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拜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靜室。

王靜玄放下手中道藏,略略沉思,隨即說道:“我知道了,好生招待二位居士。此二人修為深厚,福緣不淺,不可怠慢了。”

“師叔祖,要不要弟子去向二位居士致謝?”章法慧問道。

“不用了,”老道長捻鬚而笑:“這費居士有所求,自然要獻殷勤。此事自有老道我來處置,你就當不知道便是了。”

“是,謹遵師叔祖教誨。”

章法慧稽首告退。

一燈如豆,王靜玄低頭抄起默寫出來的大段馬王堆版道德經,仔細觀量半晌,面色卻不似白日間那般無動於衷。

好半晌才沉吟道:“原來如此,漢儒誤我啊……”

老道長抬起頭,臉上滿是無盡的悽苦。

打從這天起,費景庭與符芸昭便在這天目山住了下來。每日清早,符芸昭便領著小白蛇漫山遍野的亂轉,這丫頭看似瘋瘋癲癲,心裡卻拎得清。她所修的乃是坤道胎息法,修煉日久,早已無法轉而修煉其他法門,而且術法另有傳承,自然不會覬覦王靜玄的劍仙之術。

而且符芸昭心中藏著隱秘,待到年底關外一行,拿了那樣東西,只怕到時候便是景庭哥哥也比不過她的修為。

是以這丫頭整天瘋跑,只是偶爾去往隔壁山峰的紫陽宮裡,與同時坤修的道姑們玩耍一番。

每日不到飯點,基本見不到這丫頭的人影。

小白蛇彷彿也放飛了自我,每日裡蹭著符芸昭的靈機吐納,每日到了飯口必然化作符芸昭的模樣,堂而皇之與二人同桌用餐。

旁的不說,這筷子用的是越來越溜,只要不開口,便是費景庭都分不出哪個是真人,哪個又是小白蛇變化的。

與之相比,費景庭倒是靜了下來。從雜亂的津門脫身,進了這天目山中,每日間行拳、修煉,閒暇時與王道長說一說修行上的問題,原本便穩重的性子,愈發沉澱了下來。

朝看雲霧遮日,暮看彩霞漫天。坐望雲卷雲舒,閒看花開花落。卻是悟得了幾分逍遙之意。

王道長每日晨間必練劍術,那劍術快慢相宜,共分三十六路,隨意一擊,總引得塵土、落葉相隨,端地神妙。

費景庭忍不住相詢,王靜玄便說,這是淨明三十六路天罡劍,乃是淨明劍仙術的下乘劍法。

這淨明劍仙術分術劍與道劍,道劍早已失傳,如今留下來的只剩下術劍。術劍共分上、中、下三乘,下乘,舞劍,以劍刃傷敵;中乘,以劍芒傷敵;上乘,飛劍傷人,百步開外取敵首級!

道劍神妙,費景庭不敢想,哪怕是這術劍,他都眼熱得緊。只是不好張口討要,他便只能趁著王靜玄每日練劍之時細細旁觀,暗自揣摩,試圖找出術劍的法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又談何容易?

道門術劍乃是秘傳,若一個外人看了幾眼便學了去,那還算什麼秘傳?

山中無日月,轉眼過了半個月。

這些時日他跟王靜玄談玄論道,倒是又得了不少收穫。

他坦然說了自己的參同契功法,王靜玄只是讚歎參同契玄妙,未見覬覦之心。轉過天來費景庭又說了後續的參同契玄女經,這回王靜玄有反應了。

老道長意味深長地說道:“居士,陰陽雙修,成少敗多,不可學也;草木金石,藥易誤人,不可學也;怪誕不經,跡近迷信,不可學也;

唯服氣之法,弊少而效速,至聖聖相傳性命雙修天仙之道,則難遽濟,必先做到克已修心,健康長壽,表裡俱真,俯仰無愧之人仙,然後漸進於天仙,庶幾本立而道生。不依此而教人,師人,皆罪也,人且難保,寧望仙哉!”

王靜玄的話不難理解,陰陽雙修成少敗多,就沒聽說過那位得道飛昇靠的是陰陽雙修之法;草木金石說的是煉丹術,這玩意秦漢之時盛極一時,此後逐漸沒落,被內丹術所淘汰。

費景庭估量過,要麼是靈機逐漸稀薄,所以藥物靈性喪失;要麼就是煉丹術根本就不可能讓人飛昇,所以逐漸被道門與方術士所捨棄。

怪誕不經,說的便是旁門左道了。包括梅山水師、出馬仙、出道仙、苗疆蠱術之類邪門秘法,都在其列。

這邊是華夏道教與世界上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了。

道教為何稱呼為道教?因為道士們信奉的是道,繼而希望自己得道飛昇。這個道,說的是宇宙至理。

道家也有神仙,不過這些神仙都是道人敕封的。

初代天師張道陵得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籙、三清眾經、符籙丹灶秘訣印劍、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牢獄變成二十四福庭。即為二十四治,每治立陰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別掌管人事禍福。

