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讀書、鬧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丁丑科會試張榜了,有人在這個時候金榜題名,自然也就有人名落孫山。有人躊躇滿志的期待著步入朝堂,但是有些人就要收拾行李準備返鄉了。

這大概也是每一次科舉都會出現的眾生百態,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只不過這一次的丁丑科會試,好像是在朝著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方向開始發展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喊出來了朝廷不公的言論。

北方士子嚴重的心理不平衡,他們憑什麼就要比南方士子的錄取名額低,而且還是底出來一大截。更何況就算是名額少了不說,而且名列前茅的幾乎都是南方士子。

但是南方士子就覺得很正常,因為北方本來就不是一個文化聖地,而且他們還要面臨著連年不斷的北方入侵。

在長達幾千年的鬥爭之中,他們已經形成了粗獷的風氣,人人都以尚武為風。更何況北方才剛剛被收復,此前的一百多年可一直都是異族在統治著北地。

這使得很多北方的學子不舒服,他們在北方拼命的抵禦敵人,而南方人在南方享受南方的風光與讀書的樂趣。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居然沒有關照他們北方士子,而且朝堂上下的南方士子出身的官員太多了。

歧視,這裡面肯定是有的,地域歧視不要說在封建社會了,在現代社會也十分常見。

很多的事情就是這麼的無奈,哪怕朱允煐貴為天子,也沒辦法改變什麼。更何況在這件事情當中,朱允煐還是在扮演著推波助瀾的角色,讓稍微知曉一些內情的人也一頭霧水。

這可是今上登基後的第一科呢,很多人還覺得今上會將這一科重點關照,讓這一科的士子成為榜樣等等。但是沒有想到,今上居然帶頭將這一科的事情鬧大。

事情越鬧越大,在貢院前不少士子高呼不公。在這個時候,不知道是誰帶頭喊了起來,一些士子立刻氣勢洶洶的朝著禮部出發。他們要聯名上疏,他們要去禮部鳴冤告狀。

一些士子也覺得這裡是‘京師’,文武百官、王公貴族很多。他們必須要將自己的冤屈說出來,他們要沿路喊冤,攔住官員轎子上訪告狀!

不將事情鬧大,就沒辦法做到上達天聽,就沒辦法做到讓朝堂上的袞袞諸公處置這些不公。

在皇城裡,朱允煐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些事情,忍不住笑了起來。現在事情還在他的掌控當中,很多的事情也是按照他的而一些計劃在進行著。

這對朱允煐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就應該保持著這樣的節奏和步調,接下來的事情才好穩步的推進起來。對於朱允煐來說,現在的火還不夠旺,他還需要繼續拱火、需要繼續增加一些力度。

心裡美滋滋的朱允煐也沒有急著立刻下達一些旨意,且再等等就好。

美滋滋的朝著乾清宮走去,這件事情值得朱允煐小小的炫耀一下,必須和老朱說一聲。

老朱這個時候也在看著錦衣衛的密報,他這個太上皇可不是李淵。老朱現在很多的時候也就是不願意去朝堂而已,很多的奏摺、密報等等,他是想看就看的。

朱允煐其實也沒有刻意的隱瞞老朱,沒有擔心什麼權柄之類的。老朱都捨得退位,朱允煐自然也沒有什麼好‘小氣’的。更何況很早之前,老朱就是將政事交給太子、太孫,老朱的大度和關愛,朱允煐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了。

看到朱允煐過來,老朱抬頭笑了起來,“你登基的第一次科舉,就這般亂糟糟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允煐忍不住樂了起來,說道,“不亂糟糟的,這次科舉就沒意思了。孫兒早找人去問了,這一科沒有太多棟梁之才,多半也就是一些平庸之輩,能夠守好一縣、一府,也就差不多了。”

“咱覺得就算是有一兩個大才,你也是捨得捨棄。”老朱太瞭解他的孫兒了,笑著說道,“這事你看著辦,鬧不好再跟咱說,咱去幫你收拾收拾。”

朱允煐笑了起來,很有自信的樣子,“現在這事孫兒還有數,都在孫兒的掌控之中。”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老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的孫兒就應該這樣躊躇滿志,他的孫兒就應該是這麼一副自信的樣子。

想起來了什麼一般,朱允煐說道,“孫兒的新學算是有些成效了,這段時間也改良了地雷。”

連忙掏出來一些奏摺,朱允煐說道,“孫兒讓人趕緊趕製,說不得在這一次出兵的時候能派上用場。別的暫時不好說,對付那些個騎兵倒是一個利器。”

