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新政 (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作為大明的皇帝,朱允煐顯然是一個無比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他也意識到了現如今的一些朝廷的政策,有著一些改善的空間,可以給大明這一條大船制定更好的航向。

而作為新一代的舵手,朱允煐當然需要好好的做些事情,這就是他應該做的事情。而作為這條大船的奠基人,老朱一直都是掌控欲十足的,他也確確實實希望看到大明發展的更好一些。

看到小朱到來,老朱立刻就問道,“英兒,咱的英兒要當仁皇帝了?”

“仁皇帝,當然要當。”朱允煐直接開口,也不客氣的說道,“皇爺爺開國自然是亂世用重典,咱現在也該稍微的寬政了。寬政解嚴霜,咱好歹也是新皇帝,得有些新政。”

老朱也不反對,只是問道,“英兒,那你就說說,你是打算如何弄你的新政。”

新政,老朱確實不會反對他的孫兒推行新政。這些事情他自然也早就有所預料,不只是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登基後自然也就有著那麼一些個新政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對於新政,朱允煐也確實是有著不少的想法,他也確實覺得現在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時機。既然是新政,當然也不能冒失,很多的事情也確實是朱允煐很久就有著的想法。

雖然這只是他登基的第一年,只不過對於新政的規劃,朱允煐早就有著這樣的一些個想法了。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朱允煐則直接開口,“孫兒這些年,也一直都是在考慮這些事情,得改改皇爺爺的一些政策。”

老朱也不反對,笑著點頭說道,“若是你一點都不改動,咱心裡也不踏實。新皇帝登基,自然要有新政。只是這國朝大事,你得考慮清楚。這新政,可不能操之過急。”

這一點朱允煐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說到底就是老朱的政策雖然有著不少的弊端,只不過一旦矯枉過正,那肯定是沒有任何的好處。新政的改革,也不能是過於理想化,得針對現實的問題。

朱允煐看著老朱,嚴肅說道,“皇爺爺,咱大明一直帶讀書人、文臣嚴苛,這並非好事。孫兒覺得六部尚書的品級,也該稍微的提一下了。”

老朱點了點頭,現如今的六部尚書都是正二品。因為正一品的衍聖公給朱允煐弄掉了,以前的丞相也是正一品,老朱給砍了。現在的文官之首,就是正二品的六部尚書了。

與之對比的是武勳這邊,五軍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從一品的是同知。都督僉事,這也就是正二品了。

也就是說五軍都督府的第三級官吏,這也就和六部尚書同級了。更何況大明朝開國以來也都是武貴文輕,這也更進一步的說明了現如今的文臣地位之低了。

老朱也不反對,笑著點頭說道,“咱是看不上一些個讀書人,只是這治理天下,也是該讓讀書人出出力。六部尚書提到一品,這也合適,咱的都督府這些年也有些驕縱了。”

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前些年的老朱一直是在壓制那些文人,而現在也得限制一下武勳了。

老朱認可這些,對朱允煐說道,“是這個理,過些時日你也該尋個由頭升一升那些文官的官位,讓那些人也感恩戴德。這君恩,也該落在你身上。”

朱允煐調侃著說道,“還有不少讀書人心慕前朝,就是因為咱大明不合那些讀書人的心意。這下九流的讀書人,覺得咱大明對他們不好。”

讀書人的忠君,其實很多人根本不在乎是不是異族,他們在乎的就是‘正統’。在元朝的治下,他們就忠於元朝的皇帝,蒙古人、漢人對他們來說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當然也有一些個讀書人是沒有立場的,或者是沒有什麼心中的大義。自然也不缺少一些讀書人,是真的有能耐、有治國的本事,有著一些個遠大的抱負。

大明朝現在還有不少讀書人對於元朝很是懷念,這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別說什麼按照元朝對人的分等級,讀書人乍一看是下九流、不如娼妓。可是元朝的統治者也不管那些讀書人,或者說一些世家大族的地位還是比較超然的,自然也就讓那些人對元朝還是懷念了。

再看看大明朝,老朱基本上也就是看不上讀書人,而小朱對讀書人也是多有打壓,這當然讓不少讀書人心裡有些怨懟,覺得斯文掃地了。谷

雖然現在確實有著不少的文官入朝,只是重武輕文以及對於嚴苛的政策,多少也是讓讀書人失望。有著那麼一些個讀書人,確確實實對於現如今的朝堂不太滿意。

文人士大夫想要共治天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這些人更多的為治理天下出力,這樣的事情朱允煐還是比較歡迎的,這也是他比較期待的一個事情。

