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秘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鮊太尉,鱔力士,你們兩個去把庫裡的九股叉給上仙取來。”

得到東海龍王吩咐,鮊太尉,鱔力士兩個妖兵轉身離去,過了約莫半炷香的時間,兩個傢伙‘吭哧吭哧’的扛著一柄九股叉過來了。

王金剛只是看了一眼就面露嫌棄,搔了搔頭不好意思道:“龍王陛下,這九股叉也忒難看了點,跟俺們村叉糞的糞叉子似的。”

聽王金剛如此推三阻四,老龍王心裡不禁也有了一些火氣,要擱往常,早就差手下妖兵把他叉出去了,但一想到觀音,老龍王深吸了口氣,強壓著火氣又吩咐道:“我宮中就只剩下一柄畫杆方天戟了,上仙如果還看不上,那老龍我也沒辦法了。”

“啥?畫杆方天戟?”

王金剛眨了眨眼睛咧著大嘴傻嘿嘿笑道:“這個好,這個好,一萬年前有一名叫西楚霸王的金仙使的就是一杆大戟,六千年還又有一名叫做呂布的強者使用的也是一杆大戟,小時候俺就想這長大了也要成為他們那樣的英雄。”

老龍王嘴角一絲若有若無的譏笑一閃而逝,如果不是馬軍眼尖,說不定都要誤以為這是錯覺呢。

“可是這杆畫杆方天戟有七千二百斤重,上仙啊,您確定您能拿得起來嗎?”

王金剛吃了一驚:“啥?七千二百斤重?我的乖乖,可真是夠厲害的,我這根棍子也只不過兩千多斤。”

馬軍拍了拍王金剛的肩膀:“沒事,你現在只不過人仙,等你到了地仙的時候就能使用那杆畫戟了。”

“嗯!”王金剛信心滿滿道。

老龍心中哀嘆一聲,他知道這杆畫戟算是保不住了,心痛的擺了擺手:“鯾提督、鯉總兵,你們倆個去把武庫中的畫杆方天戟抬過來。”

老龍王看馬軍和王金剛二人越看越不順眼,他現在只想把馬軍和王金剛打發走,眼不見心不煩。

王金剛耗費了幾日,煉化了這杆畫杆方天戟,神兵利器都有大小如意的功能,越小重量越弱,越大重量越強。

王金剛煉化了畫杆方天戟,把畫杆方天戟化作了拇指大小,穿在了自己脖子上,當作了一條項鍊墜頭,做完這一切後兩人才離開了龍宮。

“怎麼樣,那兩個傢伙走了嗎?”老龍王詢問道。

“嗯,已經走了。”

“傳我命令,封宮千年,一千年內,任何龍子,龍女不得外出!”老龍王沉聲說道。

龜丞相一驚:“什麼?封宮千年?龍王,這決定是不是有些草率啊?我們應不應該和上面通個氣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面?哪個上面?”

“天庭啊。”

老龍冷笑:“從一百年前多寶奪我龍宮重寶,玉帝坐視不管的時候開始,我龍宮與天庭就依然再無瓜葛。”

老龍一臉陰沉:“雖然我龍宮敗在了如來手中,但絕對不說明我龍宮弱小,如來佛祖是什麼人?以一己之力對抗了整個妖族億萬年的強者,即便是當今的妖族最強者鯤鵬也不敢輕試如來鋒芒,我龍宮敗在他手中理所應當,他玉帝可不是如來,我龍族會怕他?”

龜丞相憂心忡忡道:“可是天庭勢大,如果玉帝發怒,我們如何能抵抗啊?”

老龍王一臉冷笑:“天庭雖強,但山頭林立,不說那聽調不聽宣的楊二郎,就單說雷部,火部,瘟部,鬥部,痘部,財部,水部,太歲部,天庭中戰力最強的八部正神,何曾將玉帝放在眼中過?”

