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動一動、搖一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廌是真的很不想接這個任務,不想成為北平知府,不想接這麼一個審判北平一些世家的任務。

但是他也根本沒有什麼拒絕的權利,哪怕他是誠意伯、是駙馬都尉,可是在面對皇太孫的時候,劉廌根本沒辦法抵擋住壓力。這個時候的他,也只能去得罪人了。

士林的名聲其實不需要擔心太多,不管劉廌也明白,一旦一些事情做了,估計很難成為所謂的清流了。到那個時候,士林當中少不得也是有著一些對他的批判。

沒辦法,生活在如今的這個時代,劉廌只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哪怕如他的祖父天縱奇才,不過依然是在朱皇帝的手底下做事,嘔心瀝血的最終也只是一個誠意伯而已,連個侯爵都得不到。

因為北平的特殊地位,所以這裡的知府品級也相對其他知府要高一點,這是從三品的官位。按照朱雄英此前設計的朝服,三品孔雀,這自然也就是朝服的補子了。

劉廌一拍驚堂木,看著瑟瑟發抖的一個老儒,質問道,“罪人可知陛下早已下旨,捨棄蒙元陋習?”

老儒忽然抬頭,呵斥道,“枉你是讀聖賢書......”

“聖賢書?”劉廌忽然間也被氣樂了,似乎理解皇太孫為何如此生氣,“本官問你,我華夏子民,為何要披髮左衽?太史班固曾言,內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發左衽,人而獸心!”

看著眼睛通紅的老儒,劉廌忽然意興闌珊,“連老祖宗都忘了,談何為人?!念你顧念舊主,本官就成全你!即日發配草原,任你自生自滅!三歲以下幼子,送去為你主子守墓!趙氏一門貶入賤籍,永世不得入士!”

老儒這個時候眼看著要癲狂,劉廌繼續說道,“太孫有旨,明堂邸報、昭告天下,你趙氏一門之日所做之事,天下皆知!”

完了,一個在元朝百年間霸佔草場、養馬起家的大家族轟然倒塌。子孫永遠不得入士,這也使得這個所謂的‘耕讀傳家’的家族瞬間成為了笑話。

或許會有酸儒敬佩趙家的忠誠,只是更多的天下人會笑話趙家。這就是一個漢奸,這就是一個不識王化、數典忘祖的叛徒,這個家族的名聲徹底臭了!

朱雄英對此毫無心理障礙,他就是要將這幾個家族的案子打造成標準案列。因為他知道如今的大明,不要說現在是在北邊了,就算是在南邊也有很多的家族、很多的讀書人在懷念元朝的統治。

那也沒關係,你們只要站出來,我送你們去草原,我讓你們給元朝的主子守墓。只要做好男為奴、女為娼的準備就行,只要做好子子孫孫永世不得入士的代價就行!

要求一點都不高,朱雄英也不覺得什麼殘忍不殘忍。後世的標準放在現在,那是一個笑話,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根本就不能心慈手軟,他不介意犧牲幾個家族,讓天下人明白一些真正的道理。

特事特辦,朱雄英對於小姑父的審案是很滿意的,對於這樣的一個結果也是比較滿意的。

至於那幾個頭髮花白的老頭被押解送往草原,朱雄英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好了。先不說那些人能不能找到蒙古部族,就算是找到了,那些人到時候也只能整天吃牛羊肉了。

對了,現在的蒙古部族大部分都沒有鐵鍋,很多的時候依然就是用皮氈煮水、煮肉。這不是在誇張,這就算現在很多蒙古部族的生存環境。

接過宋忠遞來的密報,朱雄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看起來這些孝子賢孫還挺多的,可惜幡然醒悟的有點晚!”

從錦衣玉食被貶為奴,就是因為他們的大家長一門心思的想著蒙元。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孝子賢孫崩潰了,少不得的要大罵、詛咒他們的一些長輩。

朱雄英覺得沒什麼關係,他也覺得這樣的事情比較有意思。大孝子之類的很常見,說不定現在有些家族的子孫看到了邸報後會心生忌憚,說不定過段時間大明會忽然有著詭異的一系列讀書人的死亡案列。

長輩什麼的當然重要,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如果是悖逆、不孝,那基本上是社死了。可是如果長輩執迷不悟、一意孤行,晚輩們也不是在大義滅親,只是長輩身體不好、稀裡糊塗的就過去了,這也是說得通的事情。

