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一力降十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將一些事情交代好,朱雄英心裡也就有了安穩了,該做的事情他也都做好了,現在只需要等待著出結果了。

至於結果如何,朱雄英不是特別在意。或者說詹徽等人要不要這個體面,那就不是朱雄英該關心的事情了,朱雄英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就好。

心情不錯的朱雄英覺得一切盡在掌握當中,他現在也慢慢的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的地方。比如說老朱的壽辰,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情,這或許也是一個改變大明朝歷史走勢的大事。

不只是朱雄英在關心這些事情,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也是眼巴巴的在等著、在看著,他們都知道這個時刻可能是相當的特殊,會有一些轟動性十足的大事就要發生。

詹徽那些事情,其實只是小事情。解決這樣的事情,對於朱雄英來說也沒有太大的難度。說到底,朱雄英是皇太孫,如今的當朝皇帝更是霸道、獨斷。

朱元璋在西宮住著,他的三子、五子也在跟前,沒有讓他們出宮,就留在跟前好了。

愜意的躺在龍榻上,享受著兩個二子給他捏腿。現如今的兒子們,老朱最疼愛的也就是這兩個兒子了,這也算得上是他的心頭肉了。

老朱緩緩開口,笑著問道,“老三吶,你說咱太孫忙著在整治百官,你覺得如何?”

“父皇,要咱說,太孫就是太仁善。”朱棡直接開口,這也符合他的特點,“既然不喜歡那吏部尚書,直接殺了就是。讓他回去榮養,那人說不準還要妄議朝政,說不得回到了鄉里還要想著養望,想著些魚肉鄉里。”

朱橚就不認同了,直接說道,“三哥,要咱說,詹徽不是這樣的人。這人還算有些數,太孫讓他回去榮養,也算得上是優待讀書人。咱太孫好武的名聲太盛,也該改改了。”

“改,改啥改?”朱棡就不認可了,直接說道,“咱爹可是馬上得的天下,那些讀書人能打的了天下?那些讀書人都是賤骨頭、軟骨頭,咱……”

老朱不太高興,對朱棡說道,“這些話傳出去可不好,對你不好,對太孫也不好。咱英兒好武不是壞事,武皇帝的名聲大一點也好。咱啊,最怕的就是咱英兒太過文弱。”

“那爹你是不要擔心了,太孫可不文弱。”朱棡直接開口,說道,“先不說咱太孫打小就好武事,和那些宿將多有演練。此前在北邊,咱可是和太孫一起出去巡邊的。咱太孫用兵很穩,要咱說就是好事,四平八穩就成。”

老朱哈哈大笑,拍了拍朱棡的腦袋,“老三吶,你倒是看的準。咱英兒不需成統兵大將,咱也不需他去沙場征戰。咱英兒用兵穩,就夠了。咱大明國勢強,不管是對藩王、蠻夷,用兵穩健就成,不需用奇兵。”

朱棡無語了,壓抑著心裡的不安,“爹,要是英兒登基了,兒子回老家給爺爺奶奶守墳!”

老朱看了一眼這個多智而殘暴的兒子沒有多說話,這也讓朱棡有點急了。這苦情牌都打出來了,按說也該寬慰一番的,只是怎麼就沒了下文?

朱橚這個時候也說道,“要是說起來,太孫若是登基,他倒是不會虧待咱。他削藩的心思咱知道,交了三護衛的兵權,啥都好說,咱也不要理藩地的事務。拿著咱的俸祿就成,安安心心的當個王爺就成。”

老朱似乎是在假寐,隨口問道,“老五,你真的這麼覺得?”

“父皇,太孫和大哥很像。”朱橚這個時候也說道,“兒臣不傻,太孫比大哥要好武,太孫估摸著也是想要有超過漢武、太宗的抱負。別的咱暫且不說,太孫對自家宗室還是好的。就算削藩,也是想著出路的,不會虧待咱。”

老朱露出一些笑容,他知道他的這兩個兒子可不是在故意寬慰他。看起來這兩個兒子也算是聰明,知道在這樣的時刻沒辦法有更多期待,自然也就只能說實話,而不是耍小心眼。

至於這個時候的朱雄英,則是在忙著其他的事情呢,比如說處理奏摺。以及覺得有些人、有些事情,還真的是很難稱心如意,很多的事情就算是有著一些看起來不錯的計劃,只是想要真的做到按照計劃來,那就不成了。

對於權利的渴望,或者是心中的那麼一些理想,讓詹徽現在還在堅持。讓他現在告老還鄉,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帶領著文官們對抗皇權,他覺得自己還可以繼續留在朝堂成為棟梁之才。

一點威脅、挫折,一些皇帝或者太孫的猜忌,這算不得什麼,他會證明自己的忠誠、賢良!

