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土地是國家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次看起來還算不錯的微服私訪,對於老朱來說是比較高興的。哪怕只是走馬觀花,但是老朱也確實覺得總體來說還不錯,勉強算得上是國泰民安,百姓也是安居樂業。

至於說稍微有著一些問題,不過老朱也覺得問題不大。畢竟想要做一個真正的盡善盡美,做到真正的完美無缺,這其實也是不太現實的一個事情。

只要總體來說不錯,這顯然也就足夠了。哪怕是工作狂、控制欲極強,老朱也不會貪大求全。

老朱明白這個道理,朱允煐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只要看到大明的百姓過得不錯,那也就行了。雖然在應天府這樣的‘首都’,在天子腳下相對來說整體情況要好一些,比起一些偏遠鄉村要各種條件優越不少。

但是不管怎麼說,朱允煐覺得現在的大明朝,確實很不錯。

盛世可能還談不上,不過勉強算得上是治世吧。畢竟大明開國的時間太短了,基礎比較差,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發展,這點耐心朱允煐還是有的。

不過朱允煐也明白,這也需要他更多的付出,需要大明的文武百官以及百姓一起努力。

心情還算不錯的朱允煐回到了皇宮,自然也就是辦著自己的事情。偶爾出去來一個微服私訪,但是那也就是偶爾一次就行了,他更多的還是需要坐鎮皇宮。

老朱心情不錯,看著朱允煐問道,“英兒,上次你說的稅制,打算是什麼章程?”

歷史課本上有,還是有著那麼一些個可以借鑑的地方。

現在的大明,基本上是兩稅法。但是除了這些稅收之外,還有徭役。有裡甲正役、均徭和雜泛差役,這都是很常見的。

朱允煐沒有猶豫,對老朱說道,“孫兒想著兩個法子,一個叫一條鞭法。基本上就是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

老朱愣了一下,看到了好處,“真若是這般,大概也是可以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也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

“是啊,這樣確實可以降低了課稅成本,增加了朝廷賦稅收入。而且在此前賦與役不相干,現在統一了役法,也確實可以使得咱大明省點事。大明的銀子越來越多,以後也不用只是想著稅糧,也可以是金銀財物。”

“再者就是現如今也確實有著那麼些土地兼併,這樣可以讓咱們的百姓擺脫土地,多點生路。”

老朱仔細想了許久,才說道,“這樣一來,有些地方就不太好。有些地方你也知道,咱是皇帝也管不了。再者就是一旦開始一條鞭法,有些貪官汙吏就要胡來,想來少不了要增加徭役賦稅、擾民。”

皇權不下鄉,在這個年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有些地方官官相護或者利益勾連,官員和士紳勾結這樣的事情,想來也是無法避免的。

朱允煐看著老朱,笑著說道,“咱覺得,還有一個叫攤丁入畝。咱將丁銀攤入田賦徵收,廢除人頭稅。再者就是降低對戶籍的限制,讓人可以自由遷徙......”

老朱一下子就要蹦起來,有些生氣,“你這麼一來,咱的戶籍制度就毀了!”

好吧,如果攤丁入畝,確實是基本上要動搖老朱制定的戶籍制度。

“皇爺爺,這樣確實是讓人都流動起來了。但是咱這攤丁入畝,還是要查清各處地畝多少,按畝均攤稅賦。咱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以後就是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聽到朱允煐這麼一說,老朱一下子反應過來,“你是準備對那些豪紳下狠手了?”

朱允煐笑著點頭,對老朱說道,“皇爺爺當年打天下,確實是要那些豪紳的支援。皇爺爺定鼎天下後,也確實對那些人不錯。只是如今天下大定,咱可以手腕強硬起來。誰敢齜牙,咱就砍他全家!”

