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貨幣一體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董書恆途中還專門去走訪了幾個沿河移民新村。這些村莊都在建成一年多時間。

沿河的都是第一批移民村。後來的移民村只能從河邊向兩翼修路。路修到哪裡村莊就建在哪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至於當地的百姓,已經被安排到了更加偏遠的地方。其實當地剩餘的人口已經不多。

這還要感謝聖軍將這裡梳理了一遍。

除了官辦的農場之外。這些移民村在設定的時候都考慮到了每家分配的土地數量。

按照復興軍的規定,移民新村每戶要能夠分到平地一百畝,山地三百畝。

就是說有多少的土地,協調多少的移民過來。

現在復興軍的移民局絕對是最忙碌的工作部門之一。

他們每年都要協調好移民的來源問題,還要協調他們的去除。

甚至在安置了之後還要跟進調查。

有時候還要跟農墾局打交道。因為農墾會建設一些集體農場,也要從移民中招募職工。

農墾的農場選址比較講究,一方面土地的面積要大,這樣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

另一方面,農場的作用是穩定一個地方的糧食產出,同時要擔任本地區的農業科技推廣者角色。

所以每一個地方都會有農場,但一個地方又不能有太多農場。

自耕農依然還是農業的主要生產角色。

董書恆知道大規模的種植效率更好。

但是現在這麼多的人口,不可能都去從事工業生產。

後世有很多的工業國農業人口都只佔到國民的一小部分。

那時因為那時候有完善的全球市場支援。

現在董書恆都不敢讓工業化的步子邁得太快。

為什麼,因為工廠造出來的東西是要賣出的,要是賣不出去就會出現通貨膨脹。

那樣的危害太大了。而擁有大量自耕農的社會,對經濟危機的抵抗能力也會更強一些。

說白了,農民的生活實在不好了,還能靠土地中的產出養活自己,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幾千年來自給自足的封建小農經濟,老百姓也都是這麼過來的。

另外移民局還要跟軍部協調。軍部在一些戰略要地建立軍屯,也就是軍事化的農場,也是要從地方上徵兵的。

這跟移民政策是重合的。

董書恆的移民政策也平衡了各個地方的人口。其中不僅僅是人口的數量,還有民族成分,還要參照當地的資源狀況。

這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

“玉祥,還有其他的事情嗎?西域和西北的異動,我們還是以靜觀其變為主,那裡的兵力應該沒有問題。”董書恆說道。

復興軍現在有一多半的陸上兵力的都擺在西北地區。

就是防著沙俄會做出什麼動作。所以現在除了加強戒備之外也不需要再做什麼特別的安排。

“是,總統,財政部準備在復興四年全面推行華元的紙幣化。另外,財政部準備在明年的藩屬國大會上將華元推廣到藩屬國,讓藩屬國與我們以及藩屬國之間的貿易統一用華元結算。”

“回覆胡光慵,關於全面推行紙幣的事情,他們要再做進一步的調研,對推廣後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評估。至於推廣到藩屬國的事情,首先要搞清楚現在各個藩屬國的貨幣使用情況,然後擬訂一份貨幣協議。最終華元的推廣將以協議的形式確定下來。”董書恆說道。

使用統一的貨幣,原本也是董書恆建立大華夏圈的初衷。

大華夏圈作為一個聯合體,就是以華族為基礎,透過民族關係作為聯絡根基。

以商業聯絡、經濟互補為利益紐帶。商業上的來往離不開統一的貨幣。

實際上現在的小國很少有建立自己的貨幣體系的。

復興軍的藩屬國大都是使用華元。因為他們大多是與復興軍保持著密切的商業往來。

他們都靠在復興軍的邊上,無論從什麼角度,他們都是要在貿易上依靠復興軍的。

但是他們使用的還是金屬貨幣,大家都是知道白銀能夠當錢用。

復興軍鑄造的銀幣工藝先進,非常的精美,也是大家選擇華元的原因。

就連那些銅幣都非常的受歡迎。

比如扶桑人就對華夏的銅幣情有獨鍾。

但是要是全面推行紙幣之後,自己人還好說。那些藩屬國願意運來一船貨物然後換回一沓子鈔票嗎?

