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牛鬼蛇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慕容復見段譽提及王語嫣,眉頭微皺,不過他倒也沒說什麼,只是道:“呵呵,不想段兄在此,段兄輕功卓絕,先一步到此,可是與我等同一般目的?”

慕容復的目的是什麼,自然是覆滅靈鷲宮。

他能有此猜測倒也不奇怪,畢竟他不知道段譽拜入了無崖子門下,更不知道逍遙派和靈鷲宮的關係,自然弄不清情況。

段譽聞言看了看慕容復,又看了看王語嫣,卻是莫名一嘆。

接著,搖了搖頭道:“慕容公子誤會了,此番你我只怕是敵非友。”

“段兄此言何來?”

慕容復微微皺眉,平心而論,慕容復還是希望和段譽大好關係的。

畢竟段譽日後是大理皇帝,而且他武功也是不錯,若是自己想光復大燕,說不得還能和大理合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慕容復對平日裡段譽對王語嫣的騷擾才沒有太過阻止。

不然以慕容復對王家秘籍的看重,要是換了個人騷擾王語嫣,慕容復早把他弄死了。

段譽聽得慕容復疑問,搖了搖頭,沒有回答。

此時獨尊殿來人愈發多了起來,兩人既然是敵非友,也就不必多說。

慕容復見段譽不語,倒也沒有再問的意思,他這次組織武林人士攻打縹緲峰,正是積攢威望的最好時機,也沒心思和段譽敘舊。

之前也不過是想到了段譽的身份,多說幾句罷了。

……

靈鷲宮獨尊殿十分寬闊,諸多武林人士走入其中,竟不見擁擠。

慕容復一方,雖然算是同盟,卻也不可能完全融合,畢竟其中正邪兩派的人都不少,此次若不是慕容復宣揚靈鷲宮操縱武林門派,為禍江湖。

一幹正道都坐不住的話,也不會合作打上縹緲峰。

諸方勢力各佔一處,其中又以少林、丐幫、七十二島三十六洞最為人多勢重。

其餘的江湖人,大多是散人,或者門人不多的有名俠客,比起這三者,倒不算什麼。

少林一方,玄字輩玄慈方丈、玄難大師皆至,其後慧字輩、虛子輩的弟子更是不少。

而丐幫弟子眾多,除卻殿外百餘名六袋弟子,殿內更是有是三四十名七袋弟子、十餘名八袋弟子。

四名九袋的長老也都是到了,居於頭前。

“少林、丐幫、姑蘇慕容、還有七十二島三十六洞一幫叛逆,竟聯袂來我縹緲峰,姥姥我數十年未出天山,卻不想這一次竟能引來這般多對手,倒是榮幸至極。”

便在諸方勢力都在獨尊殿內站定的時候,一道滄桑的女聲在眾人耳畔響起。

眾人聞言,先是一愣,從這聲音掌控來看,聲音主人內力不可小覷。

反應過來,眾人才注意到話中內容,靈鷲宮中,自稱姥姥之人,除了天山童姥。還能有誰,是以,大家都把視線轉到了大殿上方的寶座之上。

這一看去,圍攻縹緲峰的諸多江湖人,才看到了童姥的面容。

身子嬌小,模樣看上去不過三四十歲,實在也難想象,這麼一個人,竟然便是他們要對付的天山童姥。

這便是天山童姥?

眾人見得童姥真容,或是好奇,或是驚訝。

實在也非他們少見多怪,只是他們聽七十二島三十六洞以及各個與靈鷲宮有過接觸的人說過,這靈鷲宮便是天山童姥所創,時間已有數十年。

若真是如此,這上方的矮小女人豈不是已經八九十歲,武功修至這等常保青春的地步,也不乖他們驚異了。

“尊下便是天山童姥?”

