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姚賈出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年尚未出名的廉頗便侍在趙武靈王麾下,只是當年他未出名而已,在趙國幾十年,幾乎已經快抵得過尋常人一生有餘,那感情自然與李牧不同。嬴政這樣一說,李牧頓時也明白他的意思,起身揖了一禮:“倒是臣入了魔障。”他只是感激當年惠文王知遇之恩,以及後來見趙國西側陰山一帶樓煩等匈奴人肆虐,不忍庶民受苦,再加上又有惠文王知遇之恩,才一直對趙國忠心耿耿。嬴政見他臉色鬆動,便又笑道:“俗語有言,道不同,不相為謀。趙王偃非明主,廉頗如今年事已高,縱然長壽,恐怕不過是強撐而已,彈盡竭衰,精力是早用盡的,他自願意以命成全,君候往後抱負遠大,又何須與他相較?”、

他這樣一說,李牧登時回過味來。廉頗如今已經九十高壽,恐怕他也看出趙王並非仁主,他如今不肯走,除了要報效趙國之外,恐怕還打著欲用自己性命,給趙王敲響一記警鐘,以做出替趙國最後努力的一擊而已!一想到這兒,李牧心中不知是個什麼味兒來,趙偃不是明主,甚至昏庸不甚,為人軟弱無能,只知聽信奸臣,廉頗這樣一番苦心,恐怕是白費了!只是一想到這兒,李牧心中也越發覺得自己當初降秦一舉動雖然倉促,實則是對了,那一絲糾結,這會兒便散了個乾淨,臉現輕鬆之色,正正經經的拜了下去:“幸虧大王提點,使臣心中清明。”

嬴政點了點頭,看李牧臉色已經明朗,心中也自松了口氣,但說實在的,他對於廉頗心中也不由生出一種惜英雄的感覺,嬴政不由有些羨慕趙國,當年武靈王與惠文王這對父子給後世子孫留下了有用人才,可惜孝文王與悼襄王都不是英明神武之輩,白白可惜了當初趙武靈王創下的局面!當年秦昭襄王都乃武靈王所立,足以可見趙國當初的強大,不過才幾十年而已,趙國就漸漸到了瀕臨絕滅的地步!嬴政心中也以此警惕自己,但不論他如何同情廉頗,這反間計卻依舊要使的。

李牧出去一回秦國之中兵器製作也幾乎完成了頭一批。歐冶青等人照嬴政吩咐將鋼鐵之石經千錘百煉而製成鋼,最後製成模具,製作武器的功夫便大大緩解,只須將鋼鐵之石融化倒進模中而已。最前期時鍊鋼才花費了些功夫,直到後來制兵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禹繚也親自看過那樣制式出產的弓箭,確實不如之前歐冶青呈上來的做得仔細,不過卻大小形狀相同,而且製作快速,只要後備石礦跟得上,幾乎沒有兵器缺失的擔憂,如此一來,秦軍威力則更上一層。

嬴政早已收到第一批兵器,因他之前給歐冶青說的話,讓工匠們只須製成武器,其餘鐵礦可由著他們製作試驗,因此這些兵器呈上來得特別快,工匠們也想著趕緊完成他的命令,好再實現自己想法,因此一個月之後,便呈上了足足有一萬件的兵器。此時李牧歸來,嬴政特意將才收到的弓箭與刀矛等物令人呈了上來,擺到李牧面前,示意他觀看。

“話說回來,君候此趟前去安邑也並非一無所獲。”嬴政端起酒尊,衝李牧做了個舉杯的動作,這才一飲而盡,微笑道:“此趟君候回來,光是帶回金便足有五十之數,以及一些日常應用等物已令政刮目相看。”李牧一聽到嬴政這話,臉上現出窘色。他這趟前去安邑,偽裝成商人,一路為了避人耳目,出咸陽前便還了些東西,一路交換裝著商人似模似樣,李牧見了廉頗之後心情受到影響,也沒料到自己這一趟誤打誤撞的竟然裝個商人還賺了五十金,不由大感尷尬,連忙道:“大王過獎。”一邊卻取了桌上長弓端詳起來,掩飾著自己的不自在。

這樣一打岔,李牧心中縱然還有些疙瘩,也是煙消雲散了。嬴政嘴角邊含著笑意,見李牧已經拿起了長弓,也沉默不語。

長弓入手頗沉,恐怕有兩鈞重量,以現代重量來看,足有五六十斤了。李牧伸手撫著長弓,心中對這重量倒是吃了一驚,這長弓與以前的尋常弓外表看似相差無已,除了顏色略有不同,但這重量卻是沉重了不少。他心中生出興致來,衝嬴政笑著作了個揖:“大王,不知此弓重量可有兩鈞?”這弓弦用是泡過的牛筋製成,李牧伸手試拉了一下,感覺又有不同,當下興致一起,便起身跨開馬步,手臂運了力便將長弓拉了開來。

