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謀亂之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仿製君王璽事關重大,嫪毐就算是再不知天高地厚,也知曉這事兒若是走漏了風聲,不止自己大事不成,恐怕性命還將不保,因此將此事捂得嚴嚴實實,除了他之外,連太後趙姬也不知,其餘相干人等,被他命人殺害,直到此時快謀亂,才首次將這貼身藏的東西取了出來。這會兒看眾人吃驚之色,嫪毐也不由有些洋洋得意:“待某佔領王宮,他日榮華富貴必與諸位共享,這真印麼,總有一日還是會落於某之手。”

眾人沒料到嫪毐竟然早有準備,當下不由又驚又喜,嫪毐早有謀算,又有了這東西,顯然事情又加一成勝算,再聽嫪毐之話,眾人更是心花怒放,對自己此行更添信心,由齊肆親自捧了這玉印,巍巍顫顫的沾了硃砂,印在那張調令之上。

天色漸黑時,嫪毐令齊肆手下士兵在戎狄一萬士兵的協助下,光明正大的將鎮守在原各城門處的守城士衛隊拿了下來,並將守城處換上自己的心腹之人,阻止有心人出城通風報信兒。而另一邊,嫪毐親自攜手中早已準備好的調令,前往衛尉處,很快在半威脅與半拉籠的情況下,將衛尉處掌握在了手中。戎狄人勇猛善戰,嫪毐此次因要圖謀叛亂,因此與戎狄首領做交易借來的是戎狄最精銳的將士。許多衛尉處不服嫪毐者,當眾被斬殺。

咸陽城中頓時大亂!宮中楚姬令人將大門緊鎖,嫪毐帶領人馬衝進咸陽王宮之時,因王宮中守衛大多乃是被嫪毐收買,嫪毐竟然一路勢如破竹,身後又有大軍支撐,竟然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就闖進宮中。此時嬴政並未納姬,**之中一向只得三太后坐鎮,其中夏姬已死,趙姬與嫪毐一丘之貉,剩餘一個楚姬名聲並不顯,當年她雖為孝文王寵姬,不過如今年華早過,這些年被呂不韋又壓制得太狠,因此嫪毐絲毫未將此婦人放在心上,得知有人來報,說是宮門處有侍人抵抗時,他滿臉輕蔑之色:“不過是負隅頑抗爾,宣大王之令,某是奉王命兒除呂氏老賊,若有抵抗者,一律以叛上作亂罪名梟首!”

此話一出,眾人大聲應答,戎狄兵望著這座富麗堂皇的王宮,頓時許多人眼睛都綠了,一衝進宮中,不等嫪毐下令,許多人就開始大肆擄奪宮牆之上精美的裝飾。孫竭臉上一黑,看著這群人頓時亂作一團的模樣,湊近了嫪毐耳邊,有些不虞道:“主公,蠻子如此可惡,若是任由……”他話未說完,嫪毐已經滿臉陰霾,伸手打斷了他的話,嘴裡陰冷道:“無妨,等事成之後,再與戎狄算賬便是。”

原本以為宮中楚姬不過是一介婦人,該是極好拿下,誰知齊肆手下卻是在甘泉宮碰了個釘子。楚姬一心認定嬴政必成大事,嫪毐之亂動搖不了秦國根本,因此令人死守在甘泉宮,正是敵眾我寡之時,宮外等候多時的呂不韋得知嫪毐一黨已衝入宮中的情形,當下滿臉笑意,他忍耐這一天已經多時,得知嫪毐叛亂,當下心中大喜,當即令人連夜要召昌平君等人入府商議擒拿叛賊之事,李斯卻是上前一步進言:“主公,昌平君雖好,不過乃是楚國公子,通右倒有一言。”

李斯如今在呂不韋府上混得風聲水起,旁人的話呂不韋未必會聽,李斯的話,他卻是難得會捺著性子聽上幾句。呂不韋這幾年被嫪毐之事弄得極其火大,也就是李斯此人口舌伶俐,能將他哄得團團轉,這會兒一開口,呂不韋眉頭皺了皺,當即略有些不耐煩:“且直言!”

“通右得令!”李斯長揖了一禮,當然看得出來呂不韋已經對剷除嫪毐之勢不可再忍耐,他深黯明哲保身之道,因此這會兒也不在觸他眉頭,直言道:“通右看來,昌平君雖好,但仍是楚國之人,今日得大功,往後楚太后氣勢恐怕更盛,倒不如召信成君與武安君共同除賊,清君側,名正則言順,主公恐怕除去眼中釘肉中刺,會更為順利。”

一聽這話,呂不韋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其餘安靜的謀士一聽李斯這話,頓時明白他的意思,當下不由點頭:“不錯,主公,嫪賊作亂,如今王上又未在咸陽之中,若是主公既想除去此人,又不留後患,恐怕還得借王上名義,才會名正言順。”

“蒙驁此人乃是趙政心腹,那李牧雖有名氣,但終歸是趙國人士,若是此人趁機想要起事,則他名下兵馬恐會釀出大禍來。”呂不韋有些猶豫,長嘆了一聲,他雖說權力之心大了些,但心內卻從未有過取嬴政而代之的念頭,只是心裡一直小視於他,不過此人確實有才,對於秦國也是真心打理,李牧此人名聲大,又有本事,手下趙兵個個實力不俗,此時嫪毐軍作亂,又有戎狄相助,咸陽城中又未留大批軍隊,若是當真有李牧想要從中獲利,恐怕咸陽當真危矣!