慕容復是見過童姥的,只是那時的童姥模樣還是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此時她身材雖然未變,但是容貌確實老了許多,多少也有些驚疑。

畢竟慕容復也沒聽過,有什麼武功,能在短短幾天內讓人的容貌年紀有這種變化的。

童姥聞言,轉眼看來,見到慕容復,倒是微微一怔,繼而冷冷道:“原來你就是慕容復,姥姥在那日七十二島三十六洞那幫廢物開得什麼萬仙大會上見過你,姥姥我還奇怪慕容家不好好在太湖呆著,怎麼有心思跑到天山來對付我,原來是受那些廢物所邀。”

眾武林人士,聽得此話,都是轉頭看向慕容復,他們受慕容復邀請,圍攻縹緲峰,倒不知道這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是知道靈鷲宮以生死符的手段,操縱武林門派訊息罷了,‘南慕容’名聲在外,加上又確實有正道門派出來作證,他們倒是沒有多想。

此時聽了童姥之話,難免有些驚訝。

慕容復見此情況,眉頭不由一皺,他這麼大張旗鼓的把這件事弄出來,自然不希望別人以為自己是和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妖魔鬼怪合作弄出來的,這對他在中原武林的聲望増漲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呵呵,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諸位,也是被尊下所操縱,想必也是受尊下指使,才會偏居邪道,在下不才,既然欲助那些被尊下控制的武林同道擺脫魔掌,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諸位自然也算。”

慕容復這話,倒是把自己擺在了正義的一方不說,還罷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這些妖魔鬼怪也洗白了,全把罪過都推到了童姥的身上。

他倒是想的好。

”哼!一群廢物,當初就不該留他們性命。”

以姥姥的性格,自然不屑辯駁,只是對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人,她顯然還是有殺心的。

“呸,你這賊婆子,這些年來不知叫我們做了多少我等不情願做的事情,勸你還是速速幫我們解了身上的生死符,然後自絕殿前,也免得我等出手。”

七十二島三十六洞中之人,聽得童姥這話,當下就站了出來,此時有少林丐幫這些勢力在此,他們也多了幾分底氣,哪怕是生死符未解,卻也不膽怯了。

他們也算聰明,一面接著慕容復的話,將自己做的惡事洗去,一面還出言威脅童姥,希望拿到生死符解藥,算計也是不錯了。

“啐!你們這些狗奴才,背叛尊主不說,還敢用那等汙言穢語侮辱尊主,真是不要臉面。”

靈鷲宮弟子自然見不得童姥被汙衊辱罵,當下出言反駁,只是她們畢竟是女子,又能罵出些什麼來,說的這些話,對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這些人來說,簡直沒有任何影響。

“你們這些小丫頭,還以為你們尊主能保住你們麼,我勸你們還是早早棄劍投降,將那生死符解藥拿來,以贖罪過,我等網開一面,你們也免得丟了性命,如若不然,我們有的是方法讓你們生不如死。”

七十二島三十六洞中有人又道。

“呸,你們想也別想,有尊主在此,你們一個也跑不掉。”

靈鷲宮弟子對童姥十分忠心,哪裡會被這話說動。

七十二島三十六洞一方,說話那人顯然聽了有些不爽,又道:“哼哼,你們這些鬼丫頭想和那賊婆子一起死,自然容易,可是天下豈有這等便宜事?我碧石島有一十七種奇刑,待會殺了那賊婆子。一件件在你們這些鬼丫頭身上試個明白。聽說黑石洞、伏鯊島的奇刑怪罰,比我碧石島還要厲害得多,也不妨讓眾兄弟開開眼界。”

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雖然將惡事假託童姥,但實際上都是他們自己所做。

那人這話一出,七十二島三十六洞一方,許多人轟然叫好,更有人道:“大夥兒盡可比劃比劃,且看哪一洞、哪一島的刑罰最先奏效。”

這話一出,不說靈鷲宮這邊,就是和他們一起攻上獨尊殿的正道諸派,臉色都不好看,其中尤以少林最是如此,他們畢竟是出家之人,又哪裡聽得這些。

“慕容公子?”

玄慈方丈經不住叫了一聲慕容復。

這次的事情畢竟是慕容復主持,他們雖然瞧不慣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人,卻也還需慕容復說話。

而且說實話,他們也還真不想和這些妖魔鬼怪打交道。

慕容復聽到玄慈的話,自然也明白他的意思,他臉色不大好看。

其實他自聽到七十二島三十六洞那些人說出什麼刑罰、折磨之類的,就覺得不好,之前他才將他們洗白,勉強讓少林、丐幫這些正道接受,如今又鬧出這件事情,實在也讓他無奈。

不過他有心收服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人,倒也不好多說,只好出聲道:“諸位,今日我等主要是為了幫助那些被控制的同道取得解藥,若是靈鷲宮不予,施些手段倒也無不可,畢竟是無奈之舉,當然,若是靈鷲宮諸位能及時棄暗投明,自然是最好不過,我等也不會再用那些手段。”

七十二島三十六洞的人聽得此話,心下倒覺得慕容復會說話,對他頗為滿意.

