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保安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祈風並沒有馬上起程,撒裡實驗室還在對他將要乘坐的新式海船進行改裝。而改裝的進度長的讓張笑難以忍受,這主要是風帆的問題。用絲綢做的風帆成本實在是太高,而且出門在外用這樣的帆也過於招搖。撒裡實驗室在一年前就製作出了在張笑看來很簡陋的紡織機,但其速度在水力做功下,已經在這個時代遙遙領先。棉麻混織的帆布也已經紡織出來了,但這種帆布的耐用性還不能讓張笑放心的把三艘新式海船和兩百四十一名船員的命運交給它。在經過一個月的試驗後,黃祈風終於帶著張笑的陰謀出發了。

張笑和塞撒兒在股份分配上產生了矛盾,塞撒兒怎麼都不同意他提出的股權分配方案。他們的爭執主要是:張笑提出免費給目前所有在流求的每戶人家一定的股份;塞撒兒堅決的反對這樣做。兩個人為此問題進行了艱苦的交流,最後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流求聯合商社最後的股份配比是這樣的:張氏家族佔四成、黃氏兄弟各一成、阿里家族兩成、劉家一成,最後一成賣給了流求眾人(象徵性的定了個價)。張笑也迫使塞撒兒同意,以後將把他手裡的股份慢慢賣到只有一成,當然張笑賣的更多,他要賣兩成。張笑計劃到以後他能控制的股份只要有五成就好了。自己到時賣了兩成後,加上黃氏兄弟和劉冰蕊的嫁妝正好有五成。

定完流求聯合商社的股份配比後,張笑把忽悠原張記、劉記、本地人購買流求聯合商社股份的工作交給了黃氏兄弟。他自己則招募了一千五百個青年進行軍事化訓練。在這個搶掠成本很低的時代,沒有武力做後盾,張笑用屁股想也知道自己的結局是什麼。只招募一千五百人有兩個原因:一是張笑對軍餉標準定的過高,(低了沒人來,老百姓以前的經驗是:當兵是個沒有前途和錢途的職業)東家聯合會(主要是塞撒兒)看到他報的預算被嚇壞了,沒有批准他組建更大規模軍隊的要求;二是張笑自己也感覺目前流求沒有必要保持一隻數量太大的常備軍。

張笑對於軍隊的理解只是膚淺到佇列、齊步走的地步,在前世瞭解的軍事知識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沒有任何用處。(而張記、劉記、阿里家都沒有精通軍事的人才)最後他經過三天的閉門造車後,整出一份四不像的訓練大綱出來。

從此後在流求軍營外就有了一景,每天早上一千多的壯小夥分成十幾個百人隊,在幾十個騎著高大的阿拉伯馬的督訓隊員的皮鞭下進行十里負重長跑。這本來也沒什麼,可周圍的百姓經過仔細觀看,發現這些小夥子們的衣服到還整齊,可褲腿大都一邊長一邊短。結果在流求很是帶動了一段時間的潮流,當然張笑對此很是無奈。(他的本意是讓這些傢伙分的清左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笑對擒拿格鬥也同樣沒有涉獵,只好教了些在前世大學裡練過一陣的拳擊。他已經讓父親在泉州少林寺請上幾個武僧來流求弘揚佛法,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在少林高手來流求之前,只好拿拳擊來湊和。

張笑作為一個只是從傳媒上瞭解軍事的外行,對嚴整的軍容看的很重,在他的心目中把軍容是否威武做為判斷一隻軍隊戰鬥力強弱的衡量標準。在這樣的建軍指導思想下,流求軍隊對軍容的要求一直延續了下去,外行見了後很容易被這支外表光鮮的軍隊所迷惑。

最讓張笑無奈的是經過東家聯合會的商議,流求的第一只正規武裝被取名為流求保安團。張笑無言的看著眾人對這個名字紛紛叫好,最後他還是決定遵守他前面立下的規矩。把這個九百年後晦氣的名字用在自己的第一支武裝力量上。“靠!有什麼啊!在沒有日本鬼子和革命武裝的情況下,保安團做一些橫行鄉裡、欺壓良善的本職工作還是稱職的”。張笑給自己找了個理由,又定下了嚴格的紀律來進行約束後,使用了這個具有跨時代精神的名字。

保安團在之前的訓練中只是進行了負重越野、佇列、軍姿和騎馬這幾項內容,張笑之所以這樣要求是因為撒裡實驗室終於把鋼材問題解決了。撒裡實驗室對熱兵器的研究已經告一段落。燧發槍的成品已經放到了他的桌前,雖然要想大規模生產還有些問題,但滿足流求保安團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得到了新式武器後,張笑對冷兵器作戰的研究徹底的喪失了興趣。不過要使這些文盲士兵們發揮熱兵器的最大威力,在張笑看來是不可能的。他在這裡犯了唯文化論的錯誤,以為文盲士兵使用熱兵器就不會發揮它最大的威力。

張笑當然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又把以前辦航海班的經驗拿出來。於是流求保安團的另一個稀奇事就出來了,軍營周圍的商鋪們沾水筆和習字紙的銷路特別好。保安團的年輕人怎麼也沒想到這在軍營裡還教認字,想到自己出去後可以說曾經讀過書,學習的熱情被最大限度的調動了起來。當然這也和張笑制定的流求聯合商社股份購買條件有關係,張笑在這個條款上使用了自己大股東的權利,他要求每一戶購買流求聯合商社股份的人家必須有至少一個人認字。

在流求保安團集中訓練了三個月後,張笑把他的隊伍拉了出來。流求的百姓們一下子被這支表面看起來很威武的部隊給震懾住了。張笑看到了這種情況,立刻從保安團中挑選出相貌威武、身材挺拔、口齒靈活的三百餘人成立了日常巡邏隊。他希望這支中看不中用的部隊能肩負起日常治安的任務。當這些穿著新式服裝、騎在高大的阿拉伯馬上的日常巡邏隊員們出現在流求百姓們面前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流求民團巡邏隊的面前流求民眾的文明程度迅速得到了提高。

藉此機會流求聯合商社又釋出了《流求民眾須知》,對百姓的日常行為進行了干涉。主要是對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不按順序排隊等行為要作出處罰。

為了進一步加強保安團和民眾的聯絡,張笑把橄欖球作為軍民交流的常設專案。在來流求兩天後,張笑就把他自己理解的橄欖球規則教給了張遠他們。在這個文體活動匱乏的時代,橄欖球很快風靡了整個流求。張笑看到這種情況,想著什麼時候搞一個流求橄欖球聯賽。當然訓練之餘給周圍的百姓們幹幹活、平整一下道路什麼的張笑也不會忘記。這使的流求的百姓們開始改變了對從軍的一些看法,流求保安團的名聲也在這種情況下一天天好了起來。

在張笑訓練流求保安團的同時,流求的基隆港的基建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流求聯合商社的東家聯合會也深切的感受到勞動力的不足,下達了流求保安團的第一項任務,勸說山上的原住民們下山。流求山裡的原住民們在新生活的引誘和流求保安團閃亮的刺刀下紛紛走出山來。在張笑到流求半年後,流求在山裡的原住民只剩下不到兩萬餘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