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一聲師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只不過全雞烹飪教學實踐課堂裡,學習的腐乳蒸雞是整雞烹飪。

而尚食私房菜館這邊則是切分後進行蒸制。

劉家菜中的腐乳蒸雞,因為口味好,做的地道,所以在店裡屬於非常受顧客歡迎的熱銷菜品。

甚至有不少老顧客會提前打電話,諮詢這道菜的具體排餐日期,好趕在當天過來用餐。

尚食私房菜館做這道菜用的是草雞。

草雞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非常適合蒸制的烹調方法。

劉雨農一邊切分整雞,一邊指導付宇:“這道菜不是什麼稀罕的菜品,不過我們店的做法和外面的不一樣。像其他的地方,做這道菜,為了圖省事,都是用的雞腿。而我們則用的是整雞。像這種蒸制的菜餚,整雞拆分後,在醃製料的配比和蒸制的時間,都需要廚師精準的進行把控。”

“當然了,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透過反覆烹飪才能熟能生巧。說白了,全靠經驗。”

付宇點點頭,跟在劉雨農身邊,仔細看著她烹飪。

“像這種蒸制的菜,其實最好安排在秋季的時候。”

劉雨農切分整雞的手法非常嫻熟,每一刀下去,都能精準的分離雞肉和嵴骨,半點多餘的操作都沒有。

付宇欣賞著劉雨農的刀工,認真聽著她說話。

“都說貼秋膘,肉吃多容易上火,調整一下烹飪方式,採用蒸制的手法,既保留雞肉的原味,又不上火。”

“所以一般秋天,我會每個月都安排兩次這道菜。”

“不過冬天的時候,這道菜也可以進行排餐,我們這邊烹飪的時候,用的是鹹鮮的廣式腐乳調味,非常有特色。像這種粵菜的口味,鮮滑爽口又下飯,搭配的主食,就是口感非常好的五常大米長粒香。”

劉雨農切分好整雞,開始烹飪。

香蔥切粒,姜、蒜切末。

香孤切塊。

廣式腐乳,在小碗裡碾碎。

加入醬油、料酒適量攪勻。

將所有的調料放到雞塊盆中。

再另加胡椒粉、薑末、蒜末、幹辣椒絲、白糖少許。

加入調好的腐乳汁、少許香油。

這個時候,劉雨農突然說道:“這道菜,在各個分店的做法,還是略有區別的。”

付宇一愣,有些驚訝:“烹飪方法不一樣嗎?”

劉雨農點頭,笑著說道:“嗯,店裡的菜色,除了非常熱銷的幾款,剩下的都會因地制宜進行調整。無論是口味,還是食材的使用,都會更貼近當地人的飲食習慣。”

“就像是這道菜,在總店那邊,我們會選用土豆做配菜,而不是香孤。一分店那邊,還會多加豆豉進行醃製。要是當地人比較喜歡吃辣,也會加點指天椒。”

“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實地考察後,再靈活運用的。”

付宇學到了!

這就是餐飲行業的經商之道啊!

劉雨農繼續烹飪。

往盆裡加入香孤塊,拌勻,開始醃製。

“這些是新做的,需要醃製一個小時。”

劉雨農將做完醃製的雞塊放到旁邊,拿過已經事先醃製好的雞塊,換入蒸碗中。

“大火,蒸制20分鐘。”

“具體的時間,還得根據雞肉的熟爛程度自己斟酌判斷。”

付宇點點頭。

也就是需要手感和經驗進行判斷,精準的把握住蒸制的時間。

所有的食材,蒸制的時間不夠,火候不足,味道上就會差一些。

而蒸制過火了,同樣會影像口感。

好在付宇有絕對手感和火候把控技能在手,這道菜簡直是為他量身定製的一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趁著等待蒸制的時間,付宇也開始上手學習烹飪。

做菜就是一個字,練!

一遍又一遍的反覆烹飪,熟能生巧,經驗就是這麼一點點摸索積累出來的。

付宇學的快,做的好,整個醃製過程在操作的時候,劉雨農一直站在旁邊觀看。

劉雨農原本想要指導兩句的,畢竟自己是過來人,知道這道菜在烹飪時的難點和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哪裡。

結果付宇烹飪時,簡直是一氣呵成。

無論是切分整雞,還是調料的比例,甚至是醃製的手法,根本沒有半點差池。

這讓劉雨農莫名有種難以形容的失落感。

就好像揣了一肚子準備好的說辭,最後愣是一個字也沒說出來,憋夠嗆不說,還有點尷尬。

說好了要指導的,結果徒弟看一遍就直接成功上手了。

那她折騰了半天,還特意過來店裡等到現在,圖什麼?

直接讓劉章鵬和汪玉龍掌勺,付宇跟著學不就行了。

“劉廚?師傅!”

劉雨農正默默腹誹,就聽到付宇喊自己。

她先是一愣,隨後才意識到付宇剛才叫的是什麼。

師傅?!

簡簡單單的一聲稱呼,卻讓劉雨農倍覺失落的情緒瞬間好轉了大半。

仔細想想,好像自從拜師之後,付宇除了玩笑般喊過她兩次師傅,平時稱呼她時,都是叫的劉廚。

倒也不是說這個稱呼有什麼問題,只是肯定沒有師傅更親近。

劉雨農努力壓了壓拼命往上翹的嘴角,儘量讓自己看上去很平靜的問道:“怎麼了?”

付宇好奇問道:“我以前也吃過腐乳蒸雞,不過用的都是克東腐乳,還真沒用過廣式的,而且這腐乳看著好像不是當地有賣的吧?”

劉雨農笑了:“這腐乳是從廣東那邊直郵的,是我們店長年合作的老牌子,口味很正宗。”

付宇點點頭,嘗著味道確實和千里馬那邊的不太一樣。

劉雨農想到什麼,隨口說道:“知道這菜當初是怎麼研創出來的嗎?”

付宇一聽,頓時來了興趣:“不知道。”

劉雨農說道:“《本草綱目拾遺》裡面記載腐乳‘味鹹甘、性平,養胃調中’,鹹中帶甘的口味有助於醒脾開胃。當年有一位老廚師,擅長藥理,說是腐乳的特性與甘溫補虛暖胃的雞肉相配,對複習備考思慮過度,還有產後、術後、大病後的虛弱人士,以及對受困於近日大雨連綿,症見疲倦乏力,不思飲食,胃納欠佳,少食即飽等情況,都特別有裨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