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合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因為要把飛船加速到極限接近光速是非常困難的,而使極限速度執行的飛船減速同樣困難,所以在航程的加速階段和減速階段是非常消耗燃料的。經過計算,一艘四階飛船在經典動力學狀態下消耗掉全部燃料只能加速到百分之九十光速。考慮到後面階段的剎車,這個速度還要大打折扣,估計能達到百分之八十就不錯了。如果以這個速度跨河系,時間將達千萬年。低溫冬眠雖說能夠長久儲存生命不朽,但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千萬年實在太長,即使超低溫冷凍,生命也會枯竭。河系間是虛空,沒有燃料補充,而‘合併’可以解決燃料問題。”華夏洋洋灑灑地說道:“當船隊燃料耗盡時,可以讓機器人*掉一半飛船本體作為其餘飛船的燃料,當燃料再次耗盡時,再*一半的飛船作為餘下的飛船燃料。以此類推、反覆進行,就可以讓飛船不斷加速,以至非常接近光速。只要飛船數量足夠過,甚至可以無限接近光速。”

聲雅屏聲聽完,道:“我明白了,這有點像沙漠中急行的狼群,跑上一段距離肚子餓了就吃掉一半同伴,然後繼續上路,餓了再吃……。那麼用這樣的笨辦法跑出沙漠需要多少只狼呢?”

“每合併一次飛船數量減少一半。如果最後只有兩艘飛船到達目的地,估計需要數萬億艘飛船。”

“數萬億艘飛船?”聲雅驚得下巴差點掉下來。

“對,這是一個二的指數方程,數萬億也只夠合併四十六次,加減速階段各二十三次,相當於各補充二十三次燃料。當然,數量這麼多,大小卻不一定非要大型飛船,介於中型和小型之間的飛船效果更好。”華夏補充道:“另外,質能轉化效率若能進一步提升,這個數量還可以下降一個數量級。”

的確。由於加速度和質量成反比,雖然大飛船裝載的燃料多,可是加速也越困難,效果並不一定好。不過也不是越小越好,華夏已經計算出效率最高的飛船大小,應該是小型偏大一點點。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連科技聯盟三巨頭都跑不出去了,數萬億艘飛船的工程量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八階文明能夠承受的。”聲雅沉重道。

“對,智慧生物文明要運載大量的個體,導致可裝載的燃料空間減少,飛船數量估計要億億計才行,所以這個笨辦法對於一般的文明並不實用。不過我們情況特殊,那個量子生命體說它前身所在的文明就曾經擁有億億艘飛船,既然他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更何況我們要的飛船只要萬億艘,而且是小型飛船。”華夏一臉堅定。

“那可是九階文明。”聲雅茫然,感覺希望渺茫。

“我的存在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特殊的電子生命,我的優勢和所謂的量子生命體很相似,也就是在製造效率一途勝過其它任何社會型生物文明。”

“你有信心我就有信心。”聲雅瞄了華夏一眼。

“那好,如果信任我,我會儘快安排你們冬眠。因為接下來我要開始為真正的大逃亡做準備,友誼號會成為第一個大工廠。”

“要怎麼做,就放開幹吧,我相信你。”聲雅反而放鬆下來。

“那就是決定了?”華夏乾澀一笑。

“是的,決定了,我會通知她們的,再讓我們盡情地享受幾天清醒的日子吧。”聲雅口氣平靜,反而讓人心頭髮沉。

“如你所願,一週後實施冬眠,我要做一些準備。”

虛擬投影消失,通話結束。

三十年後。

曲率航行可以大幅度超越光速限制,但是宇宙是公平的,萬事沒有十全十美,曲率航行也有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對燃料的消耗堪稱驚人。

從力戰熾烈鳥到現在,僅僅三十年時間,飛船卻已經到了不得不補充燃料的地步。

音樂族人已經在那人形冬眠箱裡沉睡了將近三十年。當初那七口冬眠箱一直和佳音號一起儲存著,這些冬眠箱天然就是屬於她們的。經過測試,這些精緻得宛如藝術製品的冬眠箱比華夏製造的還要好用,所以華夏就地取材,現成著用了。

三十年的孤寂並沒有磨滅華夏的鬥志,心中對家園的渴望反而更盛了,並且化作了一股無形的動力。

華夏沒有急著製造飛船,而是開足馬力製造勞動型機器人,甚至有一大半的戰鬥型也相繼改造成了勞動型,因為這些才是完成計劃的生力軍。

現在友誼號簡直從之前的山野鄉村變成了工業城市。這裡有十條勞動型機器人生產線已經落成,只是苦於沒有材料,只能停著。

燃料即將告罄,該修養生息一番了。華夏望著舷窗外流動的奇光異彩,喃喃自語。

龐大的艦隊從曲率航行中脫離出來,回到了亞光速。一回到正常空間,華夏就開始組裝深空望遠鏡。用此望遠鏡全天球掃描,方圓五光年的巨大目標都可以一目瞭然。

恆星系和陌生艦隊是主要觀察目標。陌生艦隊沒有觀測到,恆星系倒有七、八個。華夏現在的航向是徑穿仙女座,越接近核心區域恆星密度自然加大,五光年範圍出現了六、七顆恆星並不奇怪。

就那顆吧,正好處在航向上的那顆黃矮星,華夏做出了決定。

艦隊作了一些微調,計算好了引數,再次進入曲率航行中,差不多半年後就能到達。

半年後,艦隊距離目標黃矮星只剩下不到一個光天距離了。由於恆星的引力會干擾曲率空間平穩,艦隊不得不提前從曲率航行中脫離出來。

緊接著,有大量的高性能探測器湧向目標恆星系。探測器體小質輕,擁有更加優越的機動性和速度,它們將提前到達,成為華夏遙遠的耳目。

嗯!當接收到探測器發回的實地勘探訊號時,華夏情不自禁發出了驚異之色。第三軌道巖質行星上居然發現人造物體。

經過進一步探測,華夏發現那顆比地球略小的行星上盡然有奇特的建築。不過,那些建築似乎已經荒蕪失修很久,而且全球都是這個樣子,一種曾經繁榮如今破敗的景象。

難道這個恆星系曾經有過智慧生物?現在離開或者滅亡了?華夏不禁自問。(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