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後繼有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明的將士們此刻可以開始慶功,因為這一戰他們擊潰了朝鮮軍隊,殺敵、俘虜超過五千。這樣的一個數字,是大家感覺到非常的激動和滿意,大家的斬獲頗多、軍功不少。

在士卒們開始慶祝的時候,朱雄英自然也是在中軍大帳大擺慶功宴。這個事情可以有,這樣的事情也是他必須要做好的,這就是皇家的體面。

馮勝和常茂這一對翁婿自然是最初風頭的,哪怕他們也曾經因為降服納哈出的時候搞出來了很多的不愉快。但是這也算不得什麼,現在的馮勝可不敢在女婿面前擺架子。

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常茂是皇太孫的大舅,這個理由就足夠了。

馮勝對於自己的地位、未來,還是會有些擔心的。但是常茂不需要擔心,只要皇太孫以後順利的登基,自然也就一切順利。到那個時候,不要說常茂了,常家的地位都很穩固。

說起來常家,這也是比較尷尬的事情,子嗣艱難了。

此前的朱雄英絞盡腦汁,讓藍玉從女婿那裡抱回來了朱悅霖,這也算得上是涼國公後繼有人了。可是常家呢,常茂和常森都沒有子嗣。還好朱雄英的二舅常升給力,生了個兒子,朱標親自賜名常繼祖,這也說明了很大的問題。

這個事情簡直沒辦法說道理,有些事情就是這麼回事,需要點運氣,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不過在這個時候自然不需要考慮這些事情,朱雄英只需要和手下的文武們開開心心的去享受這樣的慶功宴,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大家最激動的時刻。既然取得了勝利,大家自然也有資格張揚一番。

常茂激動的同時,也沒忘記正事,“殿下,此番事了,殿下何時啟程返京?”

這樣的事情其他人沒辦法問,也就是常茂的身份比較特殊,才可以稍微的問一問,似乎看起來也不是那麼犯忌諱。

朱雄英如果留在釜山,很多人其實是心裡打鼓的。親征這樣的事情看起來是很提振士氣的,只是大家也擔心篡位的李成桂再次發狂,到時候來一個舉國之力來襲,那可就是不折不扣的麻煩了。

守下來釜山當然是功勞一件,但是這些人更加的清楚,皇太孫一旦有任何的閃失,那麼再大的功勞都沒用。皇太孫的安危,這才是不折不扣的頭等大事,留在這百戰之地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朱雄英笑了起來,對常茂說道,“再等等,大戰剛了,接下來還有一些事情,現在也急不來。”

朱雄英可以不急,但是其他人在這個時候會真的有些著急,這些人現在心裡會有些沒底。皇太孫沒有回到應天府,他們就不會有一天可以睡一個踏實覺,這一點大家大概也都有這樣的覺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能會是這麼一回事,只不過朱雄英不打算只是稍微的接觸了一下戰場,然後就是立刻就結束了戰鬥,他不是來釜山‘一日遊’的,他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好。

馮勝這些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他們也沒辦法強行讓朱雄英離開。更何況這些人,也不是完全沒腦子的。

毫無疑問,不管是馮勝還是常茂這些人,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武將。他們更擅長的是在戰場方面的事情,至於那些政治方面的事情。他們有些時候考慮不到那些方面,也沒辦法處理好這樣的一些事情。

朱雄英可不一樣,他對自己的要求和定位,從來都不是戰將。他欣賞霍去病、衛青,佩服岳飛、李靖,可是朱雄英更加的清楚,他知道自己不只是一個將帥而已,他更需要成為一個政治家。

政治家,可不是政客,那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當然,和武將什麼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區別。

這個時候的開京一片混亂,李成桂篡位後先不說了。就算是在此前,李成桂也是掌控了朝堂,將反對派一掃而空。高麗的王族都差不多死完了,王氏為了避禍也紛紛改姓。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大明的軍隊在釜山盤踞不說。最主要的是大明的大軍已經從鐵嶺衛傾巢而出,李成桂謀朝篡位成功的契機就是威化島回軍。可是現在,李景隆、察罕率領五萬大軍攻佔威化島,一副要攻打朝鮮的樣子。

至於‘事大’,李成桂覺得既然大明是沒辦法事大了,蒙元的殘餘勢力相比起他的朝鮮王朝也是足夠‘大’。可是結果呢,傅有德率領九邊精銳啟出,大明靠近北邊的藩王們此刻也紛紛率軍馳援。

