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和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城修建的事情可不能馬虎,遷都在即,朱雄英自然需要重視這些。要是遷都了結果皇城是個半吊子,沒辦法保證天家的日常生活,沒辦法保證日常工作的執行,那可沒辦法交差。

尤其是北平皇城,算起來是朱雄英負責建造。哪怕到時候如果真的出了岔子,肯定也沒有人不開眼的來對朱雄英追責。可是這樣的事情,能避免自然要避免。

嚴震直仔細的彙報著皇城的一些事情,朱雄英基本上也都是比較滿意。

“軍械的事情也要盯著,本宮一直想要能工巧匠,想著大明的軍械更多、更強。”朱雄英表情嚴肅,再次強調說道,“那些老工匠帶徒弟、傳授技藝,這自然是好事。但是也要多花點心思,記下來、再推敲。”

嚴震直自然忙不迭的點頭,實際上他也確確實實是這麼做的。工部,絕對可以說是皇太孫的心頭肉。嚴震直仕途如此之順,可不就是因為在工部容易得到皇太孫的賞識嘛!

點亮科技樹這樣的事情,朱雄英知道需要系統一些,需要將基礎打牢一點。

雖然朱雄英也明白,實事求是的來說,中國歷朝歷代也不是說完全沒有一些科學技術的學習。只是在有些程度來說,沒有那麼的嚴謹,很多的時候也會有著嚴重的門戶之見,甚至有一些敝帚自珍。

歷朝歷代有著很多的技藝,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傳,這樣的一些技術很少記載在書面、很少傳承開來。守著、藏著,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父傳子、師傳徒。

而且在中國古代,理科確實有一定的發展,只是相對於對文科的重視,理科就不夠瞧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也是朱雄英現在在努力做的一些事情,努力的想要去改變一些風氣。他的工部學院,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去傳承一些技藝,也是為了系統性的學習、培養一些弟子。

少不了的也是有著更多的研究,聚集著一大批能工巧匠,以及教授、教諭,在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的推進下去攻關、研究一些新的技術。

仔細聽著嚴震直的一些報告,朱雄英覺得還算滿意。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點亮科技樹這樣的事情更加需要一些時間。有些時候,也真的只能祈禱那麼一些天才的出現,這樣才可能極大的去推進一些技術的進步。

戶部的鬱新也得到了通報,立刻讓手下的人將一些資料取來。這本來就是一個嚴謹的官員,對數字很敏感。現在更加應該如此,這樣才能夠在皇太孫殿下提問的時候給出正確的回答。

在工部轉了一圈,朱雄英自然也就來到了戶部,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又是要喝茶了,淺嘗輒止的朱雄英開口問道,“我大明如今有兩京十三布政司,府140、州193、縣1140。衛499、所364,是這個數字對吧?”

這也是大明的特點,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和直隸州,府以下有縣和屬州,各直隸州以下有縣,形成了一個省府州縣四級制與省州縣三級制並存的大體格局。

設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掌各省軍、司法權力。

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與中央六部直接聯絡。各省設都指揮使司,主管一省軍戶衛所、番漢諸軍,聽命於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另外還有負責監察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聽命於刑部,掌管司法權。

鬱新立刻點頭,對朱雄英說道,“回殿下,是這般。”

朱雄英點了點頭,還算滿意,“濟養院如今只是在府一級,這還不夠。本宮覺得也該推行到各州縣,最好要做到各縣都有濟養院。”

鬱新眼前一亮,包括旁邊的戶部官員也立刻激動起來。這是仁政啊,這是大明儲君重視黎民百姓的最好證明!

雖然也有人覺得這件事情可能增加負擔,這不只是戶部就能處理好的事情。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情確確實實就是仁政,這件事情也值得很多的為官的人感覺到期待。

“拿出來一個章程來,儘快遞上來。”朱雄英開口,對鬱新說道,“你來主理此事,各部自當協理。未必要確定好濟養院數字,視各州、各縣人口多寡,立濟養院。”

一個戶部顯然是沒辦法完全做好這件事情,也需要其他部門的幫助、梳理,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夠更好的摸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朱雄英在這件事情上是認真的,他希望自己能夠做到這些事情,讓黎民百姓能夠生活的更好一些。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那邊也沒有閒著,朱雄英要來了一些數字、名單,這自然也都是一些死於王事的將士名單。朱雄英少不了的事情,自然也就是要讓人去核實。

