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不算大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乾清宮,朱雄英拿著官報,對老朱說道,“皇爺爺,我大明內庫寸鐵過多,也該停一停各處鐵冶了。”

老朱稍微的愣了一下,問道,“多了?”

“多了。”朱雄英冶笑了起來,說道,“如今我大明有鐵礦縣超兩百三,冶鐵廠更是數不勝數。還是停了官營鐵廠,要不然這內庫存不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可不是在誇張,事實上在洪武十八年的時候,大明就曾經停了一次官營鐵冶。原因就是內庫裡的鐵太多了,實在是煉出來的鐵都不知道該用在哪裡了。

具體的重量,朱雄英大概的算了一下,大明現如今官營的冶鐵是每年達到了九千噸左右。而民間的冶鐵數量更多一些。估計這也是輕輕鬆鬆的超過了宋朝時的一年鐵產量兩萬噸。

朱雄英笑了起來,說道,“如今我們的大鍋在蒙古、南洋、東瀛、朝鮮等地都很好。”

這大鐵鍋可不是開玩笑的,都是白口鐵之類的,耐磨、堅硬,但是比較脆,也就是說這樣的鍋不能用來做武器。而現在的蒙古、東瀛這些地方,對於大鐵鍋那叫一個喜歡,這就是戰略物資,是需要從大明進口。

一口直徑三尺的鐵鍋兩匹絹,或者是裝滿鍋的貂皮,去了東瀛的話就是兩百把武士刀。

這不是在誇張,朱雄英這是搶了‘子孫們’的物價,也是制定了幾個專門做出口貿易的鍋廠。廣東的鍋還是很不錯的,專門用來做貿易。

老朱也笑了起來,心滿意足,“那先停一停吧,咱的庫裡裝不下鐵了。得煉鍊鋼了,咱的官廠不冶鐵,民間的鐵廠可以冶鐵。”

想想看現在的時代,現在的技術,大明這樣的朝代是多麼的強大。大明的鐵產量佔了全世界的七成,世界上其他國家加起來也沒有大明的鐵產量多。大明的內庫是裝不下鐵了,而很多的國家現在是連口鍋都造不出來。

老朱指了指朱雄英,說道,“英兒,那依你的意思,咱要開始解禁了。這些年不少蒙元諸部上奏哀求,都是想要咱給他們幾口鍋。”

“鍋還是不給他們,少給幾口。”朱雄英還是很明確的態度,說道,“給他們些武器就好,孫兒的想法就是讓那些蒙古部族有機會強起來,該疲敝還是要疲敝。”

茶葉,給。絹布,可以賣。甚至我還可以給你們一些馬蹄鐵,給你們一些武器。但是大鐵鍋,想要買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這就是戰略物資,想要買到就要不斷的哀求,以及看看大明君主的心情,心情好可以多賣幾口鍋。

老朱也笑了起來,對朱雄英說道,“你爹在的時候,總說你是心眼最壞的。賣給南洋的東西、賣去東瀛、高麗的物品,就沒幾個是好東西。就是欺負他們小國寡民沒有見識,總是給出高價、不許討價還價。”

那就沒辦法了,壟斷生意就是這麼暴利,再者就是大明的技術先進。他們有資格這麼驕傲,而那些小的國家、部族,只能接受落後就要捱打的現實,被大明欺負。

朱雄英也沒有不好意思,不過還是辯解,“皇爺爺,孫兒算得上是比較好的了。孫兒可是給了他們欠缺的好東西,那些人都要感恩戴德了。要不是我大明慷慨,他們可怎麼辦?”

老朱也樂了,繼續說道,“倒是民間貿易,該禁還是要禁,要不一個個都不耕田了。”

老朱本來就是這樣的一個老農民的心思,始終是將種田放在第一位的。對於貿易等等,老朱是看不上的,更不喜歡一些商人,覺得是需要嚴厲打壓的。

不過朱雄英始終覺得,覺得老朱現在不許完全放開海禁,這是因為覺得海洋貿易實在是暴利了。所以這個時候的老朱,還是要官貿,是朝廷負責這樣的事情。

利潤嘛,自然也是歸朝廷了,可不是說民間貿易就行了。這不是與民奪利,老朱的心思現在就是根本不給百姓太多參與到海洋貿易的事情,這是要徹底的吃獨食。

“所以孫兒想著,該給這些部族一些次品也是應該的。”朱雄英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最近這幾年,孫兒也沒辦法對那些蒙古部族大規模用兵,那還不如讓他們自相殘殺。一旦他們依賴我大明武器,那就受制於人了。”

這也是朱雄英的心裡話,蒙古部族現在生計艱難,武器也是比較差的。那就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有著一些武器。讓黃金家族的後裔去不斷戰鬥,去討伐不臣。

