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發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石灰是一個好東西,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開始使用了。據說往上追溯,那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紀。除了在土木工程中應用範圍很廣,在我國還可用在醫藥方面。

石灰雖然好,只不過朱允煐對其不是很滿意,他更加希望看到的是水泥,那更加合適。

只是水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朱允煐自認為自己可能是能夠講出來一個大概。比如說似乎是和石灰很像,不過這些東西,也需要加上一些水、粘土等等。

更進一步,朱允煐覺得這些東西與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很是相似。但是他可以膠結碎石,硬化之後強度很高、十分的堅硬。

英示皇帝很聰明,他有很多的想法,這也是工部上下的人都知道的事情。當今天子還是皇太孫的時候就在折騰造船廠的人,在督建北平城的時候‘假公濟私’弄出來了一個工部學院,裡面都是一些能工巧匠,都是一些大匠。

很多人沒有讀過書不要緊,說不出來一個所以然也不要緊,讓一些讀書人過去。和那些工匠交流,記錄下來工匠的一些心得或者祖傳的經驗等等。

或者是按照當時的皇太孫的旨意,聚集一大票精兵強將去攻堅一些難關。

所以大明的火器有了提升,如今一茬茬的在換鳥銃、炮管,因為就算是現在的炮管、鳥銃還會炸膛。但是相比起以前好了太多,而且還有很多的試驗,一直銃管正常情況下能用多久、開多少次銃,都是有記錄的。

火藥也是在進步的,這可不只是被用來煉丹,或者是用來放爆竹了。

硝酸鉀、硫磺、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黑火藥不用說,很多人都很清楚。北宋時的《武經總要》記錄了三個火藥配方,也是在不斷的進行改進,達到了易燃、易爆、放毒和製造煙幕等效果。

現在的大明有著足夠多的火器,包括陛下說的‘點火裝置’,只要扣動扳機就能射出彈丸了。這樣的火器更加便捷,不需要點燃火線了。

只不過這樣的‘燧發槍’工藝相對複雜,所以相對來說造價較高,也只能裝備神機營等少數精銳部隊,換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事情。

包括那些個被稱為手雷的玩意兒,都是精銳部隊才能配備的。甚至現在也有人在研究‘火箭’,也可以說是改良火箭。

也就是可以發射三十二支箭的‘一窩蜂’,朱允煐沒有那麼大的臉覺得是在他的指導下才有的‘一窩蜂’。實際上在歷史當中,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棣就在白溝河的時候用了‘一窩蜂’。

只能說現在的大明火器處在蓬勃的發展當中,不管是管狀的火銃,或者是歷史上已經出現的火炮,包括不斷改進的火箭,威力在增加的‘新式武器’手雷等等。

這都是好東西,朱允煐非常看重,而本身擅長火器的老朱也更是重視這些東西。

現在北平那邊,包括應天府這邊,很多人的茅房經常被一些人‘光顧’。只是因為皇太孫當初曾經提及,說是什麼茅廁的石頭有硝石,這樣的東西可是製造火藥的好東西。

髒、臭或者噁心人之類的事情,輪不到朱允煐去做,包括很多的工匠也不需要去在意那些事情。自然會有人去提供原料,實際上也不一定就是要指望那些茅房,畢竟中國地大物博,硝石這樣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一硫二硝三木炭’這樣的東西,也是課本上曾經提及的。

但是這可是黑火藥,朱允煐不是很滿意。他希望看到的是‘現代炸藥’,也就是所謂的‘黃火藥’,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這些,朱允煐自己都說不清楚,也造不出來。

畢竟科學的進步是需要積累的,朱允煐也沒辦法一下子去點亮所有的技術,只能現在去慢慢的‘攻關’,只能是在這個階段不斷的去積累。

心情還算不錯的朱允煐翻著工部學院的一些奏報,看著一些記錄,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中國歷史上對於文科極其重視,雖然科學技術也確實是比較發達,相比起同時期的其他國家、文明,是足夠的先進了。

只不過也不需諱言,對於文科比較重視。而理科這方面雖然也有一定的投入,但是總的來說不是那種有著系統的培養、完善的科學體系,這也是朱允煐不太滿意的地方。

工部學院的建造、發展,這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試點,朱允煐要讓一些人明白這些道理。他現在就是在建立新學,開始重視理科生,開始‘科學’的培養這些理科生,推進一下基礎科學。

