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少年王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王隆恩,允臣建一百隨身親衛,這回角抵大賽,臣已令他們出席,若是能得大王指點,也是他們的榮幸!”王翦開口笑道,他一說到私兵,一旁的歐冶青便冷哼了一聲瞪了他一眼,自然是想起了被他搶去的那些歐冶世家收藏多年的兵器,雖然如今看來他有了鋼鐵煉器之術,又學會了祖宗秘法銅里加錫的新方兒,以前那些珍貴的兵器也不見得多寶貝,不過心裡還是有些不爽快。王翦才不理他!這一百私兵可說是他真正的血汗體已,當時被打得躺床上足足七八日才敢下地行走,如今說起來理直氣壯,絲毫心虛愧疚也無,聽歐冶青冷哼,站他憨厚一笑,隨即轉過頭來。

“今日角抵大賽定當十分精彩,臣手下兒郎聽說此事之時,個個磨拳擦掌,欲與蒙公與子翦手下士兵較個高下!”李牧臉上帶著笑意,不過眼中卻是戰意盎然,雖說他並不是個爭強好勝的人,但如今有點比較之心也無傷大雅,更何況適當的競爭只會讓軍中士兵鬥志高昂,因此這會兒他表現出來的比試模樣眾人不止不覺得心裡不爽,反倒是都笑了起來。嬴政跪坐在軟榻之上,案几上一應吃食俱全,一旁酒盞之中已盛滿佳釀,聽到此話,手在青銅盞上摩挲了兩下,笑道:“今日誰若奪冠,政再賞美人兒一名,如今各國遞貼拜訪,政許他先挑!”

一聽這話,眾人不由鬨堂而笑!蒙驁站起來,高聲喝道:“大王許奪冠者得一美人兒,誰欲得?”他聲音洪亮,一嗓子吆喝下來,幾乎傳遍了整個場內。

頓時一列列出來的士兵臉上神色微變!此時人整天上戰場拼死殺敵,為的不過就是加官進爵,而男子漢大丈夫,在世時除了權力與地位之外,就數美人兒最動人心,許多人一聽這話,嘴裡不自覺的齊聲高喝:“大王威武!必全力以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蒙驁一句話點起了眾人熱情,不多時沉重整齊的腳步聲便響了起來,那頭由蒙恬帶隊,出來了一列只著長褲單衣的士兵來,因今日只賽角抵,並非上陣殺敵,眾人都只是赤手空拳,腳下穿著草鞋,不過人人臉上都帶著盎然的戰意,滿臉興奮之色。蒙恬穿著一襲藏青色收袖口的衣裳,朝這邊大踏步走了過來。這一趟與廉頗之戰雖然他並未得勝,但到底是有些變化,整個人氣質更顯沉穩,原本還似書生般的白皙面龐染上了古銅色,下巴隱隱有青影冒出來,多了幾分男兒之氣,少了一些以前養尊處優的感覺。

“末將叩見大王!”蒙恬走進來半跪了下去,朗聲道:“末將亦要上場,大王許諾的新制後患,末將必要先挑一支!”他話音落剛,便有一道略有些稚嫩的嗓音響了起來:“我也要去!”

一聽這話,嬴政目光一縮,在他右下首歐冶青身側的王翦剛端起酒尊,聽到這聲音,一口酒忍不住噴了出來,頓時臉色大變,也顧不自己狼狽的模樣,一下子站起身來,厲聲道:“王賁,誰允你出來!”

他話音剛落,原本混跡在一群羽林之中的禁衛侍從裡,便突然間躍出一個身影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下子跪到了蒙恬身旁:“大王,小子亦願上場!”他聲音裡還帶著一絲稚氣,少年變聲時期特有的粗嘎嗓音,令嬴政對跪在下首的人生出一絲興致來,又想到剛剛王翦的喝罵,頓時笑道:“你乃何人,先抬起頭來!”

那少年答應了一聲,抬起頭時露出一張略帶稚氣的少年臉孔來,看樣子約摸十四五歲,臉上稚氣未脫,不過濃眉大眼,倒是長一副好相貌,臉上帶著少年特有的飛揚之勢,雖年紀小,但英氣逼人!嬴政瞧這少年長相倒在其次,關鍵是這少年年紀雖小,但其眼中卻是露出桀驁不馴之色,倒是令他贊了聲好!

“大王恕罪,此乃臣逆子,今日竟然膽大包天混進了場中,臣必定重重罰他,求大王看在他年紀小,不知天高地厚,饒他一回!”王翦看兒子,牙齒咬得咯咯作響,拳頭緊握著,怕是今日嬴政若未在現場,他恐怕早忍不住揪住兒子一頓老拳侍候,不過就算是如此,他也顯得有些氣急敗壞!原本宮中禁衛羽林等自嫪毐黨羽齊肆等人伏誅之後,一直是由他管著,如今竟然出了這樣大的紕漏,兒子都溜了進來,恐怕認真追究下來,縱然嬴政信任他,不會認為他大肆安插自己人,除排異已,恐怕一個治下不嚴之罪也逃不脫!一想到這兒,王翦不由額頭更是青筋暴裂,他一輩子最會的就是扮豬吃老虎,裝憨厚陰人,誰料生了個兒子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人,若是由著他性子,連給天捅個窟窿出來的事他也敢幹!

