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這是一個好地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許小閒站在了這處谷地的入口處。

他很是仔細的四處張望著,忽然發現如果將水庫建在這裡是個絕好的地方!

瞿山山脈的小青山和大青山環抱著這片巨大的谷地,小青山和大青山的餘脈又環抱著外面的楊莊、牛角溝村和桃園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整個地貌是個葫蘆形狀,這片谷地略小,外面的那片谷地更大。

如果將大堤修建在牛角溝,跨度也就一千米左右,整個葫蘆的蓄水量巨大,大堤也沒有正對著涼浥縣。

大堤建好之後,在東西方向修建兩條引水河,這瞿河水庫裡的水就能夠透過這兩條引水河流經整個涼浥縣的主要村鎮。

如此一來,基本上覆蓋了整個涼浥縣的田地灌溉,也解決了農人們靠天吃飯這個天大的問題。

當然,水利的建設是個系統的工程,還得考慮防洪,得尋到合適的洩洪處,所以還得在河段的下游某個地方修建兩處小型水庫。

“來福,把地圖拿出來,段山,你過來瞧瞧。”

幾人圍坐在了地上,許小閒鋪開地圖,拔了一根狗尾巴草,草梗落在了這地圖上,“我是這麼想的……”

草梗在這一片地圖畫過,許小閒將剛才所想娓娓道來,段山仔細的聽著,眼睛陡然一亮:

“少爺,這真是個好地方!”

他的手也落在地圖上,指著牛角溝村,“我家就是牛角溝村的,這地方我忒熟悉。”

“這一線,地下三尺就是硬石頭,大堤如果築在這裡定然牢固。這兩邊的兩處牛角就是大小青山餘脈,都是堅硬的石頭,可就地取材,省去了運輸的麻煩,也能節約極多的銀子。”

“其實這裡,就是我們現在站的這個地方,葫蘆的腰上,也可以修建一處堤壩,”

段山說著抬起頭來左右一望,“目測這兩邊的距離不過十丈,這裡修建一處堤壩的好處是可控制下面水庫的蓄水,如果遇見暴雨山洪,裡面這個葫蘆就能夠擋住暴雨山洪的肆虐,外面這個葫蘆開閘放水騰出庫容,差不多了再放裡面這個葫蘆裡的水,如此一來,這水流可控,不會對下游的村落造出太大的災害!”

許小閒頓時對這段山刮目相看,這傢伙可以啊!

這是庫中庫的結構,採用的是兩段式蓄水放水的方法,只要裡面的這道大壩修得足夠高,就能積蓄足夠多的水,就能給外面的庫區排洪爭取時間,簡單來說就是錯峰放水。

“得來全不費工夫啊,那就這麼定了!”

許小閒拍了板,杜師爺卻倒吸了一口涼氣,“繁之……這樣會淹沒了青龍寺!”

“外面還要淹沒三個村子呢,村民們能夠搬遷,這青龍寺裡面的和尚也能夠搬遷不是?”

“這……”

杜師爺無言以對,青龍寺在涼浥縣的地盤上,要說起來當然也歸涼浥縣管轄,可對於這樣的出家人,杜師爺忽然發現自己不太熟悉官府究竟有沒有管轄的權力,因為他們不用繳納稅賦,似乎他們是超然的存在。

得回去之後翻翻《大辰律》,看看強令這些和尚搬遷有沒有法理依據。

許小閒將這地圖丟給了來福,拍了拍屁股站了起來,“再說了,這是為國為民的大事!出家人不是以慈悲為懷的麼?他們理應明白本少爺的這番苦心。”

“走,去見見這青龍寺的住持和尚,本少爺先和他說道說道,若是能通當然好,若是不能通……他不搬,本少爺就水淹他這青龍寺!”

……

……

許小閒一行走在了田埂上,他倒是很是認真的看了看這田裡的禾苗,禾苗長勢良好,看起來青龍寺的和尚把這些田侍候得還不錯。

只是這田裡……許小閒抬眼看見了遠處的田裡有幾個人,帶著笠帽穿著青衣短卦,離得有些遠,看不出模樣來。

他沒有徑直往青龍寺的廟門而去,而是拐了個彎,向那有人的田邊走去。

來到了那田邊,許小閒就皺起了眉頭,因為在田裡勞作的並不是和尚,“大叔……!”

田裡的五個農人直起了腰抬起了頭向許小閒看了過來,“你們……是桃園村的村民?”

其中一個農人點了點頭,“是啊!”

“怎麼來這裡種田了?”

“青龍寺將這裡的田租給我們了呀!”

哦,許小閒恍然大悟,也就是說青龍寺是這一大片田的地主。

“來來來,大叔過來坐坐!”

那農人從腰間取出了一杆旱菸,又掏出了一撮菸葉塞入了煙鍋裡,用火摺子點燃,他吞雲吐霧的走了過來。

“小哥兒,你們這一大路的人是來青龍寺上香的?”

許小閒微笑著點了點頭,問道:“大叔貴姓?”

“王富貴……小哥兒,這青龍寺向來不受外面的香火,你們這香怕是上不成了。”

許小閒沒有去問為什麼,他不關心這事,他關心的是別的事:

“大叔啊,這青龍寺給你們幾成的糧食?”

“還能給多少?也是兩成,不過這裡的兩成比我們村子裡的兩成會多那麼一點點。”

這裡的田不用向國家繳納稅賦,實打實的由地主和佃戶分了,當然會比外面多一點。

“這裡攏共有多少田?”

“八百六十畝。”

“桃園村距離這裡也有十餘里地……挺遠的啊,有多少人家在這裡種地?”

“這裡可是一塊肥肉,咱們桃園村有六十三戶人家,每一戶都有在這裡租種一些田,遠又有什麼辦法呢?多少能夠多點收入,如果單單只種村子裡的田……”王富貴噴出了一股濃煙,迷糊了他的那張黝黑的臉,“如果單單只種村子裡的田,會餓死人的!”

許小閒粗略的盤算了一下,六十三戶人家,如果平均下來,每一戶能夠租種十三畝左右的田。

按照畝產稻穀兩百斤算,每一戶人家能夠得到五百餘斤的糧食。

稻穀市價十五文錢一斤,可賣七千五百文,也就是七兩半的銀子,要論起來這個收益還是可觀,只是這裡面沒有算成本,尤其是勞力。

“我聽說百花村在建造紙作坊,給的工錢是每天二十文,這作坊建成之後需要大量的人,給的工錢同樣是二十文。”

“如果家裡有三個勞動力,這一天的收入就是六十文錢,一個月就差不多是二兩銀子,還不用這麼辛苦……你們是不是還不知道這個訊息?”

王富貴撲哧一笑:“倒是聽說過,據說是涼浥縣那傻子許小閒搗鼓的……小哥兒,你也不想想,他是個傻子啊!天下哪裡有這樣的好事?他不過是犯了傻在騙百花村的村民罷了!”

“莫信莫信,還是種田實在!”

季星兒也掩著嘴兒一笑,許小閒整個人都不好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