這事就沒辦法說理了,這件事情也確確實實讓朱雄英相當的惱火,他的良苦用心看起來是沒辦法被人接受了,很多的事情看起來也確確實實有些超出了他的掌控。

本來朱雄英還想著要改善一下大明朝的文官們的生態環境,畢竟老朱對於文武的高壓確實太狠了,朱雄英想著的是稍微的解解壓,讓這些人不至於活的戰戰兢兢,也可以讓文武們體面一點的告老。

可是現在看起來也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對於權利的渴望,對於理想的追求,會讓很多人將生死置之度外。

老朱顯然也知道了一些事情,看到生悶氣的朱雄英笑著說道,“英兒,那詹徽不識你的良苦用心,你也莫要一味寬仁,要不然這些人也要蹦躂起來了。”

“孫兒知道,這些事情還真的讓人為難。”朱雄英有點鬱悶,對老朱說道,“看起來,還是得直接一點。找個理由攆走吧,中樞這邊是不用想了,去治理好一縣之地也不錯。”

老朱還是不太滿意,試著讓朱雄英改變主意,“英兒,若是乾脆一點的殺了,一下子就沒啥麻煩了。要咱說,咱就拿起刀子,那些人也就知道怕了。你和他講理,那些人可不會怕你!”

道理基本上也就是這些道理,不過朱雄英也覺得那些文官,未必就是會害怕刀子。頂多也就是那麼一些人被殺了,剩下的人會暫時噤聲,只是過一段時間就會再次聒噪起來。

既然不主動告老,那就直接給貶了吧,朱雄英覺得這些事情也不難,對於他這個皇太孫來說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這大概也就是封建王朝的特點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可以一言而決人生死。仕途這些,很多的時候也就是上位者一句話的事情。

老朱這樣霸道的皇帝在,自然也就不存在有太多人可以和他扳手腕。而朱雄英對於朝堂的掌控、在百官之間的威望也確實不如老朱,但是朱雄英也不是那些文官可以拿捏的。

不說莫須有吧,他有足夠的理由直接將詹徽給釘死。既然詹徽不主動下臺,朱雄英就要詹徽毫無顏面的離開朝堂,讓詹徽再也沒有機會步入朝堂。

對於朱雄英來說,有些事情已經心裡有答案了,這也就差不多了。

老朱想要殺人解決麻煩,他覺得這是最好不過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事情也確確實實是老朱相當拿手的一件事情。

而朱雄英覺得也是時候做出一些改變了,他從來都沒打算將文臣的地位提的太高,只是也沒打算讓文臣的地位一直低如塵埃,那不是一個特別有利的局面。

畢竟治理天下,文臣們還是需要考慮的,這些人還是需要出工出力的。最主要的還是大明的勳貴力量足夠強勢,這個時候自然也就需要考慮稍微的改變一下文臣們的地位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詹徽開始改變吧,這個吏部尚書也確確實實適合成為一個不錯的榜樣,可以成為朱雄英立起來的模範工程。

再次上朝,自然也是再次吵鬧非凡。而這一次是都察院這邊發難,詹徽教子無方,以及在任免官員時有偏私,過於優渥南方官員。

這自然也就是詹徽直接被貶出京的理由了,吏部天官成為了七品縣令,這一輩子基本上是沒辦法回到中樞了。因為這個詹徽在朱雄英的心裡是掛上了號,這是被記在了小本本上。

詹徽被貶,自然也使得不少文官兔死狐悲,也有不少人在為詹徽打抱不平。

朱雄英在這個時候也沒有絲毫客氣,該貶的貶、該關的關,該罰俸的罰俸,這些事情做起來是得心應手,一點都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好為難的。

老朱在這些事情上看起來也就是‘傀儡’,他基本上都是將這些事情交給朱雄英處置。老朱也很欣慰,他的孫兒沒有扯其他的理由,幹淨利落的解決了問題。

哪怕老朱明白,這些事情辦起來如此順利,主要也是因為他的虎威,讓底下的文武官員根本不敢鬧出太大的動靜。

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來朱雄英現在對於朝堂的掌控,看得出來朱雄英這個皇太孫行事簡單直接,因為他有權利。

“接下來,也該是真正的大事了,是要準備退位、登基的事情了!”伸了個懶腰,朱雄英喃喃自語,“朝堂上的事情,暫時沒了,一切平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