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風雨際會白蘇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通眸中兇光閃爍,一身正氣凜然。

彷彿是風蕭蕭兮壯士取義。

“寅崇高義,不顧安危也要為我們江南罹難士子討回公道,此情可敬可佩,我等既為夥伴,豈有獨善其身,視而不見的道理,當然要共襄盛舉!”

有不曾北上,但聽信周通等人說辭的金陵士子當即站出來慷慨表態。

“張恆此獠乃是惡毒文賊,做靡靡哀怨之文毀我儒門聲譽,我等不過斥責而已,便以歪詩辱我等北上士子不夠,還蠱惑袁伯修,我等拒不同流合汙,居然陰使手段暗害,簡直古往今來最惡之賊也!”

有一起北上狼狽逃回江南的酸儒,回想一路苦不堪言的遭遇,氣憤的渾身發抖,站起來疾言厲色的痛斥。

“此等惡賊不除,我等枉為儒門士子!”

“天理昭昭,讓這猖狂惡賊自投羅網,未免此獠再蠱惑袁伯修坐下不忍言的惡行,我等這就其去白蘇齋打到惡賊!”

“討回公道,打倒惡賊!”

一時間群情激奮,聲勢浩大,一副勢不兩立的氣勢。

周通見此,臉上沉痛,殺氣騰騰,心中實際卻樂開了花。

真是天助我也,大事可期!

惡賊張恆自由落網,這次正好可以將他跟縮頭烏龜袁伯修一網打盡,作為我周寅崇崛起的踏腳石!

辱我欺我者惡賊張恆,阻我礙我者袁伯修,我大勢已成,此次義興討賊,定要你們身敗名裂,萬劫不復!

“好,諸位都是我士林脊樑,儒門衛士,這便與我一起興討惡賊,誅除敗類,正我儒門風氣,護我士林清譽!走!”

周通意氣風發,卷了與一幫人嘔心瀝血寫下的禱告祭文率先而行,龍行虎步。

“正儒門風氣,護士林清譽!”

緊隨周通身後的,也是兩個北上逃回的酸儒,兩人相視一眼,默契發聲,喊響了洪亮口號。

此行不但是討賊,更是為新學派的奠基,不容有失,必須全力以赴。

成,則飛黃騰達,享譽士林。

敗,則……敗尼瑪敗,天時地利人和,我等精心籌劃這麼許多時日,怎麼可能敗!

打倒學閥敗類袁宗道,誅除儒門惡賊張玉之,繼往開來,再創新學,乃人心所望,我等死不旋踵的託等大事。

此去,必然是馬到成功,享譽天下,名留青史!

“周寅崇,不愧是我江南士林風骨,不畏艱險北上追尋閣老,縱歷生死不悔。又見惡毒文賊為害,憤而興討,真乃我輩楷模啊。諸君,不為首倡者,也不可落後於人,我去也!正儒門風氣,護士林清譽,誅除惡賊!”

江南士林子弟一見周通等北上歸來之人的群情激奮,慷慨激昂,頓時熱血上湧,喊著口號大步趕上,參與進去。

只覺得此行榮光加身,是維護正義,是正風氣,護清譽,鐵骨錚錚之行。

“正儒門風氣,護士林清譽!”

“正儒門風氣,護士林清譽!”

有人開了頭,更多人對望一眼,紛紛坐起而行,高呼口號加入進來。

本來願意聚集到周通他們所在的園林就是心有立場,如今有幸參與盛事,當然是一拍即合,紛紛做義不容辭姿態跟上。

一行人浩浩蕩蕩喊著口號上了街道,頓時引發了巨量關注,漸漸匯聚成人潮向袁宗道的白蘇齋湧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通看著路上越聚越多的人,一股豪情油然而生,故意壓慢了腳步,饒了一段路,讓更多人關注匯聚。

晝燈府,亭臺樓閣,略顯樸素。

比起周通等人聚會的玲瓏雅緻的林園,李夢陽的居所顯得寒酸不少。

但花園亭臺中落座之人,卻個個氣度恢弘,不知道壓下週通一夥人多少去。

唯獨張浩源灰溜溜垂頭喪氣的站在場中,一臉的灰敗。

“浩源賢侄,莫要自哀自怨,你慷慨解囊何錯之有。”

邊貢是個面白無須的精瘦中年,見不得張浩源垂頭喪氣,出聲寬慰。

“華泉先生,都怪我識人不明,濫做好人,這才陷好友於不義。又讓伯修先生蒙不白之冤有口難辯,更讓江南士林被小人蠱惑,做……”

張浩源一臉沉痛自責不已。

“好了,不要說了。你既知錯,且記得下次莫要重蹈覆轍,做好人前別光顧著邀名射利慷慨解囊,還需明辨是非,知人心向背。”

李夢陽也見不得弟子蔫了吧唧自我厭棄,開口打斷張浩源的自責,沉聲訓誡一番。

如今江南士林風急雨驟,一片惡浪滔滔,都是因為他這個弟子途徑武昌時,聽信謊言慷慨解囊救助了周通這幫小人,才鬧出今天風風雨雨。

對於自己弟子秉性,李夢陽可是清楚的很。

等周通他們徹底鬧出聲勢來是,張浩源這才恍然大悟,氣急敗壞的要去為自己的好友張玉之辯駁,一問之下才知道了原委,李夢陽也是頭疼。

聽過弟子對張玉之的描述,還有在南陽的經歷,李夢陽雖然覺得他做雄文讓閣老李東陽臭名入史,這番做派著實有些不妥。

但又感激張玉之維護自家弟子,且文采出眾,雖有些持才傲物之嫌,卻絕不是周通等人形容的文賊惡徒。

文壇沉浮幾十載,忝為後進領袖,什麼妖魔鬼怪沒見過,李夢陽當然知道周通等人打的什麼心思。

只是他不好直接點破這幫人的齷齪心思罷了,畢竟士林已經先入為主聽信了這幫小人的言辭,認定了他們說的即是事實,成了聲勢,想要揭破還需要一劑猛藥。

金陵城裡輿情洶洶,李夢陽身為江南文人之首,自然要維護士林清譽,這也是他召集學派六賢齊聚一堂的用意。

只是他這弟子也太過老實,心心念念都是懊惱自責對不住朋友又陷袁伯修於險境,每回找他來一起議事,總是垂頭喪氣,日子長了沒來由的看了生氣。

自哀自怨有個屁用,老夫怎麼教出你這麼個沒擔當的東西。

既然犯了錯,就積極彌補,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光自責哭喪著臉給誰看!

老夫要你在這裡哭喪!不爭氣的玩意!

“老爺,諸位老爺,小公子,外面又鬧騰起來。周寅崇領了好大一幫人,浩浩蕩蕩要去袁伯修白蘇齋三祭哭告,聲討玉之公子跟伯修先生!”

以為老僕匆匆而來,通報訊息。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