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區域性服從整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五部超英系列,僅是劇本就用了大半年時間,就這還是超高效率。

在這大半年裡,超英系列也是幾易其稿。

別看這是一部坑錢大作,但是為了心中的追求,李閒雲還是很認真負責的。

為此他照搬了好萊模式。

好萊模式有一套自己的劇本製作流程。

他們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

製片人首先找來一堆編劇,讓他們每人寫一句話提綱。

就一句話!

這句話主要就是題材,元素等,其他都別提,多寫也不看。

比如超英系列的一句話提綱就是:一群華國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現代超能題材。

然後製片人看過後做選擇,讓編劇就選定的這句話擴充到一百個字,這一百個字就是劇本的風格,賣點等。

一個星期後,把一百個字的內容擴充到五百字,這個時候就是要整體框架了,比如超級英雄有哪些人,主線劇情是什麼等等,相關人物表也開始出場,也是做十幾個進行選擇。

再一個星期,就是是一千字,這就是主體大綱了。

再一個星期,就是三千字,這是細綱,人物表也要做全了,如果是架空世界還要做世界背景——阿凡達光世界背景就做了一本書。

到這一步, 再過一個星期,製片人把所有編劇叫過來, 說:推翻重寫。

於是繼續從一句話開始, 重新來。

就這麼反覆幾輪折騰, 創造,打碎, 放棄,再創造,才會最終成型一個劇本。

這期間, 還會有一套總結出來的套路模式,包括鋪墊,發展,激勵,小高潮, 轉折, 低谷期, 再轉折, 大高潮等等,具體還會精確到時間點。

幾分幾秒內要達到什麼目的。

用華國的話說,是起承轉合,用好萊塢的說法,那是……操,一通英文名稱說不來,反正就是總計八個步驟, 你把起承轉合念兩遍, 差不多就是這意思了。

這是非常科學的做法, 也是好萊塢興起的關鍵。

當然它不是無敵的,影片該爛照樣爛, 但是從生產角度考慮, 它確實是最規範化的。

這有些死板, 不適合藝術創作, 但適合流水線生產。

而企業要做大就必須這樣——藝術與商業的矛盾性在這個問題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在過去這段時間裡,李閒雲除了末日狂花, 末日危情以及那九部練手作外, 就一直在和大家磨這個——劉總製片表示,說好的我是製片部主管呢?

行吧,你老闆愛插手,我也樂輕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十幾二十位的編劇, 光是劇本每次一扔就是一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看框架都看得李閒雲天昏地暗,莫名的有些羨慕石軍了。

看人家這老闆做的,自己這老闆怎麼就這麼苦逼?

不過想想他公司都快倒了,又覺得還是苦逼些好。

好在李閒雲還是熬過來了,十五部網大系列的基礎框架,提綱,人物表,世界背景也逐漸成型。

如今導演定下,劇本完成,接下來就是導演做導演闡述,做大計劃,然後做分鏡了。

導演闡述是對整部影片的基調,風格提出自己的看法,大計劃則是相關實施方案。

分鏡一般是導演個人藝術的發揮天地,但是這次有所不同,李閒雲對所有的分鏡都有嚴格要求,實際上導演的個人發揮受到了巨大限制,他們本質上更多的是執行李閒雲的意思,只有小部分空間有自我發揮的餘地。

這讓容大升很不滿。

他覺得李閒雲的做法太死板,不止一次找過李閒雲,告訴他,藝術創作不可能一次性全部到位,有很多時候是有臨場發揮的。有時候一個靈感來了,卻因為劇本限制,就會導致這個創意無法使用。

李閒雲很疑惑,我又沒定你當導演, 就給了你個攝影師的位置而已,你這麼起勁幹什麼?

