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這就是規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封急報從天津被送到了北平,這是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了。

石見銀礦終於有產出了,雖然此前找到了礦山、挖出來了礦石,但是幾乎沒有什麼冶煉。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雖然只是練出來了不到一萬兩白銀,不過第一批白銀已經入庫了。

這使得朱雄英非常滿意和驕傲,這是來自錦衣衛毛驤、都指揮使司常森以及大將軍馮勝的奏報。雖然有可能三個人串通一氣,但是這樣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朱雄英笑的很開心,頗為自得的計算著,“這是一個月之前發出來的信,按照他們的說法,這個月也可以開採出來三萬兩,可以湊出來五萬兩白銀送回來。”

這可不行,五萬兩白銀實在是不算什麼。雖然這也就是剛剛開始開採,接下來的白銀產出會更多。但是朱雄英覺得,這遠遠不夠,還需要更多的礦工、需要更多的駐軍。

朱雄英也相信,過些天應天府那邊肯定會收到資訊。

“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天天就是在寫聖旨了。”朱雄英搖了搖頭,感慨著說道,“皇叔們這個時候要出點力氣了,我得給你們找到生財之路,你們也別要那麼多兵權了。”

說的就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這些親王,他們沒必要手握太多的兵權。既然想要賺銀子,那麼就拿出來手裡的一些兵力,去高麗、東瀛分憂吧。

寫著聖旨的朱雄英頗為得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現在知道了那邊的白銀產出很大,皇叔們肯定上杆子的想要派兵駐守,可以稍微分一杯羹。朝堂上除了極少數的腐儒會唧唧歪歪,但是其他人會慫恿我們加派兵馬駐守!”

有利可圖,這才是最重要的,這將會成為大明的一個重要的財源。

銀行可以考慮了,可以慢慢的將日漸枯竭的銅礦資源節省下來。銀本位,朱雄英覺得這樣的事情可以考慮了,雖然他也知道沒有足夠的生產力,銀子也就是一些金屬而已,但是不妨礙朱雄英期待著更多的銀兩碼放在國庫裡。

徐妙清款款走入書房,說道,“殿下,該用膳了。”

朱雄英抬起頭,對徐妙清說道,“這就見外了,我們都成親了。清兒,這稱呼得改改。”

徐妙清微微臉紅,小聲說道,“夫君。”

不怪徐妙清謹小慎微,主要是在她的教育當中,出嫁從夫是應該的。更何況她是太孫妃,‘臣妾’這樣的自稱不是謙稱。她不只是妻子,也是臣子……

更何況看到朱雄英碼放在書案上的聖旨,徐妙清心驚膽戰。越是瞭解朱雄英,她就越是堅信朱雄英未來肯定會登上至尊之位。以前聽說太孫受寵,或者有人私下議論大明有著三個太陽,她都是覺得有些誇張了。

但是嫁入皇家後,徐妙清覺得那些說法還是保守了,現在大明可以起草聖旨的真的有三個人。大明有著三個主人,這不是在開玩笑、這是事實!

王承恩自然知道該做些什麼,這些聖旨給送去哪裡,該讓誰去傳聖旨,他自然是心裡有數的。而且他也需要立刻去找宋忠,這些聖旨傳出去了,肯定要去應天府備案的,要讓皇帝陛下和太子殿下知道,可不能出了岔子。

朱雄英吃著飯菜,隨口問道,“清兒,在這邊還習慣嗎?”

徐妙清放下筷子,立刻回答著,“倒也還好,雖然和江南之地有些區別,臣妾……”

“沒有那麼多規矩,我們老朱家就是尋常百姓家,這個根我沒忘,你也別忘了。”朱雄英笑著對徐妙清說道,“在我跟前沒有那些規矩,在皇爺爺跟前也不用這般。”

徐妙清苦笑,朱雄英可以不用在意規矩,因為皇帝和太子允許。尤其是皇帝陛下,朱雄英這個太孫可以毫不講規矩。但是其他人可不行,在其他人面前,老朱對於規矩的要求就很嚴,哪怕是太孫妃都不行。

朱雄英似乎沒有覺悟一般,說道,“以前皇祖母在的時候,我們都是一邊用膳一邊說話,就是尋常人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沒必要在乎,皇爺爺也不喜歡那些。”

徐妙清更加不說話,陪著老朱吃飯,會讓她壓力山大。但是朱雄英就沒這個覺悟,他在老朱說說笑笑的很自然,一點都不講規矩。

只是徐妙清也是比較開心、竊喜的,皇太孫待她很好,皇太孫平易近人,這當然再好不過了。嫁入皇家之前擔心的一些事情,看起來是不會發生了。

“夫君,昨日曦兒讓人來傳話,玉兒姐姐的長子就要到生辰了。”徐妙清看了一眼朱雄英,鼓起勇氣小聲說道,“臣妾逾越,讓人送過去夫君平日所佩的玉墜。”