對於自家孫兒這麼殺氣騰騰的話,老朱沒有不高興,“這麼說來,倒是一個好事。”

“是啊,窮人家的負擔就小了。但是那些富戶、那些官員,基本上就慘了。”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官紳一體納糧,咱可不怕那些人鬧。”

老朱想了想,說道,“這攤丁入畝,看似是讓官紳都要納糧,只是要是百姓沒有地,也只能給地主當佃戶。到那時,地主說不準也是要增加田租。”

對於老朱能夠想到這些,朱允煐一點都不意外,他知道他的皇爺爺是天縱奇才。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攤丁入畝看似是損害了地主、官員的利益,只不過很多的事情這些地主也有其他的辦法。比如說到那個時候,這些人可以將稅收的成本轉嫁到佃戶身上,到那個時候佃戶的壓力依然很大。

朱允煐自然明白,攤丁入畝是一個不錯的稅收制度,可是這樣的政策也不見得就是真正完美無缺的,還是有著不少的漏洞。

對於這個道理,朱允煐自然是清楚的,他也知道攤丁入畝看似是相當的不錯,只是這樣的一個政策,也不見得就可以解決全部的問題,這只是朱允煐的一個參考標準。

看著老朱,朱允煐有些故作神秘,有些得意的說道,“皇爺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都是大明的,都是咱老朱家的,地自然也是老朱家的。”

老朱點了點頭,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只是他也有一些奇怪,“是這樣,那咋了?”

“咋了?”朱允煐得意洋洋,對老朱說道,“既然土地是國家的,以後咱們大明的地,也就是歸國家了。土地是國家的,咱大方的讓百姓種田。”

老朱一下子愣住了,他好像是猜到了一點什麼,但是現在也不確定。對於他這個寶貝孫兒的一些個想法,老朱有些時候是真心搞不懂,他的孫兒怎麼就那麼的能想、敢想,有些東西還真的有些好處。

朱允煐則繼續說道,“孫兒一直怕土地兼併,到那時百姓沒田可種,自然也就要有動亂。此前孫兒革了一些讀書人的待遇,想方設法的避免兼併導致稅收收不上來。這不是辦法,到底是有路子可鑽。”

“所以你想從根上來?”老朱有些激動,站起身來說道,“地要是國家的、是朝廷的,就不準私下裡買賣了!”

朱允煐點頭,笑著說道,“是這個道理,土地收歸國家所有,咱將土地借給百姓。十年一輪,到時候根據造冊來,重新分配田地。這也是怕人口增加,導致有人無田可用。”

老朱激動不已,對朱允煐說道,“是這個理!這樣一來,咱的子民就有田種,不用去地主豪紳家種田。再攤丁入畝,地主豪紳想要多買土地也沒了那麼個心思。”

土地收歸國有,定期的進行分配。再加上攤丁入畝,這也就意味著很多人種田就要交稅,田越多交的稅也就越多了。

朱允煐則繼續說道,“其實若是開國之初就這般,咱現在也更好動作。只是現如今咱也不好大肆收田,要不然肯定也是天底下動盪。”

老朱不是尷尬,而是覺得有些遺憾。當初為了坐穩天下,他確實做了一些妥協,有些事情也確實考慮的不是很全面,看起來也是稍微的留下來了一些隱患,不是很方便兒孫們動作。

“那些私田,咱現在也不收回來。”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這部分田還是很多的,那些豪紳或者百姓若是想要耕田、買賣田地,自然也是可以的,咱就認了。但是除了這部分田,還有很多是公田。”

老朱也點頭,現在大明的田地,除了一部分是歸‘私人所有’,還有很多的都是屬於國家的,是朝廷的土地。

這一切自然也就意味著朱允煐可以動作起來,土地收歸國有,也不是一刀切的,不至於讓底下的一些人感覺到自己的命根子被斷了。當然那些人可能也會感覺到麻煩,以後想要再買地,那就越來越難了。

朱允煐則繼續說道,“衛所的田地,皇莊的田地,包括陸陸續續開發出來的新的耕地,這都是朝廷的。這些作為咱的保障,以後分給百姓也好兜底。想要種田的門路很多,咱不怕百姓沒田種只能依附於地主豪紳。”

老朱眼裡寒光大盛,對朱允煐說道,“若是底下有人鬧事,咱就收回來田!”

“其實孫兒也明白,這政策也會讓底下一些人有機可趁,只是咱定死了一些政策,嚴加督查,大概可以少些麻煩。”朱允煐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這政策是好的,有惠於絕大多數人,這也就夠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就是朱允煐的心裡話,他知道不存在所謂完美的政策,包括很多的政策可能也會被底下人唱歪。

不過這樣的一些個政策出現了,對於絕大多數的大明百姓比較有利,這也就足夠了。哪怕會傷及一些人的利益,也不在乎。

現在的朱允煐,有底氣將一切的質疑給砸回去,他手裡的刀可是足夠鋒利!

7017k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