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八十萬禁軍都是戰五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盧承林眼神誠懇,甚至還帶著幾分灼熱。

這讓聶錚有些不明所以。

“我?”

聶錚指了指自己,而盧承林則點了點頭。

“沒錯,你。”

聶錚笑了:“別鬧。”

“認真的。”

聶錚仔細打量了盧承林好一番,沒看出他有任何促狹說笑的神色。

聶錚用手掃了一下四周:“你讓我保護他們這些人,還是……”

“所有人。”

這下輪到聶錚錯愕了,誰保護誰啊……

聶錚笑了,笑容中帶著滿滿的無語:“大帥,你見過一個人保護上萬人嗎?”

這上萬人還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戍邊軍將士。

聶錚扭頭看了看周圍的那些戍邊軍將士,看了看樂永明和其他幾位裨將,越發覺得錯愕。

因為他們沒有一絲不贊同的表情。

彷彿盧承林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這是南楚邊軍將士,不是望江山的那些精怪。

自己眼下有沒有那個實力保護他們先擱置不談,自己有沒有那個權力來做這件事?

這又不是宗門傳承,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這種事不該當今皇帝開那金口嗎?

擅自交接邊軍……

盧承林看著聶錚,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樂永明留下,你們其他幾人先回去,防禦工事不必再建了。好好休息一下,寅時把弟兄們喊起來,準備連夜出城。”

很快,盧承林身邊的將士領命而去,只剩下聶錚和樂永明在他的身側。

更深夜寒,一陣風拂過,盧承林猛地咳嗽起來,地上猩紅點點。

聶錚和樂永明連忙扶著他做到一堵牆壁後面。

盧承林依然在笑:“我的情況,其實我知道的,怕是過不了今晚,唔……運氣好的話,沒準可以多熬一晚上。”

接著又猛地咳嗽幾聲,吐出一口血來。

盧承林擺了擺手:“我沒什麼時間了,請讓我說完。

“安仙師,我知你心中不解。

“但有些事情,看似稀鬆平常,可說出口來,就顯得有些荒誕了。

“我們的皇帝……不,我們整個南楚朝廷,並不喜歡我們……

“應該說,十分忌憚我們。

“這個我們……指的是戍邊軍,和遠在太原的威遠軍。

“在這裡,戍邊和威遠自成體系,城中一應稅賦無需上繳,優先滿足城池的修建需要……”

聶錚對於政事、兵事知之甚少,但一些基本的道理還是懂的。

若是在城鎮中完全自給自足了,這跟諸侯有什麼區別?

簡單來說,跟封了個王有什麼區別?

當然了,皇帝要臉,在南楚這個國度,怎麼可能給異姓人士封王?

怕不是要被文官罵上一個“流芳百世”!

所以才有眼下這個奇怪的局面。

保定城和太原城都有府尹,但……他們的許可權……一言難盡。

明面上,他們的許可權當然和所有府尹相同,可……只要和兵事搭邊了,事情的處置權就不在他們手上了。

甚至可以說,保定城若是沒有那個裴朝良在,盧承林一樣可以把保定治理得很好。

裴朝良那貨就是可有可無的。

但是……不行啊,這樣要捱罵的,不論是皇帝還是盧承林,還是負責簽署這道政令的丞相,都得被唾沫星子淹死。

所以乾脆送個府尹來,具體太原和保定會發展成什麼樣,就要看你們各自的手腕了。

這種舉動,典型的既當又立。

“……安仙師也不必驚訝,日後你若是能和朝堂多接觸,讓你吃驚的事情會更多……”

聶錚端正姿態:“願聞其詳。”

“第一批戍邊軍都不是本地人,家中高堂都在南邊……”

這裡都不需要盧承林多做解釋,聶錚就已經明白其中的奧妙了。

人質麼,你敢在邊城跟著主將作亂,直接給你爹孃咔嚓了。

“看來安仙師明白為何會這樣安排,只是後來……就變得可笑了。”

