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移風易俗不容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老朱的心態,朱雄英可以說是比較清楚的。

手下的文武百官、勳貴功臣,老朱更多的是一個君王的心態。就算是其他的子女,老朱很多的時候也不會是一個慈祥的父親。

實際上老朱對於子女真的是比較好的,生怕自己的子女吃苦,所以努力的想要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連子孫後代的事情都想好了。

只是老朱可能沒有想到,以後朱家宗室幾乎徹底壓垮了大明王朝的財政。

朱雄英這段時間沒有說,因為說了也沒用,那樣只會讓老朱生氣。他可以在老朱面前表現出無賴的淘氣孫子的姿態,但是有些事情朱雄英是不會做的。

在朱標、朱雄英面前,老朱可不只是皇帝。有皇帝這個身份不假,但是老朱更多的是一個父親、爺爺,他恨不得將所有最好的留給嫡子、嫡孫,可不在意什麼搶班奪權什麼的。

朱雄英那些‘大逆不道’的話,很多時候老朱聽著還是比較心裡舒服的,因為孫子和他親近才不會藏著掖著。

這也算得上是有恃無恐吧,所以朱雄英現在也越發的‘囂張’了,老朱和大朱已經對於一些事情採取預設的態度,他們知道朱雄英心裡有數。

比如說他們又一次聽到了朱雄英請奏,這是打算再次出宮了。理由是看看應天府的一些重要機構,這個理由讓老朱和大朱覺得有必要,所以還是批准了。

畢竟皇太孫出宮,這是需要他們批准的。最重要的是皇太孫出宮,儀仗、安全這類事情是需要他們仔細提點的,這是需要他們作出安排的。

“皇兄,我們也要出宮!”

“皇兄,我肯定聽話,你就帶我出宮好不好?”

朱曦和朱玥拽著朱雄英的袖子在撒嬌,朱允熥只是在旁邊咧著嘴傻笑。抱著小狗的傻小子,那意思也是很明顯的,顯然也是想要跟著一起出宮轉轉的。

朱雄英端著,歪斜著坐在椅子上,“這可難辦啊?皇兄明日出宮可是有正事,帶著你們也多有不便。”

朱曦捏著朱雄英的肩膀,說道,“皇兄,我可不是小孩子了!你明日多半也就是四處看看,帶著我又沒干係!”

“就是,皇兄,你能有何正事!”朱玥也不甘示弱,威脅著說道,“若是你明日不帶著我出宮,我肯定天天煩著你!”

朱雄英板著臉,一拍扶手,“有這麼和皇兄說話的?!”

朱曦和朱玥才不怕,她們只是笑嘻嘻的看著朱雄英,算得上是有恃無恐的。至於朱允熥,稍微有點害怕,皇兄雖然沒有收拾過皇姐們,但是沒少收拾他。

算了,朱雄英還是自己找個臺階吧,“老三,去問問老二,他若是要出宮也跟著一起去。”

看到朱允熥跑走,朱曦嘟著嘴說道,“皇兄何必去叫他,呂氏肯定不會讓他和我們一起出去,就像皇兄會害他一樣。”

“莫要瞎說。”朱雄英摸了摸朱曦的腦袋,笑著說道,“對了,難道是呂氏對你們不好?”

朱玥立刻說道,“那她倒是不敢,只是玥兒又不傻。她整天揹著我們在教導老二,整天壓著老二讀書、進學。咱家老三,整天吃喝玩樂最好。”

朱曦也跟著說道,“就是,老三整天裝個儒雅、好學,要我說就是個空架子。耳根子軟、沒主見,學什麼禮賢下士、勤勉好學,都是個樣子貨。要說孝順、寬仁,我看未必!”