雷部正神‘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聞仲,率領雷部二十四天君興雲佈雨,。

火部正神‘南方三氣火德星君’羅宣,率領手下五位正神誅逆除奸。

瘟部正神‘瘟篁昊天大帝’呂嶽,率領瘟部六位正神凡有時症,任由施行。

痘部正神‘碧霞元君’掌人間之時症,主生死之修短。

財部正神‘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趙公明,率領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納福,追逃捕亡。

下面的就厲害了,鬥部正神金靈聖母,截教女仙之首,僅次於多寶,封號‘北極紫氣之尊永坐坎宮鬥母’,執掌金闕,坐鎮斗府,八萬四千群星惡煞,鹹聽驅使。

聽聽,看看,執掌金闕,坐鎮斗府,八萬四千群星惡煞,鹹聽驅使,毫不客氣的說,就當今的六御之一,‘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的紫薇大帝都要被鬥姆元君所管轄,滿天星辰都被金靈聖母管著,換句話說,如果誰敢惹了金靈聖母不暢快,那你這輩子都被想被星光招搖到。

八部正神,除了太歲部正神楊任,和水部正神‘北斗五氣水德星君’魯雄以外,其他的全部都是截教弟子。

為何八部還有兩部不屬於截教掌控?看看剩下的這兩部都是什麼玩意?太歲部就不用說了,整個一清水衙門,水部倒是有些搞頭,但是別忘了,別說這天下東西南北四大海了,就算是稍微大一點的河,湖,都有龍族把守,水部就是個空殼子,早就被架空了。

龍族雖然沒落了,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欺負的,一來截教不願與龍族撕破臉皮,二來截教也不願意讓自己看起來吃相這麼難看,所以就象徵性的把這兩部放了出去。

整個天庭,天庭的八成都在截教手中,剩下的一成半在闡教,最後剩下的那可憐的丟丟的半成才算是玉帝的直系。

東海龍王奉命鎮守東海,如今一言不吭就封宮了,放在凡人社會那就是封疆大吏要自立為國的情況,這樣的舉動無異於狠狠在玉帝臉上輪了一巴掌,落了玉帝的面子。

上次玉帝袖手旁觀顯然激怒了東海龍王,甚至於到現在東海龍王不惜與玉帝撕破臉皮。

東海龍王很有自信,玉帝是絕對不會,也不敢拿他怎樣的,就憑玉帝手中的那幾票人,一個太白金星,一個託塔李靖,就算引來十萬天兵下凡東海龍王也不懼他。

除非玉帝親自出手鎮壓,否則東海是完全不懼玉帝手下的。

別人不知道,但東海龍王可是知道玉帝早就踏入了大羅金仙境界。

甚至在許多年以前玉帝就開始不間斷的利用分身降臨人間謀劃奪取人皇龍氣了。

天下有七尊聖人位,七尊聖人位下還有三皇,是為天,地,人三皇。

說是在七尊聖人之下,但三皇的尊位並不比聖人差,甚至還隱隱超出。畢竟聖人只是開創大教引導眾生,教化萬靈而已,三皇才是真正的掌管者。

按照正常劇本,三皇管轄天,地,人,七聖輔助三皇引導教化萬靈,但洪荒的路子走偏了,六位聖人太強了,太強大了,強大到讓眾生絕望。

六聖把持了天下資源,讓整個洪荒全部成為了自己的資糧,四教就如同四條巨大猙獰可怕的血蛭,趴附在洪荒大宇宙上,汲取著洪荒大宇宙的營養。

要知道在洪荒時代六位聖人還只不過是在巫,妖兩族眼中瑟瑟發抖的可憐蟲而已。

雖有聖人尊位,卻無聖人之實,洪荒時代妖族為主角,妖帝帝俊和東皇太一執掌天帝權柄,橫掃八荒,睥睨六合,雖然是妖管天,巫管地,雖然是兩雄相爭,但卻是妖族一家獨大。

聖人?在洪荒時代,聖人就是個笑話,妖族所過之處,聖人退避,妖族不但掌管了諸天星辰,還掌控了天庭,就連地面上也有許許多多的大妖,巫族除卻十二祖巫外,還真沒什麼能夠拿得出手的高階戰力。

在洪荒末期,發生了大恐怖的事件,巫妖兩族突然發生了巨戰,甚至將不周山都打塌了,整個巫族被打殘,十二祖巫死亡殆盡,妖族雖然贏得了勝利,但在最後關頭帝俊和東皇太一卻紛紛詭異喋血慘死,巫妖大戰宛如一場鬧劇,至此後迎來了聖人時代。