殺得個血流成河,互相攻伐,那也是對大明的一個間接幫助。培植出來的一兩個勢力就算是表面強大,那也是虛胖而已。大明一旦斷了武器供給,那些部族就難受了。

就像後世的老毛子喜歡賣猴版武器,而老美喜歡賣一些簡配的武器,都是一個道理。

就算有一天在戰場兵戎相見,大明的武器還是更加先進的。到那個時候,大明自然也是佔據著一定的優勢。雖然不能說肯定就是沒有意外,但是不管怎麼看都是有些優勢。

老朱指著地圖,對朱雄英說道,“眼下,咱幫你遷都。這兩年東瀛也該打下來了,高麗出兵幫忙打仗,這炮灰也給消耗了不少。過些年,也該把那邊拿下來,安置你皇叔們。”

朱雄英笑著開口,對老朱說道,“皇爺爺,到時候去打高麗,拿回我漢家四郡,那是皇爺爺的功績。孫兒想著,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皇爺爺肯定可以看到。”

老朱不置可否,隨即繼續說道,“高麗拿下來後,就可以考慮出兵漠北的事情了。咱的意思是現在韃靼部勢大,到時候從遼東、高麗出兵,從北平、太原之地也可以出兵,你可以全力北伐,北境算是可以安全無虞。”

朱雄英沒有那麼樂觀,只是說道,“皇爺爺,也不能說一勞永逸,只是短時間那些人沒有力氣南下。這遊牧民族打不過就逃,已經逃回漠北,他們還可以繼續往北逃。”

老朱還是不理朱雄英,繼續說道,“只是這開發西域,還是平定嶺南,這是兩難之事。”

朱雄英也陷入沉默,現如今也感覺到有些許壓力,這個取捨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簡單的來說,南下的話肯定是可以看到一些好處。只是如今的南洋之地到底是比較蠻荒,煙瘴對於很多中原軍士有點吃不消。而且短時間,那邊也沒辦法得到足夠的利益,大明或許需要幾十年才能看到一些回報,甚至更久。

但是不管怎麼樣,南洋之地肯定是需要拿下的,那邊的潛力也確確實實相當大。

可是西域那邊呢,現如今其實對於絲綢之路不算是特別依賴。但是在那邊,多少也是可以帶回來一些好處,商路開通的話也是可以和中亞地區有所聯絡。

再者就是西域這樣的地方一旦放棄了,朱雄英就是千古罪人了,他也確確實實需要從一些遊牧民族那邊將西域之地奪回來。現如今的大明版圖,還不是完整的版圖。

爺孫兩個在開開心心的溝通著,想著為子孫後代打下更大的一片江山。這爺孫兩個也是徹徹底底的雄心壯志,他們豪情萬丈,認為他們有理由開創出一個盛世,打造一個偉大的輝煌王朝,可以留下一個強大的帝國。

信心,這肯定是不缺的,因為現在的大明看起來是在朝著正確的道路發展。只要給他們一些時間,只要按照這些既定的計劃行事,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一些事情了。

回到了東宮,朱雄英的心情很不錯,因為他看到了奶胖的胖兒子。

看到朱雄英抱著兒子,徐妙清笑盈盈的說道,“臣妾恭賀殿下,側妃有了身孕。”

朱雄英愣了一下,隨即也開心起來,“側妃有了身孕?”

“側妃這兩日身體不太爽利,臣妾便讓太醫院的人來瞧了瞧。”徐妙清笑著開口,對朱雄英說道,“殿下該去向皇爺爺報喜,也該去側妃那裡瞧瞧。”

朱雄英眉開眼笑,說道,“這確實是好消息,我們這就去皇爺爺那裡。王承恩,去叫上側妃,我們去皇爺爺那裡用膳。”

這絕對是一個大喜的日子,有著這樣的好消息自然也是需要分享。雖然朱雄英明白,在老朱的眼裡,練瓊瓊的孩子不一定會多麼被重視,但是好歹也是開枝散葉了,這就值得開心。

現在的老朱雖然談不上孤寡老頭,可是老朱心裡的苦悶等等,朱雄英還是心裡有數的。所以有著這樣的一些好消息,當然也是需要和老朱彙報。

練瓊瓊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這個時候更多的還是開心。她自然也不敢去想其他的位置,能夠為太孫誕下子嗣,她就值得開心了。而且她的孩子,最少也是一個親王或者公主,她也可以母憑子貴。

“啊!”奶兇奶兇的朱文垠不安分,對於無良老爹忍無可忍,張著嘴巴就咬了過去。

朱雄英笑著和胖兒子鬧,只是有些奇怪,“你都會走路了,就這麼不捨得開口啊?我都喊你爹喊了一年了,你也該說話了!”

朱文垠沒有開口,先不急著‘叫爹’,再等等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