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定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比起鄭理拿出來的第一代全新鋰電池技術,大米汽車搭載的充其量算是1.5代。

科創生物對鋰電池技術的升級還沒有完全完成。

只是部分最佳化了鋰金屬正極和石墨烯塗層的微觀分佈設計,使其比之前在電池容量上實現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這沒有達到鄭理對產品升級的預期。

一款產品的升級絕對不是一個維度的簡單提升就能做到的。

像蘋果那樣,每年換個cpu,把劉海縮小一點就算升級,這種升級是對粉絲忠誠度的消耗。

“今年年初的時候,大米汽車已經定型, 在最後的測試和準備上市階段。”

“那時候市面上特斯拉開始降價,我們內部都覺得壓力很大。”

“當時特斯拉打響了降價的第一槍,隨之而來的是國產新能源品牌跟著降價。”

“在這種大形勢下,大米還能不能做到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消費者們會不會買賬,大米是在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個競爭比手機領域更激烈的市場。”

當年移動網際網路興起後的十年時間裡,手機領域的競爭不亞於汽車市場。

只是在最近五年時間裡,手機市場的格局慢慢穩定下來。

國產手機品牌只有OPPO、VIVO、大米和榮耀這幾家活了下來。

已經沒有新玩家入場了, 老羅即便在還完欠債之後,不敢也找不到投資方願意再跟他賭一把。

而現在的新能源市場就是15、16年那時候的手機市場,老牌勢力尚有餘威,新興勢力群雄逐鹿。

“當時我很困惑,我這個人在迷茫困惑的時候就特別喜歡找人聊天。”

“基本上我在燕京的企業家朋友都聊了個遍,他們都表示大米造車肯定沒問題。”

“以我在電子供應鏈領域十多年的打拼,一定能造出足夠讓使用者們滿意的產品來。”

“大家都知道,鄭理是華國首富是近些年來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

“然後我跟他關係很好,平時即便他在獅城,我們也經常交流關於一些問題的看法。”

“所以在大米汽車上市前,我特意去找鄭理, 問他的意見。”

“雖然鄭理很有錢,但是他沒有自己的車, 也不喜歡開車。”

“當時鄭理在獅城跟我說大米汽車很難搞起來, 終究還是要看產品力。”

“手機領域帶來的關注度可以為大米提供第一批使用者,但是大米汽車的產品力不夠的話, 這就是一錘子買賣。”

“鄭理說他覺得大米汽車能成, 但是終究得體驗過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

“所以這次他回國,我特意帶他在江城的大米分部,體驗了一下大米汽車。”

“鄭理在體驗過之後,他站在一個從來沒開過車的人的角度,覺得大米汽車產品力夠了。”

其實雷君是非常想讓鄭理擔任大米汽車的代言人。只是他提出了這個想法後,被鄭理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鄭理和李渺渺以及科創生物的部分高管都坐在臺下。

李渺渺聽到這裡好奇的問道:“你真去體驗過大米汽車啊?”

“那次師兄喊你去大米參觀,原來是請你去幫他試車去了?”

每次見雷君,對方都會讓李渺渺別叫雷總叫他師兄。

對鄭理也是如此。

鄭理:“是的。”

李渺渺繼續低聲問道:“你體驗下來感覺怎麼樣?”

“說實話,你是真心覺得大米汽車不錯,還是說只是當時敷衍他的。”

“大米汽車打磨了四年時間,按照大米的實力,做出不錯的產品肯定是沒問題。”

“但是問題在於他們想走價效比路線,勢必然要捨棄部分東西。”

鄭理解釋道:“我就沒開過車,沒有參照物進行對比。”

“大米汽車開起來還可以。”

李渺渺吐槽道:“你這說了跟沒說有什麼區別。”

“看來大米汽車沒什麼亮點。”

“師兄的大米汽車想拿你來幫他營銷一波。”

“亞洲首富都表示大米汽車好,你大家趕快來買。”

“師兄太雞賊了,找你代言你沒答應,透過這樣的方式間接讓你代言。”

鄭理笑道:“間接就間接吧。”

“在採訪裡、發佈會上提我兩句很正常。”

“Futureverse發佈會上,你不也總提我嗎?”