“那些讀書人的心思最難琢磨,也最是麻煩。”老朱忍不住抱怨,他對不少讀書人沒有好感,“今個你給他當個官,他還想著要管著咱。明個你不順著他的意思,他就吵著咱不是堯舜。”

讀書人的心思確實是比較難琢磨,尤其是一些士大夫,他們的追求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達到的。

或者說人的慾望是在不斷的膨脹,那些個士大夫可不只是想著要當官或者共治天下,說不定還想著要來個大同世界,想著要達到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盛世之景。

哪怕那可能只是一些書上的記載,但是毫不影響很多的讀書人對於那樣的一個治世滿是期待,很多人也都將那樣的一個世界當做是理想中的樣子。

“所以咱也想著給那些讀書人一些體面,也要他們出力,但是咱不會讓他們壓過武勳。”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給他們點甜頭,接下來幾年咱也沒心思四處打仗,得文治了。”

看了一眼朱允煐,老朱也忍不住樂了起來,他大概是明白他的孫兒想要做些什麼,或者說早就知道了答案。

現在給那些讀書人體面,就是為了讓那些人好好的為朝廷效力。給他們跟前栓個胡蘿蔔,讓那些讀書人一個勁的往前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文臣的‘地位’要提升,朱允煐準備先給他們‘升官’,讓那些人感受到皇恩浩蕩,讓他們一個個的激發鬥志、動力,讓他們開始好好的為朝廷效力。

朱允煐這個時候則繼續說道,“武勳,這些年也太過強勢了。咱現如今提攜一下讀書人,也好文治天下。武皇帝,咱是武皇帝不假,只是咱可沒打算真的就是只是以武威壓天下,也該文治。咱想著上馬打天下,下馬安天下。”

老朱立刻嘲笑著說道,“咱孫兒領兵都領不明白,還上馬打天下!”

朱允煐立刻咬牙切齒,也覺得無語,“孫兒,好歹也是領過兵的,也是有著一些個軍功的。”

老朱也就是笑而不語了,他的孫兒是個什麼水平,他心裡有數就好。有些事情,小朱也就是稍微糊弄一下不明白的人而已,要說他文武雙全,那還真的不至於,他沒有那樣的水平。

老朱微微點頭,對小朱說道,“咱覺得這個事情也好,咱這些年也確實有些嚴苛了。說起來咱本來想著是你爹若是活著,也該是他寬待百官。這事情本來是說好的,咱嚴苛、他寬仁。現在他不在了,也該是你來寬仁、敦厚一些了。”

朱允煐覺得就是這麼一個道理,隨即說道,“孫兒也是這麼想的,不好一味強壓。這些讀書人,還是有些用處的。咱們治國安民,也不能是一口氣的去強壓。”

這樣的道理朱允煐明白,老朱自然是更加明白的,他不會反對朱允煐這些想法。在老朱看來,他的孫兒能夠想到這些,這些實際上也是一些個讓他心裡踏實的理由,他的孫兒就該是這般有想法,就是這般有想法、踏實,才是最好的大明皇帝。

朱允煐這個時候則繼續說道,“孫兒的想法也很簡單,如今這是寬待讀書人,這也就是一個說法而已。孫兒此前也就說過,江浙賦稅過高,孫兒也順勢可以降低一下這邊的賦稅。”

老朱還是微微皺眉,他確實是對江浙地區的百姓克以重稅,江浙的賦稅是其他地方的數倍。要說江浙地區的百姓對老朱,怨聲載道也算得上是有的,只是他們現在更多的還是怕老朱。

老朱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說道,“成,咱以前也是沒法子,你就讓江浙的百姓過點踏實日子。”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對江浙地區一直克以重稅,可不是說老朱想要報復。說到底,這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以前的大明家底子薄,也只能讓相對富裕的江浙地區多些‘貢獻’。

新政嘛,在這個時候也就應該開始一些個改變,寬仁的可不只是對文臣而已,這也是方方面面的。

老朱期盼的看著他的寶貝孫兒,希望他的孫兒再繼續說道說道,說著那些個對於新政的想法。這大明的江山,交給這樣一個踏實、有主見的新君手裡,老朱心裡也踏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