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章 皇帝、皇太子、皇太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洪武十七年正月,老朱有些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一些動作。

作為皇城前三殿之一的謹身殿,這裡是為皇帝上朝更換朝服以及冊立皇后、皇太子之處,皇帝亦在此殿受賀,謹身殿殿名為帝王提醒加強自身修養之意。

文武百官列班,看著那個頭戴冠冕的少年緩步走來。

這是太孫,馬上就要成為皇太孫了,理論上的大明皇位的第二繼承人。

這個太孫學儒,但是並不親近儒生。太孫好武事,沙場宿將常給太孫上課。太孫寬仁,從不因小事責罰宮人。太孫……

雖然接觸過太孫的百官、勳貴很少,但是這些年並不缺少關於對太孫的關注。

在先皇后沒有故去前,太孫一直是皇后養在坤寧宮。當今天子寵愛太孫,據說如今太孫沒有奉膳,天子就沒有胃口。出入天子宮寢,對於太孫來說是家常便飯。

“孫臣拜見祖父皇帝陛下,皇祖父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朱頗為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即說道,“宣旨吧。”

禮部尚書趙瑁領到老朱已經擬好的旨意,面向已經跪下的群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之長孫朱雄英,皇太子所出,宗室嫡嗣……”

到底還是走到了這一步,虛歲十歲的朱雄英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孫,授以鍍金冊、銀印。

雖然也有一些大臣可能心裡在嘀咕,理論上皇太孫是皇位的第二繼承人。但是如果當今天子駕崩,說不定還有什麼變數。畢竟到時候,肯定會有六宮之主,說不定還有機會……

朱雄英三跪九叩,隨即領旨謝恩,接過冊封詔書和金冊銀印。

“臣等拜見皇太孫殿下!”

山呼海嘯的聲音傳來,文武百官大禮參拜。

朱雄英忽然間感覺到一股子酥麻的感覺直衝天靈蓋,這難道就是權利帶來的愉悅?

老朱笑眯眯的看著,朱標也頗為欣慰,這父子兩個也在感慨英兒長大了。

回到東宮,朱允炆帶著朱允熥,領著朱曦、朱玥,“臣弟(臣妹)參見皇太孫殿下。”

朱雄英笑著點頭,隨即說道,“都起來吧,也莫要見外。”

朱允炆不敢不見外,其實他現在也有點身份尷尬。他總是覺得自己也有機會成為嫡子,只要他的父皇登基,他的母妃就很有可能成為皇后。到那時,朱允炆也可以是嫡子。

只是朱允炆也知道,在他前面的是皇兄,他的皇兄更是真正的長子嫡孫。皇兄自小就受皇祖父、皇祖母寵愛,此前一直住在坤寧宮。朱允炆偶爾也可以見到他的皇祖父,但是奉天殿、武英殿是無詔不敢去,他的皇兄是想去就去。

乾清宮,那是想都不敢想,那是皇祖父的寢宮。現如今,也就是三個人可以去那裡。就算是太子,也不能在那裡留宿。倒是如今的皇太孫,偶爾還要被留下。

皇兄身邊一直有伴讀、名儒,有那些立下功績的勳貴傳授兵法。但是他朱允炆呢,和其他的皇叔、勳貴子弟一般,去大本殿讀書。

“皇兄!”

“皇兄!”

朱曦和朱玥開心的跑了過來,朱允熥也撲了過來,他們都是皇兄帶著長大的,和皇兄親近。

呂氏有些酸溜溜的,或許也要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對,怎麼就是不切實際了?

若是有朝一日她成為了皇后,本宮的允炆就是嫡子。只要皇太孫倒了,那個位置就是允炆的。說到底,這也就是皇太孫而已,又不是皇太子!

本宮的允炆貴為親王?那哪有九五之尊來的貴重?!

更何況允炆到底不是同胞弟弟,就算以後被封為親王,也不會是太好的地方就藩。真正的好地方,肯定是留給真正的親弟朱允熥!

憑什麼,憑什麼那個位子本宮不能幫著允炆爭?還沒有定論呢?!

呂氏忽然露出和善的笑容,如今她只是側妃。最重要的是呂氏明白,當今天子眼裡的親孫只有一個。真的要謀事,現在要低調、不能讓人察覺,等到太子登基再說!

朱雄英被立為皇太孫,實際上看起來也沒有太多的影響。

當今天子‘正值壯年’,精力旺盛的天子可不像是快六十歲的人。處理朝政不覺得累,開枝散葉也沒耽誤,去年有了第二十二個兒子,第二十三個已經快了。

“唉,我都虛歲十歲了,我的皇叔還沒斷奶。”朱雄英感慨著,有點為難,“輩分就是這麼差出來的,照這個趨勢,說不定我以後生兒子了,到時候還要和他叔爺一起學說話。”

老朱好像是活到七十歲?

忽然間朱雄英擔心起來,對那個位置,沒有人不想。只是這些年,朱雄英早就捨不得這些親情了。

在朱雄英還在逗著弟弟妹妹的時候,批閱奏章的老朱問道,“標兒,殘元擾邊,咱準備給宋晟一個機會。”

朱標並不意外,雖然看似天下太平、大明國勢日強,不過還有一些小的紛亂。如今北元還在邊境騷擾,還有一些餘孽。至於西南、西域諸地也不安分,沿海也有一些倭寇作亂。

朱標點頭,隨即說道,“宋晟出鎮涼州,抵禦北元及西番,也算得用。不過依兒臣的意思,這也就是小事。先練練兵吧,過兩年騰出手來,該收拾那些餘孽了。”

老朱更加欣慰,如今西南可不穩,雲南西部大理一帶,存在段氏割據勢力。段氏世據大理已數百年,頗有民心。且在哪些地方,西北、西南的土司,也有叛亂的可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為了平定雲貴,他便命潁川侯為徵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步騎三十萬徵雲貴。

現在即將收尾了,雲貴地區也會稍微的安定一下,大明的天下就要安穩一些了。

“是啊,等雲貴收服,就該是北邊了。”老朱看向朱標,問道,“標兒,你說到時候命誰統兵啊?”

朱標沉吟片刻,說道,“表兄或者宋國公吧,到時再給藍玉隨軍的機會。常家那三個小子也靠不住,英兒以後說不得要靠藍玉。”

老朱笑了笑沒有說話,常家如今確實有點靠不住。不過藍玉這個大將,可不是留給皇太孫的,是留給皇太子的!

就在這父子還在商量的時候,朱雄英拎著食盒進殿,十分無奈,“皇爺爺,都這般時辰了?若是孫兒不來,又餓著?”

老朱連忙起身,樂呵呵的說道,“咱沒傳膳,這不是知道咱孫兒不會餓著咱嗎?來來來,吃飯吃飯!”

吃著燒餅,老朱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英兒,咱和你爹在說打仗的事情。過幾年,要不要去北地轉轉?”

“真的?”朱雄英一愣,隨即有些激動,“皇祖父當年征戰天下,復我漢家河山。孫兒去北地吧,殘元確實討厭,孫兒也當學霍驃騎封狼居胥!”

“呸!”老朱不高興了,說道,“誰要你學霍去病?!咱孫兒是皇太孫,當知兵。京裡有咱和你爹,這兩年你也辛苦點,多四處看看。等咱老了,你就不能四處走走了。”

朱標沒有說話,只是安靜的吃著飯。

古往今來,從來都沒有一個太子如同他這般地位穩固,東宮班底也渾厚的可怕。而如今,也確實要考慮培養一下太孫的班底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