不過李閒雲也瞭解容大升的性格,這貨估計是想透過這種方式證明自己, 挽回敗局呢。

而且他說的話也不全是錯的。

許多大導演的確都是臨場發揮的,畢竟拍攝現場本身就是藝術創作的一部分。

比如著名的姜導, 現場改劇本不知多少次。

還有著名的杜導, 拍槍火時發現時長不夠,乾脆讓一批殺手在對決時發呆,製造死亡緘默,結果反而成了經典鏡頭。

更著名的還是墨鏡王,拍片的時候那是連劇本都沒有,比沒有提綱就寫文的作者還恐怖。

作者至少還能一路水,賣的不好就算了,你這隨意改,坑的都是投資人的錢,畢竟劇組存在一天就是一天的錢。

但偏偏人就是這麼玩的,以致於許多導演都是這尿性,極度討厭無法改劇本的拍攝。

而李閒雲的做法,別說現場改劇本沒可能,就連分鏡都給鎖死了。

但這也不能怪李閒雲。

畢竟這是十五部的系列。

你這邊一個小細節的改動,在本部電影裡沒事,在別的系列裡可能就出現問題了。

比如決戰天空城,小師妹救人改成了大師姐救人,這一改,至少得多一個大師姐把救下來的人交給小師妹的戲碼,才能讓劇情重新連貫起來,然後後續臺詞裡,被救的男主還得稍微修改臺詞,對救命之恩的感謝方從小師妹轉為大師姐。有必要的話,連情緒表演都要調整,畢竟感激方向換了。然後和小師妹的情感戲還得加一段,不然男女主感情就顯的缺基礎。

要求再精細些,連劇情細節都要改動,大師姐也會因此加戲份。

這還是一部電影,一個最小的改動。

十五部呢?

你這邊動一動,其他電影都跟著你動?

所有導演都動一動,這戲就崩了——都不用每個人靈機十動,每人一動就崩碎了。

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所以李閒雲對此的回覆是嗤之以鼻。

當然他也能理解容大升的想法——確實按框架做很容易限制靈感。

別說容大升了,就是網文作者,包括李閒雲自己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提綱是做好了,可不代表我要按提綱去寫啊。

經常寫著寫著就偏了,到最後發起瘋來,我去你、媽的提綱,老子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李閒雲做出過十萬字提綱的小說,但也經常跑偏,然後掉過頭來改提綱——創作者不是去適應真理,而是真理來適應我!

但在這個過程裡,李閒雲不會騙自己。

他堅定的認為,這種做法就是掌控力不足的表現。

為了靈感而犧牲整體就是錯誤的!

現在十五部電影要連拍,絕對不能這麼搞。

關鍵就算他同意,鬼寶們也不好配合啊——這次他是總導演,不設定好路子,出岔子怎麼辦?

於是就這樣在李閒雲的強行壓制下,一群導演開始了他們苦逼的分鏡創作,既要適合自己的需求,還要適合老闆的口味。

十五部的分鏡要做好做細緻還得有幾個月時間,這段時間李閒雲也沒閒著。

易勝傳媒現在拍電影靠特效,賺錢基本是穩的,所以必須大幹快上,所以李閒雲掉過頭來開始計劃那部宣傳鬼城的片子。

想法老早就有了,具體創意還是孫詩給他提供的。

孫詩的意思是,這次拍鬼城前身秘事的紀錄片。

說白了就是講述鬼城鬧鬼的經過:工地為何會突然死人,鮮血為何而流幹?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在那之後再翻轉,原來從來沒有什麼鬼,有的只是害人的兇手。

這麼做主要是為了洗刷鬧鬼的傳聞,穩定當地。

李閒雲本來有些猶豫的,不過在孫詩告訴他,這可以成為當地政府的宣傳片後,李閒雲欣然同意。

澤縣政府願意為此給出一百萬的獎金,並承諾修好那條姜正跑了好久都沒搞定的破路。

於是在那之後,李閒雲和他們就做了一個偽紀錄片劇本。

確切的說,就是一部紀錄片形式的電影,電影以某女記者為視角展開,進入鬼城後,一邊展現鬼城風貌,一邊透過回顧的方式解開“塵封已久”的“積年往事”。

鬼城有沒完工的工地,忙亂的工地以灰色為主體,打造懸疑,鬼城的陰森恐怖風格則塑造畫面,從而形成一個超大型鬼屋探案解謎故事。

李閒雲甚至在最後再加了一個反轉:在把一切推到真兇上後,女記者被突然出現的鬼害死,形成一個驚天大反轉,還能留下無盡懸疑。

但這麼搞澤縣政府不會接受。

我們要的是澄清,你特麼這麼一搞,故事是好看了,政治目的達不到了啊!

為了一百萬,只能放棄。

李閒雲為自己的藝術創意被金錢扼殺而唏噓不已。

這麼一來故事也有了,風景也有了,唯一可惜的是這種偽紀錄片電影不適合有什麼愛情故事。

劇本早就完成,老鬼的劇組還在其他地方拍攝,因為姜正那邊要給他們趕工的緣故,會在最後時刻到這兒拍戲,預計是兩個月後到來,李閒雲不想耽誤時間,最好就抓住這兩個月把片子給拍了。

現在的問題是,找誰做女主?

正在思考的時候,楊元打來電話。

和盛達傳媒合作的那部大戲,劇組要來堪景做籌備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緣分0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