高壓就高壓吧,有些事情朱雄英急不來,需要耳濡目染的不斷的去糾正、引導社會的風氣。

但是有些事情就不一樣了,必須要用更加嚴厲的手段去鎮壓,必須要用朝廷的力量強行扭轉一些人的觀念,這也才能夠更好的見到效果。

當一個狠人,朱雄英一點壓力都沒有,也都覺得這樣的事情對於他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了。他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子民對於他都很滿意。

只要絕大多數人覺得生活不錯就行,只要大明國富民強就足夠了。有些名聲什麼的,朱雄英還真的不是特別在意,他自認為自己也算得上是一個功利主義者,他不在乎那麼多的虛名之類的。

繼續忙著工作的事情,老朱越發覺得自己其實算得上是會偷懶了,將不少的事情都是交給手底下的人在辦。

但是就算是這樣,朱雄英也沒辦法保證自己很閒。所以他是真的很佩服老朱,那才是真正的工作狂,而且是樂在其中的狀態。這也使得朱雄英不理解了,蓋章狂魔數次下江南,真的那麼閒嗎?

王承恩有些小心翼翼,也有點雀躍,“爺,太孫妃等人不日就能抵達北平。”

朱雄英挺滿意王承恩的態度,提醒朱雄英一些事情就好,絕對不會去輕易的做出決斷,凡事都是需要朱雄英拿定了主意再去執行。

“記得讓探馬隨時來報,讓各府女眷......”說了一半,朱雄英改口了,“讓五品以下文武出城十里,各府上下若是有長輩,無論品級也都隨我出城。”

朱雄英自然不是去接徐妙清的,主要是去接他的外祖母。哪怕朱雄英的身份特殊,但是作為晚輩,在這個時候也是需要稍微的注意一下,尤其是朱雄英還是大明皇位第三順位繼承人,可不能瞎胡鬧,得做個表率。

這算得上是一個表面文章,但是這樣的表面文章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皇家的很多行為,也可以說是天下人關注的焦點,是天下人行為的標準。

朱雄英的態度十分的明確,而且在大義上也沒有什麼問題,這樣的行為自然也就沒有任何的問題了。

繼續寫信,朱雄英還需要做的事情可不少,比如說這段時間還要繼續敲打衍聖公的事情。只是這樣的事情,不只是朱雄英的態度有就行,這樣的事情現在也需要老朱出面。

估計衍聖公的頭也會比較疼,現在很多的讀書人估計心裡也是在打鼓。前些年老朱一門心思的想要將孟子抬出孔廟,很多人心裡還是有著足夠的印象和回憶。老朱刪改‘孟子’,這可是確確實實發生的事情。

而現在老朱家爺孫就不安分了,讀書人們心目中的偶像、圖騰,大名鼎鼎的衍聖公,現在居然‘名不正言不順’了,這顯然可不是什麼小事情,這也會讓天下讀書人物議紛紛。

這很有必要,朱雄英需要做好這樣的事情,就算是不能將衍聖公一擼到底,但是這樣的行為也是可以讓他們的顏面失去不少,讓儒家的形象稍微的受到一些負面影響。

這是非常長久的事情,這也是需要持之以恆的,朱雄英可不打算這麼輕易的鬆手,很多的事情還需要繼續做下去,還需要繼續努力做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讀書人會想些什麼,朱雄英大概能夠猜出來一些,只是他根本不在乎這些事情,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些,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持續不斷的動搖一些根基。

福隆宮這邊整理的很不錯,其實也根本不需要朱雄英擔心什麼,畢竟就算沒有女主人,朱雄英的生活也是有保障的,這裡的勤快人可不算少。

只是這一次,徐妙清會來福隆宮坐鎮,這個時候的太孫府算是‘名正言順’了,這裡的氣氛大概也會好起來一些了。

當然公主府那邊,肯定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該準備的肯定早就準備好了,朱雄英此前的那些努力不是在開玩笑的,他還是很注意給自己的親人們更好的生活條件,需要讓自己的親戚們有著更好的物質生活基礎。

皇太孫可不只是想著天下的事,身邊的家人、家事,朱雄英也是非常在意的,這些也都是他需要做好的事情。朱雄英對於這樣的事情,也算得上是樂意做好的。

這就是他的責任和義務,他也很享受成為這樣的一些個成為主心骨的感覺,這感覺是相當不錯的。

老朱是工作狂,而朱雄英也算得上是非常的有權利慾望,很多的事情對於朱雄英來說是樂在其中的。老朱和小朱這爺孫倆,很多的地方是真的非常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