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養老、撫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文官的事情讓朱雄英比較頭疼,只不過很多的事情也算得上是在掌控當中。大魚沒有釣到,小魚小蝦也是可以接受的,朱雄英並不挑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朱和小朱還是很默契的,這一次打擊一下文官集團,也算得上是為接下來的遷都做些準備。異地為官、扶植北地,科舉行南北兩榜,這也都是老朱和小朱的計劃,他們可不只是單純的為了噁心一下文官們。

在朱雄英的計劃當中,甚至以後這些科舉就不再是為飽讀聖賢書的讀書人服務了,到那時還會有其他的一些人可能透過‘科舉’步入朝堂。

這也算得上是放長線吧,朱雄英現在挖個坑,自然也就是等著一些文官來跳。或者說這樣的一些行動,就是朱雄英在做著他的一些規劃,一些長遠的計劃,也沒有打算一蹴而就。

不能算作朱雄英心機深沉吧,也就是他在知道現在儒家子弟的力量過於龐大,很多的事情得慢慢來。

西平侯沐春送來軍報,越州衛土目阿資的叛亂被平息,沐春一舉將將阿資與其黨羽二百四十人一併誅殺。在這個時候,沐春並沒有班師回朝,他配合藍玉的大軍繼續行動。

廣南土司儂貞佑聯合黨蠻抵抗明軍,沐春率兵進擊,生擒儂貞佑等,斬俘以千計。寧遠土司刀拜爛依附安南,不聽朝命。這個時候的朝廷大軍自然不會客氣,繼續驅趕著叛軍、直入安南之地。

安南國主陳顒有點慌張了,當然也有那麼一些有恃無恐。在大明周邊的一些國家當中,安南就是最不聽話的那一個,朝廷大軍浩浩蕩蕩的奔赴安南,除了討逆之外,也是震懾不安分的番國。

現在沒辦法吞下安南,但是也慢慢的蠶食,可以在邊境之地遍練軍隊。水土不服這樣的事情必須要重視,非戰鬥減員能降低自然也就需要降低。

對於發兵安南,朱雄英可謂是志在必得,也是頗有想法。

雖然現如今的安南相對蠻荒,不過也不是完全的野人、沒有開化。拿下了這裡的一些地方,朱雄英不只是也安置他的一些皇叔們。

最主要的還是安南地處中國大陸與中南半島的連接處,可以允當明朝經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只要拿下這裡,大明就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島。

近可制占城、暹羅、真臘諸國,遠可控滿刺加及半島附近的蘇門答刺、舊港、瓜哇、濘泥等國。這樣也是為了實現明朝在中南半島的軍事存在,為了朱雄英的‘南下方針’。

現如今大明的水師應該遠比歷史上同時期的水師強大,畢竟這麼些年來,朱雄英一直都是在建設水師。在嘗到了南洋、東瀛帶來的好處後,老朱也確確實實比較重視水師,大明的水師力量還是相當恐怖的。

不說這個時候去環球航行吧,要是有一個太監想要下南洋,朱雄英肯定可以輕鬆的湊出來一支強大的水師來。

朱雄英還是有些自得的,對於大明的一些變化、對於大明現在的些許成就,朱雄英自認為還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他也確確實實有資格感覺到驕傲和開心。對於大明的未來,當然底氣更足。

來走奏報的朱雄英屁顛屁顛的趕往乾清宮,妹夫的戰績得炫耀才行,“皇爺爺,西平侯送來軍報。”

老朱微微抬頭,隨即說道,“想來是贏了,你看著處置便是。”

老朱有資格這麼淡定,雲南那邊的一些小小動亂,在老朱看起來真的沒有什麼氣候。也就是一些野人、蠻人造反而已,根本不需要放在眼裡。

“西平侯承爵後多有功績,如今平定叛亂。孫兒想著是不是該提一提了,說到底他們是坐鎮雲南。”朱雄英開口,對老朱說道,“沐春倒也不錯,孫兒這妹夫有軍功不說,和黔寧王一般也不缺文治。”

老朱露出笑容,對朱雄英說道,“以後你在給他封為黔國公,如今還是再等等,莫要著急。”

朱雄英也笑了,沐春確實是有些功績。只不過現在就說封國公也有點勉強,當然也可以接受,畢竟這是鎮守一地的絕對勳貴,封國公也沒什麼問題。

老朱的意思也很明顯,沐春現如今也沒有特別大的功績,所以完全可以等一等、壓一壓。等到朱雄英登基後再提一提沐春的爵位,到時候恩典自然也就是朱雄英給的。

“還是記掛著你那外甥。”老朱笑了起來,對朱雄英說道,“你這個當大舅的,跟咱一樣,有操不完的心。”