聖人被妖族兩位天帝不知壓了多少紀元,自然不願再次淪落到有名無實的尷尬地位,所以聖人們出手了,趁著兩位天帝死亡,妖族虛弱之際,將妖族天地主角的身份強行打落,扶持了弱小的人族上位,至此也拉開了人族被操控億萬機緣的始幕。

人族第一代大帝伏羲,前世乃是洪荒大妖,人首蛇身,與女媧相伴而生,第二代人族大帝神農氏是人教之徒,第三代人族大帝軒轅氏為闡教之徒。

伏羲,神農氏,軒轅氏,上古三皇受人族億萬代香火,妖族,人教,闡教藉此掠取人族海量氣運。

首代人族,承天命而生,本應該能成為帝俊,東皇太一這等率領著妖族爭奪天地主角的首領,卻被人教,截教,闡教,西方教共同分刮,斷了人族唯一可能,讓人族失去了引領天地的資格,讓人族成為了六聖,四教的拉車之馬,讓人族墮入絕望迴圈中,人族越強盛,四教越強盛,四教永遠掌控人類。

六聖怕人族崛起,怕人族成為第二個洪荒妖族,所以先行一步打折了人族的腿,讓人族成為自己的資糧。

六聖還怕天帝成為第二個東皇太一,第二個帝俊,畢竟昊天是鴻鈞道祖的座下童兒,身份高的嚇人。

礙於鴻鈞的身份,六聖不便下陰手,所以給昊天來了一個陽謀,明招,六位聖人開啟了封神大劫,讓教下弟子上榜,瓜分了昊天的權利,架空了昊天。

昊天當然不願意,但無奈胳膊那裡擰得過大腿?所以昊天謀劃億萬年,不間斷的派遣分身下界,爭奪那人主之位。

天帝,人皇,地尊。

鎮元子手有大地胎膜,更有天地靈根人參果,搶先佔了地尊之位,地仙之祖,身為地尊,鎮元子卻入了道教,並未開闢旁門,對於鎮元子的示好道教三聖自當投桃報李,默許了鎮元子地尊之位的資格。

天帝名不符其實,想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可以比肩六聖的實力,所以昊天將目光投向了人族。

人族除卻上古三皇后再也未曾出過人皇了,想要成為人皇,必須要統一人族,只有統一了人族,天道才會承認你的資格,但是!六聖怎會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有人統一人族?人族可是六聖四教的資糧,怎麼可能允許他有自己的意志?

別忘了,昊天可是鴻鈞的童子,昊天自然有自己的方法,昊天習得了秘法,他並不需要統一人族,他只需要不斷的成為人主,獲得人族氣運,等人族氣運累積到了一個臨界點的時候,厚積薄發下,他自然就成為了人皇。

到時候人皇與天帝兩大身份合二為一,就等若是當初的東皇太一或者帝俊復生。

東皇太一和帝俊之所以能橫壓聖人一頭,靠的就是這兩大尊位臨體,洪荒時期天地主角乃是妖族,東皇太一與帝俊既是妖族妖帝,又是天庭天帝,兩大尊位臨身這才成就了他們的無上霸業。

玉帝自認為這件事情做的隱秘,但是他忘了最重要的一點,人族人主可是有龍氣護身的,東海龍王可是正兒八經的祖龍後裔。

你一次兩次,十次八次,一百次一千次都行,但你從上個量劫就開始這樣幹了,一紀元一量劫。

十二個時辰是一日,三十日是一月,十二個月是一年,三十年是一世,十二世是依雲,十二運是一會,十二會是一元,一元是一萬零八百年。

一會元是十三萬九千九百六十八年,一紀元是六千萬億年。

整整六千萬億年的時間,一個紀元的時間,天帝的分身不知道輪迴了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幾億,幾十億次,如果龍王還不能有所察覺的話,那龍王也就忒蠢了點。

細述算來,這一場量劫又降臨了,上次封神大劫東海龍王一時疏忽,不但天賦最強的龍王三太子慘死,就連龍宮也被狠墮了臉面,這一次老龍王不想再犯錯了,他沒有西海龍王的勇氣,不但投靠了佛教,還把自己的兒子送入量劫中,他只想安安穩穩的渡過這場殺劫。

他雖然不知道玉帝在謀劃什麼,但這條老龍很聰明,把自己當成了瞎子,聾子,龍族再也禁不起任何一點波折了,所以龍王很乾脆的關閉了龍宮。(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