有的是去遼東之地,有的是直接出擊漠北,這是要將蒙元的勢力徹底的按住,讓這些人不敢有輕舉妄動,絕對不讓蒙元和朝鮮狼狽為奸。

這個時候的大明軍隊的調動,也讓蒙元和朝鮮不少人心驚肉跳。這個時候也不要想著什麼聯手的事情了,現在想著的是大明會不會摟草打兔子一把給他們滅了,這才是最擔心的事情。

現如今的大明太強了,真的可以一挑二,現在的一些勢力在面對大明的時候也確實會膽寒。

朱雄英自然少不了的也是需要寫信,家書少不了的,奏摺也是應該的。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朱雄英也收到了資訊,第二批援軍即將就位。

這就讓朱雄英更加的有信心了,北平的事情他覺得是比較放心的,很多的事情也是比較安穩的,不需要他太操心。那麼他就換一個地方,施展他的‘才華’、‘策略’。

畢竟朱雄英很清楚,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以後沒有太多的機會四處遊蕩,基本上也都是要被繫結在應天府或者北平,以後想要玩‘御駕親征’,短時間是不大可能實現的。

朱雄英這邊的快船還沒有出發,在通往應天府的管道上,王承恩咬著牙趴在馬背上,他幾乎是被綁在馬背上。三個身背令旗、頭戴高高的有紅色羽毛的頭盔的騎兵此刻也都是拽著韁繩,快速朝著應天府衝去。

站在城牆上的永平侯謝成聽到了屬下報道,迅速衝上城頭,有人居然敢在靠近應天府的地方縱馬......

“開城門!”謝成忽然大吼,“清街!”

不是因為謝成認出來了王承恩,主要是看清楚了這些‘八百裡加急’的信使。他很清楚,這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阻攔的。

守城的將士,或者是應天府的衙役們立刻行動起來,趕緊行動起來。這個時候要是阻擋了信使,很多人吃不了兜著走,這個時候被踢死、踹死,也是活該。

鎮守午門的懷遠侯曹興也很快收到了訊息,立刻嚴陣以待。忽然間看到了遠處的四匹快馬,立刻讓禁衛趕緊迎接。

王承恩,那是皇太孫的貼身太監。這一次皇太孫奉命出征高麗,難道有什麼大事?

雖然一副疲憊的樣子,身子骨都快散了。在禁衛們將他從馬背上解下來的時候,王承恩立刻跌跌撞撞的朝著奉天殿跑去。他緊趕慢趕,總算趕在了沒有下朝前來到了皇城。

跌跌撞撞的王承恩在禁衛的攙扶下快速朝著奉天殿跑去,雙全很快也知道了訊息,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雙全悄悄溜向大朱,高坐龍椅的老朱火眼金睛,“混賬玩意兒!朝堂之上,行事如此鬼祟!”

雙全趕緊跪下,說道,“起奏陛下,皇太孫殿下貼身太監王承恩有急報!”

老朱一下子緊張起來,大朱也呼吸一窒,朝堂上的文武們這個時候也有些議論紛紛。

王承恩還沒有傳報,就被允許入殿。

一身狼狽的王承恩剛剛跨入奉天殿大門,立刻高舉奏摺,“啟奏皇帝陛下、啟奏皇太子殿下,大喜!皇太孫妃有喜!”

老朱一下子坐不住了,趕緊起身。而大朱的動作更快,劈手奪下奏摺。還沒看兩眼,奏摺就被老朱搶走。

在老朱哈哈大笑的時候,朝堂上的文武們立刻明白了,皇太孫妃有喜,這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事。先不說這第一胎是男是女,起碼證明了皇太孫的子嗣應該是沒問題的。

按照現在這趨勢,未來皇太孫不出意外是要坐在那個位置的。國本有繼、江山傳承,這是有戲的。

其實按照禮制,應該是讓皇后派人來報喜。甚至是太子妃派人來報喜,這才是比較合適的。就算沒有人在朝堂上來報喜,也沒問題,這畢竟是老朱的重孫輩,不需要那麼重視。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可是朱雄英的子嗣啊,那可是皇太孫的子嗣,地位自然是不同的。

“立刻讓御醫去迎駕!”老朱開心的手舞足蹈,這也是愛屋及烏到了極致,“不能有任何耽擱,著人回......”

大朱也喜笑顏開,對老朱說道,“父皇,兒臣要當爺爺了!”

“咱的標兒要當爺爺了,咱是高祖父了!”老朱哈哈大笑,拍著大朱的肩膀,“還是咱英兒爭氣,咱得讓人去接太孫妃,可得仔細些!”

後宮沒有主人啊,這些事情也就讓老朱和大朱手忙腳亂。但是就算是手忙腳亂的,心裡也非常開心,因為後繼有人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