不過這話既然讓他們滿意了,自然就不會讓玄慈等人滿意,不過此時局勢,玄慈也不好多說什麼,眉頭微微一皺,輕念了一聲佛號,也沒再要求了。

“好一個無奈之舉。”

便在此時,忽聽得殿外一個陰惻惻的聲音說道:“慕容公子對我們這些人,倒是理解。”

殿內眾人不乏又見識的,一聽這話,登時臉上變色,這聲音正是“惡貫滿盈”段延慶。

便在此時,身穿青袍、手拄雙鐵杖的段延慶已走進殿來,他身後跟著“無惡不作”葉二娘,“凶神惡煞”南海鱷神,“窮兇極惡”雲中鶴。四大惡人,一時齊到。

玄慈方丈本還為慕容復之話而嘆氣,此時見得四大惡人身影,尤其是見到葉二娘後卻是一怔,只是他畢竟是少林高僧,很快反應回來,微微低頭,便不理會。

南海鱷神一進殿,自然便見到了段譽,登時滿臉通紅,轉身欲走。段譽雖為方才之事有些煩惱,不過見了這徒弟,倒是笑道:“乖徒兒,近來可好?”

南海鱷神聽他叫出“乖徒兒”三字,那是逃不脫的了,惡狠狠的道:“TN的臭師父,你還沒死麼?”殿上群雄多數不明內情,眼見此人神態兇惡,溫文儒雅的段譽居然呼之為徒,已是一奇,而他口稱段譽為師,言辭卻無禮之極,更是大奇。

葉二娘微笑道:“老三,忘了娘娘的囑咐麼,若是不想受責罰,就不要離這姓段的小子。”

“是了,娘娘的事可壞不得。”

南海鱷神本來注意力還被段譽吸引,此時聽了葉二娘的話,卻是身子一顫,不再看段譽了。

顯然葉二娘話中的娘娘對他影響很大。

段譽見此,難免好奇,畢竟依他對自己便宜徒弟的瞭解,自然知道他對這承諾可是看的極重,又好面子,方才自己說話,也是想讓他自己退去。

哪裡知道,他竟然被葉二娘一句話,弄得換了個性格?

不過此時獨尊殿中人多,他也不好多問,只能將疑惑埋在心中。

“原來是段先生,倒是少見,前番擂鼓山一別,倒是有些時日沒見了,此次來此,不知所為何事?”

卻在這時,慕容復說話了,他自負自己是這次事情的主持者,自然不想被別人壓過去。

而且,他歷來喜歡結交武林人,對其好惡並不看中,更看中能力。對與四大惡人,自然也有些心思。

其實,這也是慕容家所教的帝王之術。

慕容家一直以復國為目的,到了現在,也不忘教子孫這等學術,可見其心。

慕容復的祖宗慕容氏,乃是鮮卑族人。當年五胡亂華之世,鮮卑慕容氏入侵中原,大振威風,曾建立前燕、後燕、南燕、西燕等好幾個朝代。其後慕容氏為北魏所滅,子孫散居各地,但祖傳孫、父傳子,世世代代,始終存著這中興復國的念頭。中經隋唐各朝,慕容氏日漸衰微,“重建大燕”的雄圖壯志雖仍承襲不替,卻眼看越來越渺茫了。

到了五代末年,慕容氏中出了一位武學奇才慕容龍城,創出“斗轉星移”的高妙武功,當世無敵,名揚天下。他不忘祖宗遺訓,糾合好漢,意圖復國,但天下分久必合,趙匡胤建立大宋,四海清平,人心思治,慕容龍城武功雖強,終於無所建樹,鬱鬱而終。

數代後傳到慕容復手中,慕容龍城的武功和雄心,也盡數移在慕容復身上。大燕圖謀復國,在宋朝便是大逆不道,作亂造反,是以慕容氏雖暗中糾集人眾,聚財聚糧,卻半點不露風聲。

此時慕容復又找到發展機會,似這等手段,用出來,已然習以為常。(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