隨後道士們捉鬼驅邪所畫靈符,所出的靈符更像是一種憑證,妖鬼見到,便知道這是道門的警告。若妖鬼繼續害人,那道人便會使用真正的靈符,捉鬼拿妖。

反觀西方宗教,神明至高無上,凡人有了災難,必向神明祈求。過得好,那是神明的施捨;過得不好,那便是神明的考驗、懲罰。

所以道教與其他宗教真就不太一樣,所信仰者,並非神明,而是至高無上的道。

費景庭沒少讀道藏,王靜玄說的道理他如何不知道?

於是便嘆息道:“老高功,靈機斷絕,我輩修行中人,前路渺茫,我也是憂心道途,看不清今後之路,這才有些心思雜亂。”

王靜玄搖頭道:“道法自然,何不順其自然?”

“受教了。”

此番討教之後,費景庭對參同契——玄女經頗為疑慮。前有黃邃之,後有王靜玄,一者說陰陽雙修難登大雅之堂,只修成了陰丹,成就陰神;一者乾脆就說不可學。

這參同契——玄女經乃是玄玄子所改,修行有日,讀了不少道藏,費景庭此時已知道,玄玄子便是元末明初的張三丰。

張真人傳聞最後得道飛昇了,那其所改的參同契——玄女經會有問題?

除此之外,這張三丰真人道統在武當山,屬全真一脈。而全真戒律森嚴,張三丰真人怎會改出玄女經這般與全真格格不入的修煉法門?

心中疑慮愈甚,費景庭思索了一日,轉而想起自己不過剛剛踏入煉精化炁的門檻,十二經脈只衝開了一條,離煉炁化神遠之又遠,哪裡考慮得了那麼遠的事兒?

於是乎他便將心中疑慮暫且放下,轉而繼續每日枯燥、恬淡卻又自有真意的山中生活。

這一日,費景庭撿了根樹枝,學著王靜玄的模樣,一套天罡劍法耍得倒是像模像樣,只是氣機牽引總是差了那麼點意思。

一套三十六路天罡劍法使完,費景庭站在那裡略略回思,思考著方才行劍所差,此時便聽身後王靜玄道:“居士好根骨,悟性極佳,難怪年紀輕輕便有如此修為。”

費景庭趕忙回身見禮:“見過老高功。還請老高功見諒,這些日子見老高功習練劍術頗為神妙,在下就忍不住偷學了幾手。”

王靜玄笑道:“無妨無妨,看上幾眼便能學去,那只能說明居士天賦異稟。再者說,我這天罡劍法也不是那麼容易便學了去的。”

頓了頓,王靜玄觀量了費景庭半晌,突然開口道:“費居士,你可是想要學那劍仙之術?”

費景庭坦誠道:“不瞞老高功,晚輩那日見了老高功以劍芒傷鬼物,便動了求學的心思。奈何幾次欲拿出珍貴之術與老高功交換,老高功卻是出塵之人,不念俗物。所以……這就一直沒法開口。”

王靜玄讚許道:“居士宅心仁厚,好心性。幾年前老道下山偶遇一旅人,出手相救,那旅人見了老道手段,便死纏爛打,一直纏磨。老道無奈傳了幾手功夫,那旅人自以為學了高明劍術,下山便四處惹是生非。結果不過兩年,此人便死於仇家暗算。”

頓了頓,又說道:“還好他死了,如若不然,只怕時日久了,此人心性膨脹,非得做出神厭人棄之惡事不可。從此老道長了教訓,凡傳法,必先看此人心性。”

費景庭心中微動,老道長這是什麼意思?難道……

果然,便聽王靜玄繼續說道:“居士居此二十餘日,心性恬淡,一心求大道,又兼生性仁厚,根骨悟性都是上上之選。老道看在眼裡,早已動了傳衣缽的心思。”

“老高功……”

“且聽我說完。”王靜玄說道:“淨明劍仙之法,數代單傳,一則天地元炁喪失,二則難尋根骨、悟性上佳之選。這道觀裡法字輩八人,能感悟元炁者一人也無,便是沒有居士,老道過些時日也要下上尋覓佳徒。”

老道長嘆息過後,陡然神色一肅:“費景庭,你……可願拜我為師,傳承淨明劍仙之法?”

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費景庭當即撩開衣袍,跪倒在地,恭恭敬敬朝著王靜玄三叩首:“弟子費景庭,叩見恩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