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定好規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朱心情不錯,看著兒孫們緩緩說道,“年歲稍微大一點的,想來都知道咱皇帝小小年歲就在龍江船廠搗鼓出來了不少船。咱大明海禁,也是咱皇帝弄的。”

這些還算得上是實話,只不過這也是老朱稍微的誇獎了一下小朱。大明的海禁,本來是比較嚴格,也不至於說完全的禁絕。也就是朱允煐稍微的建議一下,大明這邊現在也確實是稍微的開放了一些,現在開始由政府出面做起來海貿。

“市舶司,那可是一個來錢的行當。”老朱開口,對眾宗室說道,“從南洋來的香料、珠寶,從高麗進的山參、東瀛來的銀子,這都不少。你們這些個人,也要知道好歹。”

市舶司這邊確實是來了不少好東西,豐富了物資的同時,也給不少人帶來了不少好處。

老朱這個時候緩緩說道,“各家在市舶司有多少船,有多少營生,你們自個也知曉。咱也不攔著,自己有本事弄些個金銀珠寶,咱也樂意。只要你們規矩辦事,莫要礙了朝廷的事,也就成了。”

這個時候宗室們紛紛開口,“兒臣(孫臣)恭聽聖諭。”

老朱滿意的點頭,不過還是提醒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以後汝等在市舶司做些營生。咱朝廷也該管著,宗室這邊有不少人做事不規矩,咱也知曉,只是咱懶得理會。皇帝看汝等要麼是長輩,要麼是兄弟,也就饒了你們,莫要不識好歹。”

這一下有著一些宗室有些心裡打鼓了,多少也是有著那麼一點緊張的。

宗室這邊有多少人行事是有些枉法的,也只有他們自己知曉。為了謀取暴利,有些宗室可不在乎朝廷法度的,這些人就仗著他們是宗室,有著足夠多的特權,以及別人不敢招惹他們。

走私鹽鐵茶葉這樣的違禁物品,這對於不少宗室來說也是‘常事’。他們不在乎這些東西去了境外,他們甚至知道這些東西到了境外才是高價,所以肯定是樂意看到這些事情。

地方的官員可不敢管,這一個個的皇親國戚,地方的官吏甚至是朝廷的法度都沒辦法管著他們。呼叫司科民車、折辱巡檢稅吏等等,這些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也是理所當然的一個事情了。

朱允煐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緩緩開口說道,“市舶司茲事體大,還望眾宗室約束府裡管事奴僕。朝廷自有法度,皇爺爺也曾有律令,若有小大過失,並不差人傳旨問罪,止是喚回面聽君父省諭。皇爺爺仁慈,眾宗室也該體諒皇爺爺。”

這一下也不用多說,宗室子弟也齊齊跪下,“臣等恭聽聖諭。”

這是事實,宗室這麼囂張,那是因為他們確實是有著囂張的資本。

老朱對於自己的子孫那叫一個護犢子,就算是宗室犯罪,雖有大罪,亦不加刑;重則降為庶人,輕則當因來朝面諭其非。地方官員,是無權處置宗室的,這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再者就是對於宗室的保護,老朱可是眼裡揉不得沙。比如說有人誣告宗室、離間宗室,那都是死罪。小罪敢上奏,那是以王小過奏聞,離間親親者斬......

朱允煐看著宗室,說道,“朝廷法度,宗室亦當遵守。宗人府亦不是擺設,宗室子弟若是犯錯,自有章律予以懲戒。宗人子弟犯罪,小罪過堂、不得加刑,上奏宗人府予以複核。”

朱允煐這麼做,實際上也是老朱的一個底線。

在老朱看來,他的子孫自然是高高在上的,是不能任由官吏折辱。他的子弟自然就是天潢貴胄的,尋常官吏哪有什麼資格去審他的子孫啊。

而現在就不一般了,朱允煐這是一下子嚴苛起來了。雖然宗室現在是要過堂了,但是不得刑罰。地方官吏結案後,也是需要上報宗人府,由刑部以及大理寺、都察院三司會審,宗人府派人監察旁聽。

對於尋常百姓或者是文武百官來說,這是難以想象的寬容了,這是他們不敢想的待遇。

但是對於宗室來說,這無異於‘滅頂之災’。以前的他們基本上是沒有人可以管的,他們可以毫無心理壓力的成為大明素質最低、惡行最多的群體。

單純的就是因為他們都很清楚宗室待遇太好,宗人府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及他們的父皇可以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新皇登基後不只是不許親王就藩,現在也是在不斷地削減宗室的特權和地位了。現在宗室居然可以被審了,這讓不少人感覺到不習慣,也是要抗議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著底下的兒孫們在鬧,老朱冷哼一聲,“混賬!咱年歲小的時候就是貪官汙吏橫徵暴斂方才舉旗造反,而如今咱的子孫,一個個是什麼樣子?!”