老朱饒有興趣的看著奏摺,實際上他對朱允煐這些年一直在搞工部學院有些看不懂。也就是一些匠人而已,不值得花費那麼多的金銀財物。可是想想這個工部學院還算是出了點成果,最主要的還是他那孫兒的堅持,老朱也就認了。

而現在看到奏摺,老朱一下子來了興趣,“哦?若真的是這般,咱在大軍對陣的時候,勢必要讓那些韃子的騎兵慢下來。那些傢伙來去如風,騎兵若是衝不起來,那就任咱拿捏了。”

“孫兒也是這般想的,咱這改進的地雷不需要點火,踩上去就能炸。”朱允煐有些得意,笑著對老朱說道,“雖然那些戰馬都是訓練過的,但是幾次炮響,或者直接給炸傷了,那些騎兵也就亂了。”

老朱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笑了起來,“也不需要太多,只需要炸翻他們前頭的騎兵就好。陣腳亂了、衝刺的隊形沒了,咱就好殺人了。”

這些投入還是值得的,朱允煐對於軍事方面的研發一直都是很努力、很大方的。尤其是火器方面的投入,這更是在持續不斷的投入,就是為了保持碾壓級別的優勢。

老朱十分欣慰,看著朱允煐說道,“還是咱的孫兒有遠見,要是咱的話就不成了。咱覺得以前的火器夠用就成,哪想著換銃管,哪想著弄出來你這地雷。”

朱允煐有些不好意思,說道,“皇爺爺,你也別總是這般。孫兒也就是因為皇爺爺也父皇留下的底子厚才這般能做點事情,若是這些都做不好,那也太差勁了。”

老朱一瞪眼,十分不高興,“咋了?咱孫兒能成事,還不許人說了?!咱孫兒就是聰慧,咱孫兒就是有遠見!要不是咱孫兒這般英明,這甚子地雷、手雷,能是這般厲害?!若是誰敢說甚,看咱不和他說道說道!”

好吧,這就是老朱的特點,護犢子到了極點。其他的子嗣都是護的厲害,主要是事關大朱、小朱也小小朱,老朱那是就算沒道理也是不需要有道理的,他的子嗣就是最好、最英明的!

就在這爺孫兩個聊著的時候,一個小人兒出現了。慢悠悠的爬上高大的門檻,似乎是累了一般就坐在門檻上傻笑。

朱允煐還沒說什麼,老朱就樂了,“太子,到高祖父這裡來。”

小小朱立刻跑了過來,一邊跑一邊喊,“高祖父,我讀書了!”

老朱抱起來小家夥,笑著問道,“哦?那太子也高祖父說說,都學了什麼?”

小小朱一下子記不住了,他只知道自己讀書了。可是要說自己讀了什麼書,這個小家夥就不知道了。這一下就想要炫耀的小小朱急了,這差不多都要哭了。

這也使得老朱心疼不已,連忙問道,“太子,可是讀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這一下小小朱來勁了,說道,“《三字經》,母后還誇了我!”

老朱更加開心了,讓雙全找來了三字經,陪著小朱在讀書。而‘好學’的小小朱也沒有讓人失望,渴望表現和炫耀的小家夥學習勁頭十足,哄得老朱老懷開慰。

朱允煐覺得有些好笑,看著小小朱說道,“這小子還是和皇爺爺親,這才讀了書、學了點,就跑來跟皇爺爺炫耀了。”

老朱更加開心了,抱著小小朱胖乎乎的身子說道,“到底是咱的重孫,咱這般寵他,自然也咱親了!就是垠兒的這個開蒙,皇后可以稍微教點,不能一直讓她教。”

“知道,孫兒也說過這些,雖然咱不想垠兒成為大儒,但是也該知些典故。儒家的一些學識,也確實有用。”朱允煐笑著開口說道,“孫兒會在國子監或者翰林院找些伴讀,反正不能找讀書讀傻的。”

老朱想起來了什麼一般,說道,“你祖母的遺澤得繼續下去,以後歷朝的皇后掌紅倉,你覺得如何?”

看起來老朱是知道徐妙清帶著太子去了紅倉、見了國子監的一些學生等等,對於這件事情,老朱顯然也是非常滿意的。

“孫兒也是這麼個心思,要不然也不會讓皇后和太子去國子監了。”朱允煐開口,說道,“真的要說起來,咱們這麼些人裡,也就是祖母心最善。”

老朱看著小朱,忍不住來氣,“咱就不行了?當皇帝的,有幾個比咱還愛民如子?!咱是看出來了,咱再怎麼辦事、再怎麼疼你,你就是向著你祖母!滾滾滾,咱不想看到你!”

好吧,老朱吃醋了,最疼愛的孫兒原來也不貼心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