盧承林娓娓道來,將這二十年戍邊軍如何發展演變都說了一遍,聽得聶錚目瞪口呆。

因為朝中本來對威遠和戍邊二軍的限制政策很完美,讓聶錚覺得這兩支軍隊根本不是人得待的地方。

結果……朝中大佬騷操作不斷,各類政策一點點的調整變化,逐漸就變了味道。

比如原來能按時發軍餉,後來就開始拖欠或者剋扣。

本來還能發到家鄉父老手裡,後來就以驛站人手不足等等奇葩理由,限制了邊軍將士和家中父老互通信件。

等到邊軍士卒收到家書時,距離寫下這封家書的時間,都快一年過去了。

至於為何要限制,用腳後跟都能想得到,就是不讓邊軍將士及時收到軍餉沒發齊的訊息。

“……再後來,威遠和戍邊二軍,乾脆就成了朝中大佬們安置匪人賊寇的地方,在家鄉犯了事,便被發配充軍到這裡……”

如此一來,兵員越來越多,相當於每個大頭兵的軍餉就越來越少。

刀頭舔血用命換錢,結果還沒錢,誰樂意?

不得不說,朝中大佬這波操作著實騷出天際。

給你塞些歪瓜裂棗來,讓你頭疼兵員管理,讓你頭疼軍餉發放,給你找事做,讓你產生內耗。

然後為了方便自己甩鍋,乾脆讓這兩座邊城可以自理財政。

然而強龍不壓地頭蛇,那些過來待幾年熬資歷的府尹,哪裡能夠和盤踞在這裡的戍邊軍掰腕子?

於是乎就演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

“……士卒越來越多,軍餉越來越少,還恰逢天下承平的盛世時期,若是真的沒軍餉鬧出兵變來,怕是朝中大佬們喜聞樂見的事情……”

有了前面的陳述作為鋪墊,聶錚對這番話深以為然。

這種算計人的齷齪手段,是南楚人的風格。

“可沒錢就是沒錢,總不能變出錢來。所以……我們想了一個法子,讓戍邊軍將士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戰……”

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聶錚頓時有些動容。

戍邊軍的種種不合常理讓聶錚都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曾經從書裡看到的記載都是錯誤的。

聶錚記得,一場平原會戰,戰損率先達到十分之一的,士氣就會大洩,就會開始潰散。

因為他們也是人,也會感到恐懼,看到昔日活生生的面孔在自己跟前一個接一個的倒下,當然會感到害怕。

在這種恐懼的驅使下,他們會對身旁的袍澤產生一種不信任感,會認為他們一定先於自己逃命,而自己傻乎乎的幫別人墊了後。

若是有軍隊能夠提高這個比率,比如達到三分之一,那麼這個就是天下數一數二的精銳強軍了。

現在戍邊軍……怕是戰損快二分之一了,依然沒有人逃跑。

反而……有很多逆行者從南到北。

出現這種不合理的現象,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戰嗎?

盧承林一口氣說了很多,接著就又開始咳血了,但他依舊倔強的要將話說完。

“……戍邊軍的戰鬥力,你也看見了,但即便如此,他們和那些北遼人,還是相差太遠,這是本身實力上的差距,就算鬥志再旺盛也彌補不了……”

說到這裡,盧承林扯動嘴角笑了笑:“安仙師,京都號稱有八十萬禁軍,你覺得……人數可以彌補本身實力上的差距嗎?”

盧承林的提問突如其來,聶錚猶豫了一下,試探性答道:“……能?”

聶錚讀過兵書,知道貴精不貴多的道理,但是……那畢竟是八十萬人……比保定城所有百姓加起來都多。

用膝蓋想都知道結果啊……

所以他的回答十分符合普通人的常識。

比如說某人打架很厲害,我十個人打不贏你一個,那我一百個人呢?一人吐口唾沫都把你砸死了。

“呵……戍邊軍只用一萬人,便可攻破京都。”

“……”

你真的很會打比方啊……

這話讓外人聽見,你一家老小都不夠皇帝砍的。

盧承林這話略有誇大的成分在,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戰爭並不是看人多,但也不是嘴上說說。

一萬人或許打得下來,但還是要看天時、地利與人和。

“這一次蕭漸離狼子野心,肯定不會滿足於一座保定城。眼下掎角之勢已破,他下一步很可能選擇圍困太原,然後輕騎南下,劍指京都!”