“好!”嬴政用力一撫掌,殿內禹繚等人也連叫大善,若要開此弓,非得臂力最少有十石才成,李牧看著斯斯文文,眾人都沒料到他力氣如此大!李牧心中也覺滿意,這鋼鐵所鑄的長弓一拉開來便明顯感覺得出此弓與青銅製成的兵器不同,青銅製成的長弓他並不敢用力拉得如此似滿月一般,青銅弓箭若是再用力一些,恐怕弓身便會不堪受力而折斷,因此威力自然大減,如今這鋼鐵長弓李牧已經拉得緊繃,不過卻並未有那種弓聲哀號,似是要斷裂開來的感覺,他不由笑了一聲,將手中皮弦放了開來。

“嗡”一聲輕響,似是拉開的樂器一般,那牛筋製成的弦迅速恢復到自己位置,只彈動了兩下,便發出細小的嗡嗡聲。李牧目中精光閃動,連忙將長弓放到桌案之上,衝嬴政拱手道:“恭喜大王製成神兵,吾軍往後無敵矣!”

嬴政見他拉滿此弓卻是臉不紅氣不喘,顯然還有餘力,心下不也不由滿意。這鋼鐵製成的長弓外表看似與青銅弓並無區別,但就算是這樣模具大量制出來的弓箭,其威力已經遠勝了青銅,嬴政自已也是習武之人,試過青銅弓箭,如今親自上手過鋼鐵長弓,自然更是輕易就比對出來,見李牧臉上的欣喜,知道他走了安邑這一趟,這個將領算是真真正正為他的用了,眼中也不由露出一絲滿意,起身示意李牧平身,見他站起了,自己才又重新落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今已有此等樣式兵器萬餘件,這樣長弓,君候軍中可有幾人能拉開?”李牧一聽嬴政這話,不止沒有覺得他是在試探自己,反倒很是高興,明白嬴政問這話恐怕是有要賜他這樣新制武器之意,不由有些興奮,略微算了算,並沒有信口開河,亦沒有藏藏掖掖怕人知曉,半晌之後抬頭道:“約有兩千人!”

眾人一聽這個數字,都有些吃驚。當初李牧領約摸四千來人歸降,而這四千人裡頭竟然有兩千人可開此弓,這個機率已經有百分之五十了!嬴政目光中幽暗之色一閃而過,這才點了點頭:“既如此,政便賜你兩千長弓,箭羽一萬數。”這話一出口,李牧頓時大喜,出列拜倒:“臣謝大王隆恩!”

嬴政點了點頭,看滿臉希望之色的王翦與蒙驁二人,也跟著笑:“如今工坊已盡開,兵器發放至軍中只是遲早之數,君候鎮守邯鄲,正好可藉此兵器震懾樓煩匈奴,一展吾大秦之威名!”蒙驁等人便知道自己擁有兵器不過是比李牧稍遲了一些,因此自然沒有不滿意的,心中都在暗暗期待。

只要製作兵器的模具一旦製成,往後做兵器自然是更快了些,既不用花費什麼功夫,工匠們又有嬴政親口所說的那話當動力,為了早早完成任務好做自己興趣愛好之事,許多人便是拼了命的日夜兼程趕工,如此一來動作更快。李牧自安邑回來之後在咸陽呆了約摸半月,起程準備回邯鄲之時,工匠們第二批模具已經在十日內製作完成,而兵器便又呈了三萬件到嬴政面前。如此一來嬴政也不小器,除了弓箭之外,還賜了一些長刀與劍矛等,盔甲等物此時還未製作,因此李牧帶回的便全是後器,不過就算是如此,試過這些兵器遠勝青銅的威力之後,李牧心中已經很是感到驚喜,這一趟收頗豐的回了邯鄲。

送走了李牧,嬴政便開始著手佈置趙國之事,他如今已經迫不及待想拿趙國開刀,昔日在趙國之中時趙宗對他的侮辱此時隨著趙姬的死並未消退,反倒更深!當日婠娘死於趙宗之手,當時的情景嬴政至今還若歷歷在目,不殺趙宗,不滅趙府實難消他心頭之恨!

禹繚等人也知他心願,不過嬴政攻趙之事雖有私心,但在眾人看來此舉卻是最適合不過。趙國如今都城已破,只如喪家之犬投靠魏國,全憑了廉頗從中周旋,若是廉頗一死,趙魏二國之間自生嫌隙,趙國屆時居無定所,要滅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只要趙國一滅,六國便去其一,楚國如今春申君一死,勢力劃分為三,各侍其主,自顧且不暇,再無另一個有名望與有地位的春申君可整頓這種局面,六國聯兵,不攻自破!

如今兵器已經到了位,只待策死廉頗便已大成。此次為間的,便是那禹繚推薦過兩回的姚賈!此人容貌不顯,身材中等,不過一張嘴舌卻是能言善道,若是天上鳥雀生了,恐怕也會被他哄下來,姚賈地位不高,縱然明知自己前去魏國恐怕是九死一生,可也願意為了富貴博上一回。韓非如今已經被拜為上卿,又與姚賈再無歷史上那般為先攻趙或是伐韓而起爭執,嬴政又非歷史上的嬴政,自然不會因此誤了韓非卿卿性命,姚韓二人再無嫌隙,見面之時雖然算不得多親近,可也沒有爭鋒相對,自然姚賈如今身份不高,不能與韓非相對之緣故。(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