“如此盛事,父親勒令小子不準出席,小子斗膽請大王評理!”這少年王賁一聽到父親責罵,不止不怕,反倒是梗了梗肚子,不服道。王翦臉色更是漆黑,忍不住想上前將他抓起來丟到後頭,那頭嬴政卻是笑了起來,抬手道:“且慢!”

王翦眼皮不住抽抽,狠狠瞪著兒子,心中哀號!他這個兒子一向性情無法無天,如今竟然敢幹出偷穿了禁衛衣裳,溜到場中的事情來,而他竟然之前未曾發現,如今捅了這樣大的簍子,還當眾人自個兒揭了出來,王翦沒料自己謹慎一世,卻生了這樣一個與自己性情完全不相同的兒子出來,心中這會兒想掐死他丟回他娘肚皮中的心都有了。不過不論再恨這混小子膽大包天,但究竟是自己兒子,王翦硬著頭皮拱手:“求大王開恩,逆子無法無天,臣必定回去好好教訓他!”

“大王並未開口指責,父親又何必求情?”王賁眉頭揚了揚,更顯神采飛揚,一雙斜飛入鬢角的濃眉下,那雙幽黑的大眼睛裡盛滿了光彩,這個帶著朝氣的少年,令嬴政心中一瞧就心生欣賞之意,因他活著兩輩子,還從未這樣恣意飛揚過,前一輩子活得憋屈壓抑,這一輩子也是相差無已,因此對這名為王賁的少年極有好感,聽他這話,便微微笑了笑:“子翦且坐,令郎說得極對,少年膽色過人,秦國之中能有如此少年,政心甚慰,不必慌張!”

這王賁開口看似莽撞,實則是個聰明的,在嬴政開口之前先拿話擠兌,使嬴政不好責罰王翦。他有這樣的聰明,嬴政不止沒有覺得不悅,反倒臉上笑意更甚。王翦一聽兒子這話,頓時覺得頭頂冒煙,偏偏嬴政在前,他又不敢貿然行動,見兒子笑得歡暢,那眼睛熠熠生輝,輕易就讓人能感染到他的快樂一般,心中又氣又沒可奈何,此時情勢已經不是他能控制,也只能無奈苦笑著搖了搖頭,應了一聲是,提心吊膽的坐了下來。

一旁歐冶青有些同情的看了這傢伙一眼,他雖說生了幾個兒子,每個兒子性情都大不相同,但唯有一點比這王翦好,至少兒子們聽話,不管他老拳飽揍,還是罵罵咧咧,兒子都逆來順受,沒料王翦這樣一個狐狸似的人物,如今竟然治不住自己的兒子,一想到這兒,歐冶青就忍不住咧嘴笑,毫無誠意的拍了拍王翦的肩頭:“節哀順變!”

王翦衝他怒目而視,聽出這老頭子話中的幸災樂禍之意,頓時有種想撥劍而出與他決鬥的衝動,好不容易忍了下來,冷哼了一聲,心頭又給兒子記上了一筆!但無論如何,今日這個兒子風頭是出定了,王翦心中已經開始考慮起自己請罪的簡書要如何寫,才能減輕一些罪過,越是這麼想著,額頭青筋卻越是跳動得厲害。

臺階之下,王賁穿著厚重的盔甲,他卻是三步並作兩步便上了那五層臺階,站到了嬴政面前,半跪了下去。少年眼神明亮,嘴唇緊抿,帶出倔強之色,身材高挑,但還帶著少年的消瘦,嬴政想到剛剛王翦氣急敗壞的模樣,突然忍不住想笑。他至今膝下仍空虛,不能理解王翦剛剛的心情,但見到眼前的少年,面目不由變得溫和:“今日可是未經允諾,便溜了出來?”

那穿著一身厚重盔甲的少年聽他這樣說,脖子一梗:“小子至今已是十五歲,父親卻不允小子出來,求大王給個恩典,小子今日要上場比試,願奪冠,將所得之物盡數獻於大王,只求大王下旨,允小子加入軍隊之中!”