朱雄英哈哈大笑,對徐妙清說道,“以後這些日子你都記好,我記不住這些事情。以後玉兒姐姐那邊也莫要再送玉墜,她知道我雖然佩玉,但是談不上多喜歡、親近。”

徐妙清膽子更大了,有些反駁的意見,“夫君這話就有些不對了,玉兒姐姐自然知曉夫君的性子。只是賞賜了玉墜,也是給其他人看的。夫君所喜歡的體己,玉兒姐姐喜歡的物事自然好,就是其他人不知曉,少了玉兒姐姐的體面。”

這麼一說也有道理,有些時候送禮物,也是要考慮一些面子的事情。尤其是朱雄英這樣身居高位的人,他們賞賜的禮物,經常會讓一些人去揣摩,揣摩上位者的心思。

苦著臉的王承恩出現了,直接跪下,“殿下,郡主帶著人出城了。”

朱雄英也無語了,問道,“可有人跟著?”

“既然有人跟著也就行了,以前在宮裡關久了,也該放她出去鬧鬧。”朱雄英嘆了口氣,隨即說道,“眼看著也要嫁人了,也就是這一年半載的能出去野一野了。”

朱雄英覺得自己這個哥哥挺失敗了,弟弟剛剛被放出宮就是眠花宿柳、金屋藏嬌的,如今成為了應天府最大的紈絝。妹妹現在到了北平也就跟被放出籠子裡的鳥兒一般,不是遊山玩水就是騎馬打獵,比尋常男子還要彪悍。

徐妙清就忍不住羨慕了,因為她的父親是十分重視規矩的,她的兄長也是。所以朱曦、朱玥這麼一個縱容她們胡鬧的兄長,還真的讓她感覺到比較羨慕。

只是徐妙清有些時候也是比較擔心,擔心她的兩個小姑子出家後會有些不適應。

朱雄英可不在乎這些,他還是相信他的弟弟妹妹。雖然不喜歡讀書,也不會女紅,看起來不是特別知書達理、賢良淑德的,可能也不符合這個年代的一些要求。只是他們的性格不壞,這就是朱雄英最開心不過的事情。

他也有資格,有資格讓他的弟弟妹妹去自由自在,不用被一些所謂的規矩給拘著。

西安的朱樉、太原的朱棡,剛剛被放回開封的朱橚,這三大藩王幾乎同時收到了聖旨。他們自然也都明白,這個聖旨不是他們父皇發的,但是他們選擇裝糊塗。

這些親王按說有三個護衛軍權,手裡的總人馬可能接近萬人,甚至更多。但是現在,他們眼紅了,覺得恨不得立刻將所有人都給派去東瀛。

高麗、東瀛需要人馬駐守,聖旨裡允諾了,每年可得白銀十萬兩!

朱雄英很大方,一口氣允諾了三十萬兩白銀了。但是這對於石見銀礦來說不算什麼,如果繼續保持增加,石見銀礦每年可以開採出三百萬兩白銀以上。

更何況這些親王們,也就是現在能夠得到點好處,過個三年、五年,一旦東瀛和高麗穩固了,這些兵權會被收走。也可以說這些兵馬一旦去了高麗和東瀛,就不是親王護衛了。

每個親王派出一個衛所,每個親王派出滿編的一個衛所5600人。

朱雄英的心思如何,朱樉他們自然也很清楚。但是每年最少十萬兩白銀的利潤,再加上大勢不可擋,少一個衛所就少一個衛所吧,他們還是要選擇聽話。

畢竟這樣的事情也是看得出親近遠疏,其他親王可沒有這樣的待遇。

在應天府,老朱也收到了來自東瀛的奏報。他哈哈大笑、無比得意,此前開戰算得上是頂著一些壓力,完全就是依賴著開國皇帝的權威強行推進遠征的事情。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每年幾十萬兩百銀、上百萬兩白銀的產出,會讓那些文武陷入癲狂。那些人會叫囂著攻滅東瀛,要將那些不臣徹底討伐,‘天皇’就是罪名,當年縱容倭寇擾邊就是罪名!

“標兒,第一批五萬兩白銀差不多已經要送回來了!”老朱心情很好,對在批閱奏摺的大朱說道,“馮勝在奏摺上說了,只要繼續加派人手,每個月至少可得十萬兩白銀。”

大朱抬起頭,對老朱說道,“我大明工匠技藝高超,至少故土難離,很多百姓還是不願去高麗、東瀛。英兒喜歡用囚徒、俘虜,讓馮勝去抓些東瀛人幹些開礦的活吧。”

有技術的,大明的工匠完成,開礦這樣有危險的體力活讓當地土著去完成,人口緊缺不要緊,多抓些回來就完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