李渺渺:“不不不,這是不一樣的。”

“腦機連線VR本來貢獻最大的就是你,大米汽車你充其量給了點建議。”

“科創未來我們是最大股東,大米汽車和你有啥關係?”

“這根本是兩碼事。”

鄭理:“這很正常, 以後科創生物有什麼產品一樣可以把他拉出來,下一代腦機連線VR的發佈會你多把他拉出來說說。”

二人在開玩笑,沒人會真的在意雷君在發佈會上多提了鄭理幾句,甚至還都是正面的調侃。

雷君已經在臺上開始講大米汽車的引數、效能、電機這些,李渺渺對此絲毫不感興趣。

她到現在自己開的雖然是寶馬,但是也是衝著牌子去買的,而不是引數。

對於汽車,鄭理就更不感冒了。

“大米汽車1s系列分為 pro版和普通版兩種版本,pro版本主要在自動駕駛、續航上有所提升。”

“讓我們看售價!”

大米pro的官方指定續航在2000公里,普通版只有1200公里的續航。大米pro版本的自動駕駛也要更加高階

當雷君在臺上說售價的瞬間,各大直播平臺的彈幕瞬間到達高潮。

因為一直以來價效比是大米的立身之本,年輕人的第一臺智能機就是大米先喊出來的。

消費者們很期待大米汽車的售價,會不會成為年輕人的第一臺新能源車。

“pro 版本的售價為22萬9999元,普通版本售價為17萬9999元!”

“這價格是到手價!”

這個售價一出,各大直播平臺的大米直播間密密麻麻全是彈幕:

“雷總太厚道了”

“這個價格真香!”

“馬上線下訂貨”

“年輕人的第一臺新能源車當之無愧”

“這價格真的香嗎?我不如去買最新款的小鵬P5,同樣的價格不比這香?”

“20萬兩千公裡的續航,這價格還要啥腳踏車?”

“這價格不如買本田、豐田、大眾的燃油車”

彈幕裡有覺得香的,有覺得這價格買大米汽車虧的,雙方的聲量充斥著整個直播間。

主要還是大米汽車的售價不如預期,人們預期是在10萬到15萬,而普通版的大米汽車都要十八萬。

不過相比國產新能源車,已經算低價了。五十萬的蔚來,四十萬的理想,三十萬的小鵬,相比之下,最低價下探到十萬到二十萬價位的大米完全稱得上價效比。

“雷君的定價比較保守了,這個價格不算完全的價效比,跟他當年殺進手機市場不是一個打法。”

“沒錯,其實定價還有下探空間,像pro的價格定在20萬,以大米對供應鏈的控制來說是完全能做到的。”

“難不成是為了後續降價預留空間?”

“不會,如果汽車像手機一樣肆意降價,那麼等待大米汽車的是消費者用腳投票,棄之而去。

很簡單汽車降價至少是一萬起降價,而手機降價只是三五百。

三五百的降價都導致大米一直無法把自己的高階品牌做起來。

汽車如果這樣玩,再忠誠的米粉也無法接受。”

“大米想降價最少得等一年,而且大米在消費電子領域雖然培育了一大批使用者,但是在汽車領域他們完全是新玩家。

特斯拉的降價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和鋪墊,大米即便過一年再降價也頗不理智。”

臺下不止有消費電子領域的同行,還有一些新能源車企的高管,他們對大米汽車的成本和最低售價有準確的判斷。

23萬的售價雖然不高,但是在新能源車發展到今天,產業鏈已經完全成熟,這個價格絕對不是大米能承受的最低值。

“我估計雷君還是不想把價格定的太低。雖然把價格定在20萬以下,純靠價效比很爽。

但是長期來看,大米想從10萬的檔次上升到20萬這個檔次,會面臨很大的困難。

不如一開始做好區分度,把高區分度的產品價格定死在20萬以上,靠18萬的低配版去衝量。”