聽到兒子這樣膽大包天的話,王翦拳頭又有些蠢蠢欲動,好不容易深呼了幾口氣,胸膛一陣起伏之下,才忍了下來。一旁歐冶青幸災樂禍,險些笑得大牙都掉了,他實在是沒料到王翦這樣奸滑似狐的人,竟然有這樣一個叛逆的兒子,實在是大快人心!他這廂笑得厲害,王翦卻是白眼頻翻,禹繚捻著長鬚笑:“英雄出少年,難為此子有如此忠義之心,竟知曉奪冠以報大王,足以可見大王威望,已入人心之中。”

他這話便是已經有替這少年王賁求情,允諾的意思。嬴政微微笑了笑,看一向裝得憨厚老實的王翦這會兒已經發不出氣來,忍不住笑得暢快,朗聲道:“既有禹公求情,又憐你對政忠心耿耿,若你今日取其三名之內,政自替你打算,下回子恬出征之時,允你與他同行,如何?”

王賁一心想要憑自己本事取得成績,使人不敢小看自己,一聽這話,頓時正中下懷,連忙大喜,跪了下去,聲音略有些尖銳:“王賁謝大王恩德!”他說完,待嬴政喚了起身,才脫了沉重的盔甲扔到一旁,等侍候的侍人將其抬了下去,他自個兒活動了一下筋骨,沒有盔甲的壓制,他整個人更顯年少活力,抬了抬胳膊,拱手道:“王賁必不敢有負大王看重,只是大王乃是為君者,君無戲言,大王不可因王賁年少,而拿話哄騙王賁!”想來這少年是平常被人騙得太多,以致這會兒有些不太信任起人來。

眾人忍不住失笑,王翦臉紅得如同猴子屁股,恨不能將這兒子生生掐死,惱羞成怒之下,大聲喝道:“逆子!休得胡言!大王乃何身份,何必誘哄於你,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歐冶青見他喝罵得大聲,忍不住竊笑,其餘眾人與他表情也是差不多,王翦只覺得自己這一生還從未有過如此丟臉的時候,卻見嬴政臉上帶笑,並未有責備之意,心下稍安,不過這會兒他心中的心情,也唯有他自己才知那種滋味兒了。

蒙恬忍了笑意,見這名為王賁的少年朝自己走了過來,不由衝他拱了拱手,王賁之前聽說嬴政往後要讓他在蒙恬手下任職,也知道這是自己未來的‘上司’,不敢多有得罪,竟然收了自己之前一身的桀驁不馴,恭敬的也衝他還了禮。如此的識時務,這樣兩相對比之下,眾人又忍不住一陣悶笑,王翦待兒子一走,便恨不能找個地縫鑽了下去,臉上再無之前那種志得意滿的神情,只恨不能遮起臉來做人才好。他這會兒心中不由生出兒子是來討債的感覺,但事已至此,嬴政都已發話,他縱然是心中氣得暴跳,也只能板著臉不敢再開口。

“子翦有子如此,不枉也!”嬴政嘆息了一聲,王翦忍下臉上燥意,不知道他這話究竟是誇獎還是暗諷,索性今日丟臉也是丟夠,乾脆拱了拱手,乾笑了兩聲,也破罐子破摔,挺直了胸膛坐起來。他這樣的做派,眾人倒也不好再笑下去,聲音漸漸熄了。

那頭王賁與蒙恬一塊兒下去換了衣裳,士兵之中因分為王翦與蒙熬以及李牧等三隊人!李牧這回回來帶的士兵並不多,約摸五千人左右,人數之上與蒙、王兩邊並不能相較,但因他帶回來的幾乎是精銳,因此便也能獨擋一面。欲上場的士兵換了朱赤玄等三色麻布衣裳,各站一邊倒也分明,場外鼓聲如雷點般響了起來,陣陣似是擊入人心中一般,隨著鳴笛之聲,場外士兵分別湧入場內之中。

這片平日練軍的場所十分寬廣,如今站了這樣多的人,不止沒有顯得擁護,反倒仍是空出不少地方來,眾人分別圍成半圓散在四周角落,中間只餘了兩個穿著不同顏色衣裳的士兵來。原本的軍中大賽早已經過了一趟,如今留下來還能站在場中的,幾乎已經是王翦與蒙驁二人軍中的精銳,不然秦國上下兵力悍然,縱然嬴政日日觀看,瞧上四五個月,恐怕也不能一一看完。

一陣疾風驟雨似的鼓點過來,有一個衣袖半挽的將士便出了列來,高喝了一聲,場中二人很快便摔在了一塊!這角抵原本就相當於是後世的摔跤一般,不過與後世又略有不同,它此時夾雜了拿、踢、打、摔等各種手估,蘊含了一些最基礎的武術原理,並非後世踢除了踢打等動作的摔跤。角抵幾乎已經將腰背與肩胛腿的力量要求到最高,若是哪邊稍差一些,自然輕易就會敗下陣來。

