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皇家的義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作為皇帝,朱允煐還真的不是很在意是不是會坑了茹瑺,也不會覺得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就是無良的。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食君之祿,自然也就要為君分憂了,都是應該做的事情。

交代了茹瑺一些事情,王承恩也得到了一些密令。這個廠公,接下來自然是需要交代下面的一些大檔頭、二檔頭之類的,辦好皇爺交代的事情、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朱允煐可不會太在意這些事情,事必躬親不是他的風格,有些事情交代下去就好。

對於手底下的人,朱允煐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尤其是王承恩這些人,絕對是朱允煐的心腹,能力其實也是沒有太大的問題,是相當可靠的,而且是無比的忠心。

內閣大學士這些,朱允煐覺得真的需要好好的考慮一番。只是這些事情也需要考慮清楚,總不能是老朱這邊剛剛廢了丞相沒多久,他這邊就弄出來了一些可以制約皇權的首輔之類的,那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情。只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首輔就算有,權力也不會太大。

張居正這樣的首輔,還是儘可能的不要讓他們出現。內閣大學士的定位,應該是比秘書班子要稍微強一點,但是這也就是稍微強一點而已,可不能真的有太多的實權。

朱允煐覺得很多的事情需要好好的考慮清楚,也一點都不著急,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現在要做的事情,也是最務實的事情,實際上就是踏踏實實的過年,這對於朱允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更何況作為一個皇帝,在這樣的時刻可沒辦法閒著,還有很多的政治活動呢。

對此朱允煐是心裡有數的,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好,皇帝也不能為所欲為。該承擔的責任,肯定還是需要承擔起來的,朱允煐對此也是心裡有數的。

老朱現在是真的‘退休’了,很多的事情也就好正大光明的甩手不做了。比如說這些個瑣碎的事情,老朱現在根本不需要去管。以前可能徐妙清名義上不好去直接管理宮裡的事情,但是現在徐妙清是皇后了,自然徐妙清去處理。

至於寶貝孫兒,老朱也覺得有些事情他不需要去多說什麼,直接交給他的孫兒來處置就好。比如說大宴或者一些習俗,老朱就不需要出面了,他的孫兒出面就足夠了。

臘八節很重要,不要說皇室了,平民百姓也會準備食材做臘八粥。朱允煐這樣的皇帝,當然也需要稍微意思一番。當然,這個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徐妙清出面。

臘八節過後就是灶王節了,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接下來的,自然是除夕了。

只是這樣的事情對於朱允煐來說,對於很多的文武百官都沒有太多的意義。原因就是老朱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他就從來不給自己假期,手底下的官員自然也就得不到假期。

每年的春節更是只有一天的假期,老朱覺得這樣也就夠了。這也令手下的官員怨聲載道,老朱在這樣的牢騷當中退步了一些,後來將春節假期改成了三天,對文武大臣們足夠‘優待’了。

文武百官們在春節不要說沒有什麼時間去走動走動了,所謂的三天假期其實也閒不下來。什麼拜訪上官,或者是下官的求見,這其實都是一些小意思。主要是這樣的春節時,還是要去朝拜皇帝的。對於這些人來說,真的是沒有什麼休息的機會。

朱允煐也沒有太多的休息時間,主要就是各方面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有些場合,也註定了只能是朱允煐親自出面,這樣才是真正的有那麼一點政治效果,這是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整個皇城看起來都很不錯,到處披紅掛綵的,越來越有春節的氣氛了。對於這樣一個喜氣洋洋的氛圍,朱允煐是相當滿意的,也是覺得比較開心和期待的,就應該是現在的這個樣子,就才是過年應該有的樣子。

當然在這樣的時刻,少不了的還有一些儀式,這對於朱允煐來說已經是比較習以為常的。祭祖之類的先不用說,每年的一些節氣也都是需要皇帝或者太子去祭祀等等,其實皇后也是一樣,該祭祀的一樣都不能少。

老朱在《皇明祖訓》都明確說了:凡祀天地,祭社稷,享宗廟,精誠則感格,怠慢則禍生。故祭祀之時,皆當極其精誠,不可少有怠慢。其風、雲、雨師、山川等神,亦必敬慎自祭,勿遣官代祀。

有著老朱這樣一個極其勤快的開國皇帝,朱允煐這樣的接班人想要偷懶都是千難萬難的,是極其不現實的。他就算是想要偷懶,也應該分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事情能偷懶、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偷懶。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是很忙的,只是她一直都是忙著佈置皇宮,這就是皇后的權利了。哪怕一些老朱的妃嬪們,這個時候也都是在聽從徐妙清的指揮。這也使得徐妙清這個時候看起來神清氣爽,她也很享受這樣的身份和忙碌。

“臣妾見過陛下。”看到朱允煐回來,徐妙清立刻笑著打招呼。

朱允煐笑著打招呼,對徐妙清說道,“無需多禮,今日可忙活好了。”

徐妙清露出笑容,對朱允煐說道,“臣妾所做之事到底只是瑣碎之事,談不上多忙。只是人得盯著,凡事不過目一下,心裡也不太安穩。”

聽到徐妙清這麼說,朱允煐忍不住樂了起來,“這麼說起來,到底是我老朱家的媳婦!”

