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義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爺爺,此次孫兒準備改些衛所,多少也是為了咱此前說的那些個產糧區。”朱允煐緩緩開口,對老朱說道,“這一次,咱就是準備順勢在遼東開始打下根基。”

老朱微微皺眉,隨即也反應過來,“咱知曉這個理,咱屯田的軍戶不少。咱就這般好了,裁撤的那些個軍護,都是給遷往遼東是吧?”

看到朱允煐點頭,老朱擔心的說道,“只是你要知曉,遼東到底是苦寒。若是將軍戶遷往那邊開墾,怕是很多人都不大樂意。這些個道理,你也該是知道的。”

“所以孫兒想著的就是銀行,想著的是將一些個人綁在在大明。”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就像皇爺爺這樣,對於土地特別執著。有著自家的地,也是絕大多數百姓的想法。”

這一點說到了老朱的心坎上,主要就是對於土地的情結,可不只是老朱執著。

有著自己的土地,這就是無數百姓的終極夢想。而絕大多數的人,實際上終其一生也很難有自己的土地,或者可以說很難有著能夠養活自己、養活一家人的土地。

老朱想起來了一般,立刻說道,“咱想起來了,你此前說了要土地改制,說是土地國有。咱這些時日也讓人問了,似是和那些個井田制有些相似。”

可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嘛,土地收歸國有,現如今也不是完全現實。畢竟大明開國三十有一,很多的東西已經確定下來了。船大並不好調頭,要不然多少也是容易有些動亂了。

如果現在強行收地,估摸著多少也是要讓天底下的世家、鄉紳不滿。大明的皇權至高無上,這一點似毋庸置疑的。只是朱允煐也不會天真的以為皇權就是一切,不能將天下很多人的不滿都給壓下去,那不現實。

想想看秦二世,想想看隋煬帝,這都算得上是前車之鑑了。

“孫兒雖然是想要乾脆點,直接將土地都收歸朝廷,只是咱也知道不太現實。”朱允煐緩緩開口,對老朱說道,“只是咱治理天下,多少也是應該依靠這些鄉紳、讀書人。咱說起來,也是不好直接將這些人給一下子打死。”

老朱點頭,隨即也笑著說道,“是這個理,咱也不好將那些人一口氣全都給打死。”

“拉攏一部分、打擊一部分、分化一部分,這就是咱的心思。”朱允煐得意洋洋,對老朱說道,“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咱也知道大明根基是百姓,這是咱必須要看顧的。”

老朱一拍巴掌,樂呵呵的說道,“是這個理,咱是皇帝,也該是讓咱的根底紮實。”

根底紮實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就沒必要在意了。一口氣將所有的底牌打出去,或者是指望將以後的一些個制度直接套在現在的大明,朱允煐也知道那是不現實的事情。

朱允煐抱過來鬧騰的小小朱,緩緩說道,“孫兒覺得大明的根底是百姓,咱也答應過皇祖母,要讓百姓吃飽穿暖。咱這一次改制,要讓許多人有地種,只是江浙到底是重地,不適合改。荊楚那邊,倒是可以稍微發發力。但是嶺南、遼東那邊,就可以直接開始了。”

老朱眼前一亮,有些促狹的說道,“你這混小子,給了地才好讓那些人乖乖的去遼東。”

理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雖然大明現在還是在持續的遷民,只不過很多的時候都是強迫的。

而傳說中的‘解手’一詞,有些人是說移民被捆綁上路,在漫漫長途上他們免不了要屙屎灑尿,內急時便會要求押解官差,解開被捆綁的雙手後方便。

尤其是關於山西洪洞大槐樹,這似洪武遷民的重地。甚至不只是‘解手’,還說官兵強迫百姓登記後,為防止逃跑,把他們反綁起來,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成一串,押解著移民上路。

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被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看看,關於老朱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這生活習慣都和老朱要扯上關係了。

老朱樂呵呵的,頗為得意的說道,“咱就知道咱的孫兒是走一步看三步,咱此前還怕你想的事情太好,就手段太過激進。現在看看,咱的孫兒就是皇帝心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允煐也忍不住樂了起來,得意洋洋說道,“那是,咱想著的是天下安定。有些事情自然也該是這般,該穩的時候還是要穩。咱也想過,有些政策是好的,只是咱也怕好的政策放到了下面去了就變了味。”