不只是核實戰功,也需要去核實一些家庭情況等等。既然是想著要羽林孤兒,想要要給這些孤兒寡母安身立命的資本,朱雄英當然也就需要更加的細心,不能讓英雄流血也流淚,不能讓他們戰死後還不得安寧。

這也是朝廷應該做的,是對戰死者的一個交代,這同樣也是做給活人看的,讓他們看到大明的態度。

有些事情很快就傳開了,在聽到了皇太孫殿下準備大力推行濟養院這件事情,瞬間在朝野上下傳開了。這件事情,自然也引起了熱議。

朱雄英一點都沒有感覺到意外,有著這樣的一個情形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有人覺得這是仁政,也有人覺得這樣的事情會造成朝廷巨大的負擔。

不至於吧,朱雄英已經在削弱對一些宗室的待遇了。宗室們依然可以吃得好、穿得好,他們依然可以錦衣玉食。只不過在原本給他們的待遇上,抽出來一部分用作照顧弱勢群體。

有些事情就應該做,不能說什麼會對朝廷造成負擔就不做,不能說有著一些壓力就退縮。

這事也確實是急不來的,朱雄英還需要繼續等一等。要等到一些詳盡的數字出現後再做決策,到時候少不了的也是需要將這些事情拿到朝堂上來討論。

這件事情可不是什麼小事情,主要也是因為這件事情做得好自然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可是好的政策也可能會被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去歪著解讀,可能會造成這些政策沒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這也是很可能的事情。

既然是這樣,少不了的也需要做好一些預防措施,少不了的還是需要儘可能的去避免一些讓人惱火的事情出現。

忙忙碌碌的朱雄英在繼續處理著一些事情,這就是他的主要生活。現在看起來大明的國力蒸蒸日上,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在大家的預期當中,這是一個蓬勃發展的強大大一統王朝。

至於說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的情況也確實有,比如說有哪裡除了水災、旱災,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事情傳出,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事情其實也沒必要多擔心,主要就是說出現這樣的事情,到時候按部就班的去賑災、救助就好,歷朝歷代對於這樣的事情都很熟悉,大家也都能夠立刻拿出來章程。

很有耐心的朱雄英在繼續等待著,他現在看起來都是在忙於這樣繁瑣的政務,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大動作。

不過這也算得上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而已,接下來勢必會有很多的事情發生,接下來會有一連串的事情要展開。到那個時候,朱雄英顯然也就沒辦法這麼悠閒了。

說起來看起來比較忙碌,不過朱雄英也算得上是‘忙裡偷閒’再納了竊,這也讓不少人心生期待。他日若是皇太孫登基,肯定會繼續充實後宮。

對於後宮的事情,朱雄英其實不需要擔心太多。後宮裡爭風吃醋什麼的不存在,徐妙清地位特殊且超然,除非是一些傻白甜才敢想著去挑戰徐妙清的地位。

至於說朱雄英本人,現在算起來是妻妾五人了。可是也沒有什麼好在意的,主要就是他的地位更加特殊,可不需要想著去哄女人之類的事情,這對於他來說是根本沒有必要的事情。

一片和諧,這就是現在看起來的大環境,這就是讓朱雄英感覺到比較驕傲和滿意的一個狀態。

“英兒,咱看了看,遷都之事也該確定了。”老朱捶了捶腰,對朱雄英說道,“咱本來是想著帶著文武百官去北平,現在咱身子骨大不如前了,還是你帶著人遷都吧。”

看著已經頭髮花白的老朱,朱雄英說道,“要不孫兒就留在這邊,等到孫兒登基後再遷都。”

老朱臉色一板,不高興的說道,“說甚胡話呢!國朝大事,哪裡由得你胡來!咱在這邊盯著,儘快把這事情給弄好,這樣咱也好安心!”

朱雄英木然的點了點頭,現如今的老朱垂垂老矣,他不再是朱雄英印象中那個豪邁、霸氣的朱皇帝了。或者說現如今的老朱,已經是進入暮年的獅子,很少會展現出他春秋鼎盛時期的樣子了。

但是誰都知道,千萬不要小看這樣的老朱,這樣的老朱更加危險,這樣的老朱依然牢牢的掌控著朝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