眾人一聽呂不韋這話,雖然許多人對他這幾年的表現頗為失望,不過此時呂不韋的考慮也不失為大丈夫,因此心下又有些佩服。李斯卻是搖了搖頭,躬身道:“主公,武安君此人對付蠻子頗有一套,而且以通右之見,此人性情忠勇,既降吾秦,斷然不會再做出出爾反爾之事,更何況李牧雖有才,但畢竟手下士兵不多,更何況趙國已亡,他心裡明白,不會做這樣的傻事。若是重用信成君為將,屆時主公師出有名

,誅嫪毐名正而言順,縱然往後咸陽生亂,王上回宮多有怪罪,主公有信成君擋在前頭,亦可安枕無憂!”

這話倒當真是令呂不韋心動了。嫪毐大亂,縱然此人有不可推卸之責任,但呂不韋乃秦國丞相,此次又未隨王離宮,嬴政一走,他就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咸陽城中大小事本來就由他管制,如今竟然出了謀亂之事,呂不韋之責足以可見一斑,尤其是在此時,嬴政年長行冠禮之時,呂不韋本來就要歸權於王,如今出了這樣大的岔子,恐怕嬴政正好饒不得自己性命。呂不韋一想到這兒,心內也不由有些沉重,此時一聽李斯之話,頓時大喜:“通右真乃某之第一謀士也,此計大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呂不韋歡喜之下沒有意識到自己脫口而出的話令在場眾謀士臉色頓時一變!此時的人最是心高氣傲,尤其自認滿腹才華者,更是比旁人多了幾分傲氣,哪裡喜歡別人壓在自己頭上,李斯此人雖有才,但許多人心裡還是不服他,這會兒呂不韋的話,令眾人頓時心下一涼,呂不韋沒注意到這樣的變化,李斯卻是看得分明,心底冷笑了一聲,只是藉故又推卻了幾句,面上卻是坦然的受了。這樣一來,更是令眾人嫉恨無比。

這頭呂不韋得了李斯進言,立即就令人傳了嬴政口諭,召蒙驁與李牧進府商議平亂大事,一邊又令人將朝中上卿等人接進府中來。一時間,呂氏府裡儼然猶如小型的王宮一般,魏轍等九卿位列在此,又有蒙驁等人立於後,呂不韋看著眼前聚集的滿堂人手,心下滿意,臉上帶著志得意滿之色,待眾人一一坐下了,他才滿臉凝重的道:“此時事態緊急,嫪賊如今膽大妄為,竟然勾結戎狄人趁王上不在宮中,假冒王上口諭,膽大包天,調領叛軍,竟然衝進了王宮。諸位對於此事,可是有何看法?”

眾人沉默了一下,都沒說話。在場的人都是有身份的,誰人不知那嫪毐開始只是呂不韋府上一舍人而已,如今能有如此權勢,不也是呂不韋自個兒當初造的孽麼?更何況此時嬴政離宮去故都雍城行冠禮,咸陽城就呂不韋為大,出了這樣的事兒,傻子也知道呂不韋這回肯定逃不脫,得犯一個治下不嚴之罪,如今他竟然擺出這樣的架勢,擺明要將責任往旁人身上推。眾人不開口,魏轍卻不用管這麼多,他一來是看不慣嫪毐賄亂宮闈藉此得勢,二來也恨呂嫪二人生事,以致咸陽城中百姓人人不得安生,因此這會兒呂不韋一說話,他就站起了身來,直言道:“長信候如此膽大,某以為,還須呂公親自出面才好!”

魏轍這話說得坦然,不過也正因為他太坦然了,令呂不韋聽了心下一陣不滿,但他也知道此人在朝中名望極高,許多自詡清流的人都樂意以他為首,已自成一股勢力,對於這樣不進油鹽之人,又不可輕易得罪,他們不求名利地位,只以天下蒼生福祉為依託,這樣的人最是麻煩。因此呂不韋心下雖然不快,但臉上仍舊勉強露出笑意來:“魏公說得不錯,既然如此,且暫聽某一言才是,如今嫪賊狂妄,王上離京又急,不過幸虧信成君與武安君尚在城內,王上臨走之時與某留下口訊兒,直接誅殺嫪毐,未知各位可有異議?”

他這樣明正言順的假傳嬴政口諭,落在許多心知內情的人心裡都對此人十分不恥,不過蒙驁等人早受嬴政吩咐,因此這會兒一聽呂不韋之話,假作不知,連忙就站上前來:“某等自然義不容辭,只聽呂公差遣!”************昨天碼字被關小黑屋改造了,今天才被放出來,所以昨天沒更,今天三更補上。。。只是希望親們能幫忙收藏和推薦票~~這兩個免費的,都點了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