徐妙清忍俊不禁,別人如果這麼說可能沒底氣,但是朱允煐這麼說的話,還真的就是事實了。

老朱家特產工作狂,開國皇帝洪武皇帝就是最好的證明。雖然是皇帝,只是那個努力、勤奮的勁頭,可是一般的人都無法比較的。腐化的勳貴看到了老朱,估計一個個的都要自慚形愧。

不過這也就是說說而已,那些人可不會真的自慚形愧,一個個的看起來臉皮也厚著呢,一個個的看起來才是真正的懂得生活呢。

“這幾日也該多忙忙,本身也就是過年。咱這邊剛登基,也剛剛有了國母。”朱允煐忍不住笑起來,調侃著朱允煐,“想要套近乎的命婦,這個時候也都急了。”

這可不是在敲打徐妙清,這是最基礎的事實,這也是現在的實際情況,大家其實都明白這樣的一些道理,大家也都知道對於新皇后,得趕緊拉近關係。

說到底就是徐妙清的地位穩固,大家都不會懷疑徐妙清的未來。

徐妙清也沒有什麼緊張之類的,她現在也有底氣,最主要的還是瞭解朱允煐的性格。這樣的玩笑話要是當真了,她也就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枕邊人了,對朱允煐,徐妙清還是很瞭解的。

“這些時日確實多有一些命婦想著法的送來帖子,也多半是勳貴人家。”徐妙清笑了起來,對朱允煐說道,“以前的那些嬸嬸、叔母,可熱情多了。”

朱允煐故意皺眉,開著玩笑說道,“現在才熱情多了?本來還覺得那些人都該聰明一些,以為知曉你成了太孫妃,這一個個的都熱情了。說起來,咱的地位可是很穩固的,你沒跟著沾光?”

這是明顯的俏皮話,也就是小兩口私下裡稍微的說一說而已,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稍微的吹吹牛罷了。真的要說起來,肯定也是不會在朝堂上、在外人面前如此了。

也不在開玩笑,徐妙清說道,“臣妾去了內帑,清點了一些物品。庫裡倒是有不少好東西,想來賞賜下去也不成什麼問題。就是臣妾覺得,是不是寒酸了一點?”

說到這些,朱允煐其實也就明白了,因為他這個新皇登基,很多的套路看起來是不尋常的。

正常來說新皇登基或者冊封皇后、太子,那顯然是普天同慶的事情。在這樣的時刻,正常來說肯定也是會有著一些大赦天下,或者是免除某些地方的賦稅等等,這都是大家覺得正常的流程。

只是很明顯,朱允煐這個新皇登基,很多人還在眼巴巴的看著呢,很多人都覺得他們或許有鹹魚翻身的機會,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稍微操作一下的關鍵時刻。

比如說一些被貶的官員,或者是那麼一些個家裡有些刑徒的人,都在眼巴巴的等著、看著。實際上也確實有一些文武上奏,要普天同慶之類的,要大赦天下等等。

只是這樣的摺子送上去幾乎是沒有什麼動靜,可能是新皇登基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忘記了這些事情,現在也根本顧不過來這些。一個個的,覺得也可以再等等,看看風向的同時多些耐心。

那是別人的想法,和朱允煐可沒有什麼關係。他可不是太忙了之類的,單純的就是朱允煐對於這樣的一些事情不是很感冒,也沒有打算來一個大赦天下等等。

新皇登基,這算起來確實是一個值得普天同慶的好日子。但是這不代表新皇登基了,一些人的所作所為就可以被一筆抹去。該付出代價的,肯定還是需要付出代價,這一點可以肯定。

所以一個個也就不要想了,繼續該勞改的勞改,該繼續貶官的繼續貶官。想要指望朱允煐這個時候的‘寬仁’,這是相當不現實的事情,這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對徐妙清,朱允煐沒有隱瞞,只是笑著說道,“該不是又有人在你跟前說些什麼吧?”

徐妙清雖然不怕朱允煐,不過有些事情也有分寸,“陛下,確實不曾有人在臣妾跟前聒噪。只是這些年來,臣妾也看了不少書,這些時候也確實該......”

“好的東西,咱們自然要傳承,但是不好的東西,咱們也該去掉。”朱允煐就很嚴肅了,對徐妙清說道,“咱是天子,咱的話是金科玉律。只是那些人雖是咱的子民,但是咱不能只是向著他們。你想想,我饒恕了那些人,被他們害的人作何感受?”

徐妙清不再言語,這個時候看起來也確確實實是不方便說些什麼,要不然容易引起誤會。雖然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觀點,但是徐妙清顯然是不願意因為一些看起來不是原則性的事情和朱允煐起衝突,那是相當愚昧的事情。

朱允煐這個時候則繼續說道,“新皇登基了饒恕一批,冊封皇后、太子了再大赦一批。如果是皇帝病了要祈福,說不定又是大赦一批。這不好,這真的不好,犯了錯就要認、就要付出代價。”

特赦什麼的,朱允煐覺得這樣的事情可以有,他也不是絕對的反對這樣的一些事情。但是很明顯,朱允煐覺得就算是特赦,也應該是有著其他的一些理由,或者是給大明帶來足夠的利益。

至於說皇家的一些事情成為特赦的理由,這在朱允煐看起來就是相當的不划算了。這些事情,也確確實實就是現在的朱允煐在拒絕的。

所以很多的事情,朱允煐現在不願意說,很多的事情他也不願意做。更何況這也是立規矩的時候,畢竟大明開國不到三十年,朱允煐是第二任皇帝、第一個接手皇位的皇帝。

作為登基的新君,朱允煐就是要立一個標杆,新君登基不存在什麼大赦天下的理由!

只有他這裡做好了,以後的後世之君們才好端正態度。雖然在封建時代談法治有些奢侈,也不存在真正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是該注意的,肯定還是需要注意一下。

既然朱允煐這個皇帝都不願意大赦天下,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收割一波歌功頌德,徐妙清也不會多說些什麼了。更何況這樣的一些事情,其實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多的事情其實還是要看皇帝的態度。

既然皇帝都做出了決定,那麼底下的人自然也就很清楚該說些什麼了,也知道該做些什麼。

還是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其他的,就不要多想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