“別亂說,老三倒還不錯。”朱雄英笑了笑,對兩個妹妹說道,“父王聽到這些不高興。”

朱曦和朱玥立刻縮了縮脖子不說話,但是絲毫不影響她們不喜歡朱允炆。最親近的還是可靠的皇兄,平時也少不了需要照顧一下整天在傻樂的弟弟朱允熥。

朱雄英笑了笑也沒有多說什麼,對於朱允炆,朱雄英心裡自然也是有著一些看法。但是可以肯定,只要他還活著,朱允炆就不可能是什麼未來的建文帝。

至於說朱允炆,看似孝順、寬仁,但是那家夥登基後做的事情可算不上寬仁。

就算是藩王勢大讓他寢食難安,可是這傢伙削藩的手段,那叫一個狠辣。被逼自殺的藩王、被囚禁鳳陽高牆的親王,那可不少。

這是被一些理想主義者忽悠瘸了的皇帝,根本壓不住場面。識人不明不說,也沒個主見,結果導致四叔朱棣登上皇位,朱允炆下落不明不說,子女要麼被殺、要麼被囚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不能讓朱允炆上位,要不然的話,太子朱標這一脈可是絕嗣的。也不知道是朱允炆自己的子嗣還是朱允熥,被朱棣囚禁鳳陽高牆幾十年,出來的時候連牛馬都分不清楚。

朱允熥屁顛屁顛的跑了回來,朱允炆肯定是不會跟著出宮的,大家也都不覺得有什麼好以外的,這才正常。

常茂和常森兄弟兩個最近也沒多做什麼,整天就是在府裡等著,因為皇太孫出宮,他們勢必是要跟著的。

傅讓、馮誠也是這樣,他們看起來也是要被當做太孫的班底在培養。這看似是讓他們搶佔先機,可以成為太孫的心腹。

只不過能不能站穩腳跟、取得太孫的真正信任,這還很難說。他們能不能在太孫的扶植上真正的成為一些手握大權的頂尖勳貴,這也很難說。

儀仗沒有,只不過已經有錦衣衛、羽林衛、虎賁等,已經在午門候著了。

王承恩謹小慎微,已經差人和常茂溝通了,太孫今日要去龍江船廠,還需要提前準備一下。

誰讓常茂是太孫二舅呢,所以馮誠和傅讓在這個時候也只是聽著。尤其是馮誠,前幾天才被太孫敲打了一番,現在還緊張著呢,哪怕他以後可能承爵,不過現在可不敢翹尾巴、擺架子。

朱曦有些不高興,對朱雄英抱怨起來,“好好的,非要去什麼船廠,哪裡有什麼好看的?!”

“就是!”朱玥也在聲討著,“我和皇姐好不容易才出宮,你偏要去船廠!”

看著兩個妹妹,朱雄英咬牙切齒,“我當初就不該心軟,你們裹腳的時候,我就不該攔著!”

裹足,這也算是有些歷史了,據說北宋的時候就有了,南宋更是興盛起來。而到了金代、元朝,他們也不禁止。

尤其是元朝時,蒙古人本來不纏足,但並不反對纏足習慣,相反還持讚賞的態度。這也使得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發展,元代末年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

朱曦和朱玥就沒好氣,也有些擔心,“可是外面都說沒有裹足不好,我當初就不該聽你的,不就是疼......”

“皇祖母裹足了嗎?”朱雄英立刻打斷,無比肯定的說道,“兩個姑姑裹足了嗎?你們給我記好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現在也不好命令禁止。但是若是我們開始不鼓勵裹足,以後這些陋習也該沒了!”

有些習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尤其是一些酸腐文人推波助瀾,更是讓不少人對於裹足趨之若鶩。

移風易俗之類的事情,真的沒有那麼容易,有些時候也不是說一道旨意下去了就會改變所有人的一些觀念,這是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去慢慢的改變一些觀點。

先去船廠看看,雖然現在老朱已經頒佈了海禁,但是不代表大明沒有船廠。

龍江船廠可以追溯到南宋,當時叫龍灣都船廠。現如今的龍江船廠,也是大明最先進的船廠,造的船可不差。

朱雄英還是需要去看看的,海禁,肯定是不可能海禁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