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暴兵,進化(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吸星**,開!”

惡趣味地喊出了這一武俠小說中的招式後,一幕神奇的景象,在星艦下方浮現。

只見鑲嵌在巨球內的領主號星艦周圍,空間中莫名地出現了一絲好像天熱時候空氣因為高溫而扭曲的波動,隨即在萬千公里外的土星表面,也開始擾動起來。

彷彿受到了某種力場的牽引,土星表面的金屬氫,氦,氮,氧等元素構成的氣體,如龍吸水般地向上湧動。遠看去,就彷彿一道拔地而起的幾乎要將天捅破的巨柱,壯觀而震撼。

這是三級文明在外航行時候,利用反重力技術從土星這樣的類木氣體行星獲取資源的方式,原理為將形成力場護盾的重力場構建裝置中稍作微調,形成向上的強引力構建引力通道,同時保持好自身的懸浮平衡,就能像這般將氣態行星中的資源吸引上來。

也正是仗著這艘星艦上成熟的反重力技術,宇空才敢距離土星這麼近,僅僅停泊在距離其表面2萬米的上方——若是沒有反重力抵消,離得這麼近,以巨球的重量完全就等於墜入了俗稱“引力深井”,不是因為所受重力過大被生生撕裂就是如同一顆流星一般墜向星體表面。

在這條巨大的由各色氣體構成的擎天柱在被吸納上來後,先進入這只巨眼的瞳孔,即星艦所在的地方。由於星艦的主要材料也是電磁力場束變材料,在恢復了作為副動力的元素衰變能源裝置後,已經能夠重組。因此其內部早就被宇空進行了改造,捨棄了諸如生物區,居住區,娛樂區等沒用的區域,全部換成了他中意的結構。

氣柱在進入後,首先進入的是星艦中的那座由物質重組裝置構成的工廠,開始第一道工序——提純分離,即不改變物質電子數的本質,將它們以元素為單位分開。

這之中,一些能被肌體直接利用的元素會透過開闢的通道轉移進外面的巨球的肉中,被吸收化作能用來解鎖進化方程式中的技術的物質的一部分供其生長,一些會轉入元素衰變能源核心中作為能源供應的一部分,而剩下的則會作為加工生產的第二道工序。

在這裡生產加工的,主要有三樣東西:

一種,是電磁力場束變材料,它們在製造完成後會被運出去,應用在噩夢軍團的各單位上。

第二種,是用於供物質崩解武器的基礎,陽電子團,雖然宇空沒辦法將它們像正統三級文明那樣利用反重力技術加速至光速發射出去,但利用能量炮的技術打出去還是不成問題的。

第三種,就比較耐人尋味了——反物質。

這是一種強大的武器,也是一種重要的能源,只是利用有些特殊。

在武器方面,它威力強大,能造成物質徹底湮滅,效果遠在物質崩解炮這種如果維護電磁力場束變材料的能源過於強大就會失效的武器之上;

而在能源方面,反物質其實是類似汽油的經過提煉的二次能源,主要用於製造進入曲速航行所需的時空泡。

這就是繼承了相對完整的,還是高階文明特別設計的準備來用於供文明復興的工廠的好處了,宇空利用這些黑科技生產裝置,配合其中的生產ai完全能造出以他目前的製造水平還差得遠的武器。

只可惜,由於就只有一間工廠,生產力有限,即便工廠全力運轉,數量不會太多。而且,三級文明的另一種武器,重力武器,還有潛航者,防衛者這樣的在轉換上比較靈活的特殊機器人,反重力飛船,都無法製造,反物質雖然能造但涉及反重力技術的儲存倉卻造不出來,以至於宇空只能利用現成的儲存罐,讓它如果沒有被消耗掉,最高的產量僅僅只停留在4噸左右。

畢竟,科技的發展是一步一個腳印,黑科技再強,也終究不是自己的力量。因此,對於這些東西宇空只能好鋼用在刀刃上,專門組織了一支裝備這些超級武器的小隊。

與噩夢軍團對應,這支等同特種部隊的小隊有一個獨立的名稱——夢魘小隊。

日後,它將作為宇空壓箱底的底牌,平時以他的禁衛軍的形式,護衛在本體與賽斯特計算機所在的巨球左右,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拿出來。

第二道工序後,就是最後一道工序了。

這裡本來其實也是第二道工序中的一部分,但是宇空將它獨立了出來,專門用作一個特殊的目的——實驗廠,實驗各種他藉著黑科技造物理論上可以造,但由於缺乏資訊而造不了的實驗物。

比如,構成三體裡所謂的水滴探測器的強相互作用力材料。

這種材料,理論上掌握物質轉換技術與大一統理論的三級文明就能製造,本著試一試的心態,這些天宇空失敗了無數次後,終於鼓搗出了一點點零星的樣品。

但結果卻有些讓人失望,因為宇空很快就發現它根本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

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原子因為強相互作用力而非普通物質的範德華力聚合在一起,在原子級上緊密貼合,強度是比電磁力場束變材料要高許多,但是……弱點也太明顯了。

