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武院、武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小小的朱如意開心的抱著朱允煐的脖子,圓乎乎的小臉蛋靠在朱允煐的肩頭。

這也讓朱允煐非常開心,人類幼崽身上的奶香味本來就好聞。胖乎乎的小肉臉、藕節一般的胳膊腿,怎麼看是怎麼可愛。

輕輕的咬了咬朱如意的小包子手,朱允煐樂坐著說道,“還是閨女貼心,咱那個兒子這般歲數的時候可不這般。咱抱著的時候,那混小子總是推咱的臉。還是閨女好,總是貼著咱。”

練瓊瓊則笑著說道,“陛下,臣妾記得太子殿下年幼時,只喜歡皇后殿下抱著。”

“是這個理,咱抱著不成、父皇也不給抱,皇爺爺他也不親。”朱允煐又好氣又好笑,“那混小子,怕是不知道一下子得罪了好幾個人,也不想想咱的皇位是要傳給他的。”

練瓊瓊笑著不說話,有些話題她可不敢參與,哪怕是私下裡也不敢多說什麼。

繼續逗著女兒,朱允煐隨意問道,“這幾日咱和皇后不在皇宮,可有什麼事情?”

“還有皇爺爺坐鎮,自然無事。”練瓊瓊連忙說道,“只是太上妃韓氏和葛氏拌了幾句嘴,李氏因為定王之事,與惠氏飲宴時有些怨懟之言。”

惠妃就是郢王朱棟的母妃,這也是老朱的二十四子。老朱的二十三子朱桱,就是李賢妃的子嗣。

李賢妃不滿意的事情是她的兒子本來是‘唐王’,但是當時的太子、皇太孫不答應,將唐王的封號給奪了下來,只給了‘定王’。郢王朱棟,這個封號其實也算不上多麼的尊貴。哪怕只是邀領,可是一個親王的封號,也是代表著親王的體面。

朱允煐微微點頭,隨即問道,“這些事情告知皇后了嗎?”

“皇后殿下回宮,臣妾就奏稟了。”練瓊瓊立刻回答著說道,“皇后召了諸位太上妃,責令抄女誡、供奉減半。”

朱允煐微微點頭,那些人都是老朱的妃子,但是這個時候就不要說輩分了。

徐妙清是皇后,她現在母儀天下。而那些個長輩,其實她們的政治地位幾乎等於零。徐妙清要是處罰她們,她們也就只能認了。

現在在皇宮裡自然是老朱最大,小朱第二,接下來其實是小小朱排在第三位。這三位的地位最獨特,而徐妙清就是女性當中最大的,她的話是懿旨,宮女、皇妃包括皇帝未成年的子嗣等等,徐妙清都可以管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雙全來了,露出討好的笑容,“陛下,晚膳的時辰也到了,太上皇該用膳了。”

看了看抱在懷裡的閨女,朱允煐捨不得也沒辦法,“今日外頭風大就不帶你了,過兩日再來看你。如意兒,親親爹!”

朱如意立刻將小臉湊了過來,肉嘟嘟的小臉貼在朱允煐的臉上。

“爹,還有咱!”小霸王立刻衝了進來,立刻喊了起來,“皇妹最喜歡咱!”

本來心裡還熨帖的小朱心裡不舒服了,因為朱如意看到了她的皇兄之後開心的手舞足蹈。在朱允煐的懷裡直躥不說,抖著小手就衝著小小朱笑。

她看到小朱的時候雖然也很開心,但是絕對沒有這麼開心。

搖了搖頭的朱允煐看著小小朱,問道,“你是隨咱去你高祖父那,還是在這裡逗你皇妹?”

“咱不去高祖父那,娘喊咱用膳,皇妹也去。”小小朱立刻得意說道,“爹,咱傳旨!”

單純的就是閒不住在四處亂竄了,小小朱現在這個年齡自然也沒什麼好忌諱的。不要說在‘東宮’亂竄了,在東西兩宮也是到處亂跑,老朱的那些個妃子們看到小小朱也是親熱的不得了,一個個的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要拿出來。

皇宮萬人迷以及最沒有約束的,實際上現在就是大明朝的皇太子殿下。

“太子不跟咱過來,要和他孃親、皇妹一起用膳。”到了乾清宮,朱允煐立刻說道,“這也好,咱們爺孫兩個也好說說話,那孩子在咱們就沒辦法好好聊一聊。”

老朱笑著點頭,指了指桌子,“咱讓人給你溫了壺黃酒,咱爺孫喝一個。垠兒和你不一樣,你小時也喜歡聽咱說政事,只聽不說,咱問了也裝聾作啞的。垠兒不成,就喜歡問,也是個不著四六的,還是不曉事。”

朱允煐的‘疑心病’犯了,他覺得老朱應該是在內涵。內涵他小朱小時候心機重,內涵他小朱是裝糊塗的高手等等。或者也有可能,老朱現在是‘愛心轉移’,現在眼裡就只有重孫的天真可愛,長孫什麼的可以暫時不關心了。