朱雄英也樂了,對老朱說道,“以後沐麟若是能向岐陽王那般,那孫兒就開心了。”

老朱也不再多說什麼,這樣的一些事情也確確實實沒必要繼續聊下去。沐春的爵位,以後有機會再提。雲南、安南那邊的一些軍武,一切盡在掌握當中。

還是繼續批閱奏摺吧,朱雄英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這個時候也確確實實沒辦法閒著。

已經習慣於批奏摺的朱雄英效率是很快的,只是當他看到一份奏摺的時候,動作也立刻停了下來。這就需要仔細的思考了,要認真的考量一下才行。

古往今來,尊老愛幼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封建社會更是極其重視養老問題,使得老有所依。

先秦到秦漢時期,賜高年者酒肉,對孤老給予米棉,對家中父母年邁的罪犯進行赦免。在漢高祖時就設立了三老,穩定社會秩序,諮詢地方政務。

隋唐時期,也是有著進一步的完善。而就算是女真、蒙古,也都給與一些養老的政策,比如說普遍性的對老年人賜以粟帛之類的。

而大明自然也是非常重視養老的政策,針對庶民階層實施養老措施並不是大明的獨創,而是歷代王朝相傳的一項治國政策。

在開國初,老朱就制定了男子年十六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同時也制定了若是家中有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除家中一人的徭役安心侍奉老者。

隨著國家實力的提升,老朱也下令增加了一些養老措施。定期給老人發放米、糧、絲綢、棉絮這些生活物資,可以確保一些老人的生活。

另一個就是身體殘疾的、家中沒人的或者生活異常貧困的,可以入養濟院。

其實養濟院開國之初就有,只不過現在是日益完善起來。比如說現在朝廷要擴大養濟院的規模,在一些州縣、邊遠地區,也應該有養濟院。

“皇爺爺,孫兒準備讓錦衣衛並都察院一併監察。”朱雄英有些無奈,對老朱說道,“這些年不時有一些貪官汙吏弄虛作假,那些該入養濟院的沒入,不該接受朝廷供養的想著法的混進去。”

沒辦法,雖然老朱對貪官汙吏一直都是嚴懲不貸。可是在現在,依然還有很多的貪官。養濟院這邊養著孤老的,也不缺一些不符合條件的人,他買通稽核人員,私改年齡、財產狀況,就是為了得到朝廷的供養。

老朱目露殺氣,對朱雄英說道,“那些人該死!”

朱雄英點頭,對於這些人他也不會客氣,“皇爺爺,雖然《大明律》已經要求天下府縣該有養濟院,只是如今推進一般。孫兒準備過些時日將養濟院列為文武考評標準之一,邊陲衛所也該有養濟院。”

老朱笑著點頭,他對於供養老人這樣的事情一直都很支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朱雄英繼續說道,“老人該供養,一些孩子也要養。孫兒想著,若是其父母亡於國事,也該是朝廷來供養。孫兒準備著,將那些孩子接到京師,親自教養。”

老朱楞了一下,對朱雄英說道,“英兒,這可不是一個小事,吃得消嗎?”

其實在這樣的年代,七十古來稀,這樣年齡的老人比較少。所以不管是養濟院還是說朝廷發放糧食、布匹,總體來說消耗不大。可是死於王事的孤兒,那可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

朱雄英也跟著說道,“皇爺爺,孫兒也調查過,人數並不多。一些兵將戰死沙場,自然有朝廷撫卹。未亡人或是其父母,也可以養育子孫。但是也有一些人,病禍之事也難預料。孤幼若是入養濟院,孫兒於心不忍。”

老朱點頭,隨即惡狠狠的說道,“咱最怕的,就是那些吃絕戶的!若是當家的亡故了,那些個宗族親戚裡,少不了一些該死之人,一些族老也未必能公正。”

“孫兒準備弄出來羽林孤兒,算是給有功將士一個交代。他們為國盡忠,朝廷就為他們照料妻子。除五百雨林孤兒,國子監、新學,特旨允准有功將士之後入學……”

朱雄英還在侃侃而談,老朱忽然打斷,“你弄個羽林孤兒軍,咱支援你。讓將士之後讀書習文,咱也不說。就是這個新學,到底什麼是新學?”

夾帶私貨的朱雄英一點都不尷尬,他可不就是希望這麼做嘛。他知道新學推進並不容易,不會被傳統讀書人接受,那朱雄英就找一些更加根正苗紅的學子。

以後的文官,肯定不只是那些讀聖賢書的人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