現在有著一些好的苗子,以後說不定就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他需要的讀書人的種子,可不只是那些個會讀四書五經的種子,包括這些個‘理科生’,他需要建立的是一個可以傳承、不斷進步的科學體系。

在朱允煐看著摺子的時候,老朱開心的帶著他的重孫在逛應天府呢。

微服私訪這樣的事情對於老朱來說也是一個享受,退位後的他雖然依然是閒不住的性子,只不過偶爾也有些閒暇,可以離開皇城轉轉,這對老朱來說是一個享受。

畢竟他在位的那些年,包括當初一直是在忙著打天下,基本上沒有太多機會去看繁華盛世。再者就是老朱也認可朱允煐的一個觀點,絕對不能讓小小朱是被養在深宮。

別人帶老朱不放心,小朱也不踏實,現在也就是讓老朱親自帶著小小朱在應天府轉轉。帶著小小朱去哪裡,要看看什麼、說說什麼,該如何教育小小朱,老朱心裡還是有桿秤的。

“高祖父,他不穿鞋。”小小朱指著一個苦力,說道,“咱有鞋,就他沒鞋。”

看著扛著包的苦力,老朱說道,“咱這天底下有人富、有人窮,咱覺著你心裡都有數。你是咱大明的太子,有以後是咱大明的皇帝,你得讓更多的人都吃得飽、有些穿。只是這人你不需擔心,他在這碼頭扛包,能吃個飯、養活家裡人。”

小小朱天真的問道,“高祖父,他家裡也許多人嗎?咱家人最多,咱有好多皇叔,好多王爺。”

老朱就樂了,說道,“這人吶,也都是有區別的。咱以前家裡人也多,也不如咱現在人多。過日子得紅火,人多熱鬧就有奔頭。有人過得好,就有人過得不太好。”

小小朱這就不願意喝茶了,主要是嫌茶不好。小孩子嘛,有些時候挑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平時也是錦衣玉食的,這孩子還真的看不上什麼高沫,尤其是那麼一些個平常的茶葉的高沫。

老朱看著碼頭,對小小朱說道,“這漕運,你可別小看了。應天府是在現在的都城,雖在江南,只是這到底也是需要很多的東西運過來。這水馬驛、河伯所、遞運所等等,也養活了很多人。這碼頭的船老大,漕運的苦力頭子,也是人很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小朱其實是有那麼點心不在焉的,誰讓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孩子呢,對於這些事情根本不感興趣。對於小小朱來說,熱鬧的碼頭以及那些個熙熙攘攘的人群,才是讓小小朱目不暇接的,這和他平時看到的景象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小小朱是有些心不在焉的,不過老朱也不是很在意,帶著小小朱出來轉轉、多讓小小朱見識一下,這就行了。有些事情不急於一時,老朱對小小朱還是非常有耐心的。

平時脾氣急躁、平時沒有什麼耐心,那是平時。在寶貝重孫面前,老朱可不會這樣。現在大明最不怕老朱的人實際上就是小小朱,小小朱也一直都認為他的高祖父是最慈祥的人,和老朱也是無比的親近,根本不知道害怕。

朱允熥來了,一副富貴的景象,看的老朱又是好樂又是好笑。

“皇叔。”小小朱很開心,看到朱允熥就喊道,“咱要糖。”

“不許吃糖,找你高祖父去。”朱允熥也不知道害怕,“咱給你吃糖,你爹就罵咱。找你高祖父,你爹不敢找他麻煩。”

老朱看著朱允熥,沒好氣的說道,“看看你這樣子,像個什麼樣!咱大明,也就是你這般紈絝。”

“咱要是不紈絝,皇爺爺就該擔心了。”朱允熥一屁股坐下,取出手絹擦了擦桌子,“皇爺爺,咱心裡都明白,這可不是啥事都不懂!”

老朱樂了,指了指朱允熥說道,“你個混賬,咱想高看你一眼都難!你和你皇兄能比?你是嫡子不假,你就算是有些個能耐,能鬥得過你皇兄?你那些個皇叔,有幾個是沒本事的,在你皇兄跟前都服服帖帖。就你,不夠看,真的不夠看!”

朱允熥一想也是這麼個理,樂呵呵說道,“還好咱沒那個心思,咱吃喝玩樂就好。倒是呂氏以前總教二哥,咱看著就想樂。”

老朱白了一眼朱允熥,沒好氣說道,“咱心裡都明白,給你父皇留些臉面。你這般也好,允玟也成,你那些個皇叔都一樣。在你皇兄跟前,翻不起浪花!他抬抬手,就給你們摁下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