聶錚這下神色立刻變了。

要不要搞這麼大?

二十年不打架,一打架上來就掀桌子?

犄角之勢的好處就是可以互為援兵,所以南楚北面這兩座邊城很關鍵,他們可以讓北遼人不敢無視他們而直接南下。

但如果被對方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掉一座,另一座就沒什麼用了。

只需要用重兵圍住,不讓他斷自己糧道,北遼人就可以十分安逸的攻打南楚京都汴梁城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盧承林的提問突如其來,聶錚猶豫了一下,試探性答道:“……能?”

聶錚讀過兵書,知道貴精不貴多的道理,但是……那畢竟是八十萬人……比保定城所有百姓加起來都多。

用膝蓋想都知道結果啊……

所以他的回答十分符合普通人的常識。

比如說某人打架很厲害,我十個人打不贏你一個,那我一百個人呢?一人吐口唾沫都把你砸死了。

“呵……戍邊軍只用一萬人,便可攻破京都。”

“……”

你真的很會打比方啊……

這話讓外人聽見,你一家老小都不夠皇帝砍的。

盧承林這話略有誇大的成分在,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戰爭並不是看人多,但也不是嘴上說說。

一萬人或許打得下來,但還是要看天時、地利與人和。

“這一次蕭漸離狼子野心,肯定不會滿足於一座保定城。眼下掎角之勢已破,他下一步很可能選擇圍困太原,然後輕騎南下,劍指京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聶錚這下神色立刻變了。

要不要搞這麼大?

二十年不打架,一打架上來就掀桌子?

犄角之勢的好處就是可以互為援兵,所以南楚北面這兩座邊城很關鍵,他們可以讓北遼人不敢無視他們而直接南下。

但如果被對方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掉一座,另一座就沒什麼用了。

只需要用重兵圍住,不讓他斷自己糧道,北遼人就可以十分安逸的攻打南楚京都汴梁城了!盧承林的提問突如其來,聶錚猶豫了一下,試探性答道:“……能?”

聶錚讀過兵書,知道貴精不貴多的道理,但是……那畢竟是八十萬人……比保定城所有百姓加起來都多。

用膝蓋想都知道結果啊……

所以他的回答十分符合普通人的常識。

比如說某人打架很厲害,我十個人打不贏你一個,那我一百個人呢?一人吐口唾沫都把你砸死了。

“呵……戍邊軍只用一萬人,便可攻破京都。”

“……”

你真的很會打比方啊……

這話讓外人聽見,你一家老小都不夠皇帝砍的。

盧承林這話略有誇大的成分在,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戰爭並不是看人多,但也不是嘴上說說。

一萬人或許打得下來,但還是要看天時、地利與人和。

“這一次蕭漸離狼子野心,肯定不會滿足於一座保定城。眼下掎角之勢已破,他下一步很可能選擇圍困太原,然後輕騎南下,劍指京都!”

聶錚這下神色立刻變了。

要不要搞這麼大?

二十年不打架,一打架上來就掀桌子?

犄角之勢的好處就是可以互為援兵,所以南楚北面這兩座邊城很關鍵,他們可以讓北遼人不敢無視他們而直接南下。

但如果被對方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掉一座,另一座就沒什麼用了。

只需要用重兵圍住,不讓他斷自己糧道,北遼人就可以十分安逸的攻打南楚京都汴梁城了!盧承林的提問突如其來,聶錚猶豫了一下,試探性答道:“……能?”

聶錚讀過兵書,知道貴精不貴多的道理,但是……那畢竟是八十萬人……比保定城所有百姓加起來都多。

用膝蓋想都知道結果啊……

所以他的回答十分符合普通人的常識。

比如說某人打架很厲害,我十個人打不贏你一個,那我一百個人呢?一人吐口唾沫都把你砸死了。

“呵……戍邊軍只用一萬人,便可攻破京都。”

“……”

你真的很會打比方啊……

這話讓外人聽見,你一家老小都不夠皇帝砍的。

盧承林這話略有誇大的成分在,但也八九不離十了。

戰爭並不是看人多,但也不是嘴上說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