顯然不只是小朱有這樣的心思,老朱實際上也擔心這些事情。

老朱自認為自己制定的政策肯定是為了長治久安,是大明江山傳承萬年。但是這些個事情,多少也是皇帝的心思好,可是底下的官吏、鄉紳不配合啊。

這些個事情,朱允煐自然擔心,所以這些個事情也必須要改變一下。太過激烈的手段,確確實實不適合現在的大明,只能從一些地方開始改制,做些個試點。

“咱改軍護、衛所,咱要開始繼續增些兵。”朱允煐繼續說道,“這一切,咱就是想著要給遼東、嶺南那邊給發展起來。咱打下好基礎,以後這小屁孩接手的大明江山就是穩固的江山。咱這個太子,只是中人之姿。”

老朱沉默片刻,看著在開心的用小短腿踢著水花的重孫兒,老朱知道這小子就是中人之姿。

所以有些個事情,還真的就是需要老朱、小朱來辦好。要不然的話,根本沒辦法指望小小朱能夠一下子將江山打造的更好。這小子,大家對他的期待就是守成之君,這也就足夠了。

“咱想要去搞遼東,多少也是想著邊患。”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皇爺爺此前策劃的北伐,那些韃子三五十年成不了氣候。只是金人,咱可是急著的。”

老朱微微皺眉,歷朝歷代的敵人基本上都是來自北方,以前是匈奴,或者是和匈奴有些關係的突厥。要不然的話,就是後來的蒙古人了。

至於契丹人建立的遼代,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似乎只是曇花一現而已。可是朱允煐明白,那可不是真正的曇花一現,這是必須要重視的。

現在還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三大女貞部族。基本上也都是在遼東,在努爾幹都司的區域活動,這三大部族現在基本上似過著茹毛飲血、乘鹿出入的生活。

不過這些個人,也確確實實是極為兇悍,畢竟他們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

漢文明、儒家文明,有著一個極為強大的特點就是包容性。同化能力極為強大的漢文明就是這麼有魄力,只要給一些個時間,耳濡目染之下就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咱準備將一些屯田軍戶遷往遼東,那邊現在到底是苦寒。咱減免他們十年徭役、賦稅,咱給他們每戶、每人分得土地。咱此前在韃子那邊奪過來的牛馬,調教一番也給送過去一批。”朱允煐看著老朱,信心十足的說道,“苦寒點,也能得些生機。”

老朱笑著點頭,說道,“咱朝廷養他們十年,讓他幫咱給遼東那苦寒的地方養熟了!”

“十年可不成,估摸著得更久。但是咱耗得起,咱花個十年、二十年,以後子孫們就可以有百年安定。”朱允煐看著老朱,渾不在意的說道,“皇爺爺,咱們能者多勞,咱們吃點苦,以後咱的兒孫們就可以享福。”

老朱很開心,他的這個孫兒就是和他一個性子,自己吃點苦不算什麼。只要以後的子孫可以享福就好,只要以後的孩子們能夠有著一個安穩的江山,比什麼都強!

“咱很清楚,接下來幾年不大可能多動刀兵。咱就給屯田的軍戶給遷過去,再者就是一些老卒到底是給咱大明江山出了不少力氣,咱也該管著他們。”朱允煐笑著開口,繼續說道,“咱在那邊給他們塊地,他們也好享享福。”

老朱不置可否,去了遼東可不一定是什麼享福的事情。真的要享福,給安置在江浙這邊、再給塊地,那才是真的享福。

只是老朱也不會說朱允煐這麼做不對,誰讓他的孫兒是皇帝呢,該心狠的時候自然要心狠。

朱允煐也很清楚,不是執政者心狠,有些時候也確實是需要犧牲一些群體的利益。為的自然就是大明的長治久安,有些時候也就只能是心狠一些了。

或許現在去遼東的那些軍戶會埋怨,只不過朱允煐也是真的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有些事情,現在也只能是朱允煐去做了,有些事情也就是他拿出來更大的魄力去做了。有些阻力也沒辦法,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或許也是在朝堂上論戰了。

或者,也是需要拿出來皇帝的權威,用強硬的手段將反對的聲音給壓下去!

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這就是皇帝的義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