喝著小酒,朱允煐的心情很不錯。對於老朱來說更是如此,雖然子女很多,不過老封建的心裡,子女、子孫還是有一定的區別。能夠這樣和他喝酒的人可不多,尤其是年齡大了,以及這些年經歷至親離開,老朱更是‘依賴’小朱。

雖然退位了,但是老朱對於江山還是很在意,“和咱說說你那個武院,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咱前些時日也說過要改衛所,乾脆點連武院也辦起來。”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那些個宿將的帶兵經驗,也是該傳下去。只靠自己摸索,也多半是要有些蹉跎,害的還是咱大明將士。”

慈不掌兵,老朱對於這個道理再清楚不過。當初他打天下的時候也有很多狼狽的時候,在一次次的挫折當中,老朱成長起來。他的那些個老弟兄們在死人堆裡打滾,成了統兵大將、縱橫天下。

一個將軍成熟起來,少不了的就是死人,一將功成萬骨枯可不是說笑的。

朱允煐繼續說道,“咱大明的將領,多半也是在沙場殺伐賺些功勳方能升起來。咱自然也覺得這般最好,武勳當然也得看軍功,這方是最好的晉身之姿。”

老朱點頭,他也是這樣的一個心思,既然是在軍伍,當然得看戰功了,這才是最關鍵的。至於其他的事情,不見得就是多麼重要的考核標準了。

朱允煐看著老朱,認真說道,“皇爺爺,歷朝歷代雖也有武苑,只是總體來說規模較小。那些將門,也多是家傳,或是起於軍伍。縱有諸多兵法戰策流傳,能精通者不多。”

老朱微微點頭,在他的眼裡也就是這樣。那些個武勳就是大明朝的軍伍根基,那些人的家族基本上都是起於軍伍。所以只要稍微的努努力,總是能夠有機會出頭的。

朱允煐繼續說道,“現如今咱大明的軍伍,多半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說是驕兵悍卒一點都不為過。那些個勳貴人家,雖也有些不成器的,不過到底也是有點底子,知道是為何起家、富貴。只是皇爺爺,咱大明的五軍都督府可不如以前強盛了!”

老朱沉默起來,以前不是五軍都督府而是大都督府時期,坐鎮的是他的外甥李文忠,也就是比徐達、常遇春、馮勝等人差點,但是絕對算的上是人傑。而且是宗室,當然也足夠可靠。

朱允煐繼續說道,“以前的五軍都督府,國公不足為奇,侯爵在那邊說話都不硬氣。那時候咱得五軍都督府,非沙場宿將不能勝任,非公侯不能服眾。而如今只是三十載,老的老、死的死,雖也有老將、新銳,但多是一些勳貴後裔。”

老朱緩緩開口,說道,“徐輝祖還算可用,就是你那九江表兄,這些年你為何一直壓著他?”

李九江,也就是李景隆。這可是李文忠的兒子,是朱允煐的表兄。兵書戰策無比熟悉,紙上談兵幾乎沒有人是他的對手。老朱也是非常看好李景隆的,希望李景隆成為朱允煐的李文忠。

朱允煐嘿嘿笑了起來,說道,“說句晦氣的話,九江表兄難堪大用。”

大明戰神不管是臥底也好還是草包也罷,朱允煐都不是特別的放心。他現在其實也算瞭解李景隆,很多的時候朱允煐也不是用他一知半解的對於歷史的瞭解去評價一個人。

但是說真心的,對於李景隆這個人,朱允煐會用,但是絕對不會重用。李景隆當個參謀沒問題,讓他去統率一支大軍,朱允煐覺得就有些勉強了。

“說到九江表兄,孫兒就想起來了。”朱允煐趕忙開口,對老朱說道,“一代、兩代,武勳家倒是不需擔心太多。但是三代後,四代呢,那就難保不成器了。咱弄出來武院,佐以此前的考評,就是督促武勳人家莫要忘了傳承。”

老朱沉默片刻,說道,“那你要知曉,若是有人去了武院,不願教授看家本領又如何?”

敝帚自珍也好,殺手鐧也罷,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是將一些‘秘笈’藏著。

“武院,肯定是得武勳佔著,不能讓文臣插手過多。孫兒弄出來武院,就是擔心武勳人家不如文臣一茬茬的冒出來。”朱允煐嚴肅無比,對老朱說道,“而且這武院,首先得從勳貴人家選人。再者就是入武院的,也分三六九等。三品武將以上,皆由武院所出。”

老朱一愣,隨即哈哈大笑,“三品不夠,四品才成!若是以後有能耐了,五品、六品,都該是咱武院出身,都該是皇帝的門生!”

好吧,老朱對於有些事情心裡清楚著呢,只是再次考驗一下他的孫兒而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