頭一對上場的人以玄色衣裳的壯漢將對方勾倒在地以告終。玄色衣裳代表的是蒙驁隊伍,這位漢子一勝出,頓時場中蒙驁麾下之人高聲喝起彩來。輸掉的人也並未有不滿之色,反倒是笑嘻嘻的由這漢子扶起身來,他雖然輸了,但顯然力道未用竭,只是方式手法不如人而已,並非代表他身體素質就比人差,這兩人下去之後各自取了一旁約摸十來個大缸中的水喝了幾口,才安靜的站到一旁觀看。

王賁之前雖然自請命要上場,但今日大半日時光,並未輪到他上場,不過就算是如此,少年待夕陽西下之時,也是看得臉色激動,對於其父陰測測的眼神沒有放在心上,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嬴政看了不由失笑,王翦雖說看似對其子毫不客氣,但實則一觀察,便能看得出些端倪來,恐怕他的罵咧只是因為愛之深而恨之切矣,與自己前世時所謂的父親並不相同。一想到這兒,嬴政眼底生出幾絲陰霾,不過隨即又散了去。

今日角抵大賽確實不負之前眾人期望,一整天時間,倒是讓嬴政發現了好幾個可塑之村,王翦與蒙驁二人也都對這樣的結果面露異色,恐怕這些表現出色的人中有他們自己也未料到的,嬴政心中有數,覺得這角抵大賽往後還可再辦一些,以免埋沒人才。

不過經由角抵賽事,嬴政心中也隱隱生出一個念頭來。既然角抵之事能發現軍中素質傑出者,他倒是有些想學後世辦科舉,得文才。此時還未有科舉之事,以前人才幾乎全靠自薦或是經人引薦而被上位者得知。但如此一來也有麻煩,有人相互以此勾結,因此到商鞅之時便規定若是有人犯錯,則引薦者也會被連坐,就因為這條規定,嬴政當初才能借嫪毐之事殺呂不韋,不過連坐之法有利有弊,許多人害怕被連累了,自然也是不敢輕易再舉薦人才,否則誰知道哪日這個受自己舉薦的犯了錯連累自己一家老小?

就因為如此,許多有識之士若是出生低些的,根本沒有出頭之日,除非特別驚才絕豔之輩能出人頭地受各國君王看重之外,其餘眾人幾乎都老死鄉間,一輩子做了那無名鬼。但畢竟絕世人才稀少,而遠遠缺少於國家需要,一般自恃甚高的幾乎礙於身份,不願意出仕者眾,如此一來,形成惡性循環,有本事有威望又有能力為國家辦事的,人家卻礙於名聲自珍惜羽毛,絲毫不願受人病詬,自認清高,又不需要出仕讓人肯定他們名聲的大能者,往往不願意做為國家鷹犬,不屑於受人制約,也看不起榮華富貴,視之如浮雲;而渴望榮華富貴又想要出人頭地,一展胸中抱負所學,又覺得自己有才學的,卻礙於身份地位,無法向權貴自薦,又沒人肯替他們作引的,最後卻找不到機會可以為國家做事,而埋沒一生。

嬴政之前也不是沒想過開科舉的事情,不過此事卻又需得從長計議,他今日看了角抵賽事,見王翦等人若有所思的情景,覺得開科舉恐怕效果會好到出乎自己意料之外,也並非一定要等到天下一統,自己登位為帝之時,因此便存了這個心思,卻暫時隱忍不提,只打算等角抵賽事一了,便與禹繚等人提出來商議。

角抵賽事期間,嬴政暫時先開放東市的工坊為歐冶青所用,他所說的方法極為有效,半個月時間下來,歐冶青已經將鋼鐵之石融化了一大塊,雖說成效甚微,但不論如何,這石礦一化,總是有些希望了,再加上新造的工坊是專為以後煉器鑄劍之所,裡面設施之齊全,遠超過臨時住進歐冶府中搭就的鑄器場所,歐冶青一家在工坊開辦當日便搬了進去,等角抵賽事進行到白熱化之時,他第一柄以鋼鐵之石所鑄的長劍已經出爐。

歐冶青曾親自試過這新制劍的威力,遠超過自己之前摻過銅的長劍,在這鋼鐵之劍的威力下,原本的青銅長劍幾乎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只是歐冶青心裡仍是有些遺憾,他至今所鑄長劍仍不是能與當初嬴政送他的斷劍相較,只是如今他有了豐富的材料,要追上鑄造這斷劍之人的本事,幾乎只是遲早問題而已!到了此時,歐冶青才真正覺得投靠大國也許並非如他想像中一般不堪,至少一旦為嬴政所用,材料等供應幾乎是源源不絕,於他鑄劍心得與經驗大大有益,相較以前歐冶世家雖然名頭好聽,但捉襟見肘的情況相比,完全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白日時歐冶青與嬴政等人同去賽場觀看賽事,晚上便熬了夜鑄劍,一個月時間下去,第一柄他稍覺得滿意的鋼鐵之劍便送到了嬴政手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