王朱植也匆匆的趕了過來,他也就是和朱允炆同年,比起朱允煐還要小三歲。但是,這就是朱允煐他們的十五叔。

朱植走了過來,問道,“到底怎麼回事?”

“這幾個在鬧市縱馬,被太上皇和皇太子撞見了。”朱允熥開口,介紹情況。“陛下下令,令吾等審理此案。十五叔,你說拿出來怎麼樣個章程才好?”

匆匆趕來的朱允炆表情嚴肅,厲聲呵斥,“身為宗室,當謹言慎行。汝等鬧市縱馬,如此橫行不法之舉,如何對得起陛下隆恩?!”

好吧,朱允煐可不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可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儒家子弟,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一位品行高潔,會覺得這一位天資仁厚。

實際上可不一樣,這一位骨子裡的冷漠,不在乎所謂的兄弟姐妹,更不在乎那些個皇叔什麼的。

‘父皇’的兄弟姐妹都不在乎,更何況那些個皇叔們的子嗣呢!

朱植就不高興了,直接說道,“徐王,若依你之見,這些人就該革出宗籍、貶為庶人?”

以朱允炆的意見,這麼做還真的沒有什麼問題。這麼做的話,也確確實實對得起聖人的教誨。哪怕他現在只是親王,也應該依照聖人的教誨來辦事。不是皇帝,這讓他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但是也算得上是認命了,那就當個賢王。

更何況他的皇兄雖然對他不是特別親厚,可是皇兄好歹也是稍微的給與了宗室一些希望。比如說此前皇兄說了,允許宗室做事,允許宗室入仕,這也是朱允煐的一個期待。

如果有朝一日能夠勸說皇兄冊封宗室,回到皇爺爺此前的分封諸王、回到古禮的眾封眾建,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如果想要得到皇兄的信任,自然也就需要做出點成績,這樣才可以完成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朱允炆很不高興,義正詞嚴的說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既有國法,也就按照法規就好。”朱允熥也不在乎朱允炆的態度,很乾脆的說道,“再者說了,這個事情也並非是多大的事情,用不著用些大的罪名嚇唬人。”

朱植很不高興,看著朱允炆問道,“吳王說的在理,些許小事受些懲處就好。”

朱植和朱允熥的態度是很正常的,在這個親親相隱的年代,想要做到真正的大公無私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有些個時候,大家還都是向著自己的家裡人。

更何況對於朱允熥、朱植來說,朱濟熿這些人和他們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自然不需要搞的一個宗室不寧。要不然的話,太上皇他老人家肯定是不高興的。

朱允炆好像也明白了什麼一般,太上皇現在還在呢,太上皇是什麼樣的性格,他大概也是心裡有數的。最主要的是他現在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徐王,算不上什麼位高權重,就算是想要做些什麼的話,實際上也不太現實。

朱濟熿他們自然是乖乖的跪著了,至於說現在心裡有沒有害怕、有沒有後悔,這很難說了。有些人骨子裡的性格,也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改變。對於朱濟熿他們來說,這也確實就算小事而已,他們這些宗室,也不是那麼在意一些普通百姓。

朱允煐也沒有太在意一些事情,說到底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或者在這個時候,也就是小懲大誡,這個時候可沒辦法大開殺戒,宗室的一些事情還是比較敏感的。

敏感就好,朱允煐也沒有打算在這個時候多做什麼,沒打算學習歷史上的朱允炆做的事情。

處理完政事,朱允煐慢悠悠的走向東宮,散散步就好,沒必要乘坐步攆之類的,稍微活動一下筋骨也挺好的。現在的公務比較繁忙,朱允煐也確實很少有比較系統的鍛鍊的機會,這也算得上是朱允煐對於內閣比較‘嚮往’的原因。

可以讓自己輕鬆一點,這沒什麼不好,大概也可以提高一下辦事的效率。

回到了東宮,朱允煐好奇問道,“太子沒有回來?”

“沒有,雙全過來了一趟,垠兒說是歇在皇爺爺那邊。”徐妙清笑著開口說道,“估摸著是在外頭玩的很開心,這就不打算回來了。”

不打算回來,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小小朱在老朱那裡玩的開心著呢。

“宗室這邊在鬧事,都是一些個橫行不法的事情。”朱允煐笑著說著朝廷裡的事情,“三叔家的兩個小子在城裡縱馬,被皇爺爺和垠兒看到了。要咱說這是一個好事情,讓垠兒知道咱宗室裡也有一些個行為不法的事情。”

小小朱應該學會這些,大概就是因為小小朱是正常的孩子,這個孩子也需要認識到一些事情,認識到這個世界的一些情況,從小就要開始這一切。

徐妙清笑了起來,對朱允煐說道,“陛下,您和皇爺爺對垠兒太好了。”

“是該待他好一些,到底是咱的太子。”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你也該教教他,咱的太子就應該是這般姿態。咱的太子不一定就是要通四書五經,咱沒那個要求。咱的太子,品行是最重要的。這些,你也該注意,不要壓著咱的太子讀書。”

徐妙清小心問道,“陛下,可是臣妾此前教太子識字不好?”

“也不是,咱就是要咱的太子心慈、仁善,咱和皇爺爺要教他的是帝王術,不是一個只會讀書的皇帝,更不能是那個喜歡四書五經的皇帝。”朱允煐笑著開口,對徐妙清說道,“咱的太子,該學的應該是這些。”

小小朱確實應該學習這些東西,老朱和小朱一早都是心裡有數的。畢竟小小朱是太子,是大明的儲君。最主要的是泥腿子出身的老朱,不在意什麼一些貴族的培養方式。

而小朱呢,他知道一個所謂的合格的儲君,應該重視哪些方面的培養。

心裡有數,這是比什麼都重要的。

對於犯事的宗室,小懲大誡一下也就好了。畢竟有些事情看起來不是特別的嚴重,有些事情可能也確確實實是朱允煐更加在意的事情,其他的都還好說。

當然這樣的苗頭也是需要遏制的,不只是宗室,勳貴這邊也開始不斷的犯事了。以前就有,現在依然很嚴重,甚至有越發嚴重的跡象了。

既然是這樣,朱允煐這樣的一個皇帝,自然也就有責任將這些事情給承擔起來,這是他的責任,這是皇帝的職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