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〇章 乘勝追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呂佺孫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這是要與我行洋人的握手禮?

半天之後呂佺孫才反應過來。伸出手去跟董書恆的手握在了一起。

呂佺孫也許是目前為止,投靠淮海軍的滿清官員中,級別最高的一個了。

並不是董書恆有王霸之氣,最主要的原因估計還是呂佺孫的家族在淮海軍的治下。

呂佺孫似乎不是那種迂腐之輩。很會劃重點。

接下來就是商討正事兒了。有這個握有實權的福建巡撫作為內奸,事情就簡單多了。

呂佺孫安排自己的心腹接管了城門。將一部分淮海軍秘密放入城中。

當天晚上,呂佺孫召集福州城的將官以及一眾文官。

並且在淮海軍的配合下控制住了這些人。

至於那位總督大人,早已經被淮海軍軟禁在府中。

第二天,巡撫衙門發下文書,由呂佺孫的心腹帶著淮海軍的部隊分頭奔赴各個府縣。

同時,董書恆派人西去武夷山,與翻山越嶺而來的楊炳春部匯合,令楊炳春負責接收西部各個州縣。

除了幾個愚忠於清廷的州縣長官負隅頑抗之外,整個過程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抵抗。

淮海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浪費在趕路上,福建是山路崎嶇,水路也是水流湍急。

實在是行路難!

到了十一月份,整個福建全境已經全部落入淮海軍的手中。

董書恆任命呂佺孫為福建省軍政府長官。

軍政府的稱呼可能要一直用到淮海軍正式立國為止。

因為到現在為止,董書恆還是以淮海軍的名義在征戰各處。

他覺得,要先拿下京城,讓滿清皇帝自己宣佈退位。他才會正式立國。

那樣才算是堂堂正正地立國。

因為他準備立的那個國是華夏,以族名為國名,國家只是為了民族發展服務的一個組織形式。

民族要高於國家的大義。

作為一個降臣能夠繼續做自己原來的位子。呂佺孫的心中非常的滿意。

家族也會搭上淮海軍的快船,蒸蒸日上。目前來看自己的選擇沒錯。

剛剛改換門庭的人,工作積極性都是非常高的。

沒用董書恆吩咐,呂佺孫就已經開始著手恢復福建地方的秩序了。

經過了重重苦戰才收復浙江的彭玉麟,聽到了到董書恆不廢吹灰之力就拿下了福建。

心中唏噓不已,莫非總統真的是有王霸之氣。

還是總統故意把硬骨頭扔給自己。

實際上光復浙江,最激烈的一戰是牛傑的守備旅打的杭州之戰。

除了杭州之外,浙江其他的府縣充其量就是一些團練武裝。

跟淮海軍手下最精銳的教導師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杭州之戰也已經結束了。跟李存文說的一樣,杭州內城真的是自己開啟的。

因為糧食問題,逃進內城的綠營跟杭州將軍手下的八旗終於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綠營兵在鄧紹光的帶領下攻破了杭州將軍府,至於那些滿城八旗早已經不堪一戰。

就連綠營兵的戰力都比不上。

鄧紹光提著杭州將軍的首級開啟了內城的城門向淮海軍投降。

巡撫何桂清自縊!

滿城八旗被鄧紹光屠戮,所剩無幾。

剛剛理順福建事情的董書恆將軍隊交給了楊炳坤統一指揮,福建劃入江西軍區管轄。

政務則交給了呂佺孫負責。

臨行之前,董書恆交代呂佺孫從願意投誠淮海軍的福建官員中選出一批跟隨董書恆一起北上。

這些人將在淮海軍的行政學院中進行培訓,繼續在行政崗位上留用。

同時,董書恆也讓曾憲風從兩江挑選出一批人充實到浙江福建地方上。

為了避免這些人到了地方上對當地的風土人情不熟悉。

董書恆特意讓呂佺孫對原來的吏員進行選拔,其中有能力又沒有明顯惡習的選為官員,輔助淮海軍派來的官員工作。

至於地方上的行政工作重點。董書恆只提出了六點建議:

一是積極疏通各地河道、修建道路。當然所使用的人力一律發放工錢。因為淮海軍已經廢除了免費勞役。

福建多山多水,耕地緊缺,道路不暢一直是限制地方發展的重要原因。

二是減輕百姓負擔,施行淮海軍的新稅制,減輕農稅,廢除丁稅、釐稅,減輕百姓的負擔。

福建並沒有遭受多少的破壞,董書恆自然也不會直接免除福建的稅收,沒有那個必要。

升米恩鬥米仇的事情董書恆不會做。

況且淮海軍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稅收收上來了,董書恆會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但是新佔領區總要給百姓一些甜頭。