好吧,老朱發話了,宗室們就算是有著再多的意見,這個時候也只能是乖乖的聽著。

因為老朱的威望太盛,宗室子弟基本上不敢和老朱齜牙。再者就是老朱基本上是他們的父祖,他們的一切都是老朱給予的。現在老朱要是收回來一些,宗室們雖然由奢入儉難,不過也只能是咬咬牙也就認了。

私下裡埋怨一下太上皇、新皇帝可以有,還不敢聲音大,或者只是在心裡腹誹而已。

朱允煐確實是收回來了一些宗室的待遇,畢竟如果對宗室不加以限制,那肯定是會引起一定的動亂。如果只是大明開國之初,只是老朱的那些子女們還稍微好點。

因為那個時候看起來,渣滓的總體數量小,也不會引起太多的事情。在老朱的眼裡,他雖然是在乎子民,可是相比起他的子嗣,老朱肯定是在乎他的子嗣了。所以一些親王在封地犯法,老朱實際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可是宗室現在在不斷地擴大規模,繼續任由宗室這樣橫行無度,那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到時候引起的亂子,可能也就會越來越大了。

規範起來,這也是需要從方方面面開始考慮規範起來。朝廷的制度需要不斷的去補充完善,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也是朱允煐覺得自己作為皇帝必須要做的事情。

老朱其實心裡是有些牢騷,總覺得他這個孫兒對自家人太狠了。只不過這麼些個事情,說了這麼些年,再者就是這麼些年發生的一些事情,老朱其實也意識到當初的政策可能不夠全面。

這就是老朱雖然在牢騷,可是也只能選擇答應的一個原因。

讓自己的子孫過得好一些,老朱自然是希望看到這些。只是老朱也明白,大明朝的江山更是需要長治久安,所以該心狠的時候,也就需要狠起來了。

更何況老朱也不是什麼不知人間疾苦的人,他的子孫們就算是一些待遇降低,只是放眼天下,那也是一等一的人間富貴。他的這些個子孫,依然是大明最尊貴的人。

既然老朱都明白這些個道理,所以一些事情做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朱允煐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扯著虎皮當大旗,有著老朱這樣一個大佛在,魑魅魍魎自然不敢蹦躂。朱允煐這個時候也就可以狐假虎威了,可以在這個時候推行很多的政策了。

改制,這也是需要從方方面面開始改制。朱允煐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他不只是要給宗室改制,也是需要給這個朝廷、這個天下帶來很多的變化。

“市舶司這邊,咱會讓人與眾宗室說明。”朱允煐開口,緩緩說道,“宗室子弟也需知曉,除朝廷外,也就是宗室、勳貴方能海貿。”

老朱笑眯眯的看著他的孫兒,覺得他的孫兒就是想法多。

朱允煐則繼續說道,“朝廷佔大頭,宗室次之,而勳貴人家也可分得些許利益。地方豪紳、商賈就算分潤些許好處,也都是從大家夥這邊漏出去的一些東西。”

宗室自然明白,實際上海貿的利潤大,大家夥也都知道。所以現如今也有那麼一些沿海的人私自出海,主要就是利益。尤其是江浙、福建那些地方,更是有著出海的‘傳統’。

“以後宗室、勳貴收授貨物,需與朝廷定製。”朱允煐笑著開口,對宗室說道,“咱大明朝廷、宗室定下規矩,些許好物走多少貨、定多少價,由咱說。切記不可內鬥,憑白便宜外人。”

壟斷的生意才是好生意,朱允煐這是明目張膽的制定著規則。這樣的壟斷生意,也確實可以讓不少人撈到足夠的好處。而不是想著什麼價格戰之類的,起碼有些產品不適合價格戰。

雖然宗室有埋怨,只是如今這樣的情況,他們也沒什麼辦法了。也就是看起來尊貴,可是手裡根本沒有什麼實權。

不要說現如今太上皇在支援了,就算是太上皇不在了,在今上面前,宗室也沒任何的掙扎、反抗的力氣,這就是最直接的現實情況。

朱允煐還需要繼續做下去,市舶司這邊的事情需要規範起來。這個巨大的貿易市場,必須要朝廷掌控,必須要朝廷定好規矩、分配利潤。

當然,最大的好處,也必須要收歸朝廷,這樣才能富國強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