強相互作用力材料構成的探測器,理論上也能像小說中那樣虐殺一整只二級文明的艦隊,但是……你得先讓探測器動起來再說。

這種材料,由於原子間緊密貼合,意味著它的密度非常大,而密度大,也意味著重量非常高——這玩意拳頭那麼大一坨,就有近萬噸重,如果想製造一個5米長的探測器……

嗯,宇空推算過,這種體型下所用的動力核心,元素衰變都支援不了,得用反物質。而且,由於質量高的地方能級就越高,它無法單獨進入曲速航行,用反物質與反重力技術常規推進,不考慮減速在能源耗盡前最高也就達到6公里多每秒的速度吧(這還沒考慮其中各種元件佔據的空間)。

這是什麼概念?

第一宇宙速度都沒到,地球都飛出不去啊有木有,所以拿這玩意撞艦隊,除非人家站著不動給你撞,只會被甩在屁股後頭吃灰,然後在用於減速轉向的能源耗盡後一直飛到宇宙盡頭。

另外,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由於單個分子完全處於靜止狀,表面的溫度非常低,怎麼解決低溫的問題也是個難題,更不用說這種物質靠一個統一的力場進行維護,一旦力場平衡被打破就會在連鎖反應下整體崩潰。

宇空現在,就有數種辦法摧毀它——不說湮滅一切的反物質與能在瞬間模擬黑洞的重力坍縮彈,單是物質崩解炮發射的陽電子團打上去基本上都是一炸一個,因為它會引發物質擾動破壞強相互作用力材料的整體力場。

所以,它雖然更堅硬,但在綜合性能方面根本不如電磁力場束變材料,在三級文明中也就兩個用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個,它的老本行,探測。因為強相互作用力材料能適應各種惡劣的,特別是蘊含著高強度能量的環境,所以能用於充作一次性的進入恆星,巨行星中探索的一次性探測器,另一個……

這玩意不是硬嗎?密度高嗎?好啊,拿來當板磚……不對,是當天基動能武器砸人那是再好不過了,做個一米有餘的實心坨子估計能把地球直接砸個對穿。

這是第三道工序的小插曲,在這吸收的相輔相成的三道工序的好處推進下,他的體型夜以繼日地增長著。

成長的過程中,宇空不由地看向兩個方向。

望向太陽所在的一側,宇空能清晰地看見,水星,金星,火星,木星,還有這個星系中唯一一顆存在生命(其實有些不準確,因為木星和土星的氣體海洋中有氨基生物,土星衛星上也有碳基生物,但基本都是很低等的連植物都不如的原生生物,大部分還是微生物)的藍星,地球。

“如果有時間,我一定得去這些地方轉轉……嗯,再過一陣試試去木星上空開吸星**,看看會是個什麼場景怎麼樣?”默默地,宇空感慨道“如果在大紅斑上面開,會不會因為造成氣體紊亂,產生蝴蝶效應破壞了這個反氣旋的平衡,把它吸沒了?或者在上面吸兩個窟窿縫隙啥的出來?”

雖然是個學生物的,跟航天不搭邊,但就像每個人都有仰望星空的時候,宇空何曾不想踏足其中轉轉,見證下宇宙的浩瀚與神奇。

以前,奈何他天賦不好,光200度的近視一項就能被刷掉,當不了宇航員,又沒錢參與上來一天就要幾百上千萬,還只是在地球軌道周圍轉轉的太空旅行,這個想法只是空中樓閣。

這次前往領主號星艦殘骸的一路驚險的旅途,也算勉強實現了,但是……**,總是永無止境的。

當實現了一個後,很快就會被一個新的更大的取代——索性,宇空看向了另一個方向,太陽系外。

那一邊,才是真正的征途!

漫天繁星,如散落的恆河沙,點綴視線的所有範疇,不愧“星辰大海”一詞的形容。

浩渺的宇宙,無限的時空,只有在仰望它們的時候,哪怕宇空已經無比強大,也會感覺到自己的無力,渺小。

還有無知。

——是啊,跟宇宙本身比,太陽系恐怕還不如一個細菌跟地球比,他宇空,又算得了什麼?人類又算什麼?就連曾經輝煌不可一世的淵庭,甚至他繼承的不知是多少級的賽斯特文明,又算得了什麼?!

不過都是一個個歷史的過客,渺小的螞蟻,塵埃罷了,彈指揮間,最終都免不了化為過客的塵埃。

“以後,我一定要出去看看,走向星海,去探尋其中的無數奧秘,去見證萬千神奇的文明的崛起與衰落……畢竟,太陽系太小了,給一個二級文明作為活動範圍都有些窄,還不配做我的舞臺。”

望著那個方向,宇空再次感慨。

“不過……”

猛地,話鋒一轉,滲透著殺意的眼光,再次轉回內部,停留在地球那顆藍星上:

“在那之前,先把這些歷史遺留恩怨,辦了再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