所以這個事情要循序漸進,不能將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華元信用體系給搞崩了。

“監察院請示要將原本一年一次的官員考察,變成半年一次。除了派駐式的監察院督察之外。他們還想設定流動的監察小組,隨機選定路線對地方進行巡查。”

“電告李虎,他有沒有考慮這需要的多花費多少的經費以及要增加多少的監察員。監察百官,肅清吏治,需要去創新完善監察制度。不能僅僅依靠堆積次數和時間。他的提議初衷沒有問題,但是要先交一份預算方案出來。”董書恆有些不悅地說到。

這兩年來,貪腐的個案越來越多。監察院抓了一批,結果又出來一批。

剛正耿直的李虎眼睛裡面揉不進沙子。

一直想著將這些貪官全部給幹掉。

但是上半年出了一起監察院派駐地方的監察員與當地官府行政官員相勾結的窩案。

這次出了內鬼,對監察院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影響很大。

不僅其他的機構趁機發難,就連各大報紙都連篇累牘地報道。

監察院平時得罪的人可不少。

李虎想將那個地方監察員給殺了的心都有了。

痛定思痛,他想到在駐在式監察員之外再設定巡迴督察組。

實際上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駐在式監察員也是兩年就要輪換。

但是即使他一年一輪換,也會存在被地方官員拉攏拖下水的可能。

只要他還在復興軍的官僚體系之外,他就會有所需求,就會有被人拉攏的空子。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監督體系多元化的問題。

只有擁有多遠的監督體系,才能夠有效地減少貪腐的問題。

監察院依然還是官府內部的監督,是內部權力分立的產物。

輿論監督,現在主要是報紙,但是復興軍的新聞行業才剛剛起步,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職業使命感還沒有培養出來。

官辦的報紙畏手畏腳,商辦的報紙又太過追名逐利。

另外還有社會監督,老百姓都還是滿清毒害出來的那一批順民,現在的日子比當初過的要好多了。

他們早就已經知足,現在讓他們去監督官府,去找官府的麻煩,誰又願意去做呢,誰又想去做呢?

所以現在的社會監督是缺失的。

至於董書恆原本想在地方上推行的評議會制度,也已經被認定為暫不可行。

所以這個事情還是要一步步完成。

有些事情要為下一代考慮好,但是有些事情真的只能依靠下一代。

新朝建立,但是現在人還是那些人。

人的思想有時候是最有韌性的,也是最有慣性的。

越是年紀大的人表現的越為明顯。

就像一些人年輕的時候素質差,老了之後依然是這樣。

人們吐槽不是老人變壞,而是壞人變老,就是這個道理。

“總統,工業部準備在新京建立兩座水電站,一處位於延慶的黑龍潭,還有一處位於北海公園。其中北海公園的水電站準備建成一座科技館,供外界參觀。工業區說這兩處水電站可以解決新京百分之五十的用電。”

這兩個水電站雖然都不大,但是奈何現在電力的使用才剛剛推廣,用電的基數還不大。

“嗯,這個我之前就交代過工業部,沒想到他們的動作這麼快。回頭我給他們提個字,這個工程要做成我們水電站的樣板,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雖然復興軍確定了大力發展水電的計劃。但是現在還沒有解決電力遠距離傳輸的問題。

那些適合建立大型水電站的地方卻又人煙稀少,並不需要用多少電。

而那些工商業發達,人口密集的地方又都處在平原地帶,並不適合發展水電。

好在現在電力才剛剛進行普及,電力的使用量並不大。

工業區已經在規劃那些耗電大的工業企業時候,儘量向那些規劃好的水電基地靠近。

到時候水電站和工廠將同步建設,對口供電。

新京城目前的電力供應還是依靠火力發電。

新京的周圍不缺煤炭。

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多,電力的普及,電力需求會呈現幾何倍數增加。

哪個時候再去做水電就來不及了。

而林立的火電廠煙囪勢必會奪走新京的藍天。

董書恆現在擁有的權力是有可能讓能源供應的主力從煤炭直接轉換到大自然的。

新能源最強大的阻力不是來自於技術,而是來自今後控制石油的大亨,因為獲取石油實在是太容易了。

同時石油有著很強的地域性,很容易被人所控制利用。

就像某些國家所做的那樣,將石油作為其維繫霸權的工具。

今後,同樣擁有霸權的復興軍,也可以讓社會跳過對石油的依賴,直接進入清潔能源時代。

董書恆經營中亞以及鮮卑利亞可不是為了那裡的石油。

他要讓石油永遠成為不了主流能源。

雖然復興軍現在發明了內燃機,但是這也只是過渡。

董書恆相信在他的推動下,電力才是未來的主流。

“總統,這裡還有一份北美發來的簡報。”

