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彈劾(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內容本身並沒有多少出奇的地方。

事實上,在朝堂之上,到了李文仲這個地位,別說是女人的問題了,就算是所謂的貪腐問題,也不會對他造成任何影響。

真正能夠影響到他屁股下面那個位置的,只有一個因素,便是皇帝的態度。

皇帝認為你合格,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坐下去,那麼哪怕你一身的問題和毛病,也始終能一直坐下去。

可若是皇帝認為你不合格,討厭你繼續霸佔這個職位,那麼即便你是天下名臣、真正的做到了克己奉公,也終究是要滾蛋的。

所以在周瑜看來,這份奏章上所羅列的事情,往大了說,也就是於德行有虧而已。

就算是其中鬧出了一些人命,又能如何?

因此讓周瑜忍不住皺眉的,並不是奏摺上的內容,而是這些內容過於詳細!

無論時間、地點,還是發生時的具體情況和人物關係,都沒有任何含糊不清之處。

在奏摺的最後,甚至書寫上了願意站出來進行指認的人證身份!

這般詳細的奏摺,哪怕不經過後續的調查,也基本上可以判斷,絕對不是胡編亂造的了。

顯然,這是有人想要將李文仲從刑部尚書的位置上拉下馬來!

“把這份奏摺拿給李文仲看看。”

大腦急速轉動著的同時,周瑜不漏聲色的將奏摺重新合死,扔給了眼前的老太監,開口說道。

老太監答應了一聲,拿著奏摺走到了李文仲的面前。

李文仲雙手伸出,畢恭畢敬的接過了奏摺。

在周圍所有人的目光中,將奏摺開啟,仔細的看起了奏摺上的內容。

僅僅只是看下去的第一眼,李文仲心裡便咯噔一聲,暗道壞了!

這次彈劾,根本就是有預謀的!

因為奏摺上的內容之詳細,很多連李文仲自己其實都不怎麼記得了。

但憑藉著仍然有印象的一些細節,搭配著此時奏摺上的內容,李文仲倒是比較容易的回憶起了很多事情。

沒有看太久的時間,奏摺後面的內容都只是大略的掃了一眼,李文仲便陷入到了沉默當中。

如此詳細的內容,對方顯然是掌握了真正的證據,在這種情況下,再用蒼白的語言去為自己辯解,絕不會有任何作用。

所以歸根結底,要看皇帝的態度!

想到這裡,李文仲將奏摺合死,重新遞還給了老太監,整個人則是保持著垂首站立的姿態,之前的那種憤怒的表象已經完全消失。

“有什麼想說的嗎?”

周瑜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起。

李文仲拱手行禮,開口道:“清者自清,臣請陛下聖裁,為臣做主!”

沒有辯解、沒有否認,直接擺出了一切聽憑周瑜處置的態度,意思便已經非常明確了。

因此周圍其他的官員便第一時間紛紛收回了好奇的目光,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幾乎全都擺出了泥塑菩薩一般的架勢。

能夠出現在這大殿之上的官員,顯然都有著極高的政治敏感度。

從李文仲的反應上他們就能做出相應的判斷。

這是有大事要發生了!

所以幾乎每一名和這件事情毫無瓜葛的官員,第一反應都是明哲保身!

打定了主意絕對要置身事外、絕不摻和進去!

有些熱鬧……看多了是會要命的!

“陛下,臣奏摺中所寫的一切,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又或者誇大其詞之處!對於這一點,臣以項上人頭擔保!至於奏摺中所羅列的人證和物證,臣也隨時可以將之尋來,若陛下有疑問,可開御審!臣為諸多受冤屈的百姓和同僚請命!願為原告!”

提請了奏摺的那名督查院官員慨然說道。

那一臉大無畏的樣子,似乎已經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周瑜的雙眉緊緊皺在一起,只是尚沒等他開口,便突然有十幾名官員彷彿約好了一般的齊齊越眾而出,站到了那名督查院官員的身側!

“陛下,臣等以為,事涉九卿,當嚴肅以待。又是刑部尚書這等敏感職位,非御審不足以令人信服!若奏摺中所彈劾內容,是對李大人的肆意汙衊,那御審便可以還李大人一個清白,也足以擋住天下悠悠之口。可若是奏摺中所彈劾內容屬實,也當對李大人明正典刑,還百姓和受害官員一個公道!”

十幾名官員中一個明顯是領頭的官員,行禮說道。

“臣等附議!”

其他出列的官員則是齊聲表態。

大殿之中的氣氛瞬間有些凝固。

因為這些官員都只是五品又或者從五品的階層,如此品階的官員要是在朝歌城之外的地方,倒也可以算得上是位尊權重的高官。

可在朝歌城內……便著實不夠看了。

這樣品階的官員往常就算是出列提出一些議案,也頂多是作為高官的馬前卒,扔出來試探皇帝心意和想法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十幾名這樣的炮灰官員湊到了一起,居然有膽子聯名彈劾九卿之一的戶部尚書,這背後要說沒有其他大人物的安排,白痴都不會相信!

“奏摺上內容詳實,證據也羅列的非常清楚細緻,即便朕願意選擇相信李文仲,也總要先調查一番,才能做出真正的判斷。督查院有監察百官的職責,馮萊,相關的調查就由你去主持吧,朕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不要辜負朕的信任。”

周瑜朝著馮萊所站的位置看了一眼,開口說道。

老太監則是將那份奏摺又遞給了一旁的馮萊。

而原本低眉順目的站在佇列當中的馮萊,聽到周瑜點自己的名字,便知道這件事他肯定沒辦法置身事外。

只能出列接過了奏摺,然後行禮應承了下來。

按理說作為九卿中僅有的兩名已經投靠了周公旦的大臣,他和李文仲在朝堂之上自然應該守望相助。

今天的朝會上,李文仲忽然被彈劾,那麼他也確實有義務出來聲援。

可不知道為什麼,馮萊心裡總覺得不對勁。

今天這事情……絕不像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

“沒事的話就退朝吧,馮萊,朕給你十天的時間,十天之內,給朕一個答覆。”

似乎是擔心再出變故,周瑜在作出了這樣的安排後,直接宣佈了散朝。(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