在董書恆看來,施行淮海軍的稅制就算是給當地百姓莫大的好處了,他是知道清廷的稅有多重,尤其是這幾年各地匪亂,完全癱瘓掉了清廷的財政。

三是積極發展工商業,將廈門和福州打造成為外貿重要口岸。完善港口設施的建設。

四是仿照上海模式,完善對外國人的管理。

這一條主要是針對福建這裡的不法外國人的。與上海不同,福建這邊有很多的不法外國投機客。

他們主要從事毒品走私以及人口販賣等行當。

這些人很多出自歐洲的小國,卻冒充英國人、法國人,讓當地的官府投鼠忌器,不敢深究。

從而使得這些人鑽了空子,一直逍遙法外。

淮海軍在上海已經有一套管理外國人的方法,在上海外國人犯罪一樣要接受淮海軍法院的審判制裁。

因為淮海軍有一套完善的成文法。各國公使早就已經表示接受。

淮海軍很快就會在福州、廈門也會設立法院。

等江寧派來的官員上任,這裡的一切都會走上正軌。

這就是擁有一套完善制度的好處,那就是它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複製。

五是放開福建民間的移民限制,成立專門的移民機關,負責登記移民,凡是願意移民的百姓都可以報名,願意成為淮海軍農場職工的,淮海軍會負責移民的費用。

當然了,即使自己移民淮海軍也會在海外分配土地。

現在淮海軍在南洋在遠東擁有大量的土地,甚至是臺灣府都有大量的荒地。

以往清廷的戶籍政策比較死板。給百姓移居海外設定了重重限制。

甚至將移居出去的百姓成為逃民。

現在很多南洋的家族在南洋混的風生水起,但是他們卻回不了祖籍。

董書恆決心改變這種狀況。福建這個地方土地狹小,要是再不給百姓遷移,那就是不給百姓活路了。

六是董書恆每佔領一個地方都會採用的老辦法,就是鼓勵發展工商業,福建地方多山,礦產資源豐富。

以前只是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利用。另外福建的航海業也相對發達。

自古就是出水手的地方。

董書恆決定在這裡投資建立一支遠洋船隊,以後跑南美的航線將從福建出發。

另外,董書恆準備在福州再建造一座造船廠。

每到一個新地方,淮海公司總要先帶個頭投資,為福建地方的商人起個示範作用。

這叫發揮國有企業領頭羊作用。

福建的茶葉出口也是一個優勢產業,福建的紅茶尤其受到西方的歡迎。

後世的印度紅茶,其茶樹就是英國人從福建偷偷移植過去的。

這一世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董書恆命令各地海關嚴查出口夾帶茶樹苗,一經發現處以重罪。

打下福建之後,董書恆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移民來原地。

以後往南洋以及南美洲移民就有了穩定的來源。

北方的流民就可以儘可能地向遠東黑龍江轉移。

另外,董書恆跟南洋世家之間的聯絡將更加緊密。

還有一個事情就是跟著呂佺孫一起投誠過來的福建地方軍隊的安排。

董書恆採用了之前太平軍的老辦法。

士兵全部從新整編,按照意願分配安排,軍官到軍校接受培訓,另行任用。

福州巡撫衙門。

董書恆這些天一直住在這裡主持大局。

事情千頭萬緒,太多工作需要梳理。

還好有呂佺孫以及投靠過來的福建官員從旁協助,董書恆才能逐一理順。

當前,福建的地方上要實行一段時間軍管。只有一些原本的當地吏員從旁協助。

所以這次回去顧克利還不能跟著一起回去,軍隊分散在各地駐守,還無法聚攏起來。

他要協助楊炳坤暫時穩定福建地方。

“顧克利,你的重心依然在漳州。小心廣東那邊。”

“兩廣總督葉名琛建了兩個鎮的新軍。買的法國人的裝備,甚至用法國軍官團來指揮。所以你們要小心。”

會議室中,董書恆對顧克利囑咐道。

“總統,我們為什麼不一口氣拿下廣東,一勞永逸呢?”呂佺孫不解地問道。

按照他的估算,淮海軍現在完全有能力一鼓作氣,拿下廣東。

“呂大人,這個問題問的好,廣東肯定是我們下一個目標。”

“但是不是現在,這個時候我們南下廣東,福建的地方上怎麼辦。”

“呂大人,要是沒有這些兵馬,你有把握穩定住福建地方嗎?”

“這……”呂佺孫一時回答不出來。

確實如此,難保有些人還心向清廷,隱忍不發。

另外福建還隱藏著一些會匪。

要是到時候跟那些人湊到一起起事,他呂佺孫拿什麼去鎮壓。

這次他確實是考慮不周了。

沒想到自己竟然不如一個年輕人沉得住氣。

呂佺孫忍不住多看了董書恆幾眼。

哎!別人家的孩子……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也許是一兩個月,我們把福建、浙江的政務理清了,就可以開始下一步的動作了。”

這也是為什麼董書恆將顧克利師留在這裡的原因。

福建的地方守備部隊也會在江蘇混編好之後派過來。

董書恆不放心將原來的福建軍隊直接留下當地。

福建這個地方太容易形成地方割據勢力了。

文官可以有條件地在自己家鄉的臨近地區任職。但是軍隊一定要混編異地駐守。

這是淮海軍的規矩。要是沒這些規矩,就淮海軍這樣分散的佈局,早就出了狀況。

人的野心不是天生的,很多人之所以出現野心都是環境使然。

或者是缺乏必要的約束。就像法律缺失會縱容犯罪一般。

PS:外面下起了小雨,有些想家了,可是只能跟家人影片,嗷嗷嗷……嗚嗚嗚……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