比起手機從三千的價位衝上五千的價位,汽車從十萬的價位衝上二十萬的價位難度更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手機堆料堆足可以跨越這道鴻溝,但是汽車不行。因為汽車的品牌感知度更加根深蒂固。

為什麼蔚來銷量節節下降,他們依然不降價?因為價格容易降,但是原本定位在高階的品牌感知度打下去,想重建可就難了。

“這也是手機廠商們的常規玩法了,”

“但是僅僅靠這些,可無法在新能源車市場殺出重圍。”

“按理來說雷君花了五年時間,實際上大米絕對從20年就開始籌備造車了,先後投入這麼多資金。

他們能拿到科創生物第二代超級鋰電池技術也絕對是下了大功夫。

投入這麼多以雷君的性格來說絕對不是玩票。

這應該也真的是他最後一次創業了,大米絕對還有後手,只是我們暫時不清楚後手是什麼。”

“大米汽車可比某大的恆馳系列要靠譜的多,恆馳現在我都沒見過真車。”

“那肯定,恆馳屬於垂死掙扎,大米的情況要比某大造車的財務狀況健康的多,投入了百億研發費用,造不出來才奇怪。”

“只是不知道小鵬面對雷君的大舉入場會怎麼想,屬於是朋友變對手。”

“哈哈企業之間的爭鬥,不影響老闆們的私下友誼。

我們跟蔚來、小鵬鬥的再厲害,老闆們出席活動不一樣一團和氣。

更別說雷君對小鵬可是有大恩,這恩情比對鄭理要大得多。”

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在創辦小鵬之前,是UC瀏覽器的創始人,而UC當時首輪投資就有雷君。

後來到了08年雷君還親自擔任過UC的董事長,一直到創辦大米手機,雷軍才卸任UC的董事長。

何小鵬創辦小鵬汽車的時候,雷君參與了小鵬汽車的C輪融資。

並且大米成為小鵬汽車的戰略合作伙伴,大米手機可以當車鑰匙,大米年會給員工送小鵬汽車。

但當大米宣佈造車後,隨著大米汽車快要上市,大米和小鵬汽車之間的關係變得愈發微妙。大家是直接競爭對手。

後來大米汽車的發佈會也證明了這一點:最先受到威脅的就是定價和大米接近的小鵬汽車。

發佈會結束後,網上的主流意見都是挺香的,但是又沒那麼香。

完全可以做等等黨,等別人買過之後再視情況而定,但是讓我現在下單,我可能不會這麼草率的選擇大米汽車。

先買先享受,後買有優惠。米粉大多抱著這樣的心態,等等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即便是再忠誠的米粉,面對汽車這種動輒十幾萬的大件,也不會輕易選擇大米。

雷君的對策是企業團購,靠自己的企業家人脈,推廣大米汽車在不同企業間的團購。

雷君這麼多年的創業生涯、投資人生涯,他親自去跟大老闆們談,然後大米汽車的商務再跟進。

科創生物、鵝廠、阿狸、泰康人壽、大米集團、金山軟體等一大票沒有直接競爭關係的著名企業,內部都展開了大米汽車的團購。

“大米汽車舉辦內部試車和團購,有意願的可以先來報名。”

“pro有三萬元的優惠券,而普通版本則有兩萬元的優惠券。”科創生物的內部工會在oa裡發工會通知。

大米汽車1s pro的企業內部團購價打下了20萬元,這個價格瞬間就很香了。

“md二十萬以下確實香,我都有點想買了,油車短途旅行開,電車平時上班通勤開。”

油價目前仍然在高位執行,比起加油,電費要低得多。

“是很香,我打算報個名,去試駕一下。”

“我也報名吧,看試駕效果。”

科創生物很多原本不打算買車的,都想去試試看。

靠著團購降價,大米汽車釋出後首月銷量突破三萬臺,超越了小鵬,排在新能源車品牌榜上第二位,僅次於五菱宏光。

“雷君太精明了,這算盤打的太精了。”

“這一手玩的太秒,大米汽車一下就被他盤活了。大米汽車果然不容小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