“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加拿大地區中部的開拓團的人數增加到了十二萬人。一共設定了五十三個定居點。”

“這些定居點最北邊的在大熊湖。最南邊的到密蘇里河上游地區。其中最大的定居點是位於大奴湖畔的河南定居點。

那個地方之所以最大,是因為我們的北美先遣隊主力駐紮就在那裡。那裡是與英國對抗的最前線。”

“上半年以來,那裡一共發生了五十幾起軍事衝突,但是隨著先遣隊到達,衝突的頻率正在不斷降低。”

復興軍先遣隊的作戰可不像正規軍那樣守規矩。

在鮮卑利亞的殘酷戰鬥早就將他們磨練成了嗜血的野獸。

也就只有復興軍還能夠掌控他們。

尤其是先遣隊中的那些土著獵人和扶桑武士,他們殺人從不眨眼,而且手段殘忍。

春節的時候,王嘯彙報北美的形式,提議調先遣隊過去。四月份的時候先遣隊就已經從海參威乘船趕到了朱洲地區。

隨即在五月份,北美的天氣還沒暖和之前,他們就已經對大嚶帝國暗中支援的印第安部落過冬地點展開了毀滅性的突襲。

這支突然冒出來的非正規軍隊讓加拿大省的英國人措手不及。他們原本準本在今年夏季來臨前對華人開拓團的定居點展開進攻。

以摧毀他們的落腳點。讓後續的移民無法進駐。

但是這樣一支兇悍武裝的進駐,讓英國人打消了自己的念頭。

他們現在更多的是想著如何自保才對。

先遣隊的進攻可不僅僅是針對那些英國人控制下的草原殷地安人。

先遣隊還將赫德總督補充到到這裡的一批流放犯給在路上剿滅了。

河南定居點現在已經有五千多人。大家一起開墾定居點周圍的土地。

沿河地帶現在早就種植上了高產的玉米和土豆,還有大豆,小麥等作物。

現在已經是華夏歷的八月份,正是北半球最炎熱的時候。位於北緯六十度的大奴湖畔也已經充滿了生機。

原本荒涼的大奴湖畔終於有了農耕文明。

在此之前,不管是殷地人還是白人都是以捕獵和放牧為生。

這讓這裡的一切都保持著原始的狀態。

現在是華人讓這裡煥發出了生機。

“總統,這裡有一份劉老給您發來的密函。”說著魏玉祥遞過來一份用蠟印封好的密函。

這份檔案就連魏玉祥都沒有許可權去看。

董書恆知道這是關於加州的報告。

復興軍所說的加州,實際上包括了現在的加利福尼亞地區以及俄勒岡地區(此時華盛頓地區還沒有單列)。

這兩個地區幾乎囊括了整個美利堅西部地區。其範圍從西海岸一直延伸到堪薩斯、德克薩斯的西部。

這裡的經營完全交給了西海岸公司,軍事上則依託長江安保公司。

這裡跟加拿大地區中西部不是一個管理系統。

加拿大中西部還是復興軍官方主導的開拓。

那裡跟阿拉斯加一樣,主要是擴充底盤,為了佔據這裡的資源。

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畢竟都是苦寒之地,並不能養活多少的人口。這裡的發展是存在瓶頸的。

而美利堅西部就不一樣了,這裡的緯度較低,溫度跟本土一樣,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而且這裡也不適合跟本土合為一體。

董書恆未來是要在這裡建設一個新的國家。

正是基於這樣的打算,董書恆才將這裡做成一個新的模式。

一個他自己完全主導下的模式。

“總統,我這裡沒什麼事情,就先回去了。”

魏玉祥也知道加州那邊的事情一直都是董書恆自己在處理,所以他主動退了出去。

PS:新書的開頭寫了很多遍都不滿意,今天從寫了一稿,感覺好多了。我會按照約定將這本書慢慢寫完,大家放心。新書只是提前準備,暫時還不會上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